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

发送短消息 加为好友
姓名: 孟强
领域: 人力资源  企业战略  市场营销  企业文化 
地点: 新疆 乌鲁木齐
签名: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19
  • 博客访问:94589

专家文章

我看《论语》(之三) 2007-07-23

标签:


    我是主张谈钱的。
    既然要谈钱,就不能不提起一个日本人。虽然我们这个民族对日本军国主义有着刻骨铭心的仇恨,也包括我个人。我在给别人讲课的时候,偶尔会讲一个笑话:华为的老板任正非先生是有“狼”的团队的,否则他是不敢和美国的思科(Cisco)以及法国的阿尔卡特(Alcate)叫板的,中国有华为这样的企业,是民族的骄傲,一个组织必须要培养“狼”的团队,据说“狼”在动物界排名是第11位,有一种动物仅排其后,那就是日本人。

    这个日本人的名字叫罗伯特清奇,他写过一本书《穷爸爸和富爸爸》。我是主张所有的孩子们选择富爸爸的。当然出生是没有办法选择的,但是随着我们读书明理,走什么样的路却是可以选择的。顺便也有必要提另外一本书,贝克哈吉斯(美)的《管道的故事》。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决定贫富。这两本书都是教人要热爱钱的。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论语》4"11)(怀:有两种解释:一,思念;二,安于。土:乡土。刑:法制。惠:有多种版本的解释:一,小恩小惠;二,实惠,三,私利。)。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4"16,喻:懂得)。

    在孔子看来,热爱钱的是小人。不热爱钱的似乎就是君子。我想凡是世界一流的富翁,在他们没有成名之前,一定是发自肺腑的热爱钱的。他们成名之后,似乎对钱倒很大度,慈善捐助就是佐证。我想即便是他们到处捐款,他们仍然一如既往地爱钱,否则,如果他们一旦富有,就“忘恩负义”,不再热爱钱了,那么他们必定会逐渐变成穷人乃至成为乞丐。我还没有听说过哪一个白手起家的世界一流的富翁沦落为乞丐的。这就足以说明了一个道理:凡是世界一流的富翁,他们一辈子时时刻刻都是热爱钱的。生活就是如此,我爱他人,他人才可能爱我;如果我不爱他人,反而让他人爱我,也很困难。我爱钱,钱才可能爱我,钱才可能到我身边来。如果我不爱钱,钱可能到我身边来吗?钱只可能到爱“她”的人的身边去。

    “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15"32)。
如果按照马克思的观点: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一个人肯定是先解决吃穿住行等的基本问题,即先“谋食”“忧贫”,然后才可能“谋道”“忧道”。不吃饱肚子,什么都是干不成的!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论语》7"12)。从这句话里似乎孔子也流露出爱富的念头,想致富,即使牵马执蹬(“虽执鞭之士”)这样低微的工作也愿意做。可惜工资太低了,孔子没有做。我想,如果让我扫马路,一天工资是10000元人民币,这样低微的工作,只要是工资高,我也会去做。但是,如果我做满一个月后,如果我在银行储蓄30万元以后,我就会辞掉这样地位低微的工作,再找一份比较体面的工作。不知孔子是否和我的想法一样呢?

    “虽执鞭之士”,如果工资高,孔子会做吗?我敢断言,他一定不会做。因为孔子更在乎面子,孔子不在乎贫穷。“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论语》4"12;放:同仿,效仿,引申为追求;多怨:会招致怨恨)。“君子忧道不忧贫”(15"32)。只有一种情况孔子会做,那就是在他15岁之前,那时候小,不懂“礼”,不知道要面子,所以会做。“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论语》2"4)。孔子是15岁立志学习周礼的。
“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论语》14"12。成人:完美的人或者人格完备的人。藏武仲:鲁国大夫,他在齐国时,料到齐庄公不能长久,设法拒绝了齐庄公给他的封地,后来齐庄公被杀,他没有受到牵连,人们认为他很聪明很明智。知,同智。公绰:即孟公绰,鲁国大夫,很清廉,安贫乐道。卞庄子:鲁国大夫,传说他曾独自打虎,以勇著称。文:文采,才能。见危授命:遇到危险肯付出生命。久要:有两种解释:一,旧约,过去的诺言;二,长久处于穷困中,要,通约,穷困。平生:平日)。

    孔子列举鲁国名士,各取所长,以“知,不欲,勇,礼乐”作为人格完备的标准。他又补充,现在能做到“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约不忘平生之言”,也可以算作人格完备的标准。我赞同他的这种观点。但是,“见利”并不等同于得到利益。我认为必须是得到利益,这才是人格完备的标准之一。致富,一定要致富。钱,一定要有钱。这是人格完整的必要条件。
“子问公叔文子于公明贾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公明贾对曰:‘以告者过也。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子曰:‘其然,岂其然乎?’” (《论语》14"13)。

    白话的大意是这样的:孔子向公明贾询问公叔文子,说:“老先生不说,不笑,不取财,是真的吗?”公明贾回答说:“这是传话人的过错。他老先生是该说的时候才说,因此别人不厌恶他讲话;快乐的时候才笑,因此别人不厌恶他笑;该取财的时候才取,所以别人不厌恶他取。”孔子说:“原来是这样,为什么会这样呢?”

    在整个《论语》中,关于“钱”,就这一章(《论语》14"13),孔子说得好像挺有一定的道理的。但是,我以为,取财当然要“义然后取”。“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首先是爱,君子必须爱财,不爱财,我认为就不是君子。只有先爱,然后才可能取。孔子是不教人爱财的。我是主张人人都爱财的。
    爱财这是人生成功的开始。爱财就是爱钱。人生一定要爱钱。

2006。4。20。

类别:其它类别 |   浏览数(2474) |  评论(0) |  收藏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最多只能输入150个文字,目前已输入 0 个字。
表情 [更多]
匿名评论
登陆账号: 密码: 找回密码 注册
看不清楚,换一张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总裁网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