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

发送短消息 加为好友
姓名: 李力刚
领域: 市场营销 
地点: 上海 长宁
签名: 谈判与创富训练专家李力刚
官网:http://www.liligang.com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1170
  • 博客访问:1319802

专家文章

我品先秦诸子—生养成藏 2007-12-20

标签:

我品先秦诸子—生养成藏
 
    虽然读了大学,却不知《大学》为何,对于包括儒学在内的先秦诸学,我是始终处于混沌状态的。国学的骤热带动了我去学习,希望搞清楚先秦时期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读了央视百家讲坛几位大家的发言后,顿觉眼前一潭清水,好生解渴。
在中国的文化教育中,做人做事的讨论,没有过统一的结论,也正因为争论的多了,或许更让我们把做人做事的本质看得更清楚。
 
    孔子讲仁,仁就是爱。讲求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蔼关系,似同性格分析中的“和蔼型”,学者们研究说这类思想适合于治世,而非乱世。所以,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的思想肯定是不太有统治者接受的。但到了治世,很多人都喜欢在阴暗的统治下穿上一件更好看的外衣,也就有了汉武帝的“独尊儒术”,这被一些学者称为叫“内法外儒”。
 
    孟子讲自我批评与反省,讲求后天修为的浩然正气。这类人,似同性格分析中的“分析型”,是要修 成君子而非做小人。持这种人生观的人,心中自有一称秤,有自己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不光自己恪守,也要求他人尊重。古代的士大都讲求这一点,而要让皇帝做到这一点,几乎不太可能,所以孟子的思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得不到统治阶级的认可。
 
    墨子讲大而化之的兼爱,喜欢打抱不平。这类人更象是人性性格中的“表现型”,虽然自己付出了,但未必得到世人的欢迎,严谨的人,避世的人是不喜欢的。孟子本人就对墨家思想不齿。
 
    而韩非子是不相信人与人之间有仁爱的,人与人之间就是要么你算计控制我,要么就是我算计控制你,是权与势的较量,名与利的争夺。讲求的是以攻为守的激进。这类人更象是性格分析中的“驾驭型”。这样的人生观在乱世中得到了群雄们的极大推崇,也是开国皇帝一直奉行的行动纲领。
 
    以上四位似乎研究是的做人的规律,或者做人的方法论。
 
    在做事方面,老子和庄子则研究的是“正确道路”,或“天道”。也即很多东西不为人所控制,“人法道,天法道,道法自然”,不遵守自然规律总归会自取灭亡。那么规律是什么呢?
 
    老子讲无为而治,讲以柔克刚,上善若水……其实就是以无为而有为,即是假不为的目的是为了为,看似不为实则有为。他就象在世的活佛一样,有一半象佛,另一半象人,但是他还是生活在我们当中,有血有肉,只是不争那么就无人能与之争。这种态度看似避世其实入世,是一种后发治人,大器晚成的做事态度,更是面临威胁,先求存我,再求发展的态度。
    而荀子则说,人有人道,天有天道,各有其道,但我们还得: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也就是人纵有生老病死,天固然春夏秋冬,我们一切都必须要靠自己。所以荀子倡导了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或者更为科学的人生观。
 
    我突然想起了汉武帝、康熙,想他们强势理性地兴国安邦,也想起了张昭、荀彧、屈原,一辈子高洁自爱,却致冤屈。同时,明朝建文帝虽然短命,他的仁君形象却让许多人愿意为他而死。相反,兼爱、外化的张飞、李逵却不一定能得到更多人的认可。韩信不懂得激流勇退,不崇天道以致身死,方仲永少年早成却一事无成。而二三千年的几大宗教却能靠着追求人道与天道,与时俱进,得到后世的一直遵从。
 
    仔细想想,在做人方面,孟子更讲修身,墨子更讲齐家,孔子教你治国,韩非子更讲如何能荡平天下。而老庄,更是饱经风霜,大器晚成,无为而有为,善于激流勇退或大隐于朝的得道高人。前四者讲的如同年轻人的四种人生观,无有好坏,自有一统,而后两者讲的是“人格分裂”后的老人或高人哲学,可能更是那个说也说不清楚的真正的“道”。
 
    或许我们可以用鬼谷子的一句话来概括这些思想的在逻辑上存在与发展:春生,夏养,秋成,冬藏——简称:生养成藏。
以上观点属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李力刚于1216

类别:其它类别 |   浏览数(4078) |  评论(0) |  收藏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最多只能输入150个文字,目前已输入 0 个字。
表情 [更多]
匿名评论
登陆账号: 密码: 找回密码 注册
看不清楚,换一张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总裁网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