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

发送短消息 加为好友
姓名: 刘硕斌
领域: 企业战略  运营管理  企业文化  领导艺术 
地点: 广东 深圳
签名: 融东方文化智慧,通西方理念精髓!咨询与培训联系:0755-83676358.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1122
  • 博客访问:2924739

专家文章

刘硕斌:开演法华放光动地之大伏藏 2012-06-27

标签: 刘硕斌   佛法   智慧  

  关键疑参:

  开讲法华经前,释迦牟尼佛为何会天雨光华,显六种震动?

  何为六种震动?

  释迦牟尼佛为何会于眉间白毫放出相光?

  何为白毫,何又为相光?

  光对于我们修为究竟有着怎样的意义?

  在探讨以上关键问题前,我们首先得弄清楚释迦牟尼佛在开演法华经时示现了怎样的状态,前因后果怎样?

  《妙法莲华经》序品第一有:“尔时世尊,四众围绕,供养、恭敬,尊重、赞叹。为诸菩萨说大乘经,名无量义、教菩萨法、佛所护念。佛说此经已,结跏趺坐,入于无量义处三昧,身心不动。是时天雨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曼殊沙华,摩诃曼殊沙华,而散佛上、及诸大众。普佛世界,六种震动”。

  经文中点得非常明白,为诸菩萨说大乘经,名无量义,教菩萨法,佛所护念。大乘经是什么经,乃大乘佛学经典的总称,也叫修多罗经、菩萨契经、方等经、方广经等,不过相对于小乘经而言。此处用“说大乘经”意谓佛自成道以来无时无处不在示法,所教菩萨法无不是大乘经法,均是诸佛所护念。

  “名无量意”,一则指佛问世以来普了很多权宜法、方便法、机缘法,各有其名。名,称名、命名、概念意;二则指以上每门大乘法均具无量法意,是无法局限的,是不能格物致知的,均可入大道之门,均是真理的示现,真理是无法分别有二的。

  “佛说此经已”则更关键,已,是结束了、完了的意思。大乘经法那么多,我们这些地球人知道的就有三藏十二部之多,这里意谓《法华经》出世的机缘是在诸大乘经法讲完了的时候。而对于佛法来说,是无法结束的,但对于世道机缘则是必须圆满的。

  所以,《法华经》出世之时即是圆满一切法藏之时,也是佛此生之报身要灭度涅槃之时。学佛及修证识得时节因缘是很关键的,它将向您显现一切事物及万法的内在理路,成就明道的智慧。

  世道一切权宜法全部讲完了后,释迦牟尼本师如如不动,法、报、化三身合于一身,经中有“结跏趺坐,入于无量义处三昧,身心不动”。三昧为正定,无量义处即是正定,源头起点即是终点,天下一切事物所谓的产生、发展均是循环的、回归的,本质是圆的、圆满的,空幻的。

  释迦牟尼本师此时示现出此种本来清静境界,其实是暂时放下一切小机缘,因为有大机缘到了,这就是《法华经》与我们这个世道众生的机缘。

  这时天空降下天雨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曼殊沙华、摩诃曼殊沙华,庄严了整个道场。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曼殊沙华、摩诃曼殊沙华是色究竟天的四种光华。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是白色光团和大白色光团,摩诃在梵文翻译是大的意思。曼殊沙华、摩诃曼殊沙华是红色光团和大红色光团。

  色究竟天也就是后面经文中说的阿迦尼吒天,色究竟天系色界最高天,再往上就是无色界的空处天了。无色界就无所谓光不光了,这里要注意了,后面佛就要放白毫相光了,寓意非常深。

  很多大德高僧讲经时都把“华”直接当作“花”翻译,曼陀罗花、曼殊沙花我们这个世界都是有的。曼陀罗花白色、黄色、紫色、黑色等都有,黑色最为珍贵,据说每株黑色曼陀罗花都附着一个精魂,用心养育可以通灵,不过要用自己的鲜血浇灌。曼陀罗花有镇静神经的作用,剂量过了则会致人神经错乱、幻觉或呼吸衰竭而死亡。

  在佛法中,曼陀罗有坛城、聚集、轮圆具足、道场的意思,因曼陀罗花有着精严的结构,还有宇宙结构、诸法之纲要总持之意。此时,天雨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预示着:如在此《法华经》开演的大机缘中觉悟可直接明心见性而悟道,得佛法之金刚总持,成就无上正等正觉。

