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

发送短消息 加为好友
姓名: 谭兆麟
领域: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地点: 广东 深圳
签名: 中国***专业、***具影响力的领导力训练机构!http://www.cntoplead.com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704
  • 博客访问:2280738

专家文章

规模领导的释放 2008-08-18

标签:


    英国石化公司的总裁布劳菲在谈自己成功秘诀时,十分感慨地说:我只做我应该做的,因为90%的事情别人可能比我做得更好。


    在他眼中,好的领导并不一定要身先士卒,事必躬亲,让别人发挥得更好,成功就离自己不远了。


    成功公司往往就是这样,让每一级的领导力都能得到充分发挥和释放。


    说到领导力释放,其实也是在讲规模领导力的问题。也许从理论上界定得太多,没什么意思,但联想分拆却给了我们一个非常好的佐证。


    联想和神州数码分拆三年后的实践,证明了规模领导力这一说法的正确。


    按柳传志的说法,杨元庆和郭为都是千金难求的领军人物,无论让谁接班,都会伤害另一个人,都会在他们中间造成恶性竞争,最好的办法就是避免他们竞争,让他们各自发展。  
 
    也许会有人说,这是因人设事,但实际上,这样的决定骨子里是对人性的一种尊重。就是杰克·韦尔奇也不得不有言在先,谁在GE接班人的选秀活动中失败,谁就得离开GE。

    结果,在伊梅尔特荣任公司CEO后,其它两位杰出人士不得不离开。


    分拆联想,从领导力的角度来说,恰巧是增加了联想集团的领导力规模,使得联想从一驾马车变成为两驾马车。


    可以想象,如果让杨元庆和郭为同在一个锅里抢饭吃,必然会造成过多的协调,而这其实是资源的极大浪费,也会妨碍效率。让杨、郭各自行进,无论是对联想还是对他们个人,都是最好的选择。现在看来,分拆不但没有伤害到联想的发展,反而使业务发展得更好。现在可以说,分比不分好。


    然而,分拆的前提是公司有足够的领导可用,杨元庆和郭为无论是谁都不可能单枪匹马闯天下。

    联想的成功和神州数码的壮大,是建立在联想所倡导的“发动机”文化上。



点燃每组“发动机


    联想总裁柳传志形象的评价杨元庆,说他是一台颇具能量的发动机。但杨元庆和下属的关系不是发动机和齿轮的关系,而是不同层级的发动机的关系,他们都在为联想集团向着更高目标的发展喷射着自己的动力。杨元庆的工作就是要让公司的每一个层次都成为动力强劲的发动机。

    一位联想员工在谈到对杨元庆的印象时说:“他曾是我的直接领导,我觉得和他干进步特别大。他把方法经验毫无保留地教给我们,使
我们也具备了同样的能力。真正实现着我们联想人每一年、每一天都在进步。这当中也包括他自己。”

    有更多的“发动机”,公司才会有更高成长空间和更快的成长速度。


     “联想”用人的价值取向是:不重学历重能力,不重资历重业绩。重视员工的基本素质,要求员工必须有强烈的责任心,有吃苦耐劳的创业精神;同时是善于学习和总结的学习型员工。总之,要具有上进心、事业心和责任心。 


    为了能够招到这样的员工,“联想”在选人上可谓煞费苦心。首先是“联想”有一套严格的面试手段,并从国外引进了一套针对个人的心理测评工具,这套工具能对人的十几个倾向做出判断,通常做完这样一套测试要花上两个半小时的时间。


    “联想”会根据业务部门的特点,从岗位特点出发对员工测试结果进行分析,比如对于一个研发人员岗位,在选择人员时就可以忽略财务方面的问题。 


  虽然“联想”引进了心理测试工具,但联想更看重面试,而且每个新进人员都要经过面试。通常面试要由招聘主管和业务部门的负责人共同来把握。现在“联想”强调进人以质量为指标,而不是以数量为指标,因此要求总经理必须亲自参加面试进行把关。 


    试用期对新员工来说也是一个考验,在新员工报到的当天,就要接受为时两个小时的“入厂教育”,内容包括公司规章制度、甚至怎样打电话等等。在试用期即将结束前,新员工还要接受为期一周的封闭培训,了解公司的文化、理念、产品、历史、发展方向等等。如果是进入业务部门工作,还要再进行培训。另外“联想”还实行新员工指导人制度,即每位新员工都将被安排一位指导老师,这位指导老师可能是资格老的同事或是部门经理。在三个月的试用期结束时,指导人不仅要对自己指导的新人做出评价,而且新人也要对指导人的指导做出评价。


    这种考察的目的有三:


    一是进行磨合,让新员工感受是否适合“联想”的文化;


    二是让其判断自己是否能够胜任这个岗位;


    三是公司也要看你是否能够融入。


    对于在试用期内不合适的人员,如果确因能力展示不出来的原因,公司将提供延长一些时间的机会,如还不合适,就只好离开了。 


  在外企可能强调只要你胜任自己的岗位就可以,但在“联想”,仅仅是这些还不够,它更希望员工有较强的归属感、责任心,要有做主人翁的感觉,工作中要严格、认真、主动而高效。如果说在外企的感觉就像是一颗螺丝钉的话,那么在“联想”就要像个“发动机”。 


  “联想”的考核每季度做一次,分成若干档次,如果连续两个季度排在末位,就再给一次调岗机会,如果还不成,就面临“下岗”的可能,这种反向激励也表现出“联想”用人之严。 

类别:领导艺术 |   浏览数(4653) |  评论(0) |  收藏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最多只能输入150个文字,目前已输入 0 个字。
表情 [更多]
匿名评论
登陆账号: 密码: 找回密码 注册
看不清楚,换一张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总裁网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