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

发送短消息 加为好友
姓名: 张从忠
领域: 企业战略  市场营销  领导艺术  其它类别  商业模式 
地点: 江苏 南京
签名: 电商培训模式-世界咖啡与传统企业电商规划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5165
  • 博客访问:5638254

专家文章

绩效心得——大智与大巧 2012-06-20

标签:

  作者:张从忠

  人类是一种习惯性的动物,总是希望通过别人的行动来揣测出某些一贯性的、熟悉的东西。如果别人能预料到你的行动,他们就会有把握大局的感觉。如果想让众人追随你并服从你,你只须故意让人摸不着头脑。因为你制造的那些看起来缺乏连贯或毫无目的的行为,会让别人心慌意乱,他们会费尽心机地揣摩你的行为。所以,才能出众并不是智慧,有智慧的人并不显山露水;大智慧的人知道适可而止,而小聪明的人只是不停地谋划,智计有穷尽的时候而天道却没有尽头。君王守好君臣之礼,为的是保持威仪——不怒自威,恩威并用才能压制群臣。没有威,不能服人;缺了恩,不能驭人。文人好名,武将喜钱,就是说臣子都有所图,为了所图,为了盼头才会为你尽力。但是恩威不能用尽,用尽了就没有企盼,也没有顾忌了,一个拳头凌空着才有威慑力,落到了实处也就没什么可怕的了。

  有时候,人并不需要太多的言行表现,只要默默无言,就足以使对方慑服了。就像诸葛亮布下空城计,看上去空空荡荡,反而给敌人一种受到包围的不详预感,只得夹着尾巴溜走了。“欲擒故纵”,“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其意思是遇事不慌,镇定自若,挥洒自如。这是为人处世和谈判技巧中都能用上的高招。也是一种人生智慧。

  春秋末期,郑国有一位叫子产的宰相。他执政的特点是刚柔并济,即在高压和怀柔两种政策中采取最适当的作法,把国家治理得国富民强。郑国是一个小国,想要在大国的觊觎之下力图生存,强化国力是当务之急。子产一方面提倡振兴农业,另一方面要确保军事费用,于是决定征收新税。因此民怨沸腾,有人甚至扬言杀死他。朝中大臣们也有不少人出来反对,而子产却不让步,力排众议,实施既定政策。他说:“为了国家利益,即使牺牲个人也在所不惜。我听说为善必须有始有终,如果虎头蛇尾,那么千辛万苦所做的一切都会付诸流水。我决心贯彻始终,绝不能因为百姓的责难而改变初衷。”

  过了几年,农村的振兴计划初见成效,农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这时连那些当年责备子产的民众,也转而歌颂他的政绩。不因百姓和大臣的非难而低头,能够对自己的政策贯彻到底,这就是子产“刚”的一面。身为领导,有时就是要能够力排众议,坚持己见,方能获得成功。那些处事优柔寡断,毫无主见的人,永远不会成为强者。

  以柔克刚

  子产“柔”的一面体现在其教育政策上。当时各地普遍设有称之为“乡校”的学校,以此培养知识分子。但是乡校往往为那些对政治不满的人利用,当作政治活动的场所,若任其发展下去,可能会对统治造成威胁。有一些人提出关闭乡校的意见。子产反驳说:“其实不需要关闭乡校,众人在结束了一天的工作之后,聚集在那里批评政治,我可以把他们的意见当作为政的参考,有好的评话便继续实行,若得到批评则加以改良,他们可以说是我们的老师啊。如果加以弹压,也许会暂时抑止他们的言论,但那正如堵塞河川一样,暂时虽然堵住了,不久更大的洪水一定会滚滚而来,冲坏堤堰。若到了这步田地,那就真的无法挽救了。与其如此,反不如在平时慢慢疏通洪水,引导出一条水道,不是更合适吗?”由此可见,子产“软”的政策就是宽容政策。允许别人发表不同意见,作为自己的借鉴,有则改之,无则力勉,这才是胸怀宽广的处世之道。

  在我们身边,常可看到这样的领导,勤勤恳恳,早来晚走。无论大事小情,样样亲力亲为。的确十分辛苦,但所负责的工作却常常杂乱无章,眉毛胡子乱成一团。而这些领导则像陀螺一样,从早转到晚,你问他在忙什么,看到的情景很可能是张口结舌。事事都管、都抓,结果必然是什么也管不好。高明的领导者应该怎样处理公务呢?下面讲两个事例。