  曼殊沙花则是多长在墓地之花,也被称为死人花、引魂花、彼岸花,鳞颈有剧毒。秋季叶子掉光了才开花,春季只有叶子没有花,生生相错,永无谋面。据说此花只开在黄泉路上,是在冥界三途河边、忘川彼岸的接引之花,乃幽冥界唯一的花。妖异浓艳红似血,灿烂如残阳,引导灵魂向幽冥之狱而去,以致幽冥轮回之路亦称为“火照之路”。

  在世道常理来论曼殊沙花属不吉之花。但佛法悲智双运,视一切喜怒哀乐为契悟机缘,帮助生命渡过苦海到达智慧彼岸。因为觉悟了就有智慧,就知道怎么主宰自己的命运,可超越和圆满一切不祥。这里曼殊沙华、摩诃曼殊沙华预示着:如错过这次《法华经》开演的大觉悟之机缘,生命很容易往幽冥轮回之路上堕落。妖异浓艳的血色光华,也希望能引起众生的警示。

  光华显现时,“普佛世界,六种震动”。

  一般法师认为先降光华后再震动,地动山摇,这是有问题的。因为这不只是指大地的地震,而是因如来之大慈悲大愿心大功德触发,引起无始劫以来,我们这个共业生成的娑婆世界之根的震动而引发的外在色、相的松动变化。

  所以在色上才会有色究竟天撒下白色、红色光华的示象,因为光是色界存在的基础所在。有慧缘的读者不要错过,可以抓住此处参参:没有光是怎样的?大寂?大定?跟经文中释迦牟尼本师“入于无量义处三昧,身心不动”有分别吗?!

  不过,白光乃红橙黄绿青蓝紫七彩之合光,具七宝意,乃源头法性之光。在中国最深妙的国学智慧——五行中属金,金之性系五行的发源和归宿所在。具纯贞而圆满意,且越纯越珍贵,对一般金属均是如此,如铁纯就为钢了。这也是寺庙佛像多鎏金之深意所在,具金之性。不过,寺庙佛像鎏的是黄金,黄色乃正色,易经《系辞》谓“黄中通理,正位居体”,具报(身)、化(身)之光,古谓之“玄黄”。五行属土性,土生金,意谓佛法昌盛;土性杂,德在广、厚,意谓佛法乃结缘于世间杂染,却能因广、厚承载而转化。

  血红色光华则五行属火,心之相,心生万法生,心灭万法灭。心意识不停、心火不调乃生命轮回、堕落的根本。所以,幽冥之路应血红色“火照之路”实为业识所感之必然。因此,佛法的核心始终在心上着眼,觉悟之机最关键还在于心眼。心眼不明,佛眼、慧眼、法眼终究不可得。

  而在相上则表现出震动。只是我们这个佛世界发生震动吗?经文中有“普佛世界,六种震动”,佛应不同世道业识机缘有无量亿亿化身,所有化身佛教化的世界谓之“普佛世界”,均出现六种震动。

  这里要强调的是,任何一个化身佛开讲《法华经》时俱是如此,释迦牟尼本师此时机缘其实就是其中一化身佛的机缘。

  那为什么会有六种震动呢?这就必须再回到我们前面谈到的我们这个共业生成的娑婆世界之根上来。什么是我们共业生成世界之根呢?即人性之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其所缘外境生成的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因佛之大愿心大功德大慈悲发生震动、松动。

  然后,释迦牟尼本师又于三昧中再放光,经文“序品第一”:尔时佛放眉间白毫相光,照东方万八千世界,靡不周遍,下至阿鼻地狱,上至阿迦尼吒天。于此世界,尽见彼土六趣众生,又见彼土现在诸佛。及闻诸佛所说经法。并见彼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诸修行得道者。复见诸菩萨摩诃萨、种种因缘、种种信解、种种相貌、行菩萨道。复见诸佛般涅槃者。复见诸佛般涅槃后,以佛舍利、起七宝塔。

  这里又有很多疑问了,如:

  释迦牟尼本师为何开演《法华经》时还要放白毫相光?

  什么是白毫相光,为什么会从眉间放出?

  这个光为什么只照东方万八千世界?

  光照之处为什么一切境相均能显现?

