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

发送短消息 加为好友
姓名: 王亚锋
领域: 人力资源  生产管理  运营管理  仓储物流  品质管理 
地点: 广东 广州
签名: 微信:wangyafeng2009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3062
  • 博客访问:12333580

专家文章

铝型材企业管理变革第三大战:突破瓶颈 提升销量 2011-05-30

  铝型材企业管理变革第三大战:突破瓶颈提升销量

  在导入外部变革的同时,DX董事长也在主导推行着内部变革——营销中心变革。当时,DX业务工作正处于低谷阶段,每月出货吨数仅有五、六百吨,刚好达到盈亏平衡点。销量少,高额的后勤费用就无法分摊,企业没有利润,不仅谈不上发展,长期下去,企业更会陷入生存危机。

  表面上,导致销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但深层分析,不难发现,整个营销管控机制的缺失、内部管理薄弱才是根本原因。

  首先,从收入分配上来讲,营销副总、营销助理是按整个营销部的销售吨数来提成的,看似凭业绩拿收入,但实质而言,由于没有设定考核目标,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销量增减对收入的影响并不是太大——这仍是一种大锅饭现象。只提成,不设目标考核的只奖不罚方式,不能从根本上体现营销高管的能力、水平、业绩,体现的只是业务员的业绩水平。

  其次,从组织结构上来讲,营销副总、营销助理都直接对接二十多个业务员,两人没有明确分工,他们既要监督每个业务员的工作情况,防止炒单、挪用货款、呆坏账等不良行为出现,也要协助业务员外出拜访、攻关客户,更要了解、处理生产系统中出现的各项异常。既要对外、也要对内,管理工作量大而精力又有限,难以起到对业务员的业务支持与管控功能。加之老好人文化,不能坚持原则,导致细节频频失控。而每个业务员又独立作战,工作范围囊括了从客户开发到接单、跟单、出货、收款的整个作业过程,不仅工作量大,在监督力量薄弱的情况下更会存在较大的管理风险,每年上百万元的坏账损失即为例证。

  第三,从整个营销机制建设上来讲,由于每个业务员缺乏明确的业绩目标,销售激励政策单一、过少,加上缺乏一套完整的内控机制,造成业务员工作缺乏标准,既没有工作压力也缺乏工作动力。业务员的“自我管理”,导致业务员片面追求销量,而忽视了回款率、差价等目标。各客户的佣金是否合理、各产品的单价是否合理、出货审批是否有风险、哪些客户销量在下降等,全凭高管的主观判断,没有进行客观的数据分析。总之,营销的数据统计与分析、异常信息反馈与处理、运作监督等三大管理功能严重欠缺。

  这一切都说明,营销中心的变革势在必行。但要做与做好是两码事,董事长主导的营销变革并没有取得明显的效果。变革的方向没有错,错在变革的方法。他们把营销变革看成了编制度、出文件,期望通过出台一些激励政策来改变现状,这种通过“烧钱”来解决问题的方式,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营销管理上的失控。其实,这是一个大工程,需要系统规划、分步实施,才能逐出成效。

  在内部营销变革的同时,项目组老师主导的绩效考核却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擅长拜托式管理的老板又一次向项目组老师发出了邀请函,要求老师全面介入营销中心的变革。于是,一场营销变革的号角再次吹响。找到营销中心的上述症结后,项目组果断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架构调整,人尽其才

  1)对现有营销部架构进行调整,组建营销中心,下辖业务一部、业务二部、客服部。将现有营销副总、营销助理调整为分部经理,各带一个业务分部、管理四到五个业务小组,老板兼任营销副总;将对工厂运作熟悉、原则性强、擅长数据统计、分析的PMC部主任调整为客服部主任(客服部下辖PMC部);将派车管理从人事行政部归属到客服部统一管理,以更好地服务业务出货。架构优化、人员调整的目的是做到“人尽其才”,使现有管理人员的能力得到最优化的发挥。

  2)对业务员进行整合,从之前的单兵作战模式调整为团队运作模式,组建成十个业务小组,每个业务小组配备3人,并在业务经理与业务员之间增加业务组长管理层级,以改变之前营销副总直接对接几十个业务员的现状,强化对业务员的管理。同时,将表现优秀的业务员提升为业务组长,以协助组内业务员开发客户、开拓市场,保证客户资源得到高效利用。

  效果描述:

  1)由于每个业务分部经理只管理5个业务小组,只直接对接5个业务组长,管理范围与幅度大大减少,有效地起到了对业务小组的业务支持作用。这又是一次运用“分段管理”的典型案例,分的目的是为了“聚焦”,为了集中精力重点出击,是为效果而保驾护航的。

  2)通过架构优化、人员调整,初步打造出一支具有战斗力的业务团队,为业务拓展、客户开发奠定了基础。

  二、外拓内管,双管齐下

  通常来讲,管内的不对外、管外的不对内。一般来讲,业务经理的长处在于外部客户开发而非内部管理。既擅长客户开发,又擅长内部管理的综合型人才,少之又少。

  怎么办?唯有通过分工、分权、分责来解决。

  要明确业务分部与客服部的各自职能:业务分部以开发客户、获取订单为主要功能,主要对外;客服部以数据统计、异常信息反馈、业务运作监控为主要功能,统筹内部管理。将分部经理从不擅长的大量日常事务中脱离出来,而转做职责内最有生产力的工作。同时,由于客服主任长期在厂,大量的日常事务可以由其统筹处理。从而将之前内外兼管、内外不分转变为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最为主要的是,通过这种“分”法,使老板重新掌控了营销中心,营销管理主动权逐渐回归到公司。

