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

发送短消息 加为好友
姓名: 李政权
领域: 企业战略  市场营销  品牌管理 
地点: 云南 昆明
签名: 推动合作企业成长与中国营销进步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132
  • 博客访问:443885

专家文章

与强争锋 以弱胜强从哪里开始 2008-07-02

标签:

        对一本书而言,如果它的读者认为它没有什么价值,其作用也许连一张厕纸也抵不过。

        缘起

        在2004年的年初,我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书《弱势品牌营销》,在这本书的后记当中,当初曾提到过要为这本书写一本姊妹篇。

        这个后记在后来的数年当中,都让我在心里面有一种欠着什么的感觉。因为“姊妹篇”信息的提示,曾有浙江、新疆、武汉、辽宁、四川等地的不少读者朋友,通过电话、电子邮件询问《弱势品牌营销》的“姊妹篇”什么时候出版?什么时候有卖的?我当初的回答是“明年吧”。

        明年复明年,晃眼就过去四载光阴。在这里,我要向当初所有关心过《弱势品牌营销》“姊妹”问题的朋友们致谦。

        迟来的爱

        在《弱势品牌营销》出版当年的年底,到郑州去参加《销售与市场》杂志的十周年庆典活动。在和联纵智达的何慕、石章强,以及当时还在欧莱雅的俞雷、还在AO·史密斯的陈宁等几个朋友聊天的时候,记得俞雷曾有言过我的弱势品牌定位太准之意。

        不过,如不交流,他可能未曾想到:在这四年当中,我曾想过摆脱弱势品牌的烙印。因为那本书的出版,因为在《销售与市场》等财经媒体发表的一些中小企业的文章,因为在中国营销传播网等专业网站开设的弱势品牌专栏,“弱势品牌营销”几乎就成为了我的注册商标。到我后来从一个营销管理者转行做咨询顾问之后,与我打交道的基本上就是清一色的中小企业、弱势品牌。而对它们来讲,期望高事务多、资源少能力缺、底子薄实力弱、付费能力低就是其基本特征。

        尽管如此,尽管我也做了非咨询业务平台的搭建及拓展,但我仍然为能够服务广大中小企业、市场弱者而感到荣幸,并为它们每取得一点成绩而欢欣鼓舞。《与强争锋:以弱胜强的营销策略》这本书正是与它们有关的实践与思考,拖到现在才出版,算是一份迟来的爱吧。

        不一样的标签

        在营销界的不少同仁看来,我就是弱势品牌营销领域的代表性人物,甚至就是“代名词”。但在谋划写作《与强争锋:以弱胜强的营销策略》这本书的断断续续的四年里,都深感:要想在现时的环境下,写出一本完完全全与众不同的书难度之大。

        但是挑战归挑战,该努力的还是得努力。为了让《与强争锋:以弱胜强的营销策略》这本书给读者朋友们带去尽量不一样的、更大的阅读价值,并与我先前偏重实务的《弱势品牌营销》一书形成互补,我不得不将读者群锁定在市场弱者的经营者及营销管理者身上,而将广大的一线销售人员割舍掉;我不得不将写作的重心一再调整,而更多的集中在被人忽略但又重要的,大家都在讲但又不透彻的以及没有被谈过的等等内容之上。

        比如书中的如何才能预见对手的行动;到底怎样才能让自己快起来;怎样利用对手犯错的机会和如何有效攻击对手的弱点;都在讲发挥优势和化劣势为优势,可是到底怎样才能将竞争优势发挥到极致,怎样才能化不利为有利;如何在区域市场站稳脚跟成为强者,如何成功突破区域市场;怎样找到和利用新的销售增长点,在自己的成熟市场又怎样才能稳中有升;畅销产品如何才能长旺长销;在差异化之后,如何在细分市场筑道墙保护自己安全成长……这些内容,都可以算是我基于前述所讲的努力。

        一本书而已

        事实上,我在这里讲太多也没用,因为《与强争锋:以弱胜强的营销策略》不过就是一本书而已。而对一本书而言,如果它的读者认为它没有什么价值,其作用也许连一张厕纸也抵不过。

类别:市场策略 |   浏览数(4082) |  评论(0) |  收藏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最多只能输入150个文字,目前已输入 0 个字。
表情 [更多]
匿名评论
登陆账号: 密码: 找回密码 注册
看不清楚,换一张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总裁网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