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

发送短消息 加为好友
姓名: 谭小芳
领域: 企业战略  市场营销  运营管理  领导艺术 
地点: 北京 西城
签名: 谭老师助理:13733187876
官网www.jungle.org.cn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12896
  • 博客访问:73670093

专家文章

《宫锁珠帘》中的管理心理学 2012-03-12

《宫锁珠帘》中的管理心理学
文/交广企业管理咨询公司首席专家谭小芳

 

前言:

人脸上的表情,能告诉你很多他的想法。

一般来说,人在厌恶的时候,嘴唇上抬,眉毛下垂,眯眼。

倘若他看到你是这个表情,就说明你没有希望了,赶紧离开最好。

《宫锁珠帘》(又名《宫2》)由湖南经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欢瑞世纪影视、于正工作室携手出品,是2011年穿越剧《宫锁心玉》的续集。该剧的故事与一颗珍贵的珍珠有关,剧名也由此而来。本剧自开拍以来就备受关注,由杜淳、何晟铭、袁姗姗、舒畅、张嘉倪、杨蓉、白冰、孙菲菲、王阳等联袂出演。于2012年1月20日起在湖南卫视金鹰独播剧场首播。

在电视剧《宫锁珠帘》里牡丹教怜儿读心术,其实在现实生活里就是心理学中所说的微表情识别。通过识别人脸上的微表情来判断对方的情绪反应。所谓微表情,简单说来,就是人们在受到一种刺激之后在脸上很快出现的一种表情,改表情持续时间很短,不容易被察觉,所以称之为微表情。

在《宫2》里说的有点夸张,一般人的微表情不会持续那么长时间,所以需要很集中注意力才能发现。而不是想里面皇上演的一个表情持续那么久。另外,里面所说的读心术,是在微表情识别的基础上,还加上了对身体反应的判断,例如手的动作,从而来判断对方的思想。很多人都有错误的认为,觉得心理学就能时时刻刻了解对方的心理。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心理学并不是算命的。我们说,懂得心理学不一定就是优秀的管理者,但是,懂得心理学一定能为管理加分,这是真的。

每个成功的管理者都应该是半个心理学专家,都应该懂得丰富的心理学知识。管理者想做好管理工作就必须了解下属,在管理活动中注重员工的心理,从员工的心理出发进行管理,是最有效的管理方法,也是管理的最高境界。所以,要做管理者,就要懂点心理学!

著名企管专家谭小芳老师(官网www.tanxiaofang.com)认为,管理说到底就是心理学的运用,离开心理学就没有管理。不懂心理学没法研究管理行为,不懂心理学,很难做好管理工作,因为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和个性特征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人的心理可能不好捉摸,对心理的管理与干预更是不好把握。但把此看作是一种挑战,应该是现代企业管理中不能逃避的态度。

在我的管理心理学课堂(预定管理心理学培训,请联系13938256450)上,总是建议管理者多看《《黄帝内经》》。上医医国,中医医心,下医医人。黄帝内经作为一部医药经典,其中的许多地方都谈到心理管理。值得思想,对今天的企业也有实际的参考作用。《黄帝内经》中说:“古之治病,唯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祝由这个人是中国最早的心理医生,有些病,吃药不能治,打针不能治,一番谈话就OK了,病人立即从床上鲤鱼打挺蹦起来,该干啥干啥了。书中还举例说明,说《玫乘七发》中讲,楚国有个太子,病的差不多了,吃药没用,打针没有用,结果有个叫吴客的人一席话,太子听完立刻“霍然病已”。这其实就是心理管理的作用。

其实,纵观我国的管理思想,从古至今,历来重视人的心理,如《管子·心术》中提到的“心安是国安,心治是国治也”;《诗经》中提到的“他人有心,余忖度之”;儒家倡导的“仁、义、礼、智、信”;再例如,春秋末年军事家孙武在《孙子兵法》一书中就写道:“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孙武强调领导与下属之间意愿协调一致的重要性,这在今天看来也是十分重要的管理心理学原则。

中国古代的管理哲学思想充分反映在关于人性的争论上。荀子认为“今主人性,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此人之性情也”(《荀子·性恶》)。孟子则认为,“人之善也,如水之下也”。中国古代管理心理学思想已经受到管理心理学家的广泛重视,中国的有关古籍也成了一些国家培养管理人员的必读书目。

