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

发送短消息 加为好友
姓名: 孟昭春
领域:
地点: 北京 朝阳
签名: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210
  • 博客访问:519157

专家文章

30年后,再谈高考 2007-06-27

标签:

    我是1977年参加高考的,如今作为春风智慧产业机构的董事长,在北京和天津创办了五家公司,推行企业教育和咨询策划。曾经为北京资源集团、浪潮集团、超星数字图书馆、香港御美丽女性用品、财富公馆、中食肽灵、新疆广汇房地产等17家企业作过策划;为全搜网、中国人寿合肥公司、中国人寿福清公司、华美依兰科技公司、清华紫光制药、安邦制药等12家公司做过全年咨询案;培训过的企业有扬翔集团、三叶集团、佳通轮胎、 中石油、中石化、中联重工、万通集团、 中青旅、中国工商银行、鞍山钢铁、中国建设银行、 太原钢铁、中国网通、中国移动、大量保险、  保健企业1700余家。

    如果没有当年恢复高考,就没有我今天的成就,但是我不会让女儿太看重高考。 女儿高中英语成绩突出而其他科目一般,我对她说:“当前的高考用一张考卷评判所有人才,这显然不科学。你能否成才,关键看你能否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而不在于高考成绩。”

    “一把尺子量天下”是高考制度遭受到的最多的批评。我认为,人们总说“分数面前人人平等”,但单一尺度的高考却造成了更深层的不公平:一是不同学生有不同的专长、兴趣和职业倾向,这些被高考压抑了。二是我国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学生基础各异,作文考“面向大海”还是“背靠大山”对上海和重庆学生影响不同,英语考不考听力和口语对城市和农村孩子影响也不一样。

    1999年,教育部开始在部分省市试行“3+X”科目考试方案,这是30年来力度最大的高考改革动作之一。“3”指的是语、数、外;“X”是指从理、化、生、政、历、地等科目中自由选组或综合。广东省率先试水,到2003年,各地普遍推开,衍生出了多种形式。

    数年来,对于此项改革的评价不一。去年,国家统计局在京、津等十省市进行的一次专项调查显示,大多数人认为“3+X”体现了“一般”和“特殊”相结合的现代教育理念,但仍有约三成学生表示不赞成这种方案,认为它加重了偏科倾向和课业负担,没有完全实现改革初衷。

    为体现区域特色,2000年,上海率先打破全国统一命题的传统,实行自主命题。去年,高考考场上已有15个版本的试卷。这项旨在促进区域考试公平的改革获得了较广泛的认同。

    纵观上千年的中国考试史,“统一”和“个性”一直是个两难选择,但既然人才需求是多样化的,就不能用单一标准来评价。希望这方面的改革逐步走向完善。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有的人大代表建议“废除高考”,建议用高中会考等方式测试学生“学术潜力”,同时大幅提高社会服务、学校社团记录、教师评价等因素在学生考核中的比重。去年则有专家提出“由中学老师推荐学生上大学”,全国统一考试分数不公开,只用来证明老师没有说谎。这些观点都引起了激烈争论。

类别:其它类别 |   浏览数(2488) |  评论(0) |  收藏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最多只能输入150个文字,目前已输入 0 个字。
表情 [更多]
匿名评论
登陆账号: 密码: 找回密码 注册
看不清楚,换一张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总裁网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