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

发送短消息 加为好友
姓名: 张恒
领域: 企业战略  运营管理  领导艺术 
地点: 北京 朝阳
签名: 实战创业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8285
  • 博客访问:7658012

专家文章

张恒:哲学思考、儒家思考 2008-11-06

标签:

哲学思考、儒家思考
点、线、面(三个层面)
还用点、线、面这个序列:

思想家个体    ——点——矛盾两重性,

不同的思想流派——线——矛盾融合论,

整个思想史    ——面——承传创新观。

矛盾两重性:孔子提出:人格道德上的平等要求,却
主张社会政治上的登记秩序。孔子,孟子,荀子均是
有君臣对等,从道不从君的革命性思想,使得儒家在

君臣关系中陷入矛盾两重性。

老子:对现实统治者进行激烈批判。

却又构思了“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苦能守之,万
物均自化的治过之术!

显示了:对现实统治者即欲毁之,又要成之的矛盾两重性。

墨子:一方面提出“非命”,主张“尚力”,

另一方面提出“天志”,倡导“明鬼”。

这些都说明“逻辑一致性”的主观愿望相比,
“矛盾两重性”的客观事实更能揭开思想公式
哲学史的真实面貌。


矛盾融合论
不单只针对个体的同质的思想家特定的思想体系而言,
那么,侧重的是不同思想家或思想流派之间的思想关
联。没有一个思想家或一个哲学家不是处于文化交流
和精神碰撞的对话情景中。

长处,短处—都将摄入其他人的阅读视野。

同质性的阅读者会:取长补短,优势互补。

异质性的阅读者会:挑三捡四,鸡蛋里挑骨头。

矛盾两重性转进到不同思想群体落间的批判立场。

对于儒家,墨家,法家的思想主题—劳资都进行过“
抽象”的批判,对于墨子的兼爱与杨朱的为我,孟子
则给予过“具体”的批判。

另一种表现是客观必然的融合趋势,假使“党同伐异”
再厉害,也无法去阻挡不同思想群体的“暗渡陈仓”。

从孔子,老子以“无为而治”最为最高层次的政治理
想,儒家,墨家,法家都反对“换不足以奉有余”,
到荀子的礼法相融,汉初的黄老之治的道法结合,懂
仲舒的儒法互补—魏晋定学统合儒道思想的建筑构造
自身理论体系,隋唐佛学借助佛家伦理以适应中华传
统社会。“矛盾中融合”是思想史发展过程中的普遍规律。



承传创新观
思想史,是在波浪中进化着的。

继承矛盾两重性,传输矛盾融合性,创新不同思想群
体之间交锋的集约对话,并映现整个思想史的进化品
格,从而达到,思想创新进化历程。

不但是继承传统,继承传输,更应在次基础上创新,
而不生搬硬套。

特别是现代社会,进入21世纪以来,从政治化思想思
到经济化建设的转变,如何从传统的哲学观,到思
史上升。并进化到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

这种文化转型,是在社会转型历史地决定了文化转型
的呼之欲出,而文化转型逻辑也指导着社会转型的方向!

从传统到现代意味着必须将东西方文化放在一起进行
比较,进行融合,进行批判,进行提升,最后,明确
实事求是的有力地统合,新儒家私下必将引领思想史
的航船乘风破浪行使在世界的海岸。



类别:中国式管理 |   浏览数(4711) |  评论(0) |  收藏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最多只能输入150个文字,目前已输入 0 个字。
表情 [更多]
匿名评论
登陆账号: 密码: 找回密码 注册
看不清楚,换一张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总裁网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