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

发送短消息 加为好友
姓名: 何东征
领域: 人力资源  生产管理  领导艺术 
地点: 浙江 金华
签名: 东风浩荡舒襟怀,
征途险阻誓功成。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2555
  • 博客访问:15137876

专家文章

素质是一个整体的效应 2008-06-16

标签:

      本月初,我们举行过一次企业家沙龙,在谈及企业存在的问题时,与会的企业主都在抱怨员工的素质不好,管理的难度很大。面对这一问题,大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几乎没有达成什么共识。

      这里有一个问题,大家对于素质概念的理解各不相同,标准不同,得出的结论当然不同了。有人说稳定是素质,有人说经验是素质,有人说高学历是素质,有人说服从是素质,有人说有执行力是素质等等,不一而足。大家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以自己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自然差异很大了。那么,到底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

      企业里对人的素质是不能一概而论,因为不同的岗位对人的要求不同,而且企业也不能以一个标准来衡量各个岗位的人员。我们对企业员工的素质要求,也是分为三个层面,即合格员工,优秀员工和卓越的员工。大多数的员工只要求合格就可以了,判断的标准就符合企业的行为要求,而行为要求则是我们作为专业的管理咨询师,建议企业必须编写《员工手册》。令人遗憾的是,相当一部分企业管理规范的基础相当薄弱,根本就没有这样的手册。有的就是有,也是照抄照搬,不符合企业的实际。同时,我们在要求员工素质的同时,企业主自身素质也必须提高。有道是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企业也是一样,有什么样的老板就有什么样的员工。有的企业明令上班时间禁止吸烟、酗酒、赌博,破坏者往往是企业主,或是企业主的管理团队。所以,素质提升必须先从管理层抓起。

      素质问题更主要的体现在一个团队效应上,需要每一个团队成员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这使我想起了一个管理原理—“米格-25效应”。这个原理说的是前苏联研制的米格-25喷气式战斗机的许多零部件与美国的相比都比较落后,但因设计者考虑了整体效能,故能在升降、速度、应急反应等方面成为当时世界一流。米格-25效应强调的是个体最佳组合的整体效应发挥。作为企业符合岗位要求的素质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如何把现有的人员组合好,让他们发挥出才能,这是问题的关键。当然,在能力发挥的过程中,进一步提升素质则更为理想。

      如何才能进行合理的人员组合呢?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考虑,一是实现最佳知识、技能组合。是指组织成员之间在知识、技能上扬长避短,科学互补。在组织的基层,主要体现为不同技术工种与专长的合理配置。这一点要求我们作为管理者,既要知人,更要知己。知人尚且不易,知己则更难。正因为这样,古人才说,知人者智,知己者明。二是实现最佳年龄组合,是指组织中的各成员的年龄实现合理搭配,合理的年龄结构应是老中青结合的梯形结构。在我任职某公司总经理时,由于企业主比较年轻,且非常有激情,我们副总级岗位配置都是实战经验丰富,长我几岁,决策时实行集体讨论。三是实现最佳气质、性格组合。是指群体成员之间在气质、性格上的相容与互补,人们通常把人的性格分为内向型和外向型两种,也有人把人的性格划分为理智型、意志型和情绪型。国外企业在这方面的研究比较渗透,他们往往依照人的血型的不同进行人员的组合与搭配,例如A型总经理与B型副总搭配,B型总经理与A型副总搭配,O型总经理则需要与A型、B型副总搭配。他们还将人分为九种类型,进行相应的搭配,体现出团队整体素质的提高。联想集团创办之初,柳传志提出的“搭台子,建班子,带队伍。”,一定是进行了人员的有机组合与搭配,否则就不会有今天的联想。

      对于一个具体的员工而言,造就全能冠军比较困难,培养单项冠军则是能够办得的。我们不要奢望以一个模子来要求人,苛求人。允许员工个体差异的存在,世界也因这样而精彩,承认并面对这个事实。主要的是把适当的人放在适当的岗位上,整合团队优势,是我们提高素质的关键。更要注意的是,不能以我们个人的要求来要求员工,而是以企业的需要出发,从岗位的具体要求出发。我们常常讲,管理者用人时需要有两个方面的突破,敢于用比自己能力强的人,敢于用和自己不一样的人,这样也是所谓的素质整合。这样想的时候,才真是所谓退一步海阔天空。

类别:人才战略 |   浏览数(8265) |  评论(0) |  收藏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最多只能输入150个文字,目前已输入 0 个字。
表情 [更多]
匿名评论
登陆账号: 密码: 找回密码 注册
看不清楚,换一张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总裁网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