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

发送短消息 加为好友
姓名: 谭小芳
领域: 企业战略  市场营销  运营管理  领导艺术 
地点: 北京 西城
签名: 谭老师助理:13733187876
官网www.jungle.org.cn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12896
  • 博客访问:73675367

专家文章

蓝精灵体与职业倦怠干预 2011-08-22

  前言:

  3D电影版《蓝精灵》10日上映以来,70后80后带着怀旧的心奔向电影院,但是“在那山的那边海的那边有一群蓝精灵……”那熟悉的旋律没有响起,故事背景也由春意盎然的魔法森林变成了繁华纷乱的纽约都市。许多70后80后感慨,“我们已经长大,融不进蓝精灵的纯真世界了”。不过,怀旧找不到,自我调侃还是可以有的。据了解,“蓝精灵体”的改编起源可能是前段时间一则广为流传的笑话:加班到深夜,精神疲惫的我为了发泄心中的苦闷,冲到空无一人的楼梯高唱了一句:“在山的这边海的那边有一群蓝精灵。”忽然,楼下传来一个哀怨的声音“他们悲催又聪明,他们加班到天明。”

  近日,网友们在网络和微博上“创造性”地掀起了一股“蓝精灵体”创作热潮,都把自己的职业遭遇用《蓝精灵》主题曲《蓝精灵之歌》表达,版本高达近几十个,甚至还有网友把热点人物郭美美等也用“蓝精灵体”唱了一番——“她们穿金戴银生活在那干爹的大房里,她们没事就爱上网晒宝贝”……没想到这样诙谐的抱怨引发了网友们的共鸣,于是“蓝精灵体”被各行各业的网友们改编成了吐槽专用体,短短几天下来,微博上总结了护士版、浦发版、博士版、研究院版、投行版、会计版、IT人版等16个最具代表性的版本。

  受到这则笑话的启发,创意无限的网友们根据不同行业、地域和学校将蓝精灵之歌改编成多种版本的“蓝精灵体”,大都是抱怨工作加班多、薪酬低,“吐吐槽、降降压,唱唱更健康!”网友们纷纷借各行各业版的蓝精灵之歌针砭时事,减压排闷,阅读这些令人啼笑皆非的“蓝精灵体”已成为忙碌的白领学生们减压娱乐的新方式。

  著名企管专家谭小芳老师(官网www.tanxiaofang.com)表示,尤其是现在的中国内地,处在剧烈的大发展之中,我们要用十年时间,完成别的国家在一百年里完成的任务,竞争激烈到用白热化已经不能形容,人们必须要被逼着长大,模仿之,伪饰之,即便内心千疮百孔。于是,我们也只能偶然地、灵光一闪地“萌”一下,借助“蓝精灵体”,模仿童年,讥讽成年,对各种近乎苦役的工作表示下短暂的不满,借此和远处有着相同感受的人们获得共振,随后,继续面无表情地,投入自己流水线一样的工作中去。

  管子《心术》下篇中记载:“心术者,无为而制窍者也。”运用心理策略来影响心理状态,可以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心理水平,告别职业倦怠。而对已经出现的,通过医院排查病理上找不到任何异常的身体不适,应该主动考虑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尽早防范,尽早治疗。同时,一份题为《中国“工作倦怠指数”调查结果》的报告表明,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工作倦怠现象正在袭扰中国,工作倦怠已成为社会“流行病”,工作倦怠现象在我国呈增多趋势。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工作倦怠高发是必然现象,我们应该用正常心态对待,完全没必要恐慌。国内重视工作倦怠现象的主要是个人,一些较大的企业,包括部分外企,也开始关心员工的精神压力问题,但是许多小企业并不重视。

  著名企管专家谭小芳老师(预定职业倦怠有效干预培训,请联系13938256450)表示,社会文明的进步,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以及人际关系的复杂化使人们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心理失调和患心理障碍的人也越来越多,这会使有些人在精神上产生压力,甚至失去对工作的兴趣,产生厌倦情绪,最终危害心身健康。减轻心理压力,维护心身健康是适应社会、做好工作,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保证。

  “职业倦怠”又称“职业枯竭”,是指个体因不能有效地缓解工作压力或妥善处理工作中的挫折所形成的身心疲惫的状态,这和肉体的疲倦劳累不同,它缘自心理的疲乏。职业倦怠引发员工工作态度消极、工作效率下降、缺勤率增加、离职率增加,从而大大影响了企业绩效,日益引发管理者的关注。欢迎进入著名企管专家谭小芳老师的培训课程《职业倦怠与有效干预》!

