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

发送短消息 加为好友
姓名: 赵建华
领域: 人力资源  企业战略  市场营销  企业文化  其它类别 
地点: 北京 朝阳
签名: .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889
  • 博客访问:551675

专家文章

家长的教科书--《儿童行为矫正》 2008-03-11

标签:

性格偏差4--任 性

一、任性是一种心理需求
任性已经成为当代少年儿童主要的不良行为之一。所谓任性,就是放任自己的性情,做事情的时候往往对自己不加约束,想怎样就怎样,爱做什么就做什么,不分是非,固执已见,明明知道自己不对还要继续做下去。任性的孩子常常用一些手段来威胁他人,如不吃饭、大哭大闹、摔打东西、自杀、离家出走等。
任性是一种心理需求或性格表现形式,它的发展需要时常进行观察和分析,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任性作为一种习惯行为,是需要引导和矫正的,只是方法要得当、要科学,使之变成帮助少儿健康成长的“助力器”。
二、任性行为发展的危害
1.比正常孩子更痛苦
法国教育家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说:“你知道不知道,用什么样的办法一定能使你的孩子得到痛苦?这个方法就是:百依百顺。因为有种种满足孩子欲望的便利条件,所以他的欲望将无止境地增加。迟早有一天,你会因为无能为力而表示拒绝。但是,由于孩子平素没有受到过你的拒绝,突然碰了钉子,将比得不到他所希望的东西还感到痛苦。”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王建中教授说:“现在大学生中独生子女是绝大多数,在父母的呵护下生活一直都比较顺,自我定位不准,对挫折没有准备,一旦遇到比较大的事件,容易产生过激行为。”不仅在大学,在中学、小学,很多家长和老师都遇到了惊讶而无奈的事,传统的教育和家长的管教方法遭遇尴尬。面对任性的孩子,有些父母一是怕孩子吃苦受累;二是怕孩子受委屈,影响健康;三是无可奈何,无意训导,一味满足,不加制止。然而,这样做事实上不会给孩子带来幸福。父母要真正爱孩子的话,就要讲求科学的教育方法,从小严格要求、严格训练孩子,不要让他们养成任性的毛病,免得让孩子任性成为习惯,为此痛苦终生。
卢梭说:“有的孩子竟想叫人一下子把房子推倒,竟要人把钟楼上的风标拿下来给他们,竟要人拦住正在行进中的军队,好让他们多听一会儿行军鼓声……他们偏要那些不可能得到的东西,从而处处遇到抵触、障碍、困难和痛苦。他们成天啼哭,成天不服管教,成天发脾气,日子就是在哭泣和牢骚中度过的,像这样的人是很幸福的吗?”
2.形成心理疾病
少儿任性,不管是非规矩,只要是他想做的事,就非做不可。这肯定在伙伴中碰“钉子”。因为周围的一切不都是为满足他们的种种需要和要求而存在的,伙伴们也不会完全听从他们的“支配”和“调遣”,家长、老师和周围的人也不可能全都依从他们,他们不可能随心所欲。因此,任性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受到打击,遭受挫折。他们事事都不顺心,觉得好像人人都有意跟他们过不去,感到非常痛苦,对他们的身心都会产生不良的影响。而他们又不能主动地自觉地对自己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整,总是与周围的人和事处于一种对峙状态,时间长了,就很可能酿成心理的疾病,如忧郁、偏执、狂躁等。长大成人后会成为武断、专横、霸道,一意孤行的人,而这种人最终会跌跤,惨遭失败。
3.导致违法犯罪
任性的孩子以自私、专横为特征,达不到目的常常会生出“怪招”欺骗、要挟制服对方,一旦失败就容易走向极端,出现常人预想不到的结果。有关单位对全国22个省市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儿童青少年行为问题的检出率为12.97%,在人际关系、情绪稳定和学习适应方面的问题尤为突出。大学生有心理障碍者占16%至25.4%。而导致心理不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对孩子从小放任自流,过分呵护。媒体报道的大学生马晓明因被劝退学就杀死父亲奶奶、清华大学学生“伤熊”等这些看来不可思议的低级犯罪,却时时发生在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身上确实令人震惊。因此重视少儿任性矫正与疏导也是亟待解决的焦点问题之一。

类别:其它类别 |   浏览数(3721) |  评论(0) |  收藏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最多只能输入150个文字,目前已输入 0 个字。
表情 [更多]
匿名评论
登陆账号: 密码: 找回密码 注册
看不清楚,换一张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总裁网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