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

发送短消息 加为好友
姓名: 谭小芳
领域: 企业战略  市场营销  运营管理  领导艺术 
地点: 北京 西城
签名: 谭老师助理:13733187876
官网www.jungle.org.cn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12896
  • 博客访问:73670567

专家文章

X光下看闽商群体 2011-12-29

X光下看闽商群体
文/交广企业管理咨询公司首席专家谭小芳

 


前言:

历史上很早就有闽商的提法,它作为中国十大闽商商帮之首,与晋商、徽商、粤商齐名。相对于民风较为保守的北方和内地,闽商更具开放和向外开拓意识。传统文化注重的安土重迁,“父母在不远游”,在福建几乎没什么影响力。闽商闯荡全球的历史显现出典型的海洋文化特征,可以说“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闽商”。

时至今日,人们给予闽商精神以文字定义———善观时变、顺势有为、敢冒风险、爱拼会赢,合群团结、豪爽义气、恋祖爱乡、回馈桑梓,更为重要的是,“闽商”这个对福建、全国乃至世界都具有巨大贡献和影响的商人群体,其脉络在世人面前愈发清晰起来,闽商被推到了历史的前台。

福建最早简称闽,闽字“门”是声旁,里面的虫字念做虺(huǐ),蛇的意思。这个字最早出现于周朝。古闽人以蛇为图腾,常将蛇奉于家里。闽字是个十分有趣的字:门内关着一条虫。这是它的本意吗?没错。而且,这虫还真就是指一条蛇。蛇被关在房子里,怎么也难有出息。但如果游出门外呢?那就是另一番气象了。

豁然面对东海,蛇跃龙门大不同,小蛇立时变大龙,只在开关之间。看来,闽商的命运,与福建的门,还真会有某种直接的关系。福建的大门一开,蛇就入海成龙。事实是,早在三国时,这里造船业和航海技术就十分发达,福建一度成为孙吴的一个水军基地和对外通商口岸。到了南宋和元代,泉州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商港之一,与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有通商关系,形成了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闽商”为福建商人的简称,主要指福建一带从事商业的人们。他们在经济领域具有一些共同的思想、语言、行为,为人们所熟知概括而成。为十大闽商商帮之首,被誉为:华商第一族,因“开放、拓展”的精神闻名。著名企管专家谭小芳老师(官网www.tanxiaofang.com)了解到,近年来,闽商群体的业绩显著:

在省内,闽商已创办了一大批企业,形成一个个产业群,光是一个小小的晋江县,就产生了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晋江”模式,培育出了“安踏”、“安尔乐”、“七匹狼”等中国著名品牌。

在省外,福建民间投资的扩张速度也在加快。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省外投资的福建人数,已经超过250万。他们的房地产扩张,更是让人吃惊:在2010年房地产行业实力榜中,地产闽商纵横捭阖,一举打破了原有的竞争格局。

在国外,从蔚蓝海岸出发的闽商,也积极开拓进了海外市场。有统计显示,改革开放以后,福建籍新华侨华人,纷纷走出国门创业,如今,福建籍新华侨华人已接近1100万人。生在异国他乡,拼得怎么样?相当不错。以事实例证,2004年仅福清一县,从日本汇回福建的人民币就高达三十亿元。在地球扫描一下,我们会惊讶地发现,闽商已遍布地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港澳约120多万人,在台湾地区有900万人。全部加在一起,资产存量估计已超过3000亿美元。

第一代闽商离乡背井、出洋谋生其实与福建土地贫瘠、地少人多有关。至少在宋元时期,福州莆田闽东南等沿海一带男儿就视出洋为正途。宋元时期,享誉世界的“海上丝绸之路”就是由福建商人开创的﹔明清之际,郑氏海商集团又建立起纵横东亚、东南亚的海上商业王国。如今,在遍布全球的海外华侨华人中,闽籍人士达1000多万,分布在世界170多个国家和地区。闽商成为国际商界的劲旅,有海外第一大商帮之称。历经千年的演变,如果说第一代闽商是为生计而远走他乡,现代的闽商则是为了发展而向外扩张,“开放、拓展”等意识早已融入他们的血液,成为闽商文化特有的禀赋。

福建沿海一带有“少年不打拼,老来无名声”、“输人不输阵,输阵歹看面”等说法。在经商传统的影响下,“办企业当老板”成为福建人的价值取向之一。一直以来对闽商群体颇为关注的《闽南儿女》主编庄永章告诉笔者,崇尚“三分本事七分胆”的福建人不喜欢存款而喜欢创业,他们认为创业过程是一种最大的满足。他们充满冒险精神,崇尚外出“掘金”,一旦认准目标就不放弃,“赚一块钱再借一块钱”投进去,依靠自己的拼搏精神取得成功。

近年来,福建民间资本在国内的投资扩张速度加快。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省外投资兴业的福建人超过400万。有人这样形容闽商在北京的影响:在北京,十块瓷砖中有九块是闽清人卖出的,闽商中的“泉州军团”已有80多万人外出经商办企业,在外企业年销售总额已达3000亿元,相当于在外再造了一个泉州市场。

