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

发送短消息 加为好友
姓名: 谭俊峰
领域: 企业战略  企业文化 
地点: 北京 海淀
签名: 专注于组织学习
沙盘模拟、问题分析与解决,讲师
13601296979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514
  • 博客访问:1487297

专家文章

撬开你的嘴 2010-04-01

标签: 组织文化   沟通   员工   管理研究  

  眼下的管理学研究有个“科学化”倾向,学者们更愿意建立模型、收集数据、统计分析,把管理研究搞得跟经济学研究一样,脱开经营的繁琐,归于学术的神圣,在一堆眼花缭乱的公式、计算、分析之后,得到一个狗屎结论。然后,凭借这狗眼的发现,大摇大摆地、神采奕奕地、无限光荣地走上学术的正途。至于企业在做什么,想什么,要什么,管我屁事儿。就这样,管理研究误入歧途,公式派大占上风,一副正统模样,装腔作势中你又奈何不得;直观派灰头土脸,哽噎在喉,回归企业寻找学者的尊严,却也活得逍遥自在。

  管理的学术研究,向来不是真知灼见的试金石,只是学术机会主义者骗取职称的外衣。
  找一例,摆摆。
  《布“局”办公室》是篇出自美国加利福尼亚圣玛丽学院学者詹姆斯·斯特赖克的短文,登在哈佛《商业评论》2010年1月期中,并作为“前瞻思维”专栏文章与读者见面。
  文章说了件什么事呢?是关于如何布局办公室,才能提高员工间的沟通,故我称其为“撬开你的嘴”。
  文章的开头提到两个牛X大学的雷人研究,一是麻省理工学院(MIT),一是斯坦福大学。为什么雷人呢,只因二者研究的结论居然相反。一说开放式办公空间可以促进员工之间的面对面沟通,一说对员工沟通没有影响。
  进而,詹姆斯先生提出自己的研究结论,并且在两家医药研发中心做了观察。他老人家认为之所以上述两家的结论相对,因有其它因素影响着所关注的命题。通过他的研究,发现三个结论,即影响员工间沟通的要素还有“可视程度”、“人员密度”、“绿洲效应”。
  你觉得这是研究吗?这需要研究吗?这就是我们的管理学研究吗?
  我想思考这个问题,应首先问一问员工间的沟通对组织是否有利?什么样的沟通或什么样的工作情境对组织沟通有利?进而,组织文化如何?员工文化如何?等等。
  就说组织文化吧,也叫企业文化。它直接影响着员工间的沟通,在完全开放的装配线上,相邻的两个装配秃小子完全可以边干手中的活边谈女人,但严格的管理和监工头的吐沫会让你嘴上狗嘴。
  行政办公室也是一样,上班时间就要面对电脑,尽管大家都在“偷菜”,但一旦交头接耳即被认为开小差,午间吃饭的空余是姐妹们最开心的时刻。
  一个研发团队的项目研究进程,当然最好是多沟通。但一个操作性极强的电话销售人员,还是与话筒沟通吧,另指望谁能带给你销售灵感,一天不拨通100个电话,别想拿到奖金。
  人员的沟通情况还与人员的性格有关,象我一样的粪青可能逮谁咬谁,生怕别人以为我是哑巴,可性格内向的小白脸可能不想多说一句。相关情境也有影响,家里刚刚出现一件大事,还没着落,心神不定,注定今天寡言少语。昨天中了彩票,心花怒放,注定今天吐沫横飞。
  “人员密度”研究中居然精细到平方英尺,还得出84%的结论,真是科学呀!
  本来“员工沟通”的话题是与是否能够提高绩效相关,进而研究是否直接提高绩效,还是通过其它过程因素间接提高绩效,再进而研究沟通与情境、业务、人员间的关系,进而创造沟通条件,作为沟通之一的空间环境,即办公室的布局成为关注对象,再展开研究。
  这东西真的值得研究吗?我倒觉得可以思考,却不一定非得像模像样地研究。

推荐
专注于组织学习 沙盘模拟、问题分析与解决,讲师 13601296979
类别:员工和劳动关系 |   浏览数(3112) |  评论(0) |  收藏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最多只能输入150个文字,目前已输入 0 个字。
表情 [更多]
匿名评论
登陆账号: 密码: 找回密码 注册
看不清楚,换一张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总裁网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