  因员工压力过大造成的员工经常性的旷工、心不在焉、创造力下降而导致的企业生产力损失,仅在美国每年就超过1500亿美元。为了预防和减少压力对员工个人和组织造成的消极影响,发挥其积极效应,许多企业管理者已开始关注员工的心理管理问题。企业实施适当的职业倦怠干预管理能有效地减轻员工过重的心理压力,保持适度的、最佳的压力,从而使员工提高工作效率,进而提高整个组织的绩效、增加利润。

  谭小芳老师表示,一个人长期从事某种职业,在日复一日重复机械的作业中,渐渐会产生一种疲惫、困乏,甚至厌倦的心理,在工作中难以提起兴致,打不起精神,只是依仗着一种惯性来工作。因此,加拿大著名心理大师克丽丝汀·马斯勒将职业倦怠症患者称之为“企业睡人”。据调查,人们产生职业倦怠的时间越来越短,有的人甚至工作半年到八个月就开始厌倦工作。谭老师认为,职业倦怠最常表现出来的症状有三种:

  1、对自己工作的意义和价值评价下降,常常迟到早退,甚至开始打算跳槽甚至转行。

  2、员工对工作丧失热情,情绪烦躁、易怒,对前途感到无望,对周围的人、事物漠不关心。

  3、工作态度消极,对服务或接触的对象越发没耐心、不柔和,如教师厌倦教书,无故体罚学生,或医护人员对工作厌倦而对病人态度恶劣等等。

  在高速运转的现代社会里,人们深陷日常事务的繁杂之中,时常感到压力重重,而想要找到一种理想的平衡生活也因此显得越来越困难。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我们逐渐意识到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性,并开始追求健康、平衡的生活状态。一般来说,职业倦怠一般包括以下三方面:

  1、情感衰竭:

  指没有活力,没有工作热情,感到自己的感情处于极度疲劳的状态。它被发现为职业倦怠的核心纬度,并具有最明显的症状表现。

  2、无力感或低个人成就感:

  指倾向于消极地评价自己,并伴有工作能力体验和成就体验的下降,认为工作不但不能发挥自身才能,而且是枯燥无味的繁琐事物。

  3、去人格化:

  指刻意在自身和工作对象间保持距离,对工作对象和环境采取冷漠、忽视的态度,对工作敷衍了事,个人发展停滞,行为怪僻,提出调度申请等。

  现实中,大多数人都在过着一种绝对称不上是“充实”的生活,因为日子顶多只能算被“填满”而已。如今高速运转的社会,越发强烈地要求我们时刻与外界保持联系——从这样的环境中脱身谈何容易!每天我们都在数不清的日程安排中疲于奔命,充满压力!谭老师的《职业倦怠与有效干预》培训课程将帮助你在事业、人际、家庭、健康和个人的理想追求之间找到一个黄金中点。

  在谭小芳老师的引领下,你将轻松地走上一条远离高速生活的道路,最终到达理想的终点,实现真正成功的自我管理与生活管理。在咨询与培训的过程中,我听到有员工抱怨,每天在工作还是不工作之间徘徊。不工作没有钱花,而且自己还年轻,不工作是不现实的,况且现在找到合适的工作也不容易;如果工作,可是要面对工作上那些人、那些事,心情很不好......谭小芳老师认为——其实,这是一种职业倦怠的表现,可以有三种方式排解。

