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

发送短消息 加为好友
姓名: 施怡彤
领域: 人力资源  市场营销  运营管理  企业文化  领导艺术 
地点: 广东 广州
签名: 心理培训,潜能的激励开发!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152
  • 博客访问:817350

专家文章

职场心理:你幸福吗?不是Right的问题 2012-10-24

标签:

  幸福课推出源于不幸福的人太多

  身为常年教导“幸福课”的幸福老师,我先不评论这个大型调查活动的褒贬。不如换个场景,把思路拉到当年在哈佛大学本泰勒教授的“幸福课”教师。

  泰勒教授为何开这个课程,主要是继承老师的衣钵,把积极心理学推向当时抑郁成风的校园里。首次课程,特别受冷落,泰勒教授自己都很不好意思说出学生的数字:4人,其中1人中途还退出。当然,第一学期艰难的度过后,随后几何级增长的学员都因为这个课程跟提升自我“幸福感”有关。

  第一节课,泰勒教授告诉大家一点:不要指望课程教育你什么,因为大多数人都掌握着人生的真谛,但是头脑的(Mind)。课程希望大家能“transfomation——蜕变”:不是我们知道了什么,而是我们改变了什么。笔者在中国泰勒教授的课堂上,也听到了这句话。泰勒教授还自嘲,自己长得并不是很“幸福”,因此很多人认为他不适合做幸福的传播。泰勒教授所言谈的“幸福”是从学术的角度,深入浅出,让每个人都能知道“幸福”是一个有规律可言的科学。在整个课程中,泰勒教授只是充当学问的传播者,而非传道人。区别在于幸福这种心理感受需要成为行动力,而行动监督的主人是自己,而非外人。泰勒教授也坦然,自己在生活中也常遇到不那么幸福的事(夫妻、孩子教育问题等),但不影响他追求幸福。

  调查结果幸福的分类

  而央视所调查的幸福,仅仅是希望通过一个问题,通过老百姓自己的嘴巴把对幸福的定义表达出来。这只能说是每个人心目中的一个“幸福的信念”。笔者看了一下播出的内容,百姓都是大实话,有些话非常暖人心窝,笔者大致分了三类

  1、以外界需求满足界定的幸福:例如一位在海淀修鞋的鞋匠,他说如果冬天有个棚,不用直接吹北风,那就幸福了。

  2、以情绪体验界定的幸福:例如一位英国华裔女性就说,想起祖国我就特别幸福,非常想念祖国。言谈间,不禁流泪,哽咽。情绪非常外显。

  3、个体自我评价的幸福:例如一位退休老人就说,我很幸福:现在人老了,有个老伴,有个老窝,还有个劳保,彼此之间互相宽容着,搀扶着,这就是幸福了。——稳定和谐就是幸福。

  莫言对幸福的回答就是介乎于情绪体验和自我评价:“我现在压力很大,能幸福吗?我要说不幸福,那也太装了吧。刚得诺贝尔奖能说不幸福吗?”

  你幸福吗?VS你吃了吗?

  而令大家诟病的,确是这个问题本身:你幸福吗?名人柴静在清华也被学子追问这个问题。

  你幸福吗?不会成了2012年的国问吧!?

  “你幸福吗”这个问题,本身不是一个合适的问题。这个问题属于封闭式问题,只有二元化的答案提供:幸福或者不幸福?而往往封闭式问题,会招来回答者的心理防御机制——就如同一座心理围墙一样,隔着墙,你窥见不了内里的真实性。同时,因为是采访节目,面对镜头,公众自然而产生的社会掩饰性增加,真实性减少。拦截一个陌生人,记者单刀直入,这个方式令问题本身徒增了“粗暴”感:这是一个需要时间思考的问题,而非如“你吃了吗?”、“你饿了吗?”这类生理问题一样,答案明摆着。是与否之间的重量会在顷刻间压住你,只要深思,这样的问题会在很多时候让很多人哑口无言。

  但对大多数老百姓而言,幸福往往是盯着需求层次是否得以满足?积极情感(高兴、愉悦)是否占多数?因此,这个问题,只能起到搜集老百姓幸福信念的作用,如果是用以调查作证,中国人的幸福感,恐怕得不出全面的结论。你幸福吗?这是一个很值得沉淀、思考、琢磨的话题。

  记者之所以简单而粗暴的提出这个问题,笔者猜想估计是想用最简单的问题沉淀出最丰富的答案:百姓认为幸福是什么?

  要得出这个答案,也可换一个方式,设立情境,引导答案。例如:当你觉得幸福的时候,你通常跟谁在一起?当你忙碌一天的时候,哪个时刻让你回想依然幸福?笔者曾经在“幸福课——幸福5个小天使”的课程中,就形象的用了“幸福关系、幸福情绪、幸福工作、幸福信念、幸福体验”作为小天使,让学员自我发掘和唤醒身边的幸福感。虽然幸福一直在身边,但确实需要表达出来,不是靠一个简单的问句就能让答案浮现。记者“粗暴”式的提问,确实缺少了对真正幸福真谛的认识。

  有些职业,需要一点不幸福感

  莫言获奖,不可幸免也遭遇“你幸福吗”的提问。乡土作家,回答本色,值得赞。笔者在很多年前就读过该获奖作品。如今回想小说情节,再根据多年的幸福感研究,虽不敢断言,但内心弱弱的说,作者幸福感一定不强。

  有些职业,例如作家、演员,需要一点不幸福感才能保持摄人心魄的艺术灵魂。就如悲剧才是真正的戏剧,真正流传下来的莎士比亚名剧,被艺术院校精英们趋之若就的都是他的悲剧作品。笔者曾看电影《梅兰芳》,其中有一句台词尤为深刻,是梅兰芳的挚友说的:“知道什么是孤单吧!?心里的。畹话(指梅兰芳)心里的孤单一直还在,可是他的所有,一切都是从这份孤单里头出来的,谁要是毁了这份孤单,谁就毁了梅兰芳!”艺术创作者,保持孤单代表在情绪层面保持一份消极、悲伤的色彩,驱动着对人性的理解更加深入刻骨。古今中外,多少流传下来的隽词金句,都与不完美、遗憾相关。从美学上说,消极具有强烈的审美情操。

  某些政治家也如此。美国著名的总统林肯,《林肯传记》中这样写道:“从此开始直到生命的终点,亚伯拉罕.林肯最引人注目的特色,就是深深的哀愁与忧郁,深得几乎不是言语所能形容的。”

  笔者不知道主持人对莫言的回答是否有些不措,跟预设答案不一致。更不知道大多数观众是否觉得莫言是否在过于刻意低调,不真实。

  笔者却很欣赏他在大奖前的那份朴实,如同作品一样。在名利面前的那份朴实,也是一种内心强大的表现,只是希望原色不要在名利前脱色。

推荐
心理培训,潜能的激励开发!
类别:员工和劳动关系 |   浏览数(3072) |  评论(0) |  收藏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最多只能输入150个文字,目前已输入 0 个字。
表情 [更多]
匿名评论
登陆账号: 密码: 找回密码 注册
看不清楚,换一张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总裁网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