不过,管理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还是与现代化大生产密切相联系的。19世纪末,资本主义得到发展,生产规模日益扩大,对企业的管理也更为复杂,劳动组织和合理安排也提到科学研究的日程。还有现在的著名企业管理者也非常重视管理人心,例如,牛根生就曾说:经营人心就是经营事业。杰克·韦尔奇也曾说:管理就是沟通、沟通再沟通。

谭小芳老师认为,作为一个管理者就要明白:管理就是管人,管人就是管心。“有多大本事,就有多大脾气”、“人才顶用不好用,庸才好用不顶用”,这是人们经常说的口头禅。这两句话分解的看的话,最后都涉及在工资待遇基础上的心理管理。心理管理好,有脾气他也不发,顶用也能好用。

同是管理者,差别却很大,有些管理者让下属甘愿卖命,有些管理者却只得到下属背后的议论;同为员工,同样也有着天壤之别,有的深受管理者器重,不断获得晋升加薪,有的埋头苦干了很多年,照样只是一名普通职员。懂管理,还要懂心理。作为管理者,只有了解员工的心理,才能找到最有效的激励方法,俘获他们的心灵;低头苦干,还需抬头看路。作为员工,要懂得管理者的心思,才能从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但在实践中,很多企业管理者就是因为缺乏心理学知识,也由于心理上和管理者方法的误区,犯了不少低级错误,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恩惠利诱。有些管理者善于用小恩小惠来拉近自己与下级的关系,甚至把制度上的某些赏罚决定,略加粉饰变为自己的恩惠或威严,形成自己的人际网络。其结果只能是见小利而忘大义之人云集身旁,真正敢作敢当、仗义执言、不避亲仇、勤勤恳恳之人疏而远之。

2、自以为是。部分管理者由于自负独尊,只相信自己的判断力,对他人的意见拒不采纳或轻易否定,有时横加批评,以显示自己的魅力和才干。过分迷信手中权力、以权欺人、以权压人、惟我是从,长此以往,只能使下属产生逆反心理,敬而远之,畏而避之,产生离心力。

3、厚此薄彼。有些管理者对待下属感情色彩太重,对自己喜欢的下属百般溺爱、袒护;对自己不喜欢的下属冷漠无情、不理不睬。这种截然有别的态度很容易增加下属的心理负担。在有利益分割时,难以消除下属对管理者好恶的心理疑虑,从而无意中造成与下属之间的心理隔阂。

4、急功近利。有些管理者求成心切,往往把下属当做自己实现功利愿望的驱使对象,不顾主客观条件,一味追求实现自己的目标。这种功利心理付诸行动,只能是事与愿违,下级或是敷衍旁观,或是迎合顺从,达不到预期目的。这种现象也反映出某些管理者能力和自信心的欠缺,或者说是“底气”不足。

5、事必躬亲。“事必躬亲”与“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截然相反,这种企业管理者往往只相信自己,事事插手。更有些管理者养成了遇事亲自动手的习惯,这种工作方式与管理者的统驭功能常常彼此矛盾。如果事必躬亲,难免疲于应付,疏于组织协调工作,阻拦了同级的事,越了下级的权,影响了别人的积极性。

6、迁就讨好下属。有些管理者自身软弱平庸,处事明哲保身,对下级的过失行为迎合迁就,企图在一团和气中求得下级的好感。对下属的任何要求一味顺从,他们或是胸无大志,尸位素餐;或是晋升无望,拿原则做交易,这样的管理者必定是左右不了局面,亦或是有权无力,成不了大事。

最后,管理者对待员工时应注意心理因素的影响,例如增强管理顺应力,调整心胸和视野,允许员工以不同方式完成工作;勾画愿景,提供员工满足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可能性;用真情换取信任,予以员工人格尊重、生活体贴、工作帮助,不要错过对下属褒奖的机会,尤其是在团队面前的赞赏。相应的,责罚应有术,不在众人面前责骂下属,激励优于叱责,商讨胜过盘问;提高自身能力,管理者必须是知识富有者,令下属意识到其自身能力的有限。

总之,今天的管理者非常幸运,因为我们有近一百年的管理理论和思想演进的历史可以回顾,我们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进行发展创新。相应地,每个成功的管理者都应该懂得丰富的心理学知识。谭老师希望我们的企业管理者都能重视心理学,学点心理学,用好心理学!

推荐
谭老师助理:13733187876 官网www.jungle.org.cn
类别:管理创新 |   浏览数(2976) |  评论(0) |  收藏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最多只能输入150个文字,目前已输入 0 个字。
表情 [更多]
匿名评论
登陆账号: 密码: 找回密码 注册
看不清楚,换一张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总裁网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