  白毫相为功德圆满者极为殊胜之面相,平时释迦牟尼佛之白毫绵软右旋盘于眉间印堂处。中国古代相术也有眉生白毫,耳内生毫均视为长寿福德之征。

  眉间在中国传统文化相术中亦称之为命宫之印堂,密宗谓此处有眉间轮,乃色界与无色界分界处(从法界与功夫相应论,印堂以上偏无色界,印堂至檀中穴为色界,檀中以下为欲界),命宫乃十二宫之首,主人生命运之总枢机,可察人之先天禀赋及后天成就的福德、精神、智慧。印有印证、通达、明了及验证真实、回归真实意,所以古圣先贤深明生命机运智慧,名之印堂,实指最具显露真实、验证福德智慧命理之所。

  诸佛每宣说《法华经》前均于此处先大放光明,“照东方万八千世界,靡不周遍,下至阿鼻地狱,上至阿迦尼吒天”,东方是生生不息的文化,具生气,因接引业缘而生出无量无边的法门也是如此。阿迦尼吒天是色界最高处天——色究竟天。佛之放光乃色界中事,透色究竟天而出,而本来心光无所谓光与不光。

  我们这个娑婆世界众生根深蒂固的业性认为宇宙是唯物的,唯物又是色、相的。我们最为锐利的眼根、耳根所谓耳聪目明决定了我们内在对眼识、耳识的依赖,外在对光流、音流的依赖。我们更多沉沦于欲界、色界而无法自拔,至于透意识之无色界连门径都不愿去摸,实在可惜。

  六尘中色、声为色界之染,香、味、触为欲界之染,法为无色界之染。娑婆世界生命最早源自色界之光音天,那时生命如光如音,心灵而气玄、质轻而量稀、器宏而不拘、速迅而捷达。

  由于觉悟精进不足,执著于外光之视与外音之闻就难见内光、内音,以致内外失衡致使内光、内音逐渐暗昧、阴浊。心不灵动、气滞形沉、光音之觉失敏而质重,器质生焉、累焉,物相成焉。心性逐步固化,业识逐步累积,生命遂逐步堕落于欲界之香、味、触之感。

  这其实与道家太极之理是一致的,阴消阳涨、阳消阴涨。阴阳不能平衡必陷于阴阳动态转换之中,所以,修为之道与养生平衡阴阳之道也一致。适当将执著于外视、外闻转向内观、内闻而内证。内外光平衡了,自然光光相接,通体透明,就无所谓光了。真实心光体露,色究竟天自破,色界自破。

  另外,所谓“照东方万八千世界,靡不周遍,下至阿鼻地狱,上至阿迦尼吒天”其实就是遍照欲界、色界,也就是遍照我们常说的法相世界。法相世界当然具“相光”了。

  谓“白毫相光”,并非偶然,亦并非只是为唤起众生注意,实则深具寓意:

  一是纤毫毕现,毫光处亦能察见三千大千世界而得大智慧,所谓芥子纳须弥,暗示我们修行人要懂得用心之道,细微处往往见真功。这在佛教的很多佛像头发丝、璎珞等细微处雕佛头像均可为印证。佛者,觉也,细微处正是觉悟、觉机所在。

  二是无始劫以前,如来先天本来之心光始终照遍三千大千世界,从未有丝毫停歇之时之处,因业识而致的一切世界万事万物自然呈现。只是众生不识,执著于外相,以致劫数中轮回。

  喻论之,凡夫之心就好像一张写有笔画的纸,业识就如各纷乱的笔画。佛心清静,其本来心光就象没有笔画的白纸,修证成佛就像去掉业识之笔画,使之回归纸张之纯白,即是让佛之本来清静之心光体露。越清静心光越显,所谓普照,世道一切笔画之事理,自然会在白纸上显露出来、显露清晰,识得明了即是智慧。

  另外,释迦牟尼本师今于涅槃前于命宫之印堂大放光明,开讲最为殊胜最为尊贵的经中之王——《法华经》,也意谓着诸佛如来无始劫以来象光明普照一样放出无量权宜方便法济渡应缘众生。今则有以此《法华经》圆满诸佛一切权宜方便法,万法融通、教门归宗(禅宗)、在家出家合一、回归源头之一乘圆教、了义之意。

  不过,从外在法门上论,大融合、大融通、大回归的时节因缘必将在末法时期,世道最为心机险恶、最为危机之时印证。从自身修为上说,大融通而证悟的时节因缘所谓“法华会”必不离当下之机。此机真正显无所从来,无所从去之如来意,及无所从生,无所从死之无生法忍。

推荐
融东方文化智慧,通西方理念精髓!咨询与培训联系:0755-83676358.
类别:总裁智慧 |   浏览数(2392) |  评论(0) |  收藏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最多只能输入150个文字,目前已输入 0 个字。
表情 [更多]
匿名评论
登陆账号: 密码: 找回密码 注册
看不清楚,换一张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总裁网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