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

发送短消息 加为好友
姓名: 苏秦弘
领域: 企业战略  运营管理  企业文化  领导艺术  商业模式 
地点: 北京 东城
签名: “人能弘毅,任重道远”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25
  • 博客访问:60642

专家文章

荣格:《易经》是世界人类智慧的唯一宝典 2018-03-07

 

卡尔·古斯塔夫·荣格

一代心理学大师卡尔·古斯塔夫·荣格对《易经》有着浓厚的兴趣,并曾进行过认真而深入地研究,并郑重其事地宣布,《易经》是伟大中国科学的“标准著作”。这在当时的欧洲是需要很大勇气的,即使在今天的中国也应当引起巨大震撼。荣格说:“想要进入《易经》蕴含的遥远且神秘之心境,其门径绝对不容易找到。假如有人想欣赏孔子、老子他们思想的特质,就不当轻易忽略他们伟大的心灵,当然更不能忽视《易经》是他们灵感的事情。以前我绝不敢公开表露出来,现在可以冒这个险,因为我已八十几岁了,民众善变的意见对我几乎已毫无作用。古老的大师的思想比西方心灵的哲学偏见,对我来说价值更大。”

荣格与中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的心理分析学的思想深深地植根于中国文化和中国哲学之中。在他高度评价并从中获取丰富滋养的作品是《易经》。荣格教授对于心理发展过程(自性化)的理解,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国的思想;而他将共时性确立为自然界的普遍法则,也是他对于中国思想中有关自然界因果及非因果关系进行研究后而得出的结论。

荣格最早对《易经》展开研究始于与汉学家卫礼贤的相识相交。

理查德·维尔海姆(Richard Wilhelm1873-1930)是德国著名汉学家,来中国后取名卫希圣,字礼贤,亦作尉礼贤。卫礼贤在其57年的人生历程中,有25年是在中国度过的。1899—1920年一直生活与工作在青岛。1922年起又在德国驻华使馆工作,并在北京大学任教。1924年回到德国之后,在法兰克福大学任中国史和中国哲学的荣誉教授,仍然从事于有关中国文化的研究与工作。他曾在劳乃宣的帮助下将《易经》翻译成德文。

卫礼贤在荣格生活中的出现,不但给荣格带来了东方的智慧,带来了《易经》的意义;而且,见证了荣格面对无意识的经验,完善了他的积极想像技术,尤其是将道家“自然”、“无为”的意义付诸于这种心理分析的技术之中,使荣格获得了莫大的支持。通过卫礼贤,荣格获得了对《易经》的理解,他决心要弄明白“《易经》中的答案是否真有意义”。在《金花的秘密》一书中,我们可以读到这样的评论:“《易经》中包含着中国文化的精神与心灵,融会着几千年来中国伟大智者们的共同倾注,历久而弥新,至今仍然对理解它的人,展现着无穷的意义和无限的启迪。”这是荣格对于《易经》的理解,以及他对于《易经》之情感的表达。荣格说,“任何一个像我这样,生而有幸能够与维尔海姆,与《易经》的预见性力量做直接精神交流的人,都不能够忽视这样一个事实,在这里我们已经接触到了一个‘阿基米德点’,而这一‘阿基米德点’,足以动摇我们西方对于心理态度的基础”。这个“阿基米德点”,是荣格对于《易经》的接受和理解,而这个“阿基米德点”,也正是荣格心理学发展的关键。

荣格自己曾有过这样的表达:“维尔海姆一生所从事的工作,对我来说是如此的重要和具有价值,是因为他为我解释与证实了我过去一直在追求、在思考、在向往以及在从事和研究的东西”。荣格说,“维尔海姆的工作,给我们带来了中国文化的基因,给我们带来了一种足以从根本上改变我们世界观的中国文化基因”。这是荣格对于维尔海姆工作的理解,也是荣格对于中国文化的向往。在荣格看来,维尔海姆似乎是被欧洲的精神或灵魂所选择,让他给西方带来中国的《易经》,带来东方的新希望。荣格在其纪念维尔海姆的文章中说,“这是维尔海姆自认为所全力投入的一种文化使命,他认识到,对于满足我们灵魂的需求,东方可以说是一个宝贵的源泉”。

荣格认为,维尔海姆通过自己的工作,在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使得中国几千年的古老文化,能够得以在现代的欧洲传播发扬。荣格说,维尔海姆一旦接触到了“中国心灵”的秘密,他也就在其中为我们发现了一份珍贵的礼物。因此,在这种意义上,荣格将自己称做维尔海姆的学生,实际上也是中国文化的学生。通过维尔海姆,荣格接触并接受了中国文化的影响,中国文化的熏陶和培养。

从1920年,荣格开始在治疗中采用《易经》中所描述的方法,为病人进行受益非浅的治疗。到1925年,荣格的非洲之行结束,他已经完全熟悉了《易经》,并对其富有意义的答案毫不怀疑了。

荣格对《易经》给予了极高的赞誉:“很可能再没有别的著作像这本书那样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生动气韵。几千年来,中国最杰出的知识分子一直在这部著作上携手合作,贡献努力。它历尽沧桑却依然万古常新,永葆其生命和价值”。

荣格在英文版《易经》再版序中说:“谈到世界人类的唯一智慧宝典,首推中国的《易经》。在科学方面,我们所得的定律,常常是短命的,或被后来的事实所推翻,唯独中国的《易经》亘古常新,相延6000年之久仍然具有价值,而且与最新的原子物理学颇多相同的地方。”

在1930年慕尼黑举行的韦尔赫姆的纪念会上,他对韦尔赫姆翻译的中国《易经》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他说:“《易经》这本书象征了充满生气的中国文明的精神,或许也是它唯一的象征。因为,它是数千年来中国杰出人才的集体贡献,尽管历经沧桑,它却绝无陈颜旧色,依然生机勃勃,至少,对那些力图探知其意义的人来说是这样”。

 

 

原创作者:苏秦弘

本文为苏秦弘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于苏秦弘官网:http://www.suqinhong.cn/

推荐
“人能弘毅,任重道远”
类别:卓越领导力 |   浏览数(1898) |  评论(0) |  收藏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最多只能输入150个文字,目前已输入 0 个字。
表情 [更多]
匿名评论
登陆账号: 密码: 找回密码 注册
看不清楚,换一张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总裁网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