个人信息

发送短消息 加为好友
姓名: 崔修颜
领域: 市场营销  资本运作  品牌管理 
地点: 广东 广州
签名: 为客户创造价值,零成本利润倍增系统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147
  • 博客访问:829752

专家文章

中国新能源产业之“死”:九问中国新能源(上) 2011-03-02

 

中国新能源产业之“死”
九问中国新能源(上)

    随着国家十二五规划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的出台,新能源行业一路赞歌,仿佛遍地是黄金。头脑发热,一哄而上,只看到机遇忽视风险,往往是失败的开始。

    新能源真的是没有风险吗?

    新能源产业化发展具备了所有的条件了吗?

    新能源是否是旧瓶装新酒?

    带着这些问题,我去探究,去冷静思考中国新能源发展的危机在哪里?如何规避?

    中国新能源之死,不是死在市场和趋势,是死在思维的僵化,体制的僵化,产业化指导的滞后,市场培育和培养的忽视,产业化人才的短缺,死在区域经济发展的滞后……

    在这里,我以系列性的文章《中国新能源之“死”》(上、中、下)九问政府、企业和市场,希望引起社会的探讨,让中国的新能源产业化发展成为国家十二五规划的样板和动力。

 

    盛世危言:新能源产业化再现中国制造的困境?

 

   中国是制造大国吗?很多人说是,其实,中国只是个加工大国!衡量一个制造大国的标准有三个:

1.     诞生一批世界级的品牌企业;

2.     诞生经营管理思想体系和管理大师;

3.     形成制造业文化,占据产业链的高端:即微笑曲线的两端,获得产业链的高额利润。

    以上几个条件,中国制造一个都不符合!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制造的模式是掠夺能源、破坏环境,压榨劳工的粗放型发展之路。高成本,高风险,低品牌,低利润是中国制造的特征。

    无论是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价格战,无序竞争是中国企业的特点。国外对中国企业的反倾销为什么越来越多?中国企业为什么不去做研发和品牌?单纯加工型的企业思维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怎么不引起别人的投诉?

    21世纪,经济一体化,市场全球化时代,我们还是以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思维来经营企业,参与国际市场?

    新能源的产业化发展,我担心:中国的市场和企业是否让在重现中国制造的困境?
       
    下面几个问题,中国考虑好了吗?


一、    
产业化缺失?

   现在产业化是个时髦的话题,但新能源真的做好产业化发展了吗?

   很多企业,还是按照传统的思维来经营市场,没有产业化的意识和高度,没有在产业化中有清晰的定位。新能源就是个概念,企业组织架构和人才体系没有变革;

    社会上,不具备产业化条件,没有产业化分工,没有真正的产学研平台,没有产业化的市场意识;举例来说:空气能热水器对划时代的产品,但如何产业化推广?有没有推动过空气能热水器对传统的燃气热水器和电热水器的产业化更新换代的市场行为?

    任何好的产品,没有产业化的市场运作,新能源只能是一句口号!

    现在,太阳能光伏产品主要是出口到国外,因为国外有完整的产业支持和市场体系,反观国内,地方政府没有新能源的产业化发展战略,没有新能源区域经济发展的规划,一味建设光伏产业园,试想一下:有了巨大的产能,没有产业化的支持,市场如何消化?

    产业化思维的缺失,是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一大门槛!

二、     产业链最低端?

    2011年春节后,“用工荒”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延续多年的用工荒逼着珠三角和长三角乃至中国的制造企业改变经营理念。传统的依靠压榨劳工,低人工的模式必然被淘汰。

    中国制造必须向高品质,高附加值,高人工方向发展,产业升级和产业结构优化的本职也是如此。制造企业如何改变,首先是经营思维的彻底变革。一是建立自己的价值链;二是在国际化产业链给自己准确的定位;三是逐步向微笑曲线的两端提升,彻底改变固有的以生产为中心的经营模式。

    OEM对于中国的企业来说,是一个陷阱,初期可能获得一些订单,但中国优质的产品,贴上一个别人的牌子,价格马上翻几倍,产品加工的利润和品牌的利润是天壤之别。

    统计,中国的制造企业做OEM平均利润率是0.35美元,品牌商的利润率是平均8美元!这就是微笑曲线底端和高端的差异。

    中国的新能源企业,准备好变革了吗?不是你变不变的选择,是你什么时候改变的问题。

    不然,中国制造在传统制造业产的悲剧在新能源企业同样会上演。

三、     低品质,低价格,低品牌?

   中国制造的企业有两个特点:在国际市场是高品质,低价格,低品牌甚至无品牌;在国内市场,则是低品质,低价格,低品牌。

    制造企业在品牌经营上有四个经营误区,一是认为品牌是花钱的大企业的事情;二是迷信广告,认为品牌就是广告;三是迷信名人效应,看到别人找名人做广告,结果一哄而上,全部做名人广告,尤其是太阳能企业为甚;四是很多中小企业,眼光短浅,没有品牌意识和品质意识,以次充好,偷工减料来欺骗市场,不行就换个牌子再来。

    这样的市场环境,这样的经营思维,新能源行业如何诞生世界级的品牌企业?如何实现产业化发展?只能说自己做死自己!