  首先,需要思考自己是否选对了职业。“男怕入错行”,职业是否与自己的兴趣、目标相符合,直接影响自己的情绪。比如,有的人个性比较内向,不太喜欢正强好斗,喜欢钻研,那么选择技术型的工作,如咨询、教师等职业是比较合适的;如果硬要做行政、管理等工作,一定会不厌其烦。

  其次,需要思考自己是否选对了公司。虽然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公司,但是不可否认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的特点和成功之处,如果自己的性格特征、为人处事符合公司倡导的文化,就会如鱼得水;反之,则举步维艰。比如,有人过去一贯在大国企工作,习惯了按点上班、到点走人的作息习惯,也习惯了层级分明、做事讲究程序的作风,而进入一家成长期的民企,对于不讲流程、不讲规范的工作氛围,就显得很不适应。

  最后,需要调整自己的心态。良好的心态是抗击“职业倦怠”最好的良方,包括积极的学习态度、积极的工作方式方法等。比如,有人过去一直在国企里做高管,现在空降到民企,虽然管理职位高,但是下属并不真正服他,难免找点事端。而朋友自视甚高,也没有及时与下属做沟通,或者必要时放低态度,导致双方关系比较紧张。其实,只要把自己放低点,一切就都好办了。不光是企业界,培训业界也是有这样的情况的。昨天有管理咨询机构的同仁请我吃饭,说到某讲师的职业倦怠已经到了,在培训现场不愿意上去——我就奇怪了,你为什么做讲师呢?分享是快乐,不是痛苦,佛也这样说过。分析倦怠的原因,我觉得和下面两个因素有关系——

  1、讲师学习:当你的学习能力不强,感觉给不给学员很多新东西,那不愿意上去讲,也是可以理解的了。

  2、讲师心态:对你是第100次,可对学员是第1次,所以一定要做到最好。就象厨师即便做了100次鱼香肉丝,在做101次时,也要做好,这是基本的职业素养。

  谭小芳老师了解到,像上面类似的培训讲师中这样处于“职业倦怠”期的人并不少见,这是一种在工作的重压之下身心俱疲的状态,由此产生的生理、情绪情感、行为等方面的耗竭状态,是一种在工作的重压之下身心俱疲、能量被耗尽的感觉。其生活常态表现为:超时工作、睡眠不足、压力巨大、健康负债;身体上表现为多梦、失眠、不易入睡;经常腰酸背痛、记忆力明显衰退和脾气暴躁。

  工作倦怠在今天的中国广泛出现是很正常的。一家从事职业咨询的事务所最近做过一份调查,显示有61%的白领承认自己的职业困惑很多,经常感到“心累”,觉得工作没有意义,仅仅是为了生存。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原有的价值观、成就观、幸福观等受到冲击,而新的为人们广泛认可的价值体系尚未完全确立,这反映到生活和工作中,就是很多人对职业缺乏认同感、成就感,对生活缺乏信心和快乐。职业倦怠不但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而且还会造成缺乏职业道德、消极怠工等职业危害,严重的还会破坏家庭和睦、社会稳定。

  不少职业倦怠的人,像是盖房的一群人,每天不断堆砖头,却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因为他们少了一张设计图,不知道要怎么盖,盖到何时完工,原本的热情就在搬砖过程一点一滴流失,最么像行尸走肉。有设计图的搬砖工作,缺乏人生方向与大目标,如果清楚自己的人生往哪里去,知道要将自己打造成什么,即使一路走来颠簸失意,也不会因一时失落,觉得疲惫不堪、抱怨连连。总之,谭老师认为——世界上没有一条同样的河流,太阳每天都是新的。要让自己对所从事的职业不感到倦怠,就要抗拒机械的“搬砖”心理,不断地创新,不断地进步!

推荐
谭老师助理:13733187876 官网www.jungle.org.cn
类别:运营管理 |   浏览数(1208) |  评论(0) |  收藏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最多只能输入150个文字,目前已输入 0 个字。
表情 [更多]
匿名评论
登陆账号: 密码: 找回密码 注册
看不清楚,换一张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总裁网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