  变革成果之一:《营销中心架构、职能、职责》:

  三、设定目标,导入PK机制

  虽然,业务员是拿提成工资,已经打破了大锅饭行为,但由于没有建立有效的考评机制,使得一些业绩不佳的业务员在公司“浑水摸鱼”,更有甚者,利用公司资源在外面长期炒单,严重损害了公司的利益。对于一个企业来讲,客户资源的低效利用与闲置是企业最大的浪费,如何将客户资源从低效者手中转移到高效者手中,是企业高层要考虑的重要工作。

  成立业务一、二部后,我们即根据公司2010年年度、季度营销部的各项目标,明确各分部的销售目标、回款率目标,并在此基础上分解出各业务小组的销售目标。以使每个业务分部、业务小组都有明确的工作目标。

  当然,目标有无效果,不是取决于目标本身,而主要取决于目标对管理者的激励性,取决于管理者是否关注于目标的达成。有句话说得好“员工并不会做你所要求的工作,而只会达成你所考核的目标”。

  但光有目标还不行,还不足以让公司取得管理上的主动权。必须让业务员每天关注自己的目标,让目标的达成与其收入进行直接挂钩,他才会有压力、有动力。这要求企业建立目标达成的信息反馈机制。

  在DX,我们通过每周的业务例会,不仅是汇报业务数据与相关的问题点,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数据,在分部之间、业务小组之间建立起一种相互竞争、良性PK的氛围,让他们除了为钱而争之外,更要为面子、尊严、荣誉而争。

  所以,业务例会的数据点评显得很重要,既要点评分部、业务小组整休的业绩,也要点评分部经理、业务员个人的业绩;既要表扬业绩优秀的业务员,也要批评、提醒、帮助业绩未达标的业务员。

  另外,为了激励先进者,鞭策落后者,在数据的基础上,我们制定了《营销部绩效考核方案》,让业务员除了提成外,其收入还与目标达成挂钩。我们充分运用了目标达成奖罚机制,即达到目标者,给予重奖;未达目标者,给予扣罚。“奖罚分明、奖大于罚”是奖罚机制的要点。也就是说,以正激励为主、负激励为辅,动力与压力双管齐下。这极大地激励了广大业务员。考核方案运行后,在销售费用不增反降的情况下,销量达到历史新高,从变革前的600多吨提升到了变革后的900多吨,增幅达到了40%以上。这成了这次管理变革的一道亮丽风景线,老板对此也称赞有佳、赞不绝口。

  这说明,当业绩成为影响员工收入、晋升、发展的主要因素时,他就会约束自己的不良习惯、行为,努力朝公司所引导的正确方向上去发展。所以,企业高层要学会经常性地引导下属的发展动机,核心点是要让员工关注公司要求的东西、做公司要求做的工作。通俗的说法,就是公司与员工的发展方向要一致,而不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内耗。

  变革成果之二:《营销部绩效考核方案》。

  四、汇编手册,打造部门管理体系

  一期管理变革更多的是停留在以流程再造为主的基础管理阶段,它关注的是部门间的运作接口关系,通过流程再造,将一个一个分散、独立的部门给连接起来,以发挥“1+1>2”的整合效果。应当说,对于基础薄弱的中小企业来讲,这是从粗放管理走向规范管理所必须经过的阶段。

  然而,客观地说,这离企业的精细化管理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即使有了流程,但企业的运作还是相对粗放。它只是站在企业的角度来设计部门间的运作,而没有站在部门内的角度来思考、分析每个部门应该如何运作。也就是说,它的深度还不够,离精、细管理还有一段路要走。

  每个部门应有怎样的架构、定岗定编情况如何、部门应发挥哪些功能,是以管理功能为主还是以作业功能为主,有哪些目标及实现目标的方法、步聚,薪酬结构由何构成、费用如何管控,每个岗位应该做哪些考核方案,本部门有哪些作业要点……。对于上述这些更深层次、更细节化的工作内容,很少有人对部门内的运作进行深入分析,更谈不上深入实践了。但事实证明,仅靠流程肯定是无法解决的。

  但上述问题又是一个成熟企业、成熟部门所必须要回签、实践的问题,有了这些标准后,任何一个新进人员都能快速了解自己的部门与工作,都很明确自己的职责与目标所在,这是最好的培训教材。

  正是出于这些出发点,我们编制了《营销管理手册》,将营销中心的工作内容尽收其中,以为业务员提供工作指导,更好地协助业务员开展各项工作。在《营销管理手册》成功推行的基础上,我们还编制了《挤压管理手册》、《模具管理手册》等一系列部门管理手册,这种做法,受到了广大管理人员的认同与热棒,也解决了流程分块管理、系统性不强的缺陷。

  变革成果之三:《营销管理手册》。

推荐
微信:wangyafeng2009
类别:建材家居 |   浏览数(7732) |  评论(0) |  收藏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最多只能输入150个文字,目前已输入 0 个字。
表情 [更多]
匿名评论
登陆账号: 密码: 找回密码 注册
看不清楚,换一张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总裁网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