四、     延续重产不重销的“产能过剩”模式?

    现在看各地的十二五规划对于新能源的发展,更是存在极大的风险,一是各地重复建设,不顾自己的条件,大跃进“发展”新能源产业园,二是在延续以生产为中心的思维,一味强调产量而不是市场的消化能力;地方政府为政绩和招商引资可以这样做,但企业如果失去理智,盲目投产,没有强大的市场做支撑,产能过剩又会重现,对新能源产业化的发展是致命的打击。

五、     政府缺位?

    纵观德国和美国新能源发展的做法,政府的作用至关重要,产业的指导,政府政策的引导,政策资金的到位等等等等,都在促进新能源行业产业化发展。

    据最新资料,欧洲出台政策,燃气热水器和电热水器停止生产,全力以赴推广太阳能和空气能热水器――一个产业的拉动,将大大促进新能源的发展。

    反观国内,政府没有前瞻性,没有区域经济发展的科学规划,没有产业化的政府行为来促进和支持,很多政府是口号喊得震天响,缺失雷声大雨点小,没有行动,尤其是行业的政策补助资金,被各种各样的理由和部门给拖延和挪用。

    我们的政府官员经常出去考察,但很多是考察皮毛,没有考察到国外产业化的本职,没有学习到人家政府的职能和承诺。

    看看国内,目前所谓的新能源发展,一是大多数企业,仍然是传统的以产品为中心的推广模式;二是很多企业挂羊头卖狗肉,靠一个概念忽悠客户;三是很多企业包装的非常好,就是为了骗取政府资金。这样的混乱局面,如何发展产业化的新能源?这样的混乱局面,政府的指导和政策引导在哪里?

    观念的滞后,惰政的行为,亡羊补牢式的政府管理,科学性,前瞻性在哪里呢?

六、     市场无序的发展模式?

    新能源行业的现状,是没有品牌,没有高端消费群体,没有职业经理人群体;研发跟不上,市场培育跟不上,人才培养跟不上,结果,看看媒体上,网络上,市场上,新能源的企业仍然是降价、促销三板斧:买太阳能送汽车,买太阳能送现金,买太阳能送房子……

    国内的家电巨头,纷纷抢滩新能源,但依然没有创新的行动,依然是广告轰炸、规模成本价格战,经销商恶意竞争……


    这样的市场,可持续发展的成长力在哪里?产业化的影子在哪里?

七、     延续工业化经济时代的经营模式?

    上个世纪工业化时代,是以产品为中心的经营模式,企业家经营管理的重点是生产、是成本的控制等,市场交给市场部去管理,内向型的经营模式,造就了众多的OEM企业,市场规模庞大,生产员工庞大,只管生产不管品牌与市场,更遑论产业链和价值链?

    21世纪,新能源产业化的发展,企业家的经营思维必须是外向型的创造性突破,关注产业发展,关注市场与品牌,关注消费群体,关注资源的整合,关注实业和产业资本的结合,经济一体化,市场全球化,带来的不仅仅是产品和技术的变化,更是商业模式的彻底变革!

八、     重现生产大国而非制造大国?

    一个真正的制造大国,必须有系统的管理理念。试问,在十二五规划五年的发展中,中国新能源产业形成什么样的经营管理系统?是精益生产还是福特制?是轻资产运营还是品牌全球连锁?中国新能源在何时诞生世界级的品牌企业或企业品牌?何时诞生中国享誉世界的管理大师?

    一个真正的制造大国,必须是国家品牌!如日本产品,就是日本高品质的代名词;德国产品,就是精细化的代名词;中国品牌呢?还是物美价廉?还是劳动力的优势?

    个真正的制造大国,品牌必须是畅通世界的,不说现在,五年后,中国的新能源企业有几个可以达到此高度?目前没有,未来也不乐观!

九、     炒作概念的昙花一现发展思维?

    新能源是什么?是实实在在的产业化大趋势;需要找个社会踏踏实实去发展,需要企业沉下心来,循序渐进,不断成长。但是,目前市场上大多数的企业心态浮躁,要么是炒作概念,如《卖拐》式营销;要么是上市圈钱,欺骗股民;要么是思维固化,尤其是家电巨头,拿着新能源的概念行传统工业化经营思维,悲观地看:新能源很可能是个美丽的泡沫,是个美丽一现的昙花!
 
    中国新能源发展之路在哪里?请看《中国新能源之死》(中):醒世恒言:新能源产业化发展的门槛
 

推荐
为客户创造价值,零成本利润倍增系统
类别:新能源 |   浏览数(7358) |  评论(0) |  收藏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最多只能输入150个文字,目前已输入 0 个字。
表情 [更多]
匿名评论
登陆账号: 密码: 找回密码 注册
看不清楚,换一张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总裁网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