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

发送短消息 加为好友
姓名: 汪进强
领域: 人力资源 
地点: 北京 朝阳
签名: 让心灵动起来,让心灵舞起来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60
  • 博客访问:290663

专家文章

捐款门背后的群体心理分析 2008-06-27

标签:

      公众心理学1:群体心理特征 
      (捐款门背后的群体心理分析)

      群体,在心理学上讲,就是指聚集成群的人,他们的感情和思想因外界刺激,全都转向同一个方向,他们自觉的个性消失了,形成了一种集体心理。心理群体产生往往因为突发事件,使得成千上万个体进入一种心理状态,从而成为一群被组织化了的群体. 比如刚发生过的5.12地震事件的举国关注,前几年的SARS 突发事件面临的就是这样一个有着共同心理特质的心理群体。 

      心理学家勒庞对心理群体作了如下定义:“心理群体是一个由异质成分组成的暂时现象,当他们结合在一起时,就像因为结合成一种新的存在而构成一个生命体的细胞一样,会表现出一些特点,它们与单个细胞所具有的特点大不相同。 

      在集体心理中,个人的才智与个性被削弱,无意识的品质占了上风。这一群体,因为外界受到突发事件的刺激,内部受到无意识的控制,表现出“易受暗示、情绪传染、促发行动”等特征,5.12地震引发的全国自发的多种形式抗震救灾的行动,体现的爱国精神、讨伐捐款门就是群体心理聚焦的一个典型例子。在SARS事件中,“谣言飞传、抢购风潮”等都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这样一个心理群体的存在。

      突发事件中的群体具有如下心理特征: 

      1、免责鼓励下的“集体无意识”: 群体是个“无名氏”,因此,也不必承担责任,这样,总是约束着个人的责任感便彻底消失了。个人便敢于发泄自已本能的欲望。正是个人受到免责鼓励,个人本能的欲望便得以全面释放,很多“臆想、夸张、偏激甚至丑恶”平时存在于个体潜意识的欲望,在心理群体中都有了释放的可能,有了浮出水面的机会。捐款门事件成了反心理群体的牺牲品成了必然。中国民众对死难同胞的悲悯之情聚焦的群体心理能量演变为企业界头顶的巨大压力,许多捐赠较少、行动较慢的企业遭到网民激烈的攻击。在这种融入了民族脚本特点的群体心理能量下,民众无法理解恪守西方商业伦理的跨国和本土精英们的行为,也不愿尊重全球化时代的商业游戏规则。这其实是免责鼓励下的集体无意识本能的一种释放。

      2、易于接受“暗示”的“心理传染”现象:心理学发现“通过不同的过程,个人可以被带入一种完全失去人格意识的状态,他对使自己失去人格意识的暗示者惟命是从……暗示对群体中的所有个人有着同样的作用,相互影响使其力量大增”。身处群体中,心理传染如同病毒一样,迅速且感染力强。群体很容易接受暗示,最初的提示,通过相互传染的过程,会很快进入群体中所有人的头脑,群体感情的一致倾向会立刻变成一个既成事实。 

      3、群体心理意向前倾,在外界刺激下,很容易促发“行动”:由于群体处于“集体无意识”状态,在免责心理的鼓励下,传染心理的影响下,个体很容易将自己内心的动机表达出来,从而直接导致“行动”。5.12地震促发的全国支援、媒体全程报道、全民捐款、志愿者赶赴灾区等等行动。在SARS期间,最明显的就是随着“飞机撒药、北京封城、醋与板蓝根能治‘非典’”等谣言传播;随之而来的就是群体行动——“抢购风潮”“逃离北京”等现象的大量出现。

      4、群体倾向“形象思维”,拒绝“逻辑推理”: 不要指望群体能“理智”的思索,群体更像是个“感性动物”,它用形象来思维,常常将歪曲性的想像力所引起的幻觉和真实事件混为一谈。这种集体幻觉似乎具备一切公认的真实性特点,因为它是被成千上万人观察到的现象。在暗示和相互传染的推动下,一个人编造的奇迹,立刻就会被所有人接受。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影响民众想像力的,并不是事实本身,而是它们发生和引起注意的方式。群体在智力上总是低于孤立的个人,但是从感情及其激起的行动这个角度看,群体可以比个人表现得更好或更差,这全看环境如何。一切取决于群体所接受的暗示具有什么性质,以及接受暗示的途径与方式。群体不受推理影响,它们只能理解那些拼凑起来的观念。逻辑定律对群体不起作用。影响群体更多的是借助“感性”,而不是“理性”。 

类别:市场策略 |   浏览数(6428) |  评论(0) |  收藏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最多只能输入150个文字,目前已输入 0 个字。
表情 [更多]
匿名评论
登陆账号: 密码: 找回密码 注册
看不清楚,换一张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总裁网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