莆田在外经商办厂的已达50多万人,分布在全国各大中城市。“莆仙军团”几乎垄断了整个中国的木材市场。从一定意义上说,日本冲绳是闽商的天下,这里很多风俗习惯和福建完全一致,农作物种类及部分方言也和福州的别无两样。仅福建福清一县,2004年就从日本汇回30亿元人民币,这还不包括地下的。

闽商在美国一直稳步发展,现在仅当地就有30万福建人在从事餐饮、贸易和实体企业,5家闽商企业已经跻身华人在美企业前10名。长乐基本上主控了纽约的餐饮。美国西递银行已经在福州增设了网点,主要就是看上了闽商的外汇业务。在纽约,福州话的使用甚至超过普通话。

“打拼”是福建人发明的一个十分奇怪的新词。翻遍《现代汉语词典》,上百个有关打的组词,就是没有打拼这个词。现在闽人既然造出了这么一个词,我们大致能猜得含义:不顾一切地干,闯出去,联合起来去做事,拼命也要做成功。这颇有点“不成功便成仁”的味道。但纯粹的商业,与社会道义不搭边,所以翻译成现代话,准确点说是“不赚钱,毋宁死”。或者套用一句歌词,“死了都要钱”。这种极端的功利驱动力,让闽商的胆量大得叫人看不懂。

福建人本来是没什么胆量的。中国地域性格,南北划分,北方人胆大,南方人性柔。当然,南方人也有大胆,但跟北方人有别。比方说,东北人武胆大,广东人文胆大。福建人不能说他们有武胆,所以也只能叫文胆。这可真难为了只有文胆的闽商。闯也要闯,不闯也得闯,于是只好麻起胆子,去冒险赌上一把,企图控制住它,像用舌头在刀尖上舔蜜。

谭小芳老师(预定企业家精神培训,请联系13938256450)认为,闽商的成功,就用“不怕”两个字概括:没文化不怕,照样能做外贸;没经验不怕,一样搞开发;没有钱也不怕,照样搞投资。这种“不怕”走到极端,就是闽人和闽商冒险精神与马克思那句“资本家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就甘愿冒着上绞刑架的危险”一致了。

会哼几句歌的中国人,大都听过闽南语歌曲《爱拼才会赢》,有人说,《爱拼才会赢》是“福建省歌”。脍炙人口的闽南语歌曲《爱拼才会赢》,是闽南人爱拼敢拼、勇于开拓、敢闯敢冒险的精神写照。经商办企业当老板,是闽南人的价值取向,成为了一代闽南年轻人的第一职业选择。靠着“三分本事七分胆”,过去的十多年里对市场经济规律和原则、市场营销、企业管理不太明白就创办企业,历经千辛万苦,从小作坊到花园式工厂,整个闽南地区创造出了一大批名牌企业,有了几十个全国驰名商标,为经济发展和解决社会就业都做出了贡献。

只博黄金不博诗。说白了是“只爱金钱,不爱文化”。这也构成了闽商一个十分独特的地方。也许正是因为“不爱文化”,很多曾经非常成功的企业也不同程度出现了问题,有些企业甚至倒下去了。现在,还在继续经营的民企应该是庆幸的,但著名企管专家谭小芳老师建议闽商群体,市场经济环境下的企业生存与发展,不能再像以前靠“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这一套冒险精神和吃苦精神的“个人英雄主义”式行事规则来盲目拼搏,应当关注如何避免即将到来的没落和失败。

除了重视文化,谭小芳老师还建议闽商重视闽商形象——提高闽商形象关键在于提升闽商企业品牌,闽商个人的素质和保持福建社会稳定,也就是提升企业、个人和城市的形象,而核心则是要增加文化内涵。只有文化才能展示闽商的价值品位和可贵风尚,文化是闽商企业、福建城市和闽商个人的凝聚力和自信心的源泉。

就闽商企业而言,今后要加强闽商企业文化建设,避免再度给外界闽商企业无文化的误解,同时要注重企业品牌建设,真正把闽商企业办成现代企业。在城市建设上,必须逐步形成用全新的文化理念构建文化型城市的战略发展思路。在实际运作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发扬福建的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优势。在闽商个人素质建设上,要把文化作为社会进步的动力,用先进文化作引导,使闽商个人认识到个人素质与企业形象息息相关,在自我教育、自我规范中增加闽商个人参与文化建设的主动性,在提高福建城市文化质量的基础上,增强全省闽商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推荐
谭老师助理:13733187876 官网www.jungle.org.cn
类别:总裁观察 |   浏览数(1897) |  评论(0) |  收藏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最多只能输入150个文字,目前已输入 0 个字。
表情 [更多]
匿名评论
登陆账号: 密码: 找回密码 注册
看不清楚,换一张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总裁网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