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

发送短消息 加为好友
姓名: 何慕
领域: 市场营销 
地点: 上海 上海
签名: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137
  • 博客访问:195338

专家文章

写在“首届中国品牌节”闭幕之际 2008-05-27

标签:

写在“首届中国品牌节”闭幕之际
——年度盛宴,开创本土品牌成长新纪元
■文/联纵智达•何慕
2007年8月8日,正值全国上下庆祝北京2008年奥运会倒计时一周年活动之际,由中国贸促会、全国青联、中国红十字会、全国妇联大力支持,中国企业家杂志社、第一财经日报、分众传媒、品牌中国产业联盟主办的“首届中国品牌节暨第4届品牌中国高峰论坛”在京隆重开幕。
“中国品牌节”选择将第29届北京奥运会开幕之日定为其诞生之日,可谓立意高远,心怀远大。“百年奥运,中华圆梦”,这是所有中国人的骄傲与幸福,“首届中国品牌节”,这一中国品牌界人士翘首期待的业界盛会,势必可以借北京奥运会的东风向全世界展示中国国家品牌形象和民族品牌形象,把每年8月8日定为中国品牌节是对奥运精神的弘扬和传承,具有重要的历史与实现意义。
令我颇感荣幸的是,这场品牌界的饕餮盛宴从筹备阶段起,我这在中国市场摸爬滚打了20载的营销人,就有幸见证了这一路走来的峥嵘岁月,并发挥了自己的光和热,7月17日,收到品牌中国产业联盟秘书长王永先生的正式邀请后,我欣然签署了“中国品牌节”倡议人确认函,正式成为品牌节倡议人,品牌节峰会期间,我更是推掉了所有工作上的安排和应酬,亲临了位于北京国际会议中心的品牌节峰会现场。之所以全程融入这场品牌界的“奥运盛会”,并不是因为我本人受邀亲自担任分论坛的嘉宾主持,也不是由于我旗下公司联纵智达咨询顾问机构被评委“十大杰出品牌机构”,或许透过给品牌节的题词能读懂自己的心情:“让中国品牌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和接受中国品牌”——这其中,承载了中国太多企业和市场的殷殷期盼了,改革开放走过风雨30载,中国经济可谓是天翻地覆旌旗飘、莺歌燕舞天地新,中国企业的竞争意识与品牌意识、竞争力与品牌力都得到了空前的增强,正逐步融入到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奥运与奥运经济,是我们邀约世界、对话世界、与世界接轨的最佳机会,这品牌节是属于所有企业人、营销人、品牌人乃至消费者的节日。
但是,奥运会四年才一届,而北京奥运会的倒计时一周年也好,正式开幕也罢,这契机更是屈指可数。较而言之,我们的品牌节却是要一年一年做下去的,在奥运光环中诞生的中国品牌节,如何才能走上可持续发展的坦途?我想,这场中国品牌界的“奥运盛会”诞生本身至少给我们带来两大启示:
一、“公平、公开、公正”的良性竞争机制:
作为奥林匹克竞赛精神的灵魂与内核所在,“公平、公开、公正”与“更高、更快、更强”一起成了一切属于奥林匹克运动的人们内心真实的召唤,也是奥林匹克运动所推崇的基本原则。对我国国民经济的运行而言,改革开放以来,以“公平、公开、公正”为竞争内涵的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已经初具雏形,市场竞争的生态也颇具规模,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步入“后WTO”时代以后,一个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正更加完整地定义着我们在当今社会中所需要遵守的现代市场状态。企业间的竞争、品牌间的竞争正逐渐远离不正当竞争、远离不必要的行政干预,“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在经济运行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中国品牌节对我们企业人而言,我相信其不论是内涵还是外延都绝不会跟“中秋”、“五一”或“生日”等节日在一个层面上定义。称呼其品牌界的“奥运盛会”,这立意点显然还是落在了“奥运”上,“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就是企业界市场争胜、品牌角力的有力召唤,也是本届盛会评选优胜、弘扬先进、传承品牌文化的一大指导思想,只不过会场所飘扬的不是五环旗,也不是各个国家体育代表团的旗帜,而是代表我们民族企业自主品牌的优秀旗帜。从这个意义上讲,大家这一年一度的聚首,倒不像起“奥运盛会”来,毕竟,大家争胜、角力的舞台是市场,而像这样强者的对话、智者的风暴、达者的嘉许等等,反倒像是企业界、品牌界人士的一场“华山论剑”,这既是对我们民族品牌过去一年市场表现的总结与梳理,又是对未来的展望与开启。