  汉宣帝时有一位宰相名叫丙吉,有一年春天,丙吉乘车经过繁华的都城街市中,碰见有人群斗,死伤极多,但是他若无其事地通过现场,什么话都没说,继续往前走。不久又看到一头拉车的牛吐出舌头气喘吁吁,丙吉马上派人去问牛的主人到底怎么一回事。旁边的随从看见这一切觉得很奇怪,为什么宰相对群殴事件不闻不问,却担心牛的气喘,如此岂不是轻重不分,人畜颠倒了吗?于是有人鼓起勇气请教丙吉。丙吉回答他:“取缔群殴事件是长安令或京兆尹的职责,身为宰相只要每年一次评定他们的勤务,再将其赏罚上奉给皇上就行了。而我之所以看见牛气喘吁吁要停车问明原因,是因为现在正值初春时节,而牛却吐着舌头气喘不停,我担心是不是阴阳不调。宰相的职责之一就是要顺调阴阳,因此我才特地停下车询问原因何在。”众随从听后恍然大悟,纷纷称赞宰相英明。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领导者应下功夫做的事情:第一对大局的判断和掌握。第二是调整团体的能力。第三是让部下各尽所能,充分发挥其积极性。

  陈平年轻时就协助刘邦打天下,可说是刘邦的作战参谋,对刘邦的成功贡献颇大。陈平晚年被汉文帝任命为宰相。有一天,文帝召见陈平和另一位宰相周勃。在古代原则上宰相大多是双数。文帝首先问周勃:“你经手的裁决事件,一年约有多少件?”周勃回答:“臣不肖,对这件事不甚清楚。”文帝又问:“那么,国库一年的收支大概多少呢?”周勃仍然回答不出,以至于汗流浃背。接下来文帝又问陈平同样的问题。陈平回答:“关于这些问题,我必须询问负责人才能知道。”文帝又问:“谁是负责人呢?”陈平回答:“裁判事件的负责人是司法大臣,国库收支的负责人是财政大臣。”文帝步步紧逼:“倘若所有职务都各有所司,那么宰相又负责什么呢?”陈平冷静地回答:“宰相要使百姓各得其所;对外须镇抚四方的蛮族与诸侯;对内则要督促所有官吏作好份内工作。”文帝听完这番话,不由得点头称是。

  不久周勃引咎辞职,此后便由陈平一人独承宰相大任。而其一向的作风,正如他自己告诉文帝的,是针对每个人的才能赋予其应做的工作,自己则加以督导,这不也是一件更重要的工作吗?陈平因指挥得宜,被誉为名相。从陈平的行为可以看出,领导者不必事必躬亲,事无巨细地过问,该放手的就要放手。而要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充分调动每个下属的积极性,使其各尽所能,各安其职,这样整个机构就会像一台机器一样不停地运转。

  其实这是一个极平凡的诀窍:“把各种琐事尽量交给部属去做”。不过切记:你所以会把琐事交给下属去做,是因为你需要去思考更重要的事情,需要去制定新的关系到整体发展的计划。而这些工作才是你的份内之事。有些领导,以自己是“最繁忙的人”而自傲,但在有识者看来,这个领导者无异是在说自己是一个——最不善指挥他人工作的人,他没有驾驭属下的学识和能力,是个失职的人。

  《韩非子》一书中将经营者划分为上、中、下三等。他认为三流的经营者事必躬亲尽自之力;二流的经营者善借他人之力;一流的经营者善于开发和运用别人能力。原文是:“下君之策乃尽自之力,中君之策乃尽人之力,上君之策乃尽人之智。”而“尽人之智”是把所有的部下的潜力和才能都发挥得淋漓尽致。那些能够从容不迫地使下属发挥所能而又听命于己的人,才是具有“柔性”能力的卓越领导者。

  2012年6月20日南京

推荐
电商培训模式-世界咖啡与传统企业电商规划
类别:总裁智慧 |   浏览数(4317) |  评论(0) |  收藏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最多只能输入150个文字,目前已输入 0 个字。
表情 [更多]
匿名评论
登陆账号: 密码: 找回密码 注册
看不清楚,换一张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总裁网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