从我本人及联纵智达角度来讲,我们能有幸在首届品牌节上有所斩获,自然是件值得欢庆的喜事,但站在这样的高度和立场,我们欢悦的同时却也多了份责任,因为,获奖就意味着在这节日上亮相的人、亮相的企业责任更重了,她提醒大家在各自领域明天要加倍地努力。所以,无论是品牌专家还是品牌机构,抑或是那些优秀的企业,这份奖给我们更多的应该是激励和鞭笞,我们企业在市场上的表现就如同运动员在奥运赛场上的竞技表现一样,不仅要勇于争创心中和行业的“第一”、“冠军”,更要有责任维护“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环境,保证行业市场竞争生态的可持续运行,为民族品牌持久地健康成长出一份力。
二、品牌筹谋之中国路径:
业界众所周知,品牌已上升为一个国家国力的象征,甚至成了一个国家的真正战略性资源,温家宝总理在青岛考察海尔等企业时明确指出:“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创造名牌产品。名牌不仅是一个企业经济实力和市场信誉的重要标志,拥有名牌的多少,还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象征,是一个民族整体素质的体现。我们要从实现国家繁荣昌盛和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出发,鼓励我国的优秀企业争创世界级品牌。”
随着我国“后WTO时代”的到来,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程度得到空前加强,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总量年内有望位列世界第三,出口总额更有望跃居世界第一,而城乡居民生活状况也显著改善,大众品牌意识不断增强,并正在成长出像海尔、华为、联想等这些初具国际影响力的企业品牌,这对中国国家品牌形象的提升,意义重大。
而微观层面讲,没有品牌,企业不仅会没有竞争力,更会丧失产品和企业赖以在市场立足的底蕴和内涵。特别是在竞争日益血腥的红海市场,在没有了技术壁垒的常规市场空间,品牌的力量你怎么形容都不为过,一般企业都直接将品牌视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所在,有品牌就有市场,品牌影响力越大,市场也就越大。
从城市营销的角度讲,品牌仍是城市间核心竞争力培育与打造的关键所在,正如微笑是人最好的名片,品牌是很多时候就是城市乃至国家最好的笑脸。
熟悉城市营销的人都知道,截至目前,我国享有“中国品牌之都”的城市也就是那屈指可数的几座:深圳、青岛、宁波、苏州、佛山、绍兴,其中,青岛和宁波是连续两届当选了,我们来看看“中国品牌之都”的当选条件,必须同时满足:中国驰名商标拥有量在10个以上,中国品牌产品拥有量超过25个,中国行业标志性品牌拥有量不少于5个。可以说,这样的评选也清晰地为我们指出了一条从“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品牌产业→品牌经济→品牌城市”的发展路径。
尽管说品牌是一个很值得人骄傲的话题,但操作层面上的“品牌”却又是一个很严肃的话题。正所谓,“人无信不立,牌无品不优”,品牌的大厦绝不是一朝建成的,需要很坚实的基础积累与沉淀,回望首届中国品牌节,其所提炼的几大诉求,如以“塑造品牌中国新形象,构建品牌世界新格局”为愿景,以“搭建全球平台,服务中国品牌”为宗旨;突破性的提出将消费者作为节日的核心主体之一,围绕高峰论坛、评选、展览、比赛、晚会等活动形式展开,组织联合多方力量,共同搭建一个国际化的品牌交流与合作平台,为各级政府品牌战略发展建言献策,为成长型的中小企业品牌建设提供专家诊断和咨询,扶植和培育地方品牌崛起,促进政府和企业两大逻辑在品牌层面的对接,促进城乡和谐品牌建设和全民品牌意识的传播;积极为中国中小企业品牌建设和推广服务,为中国知名企业品牌创建世界品牌服务;从而促进中国品牌不断自主创新,创造更为辉煌的业绩,推动中国品牌建设事业不断前进,让中国企业成为世界上最受尊敬的企业,让中国品牌成为世界上最受尊敬的品牌。细细品来,这不仅在定位上高屋建瓴,具体推进起来也是卓有成效之举。
当然,中国品牌工程才刚刚起步,在通过“品牌强国”的征程上可谓任重而道远。中国品牌节是对中国品牌发展和建设的一次积极探索,也是推动中国品牌交流合作、融入全球化浪潮的重要平台,更是对中国市场、企业及品牌界人士吹响了一次向品牌成长新境界迈进的冲锋号角。由此来看,如果说,过去我们一直处在“品牌中国”的史前阶段,那么,从2007年8月8日起,中国企业正式迈入了“品牌中国”的纪元阶段,中国企业“品牌史”的新篇章就此翻开。

类别:市场策略 |   浏览数(1690) |  评论(0) |  收藏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最多只能输入150个文字,目前已输入 0 个字。
表情 [更多]
匿名评论
登陆账号: 密码: 找回密码 注册
看不清楚,换一张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总裁网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