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

发送短消息 加为好友
姓名: 袁成达
领域: 企业战略  运营管理  企业文化  资本运作  商业模式 
地点: 北京 海淀
签名: 吃尽千辛万苦
走遍千山万水
说尽千言万语
想尽千方百计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646
  • 博客访问:1766802

专家文章

袁成达 探索实践:生态城镇化建设的实战方略(下) 2013-07-26

标签:

   探索实践:生态城镇化建设的实战方略(下)
——中国生态城镇化之路(十)
文/袁成达
  
六、生态城镇建设的和谐社会创建
  城镇化的发展将极大地促进社会结构的变革。一个社会能否健康和谐发展,取决于它有没有以一定的制度和体制所保障的良好的社会运行机制。这种机制主要包含动力机制和平衡机制。动力机制主要是为了提高社会运行效率,平衡机制主要是为了实现社会公平,并以使社会整体达到有序和稳定。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根本上就是要促进动力机制与平衡机制相互协调、有机统一的社会运行机制的形成。目前,推进城镇化,尚需完善以下几个机制:在经济领域,体现公平的社会保障制度亟需完善;在政治方面,应加快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在精神文明建设上,需提高群众文化生活,深化教育内容,提高公民素质等;在社会领域,应健全调解工作机制,维护社会稳定等。
(一)社会保障制度亟待完善
很多研究城镇化的学者都认为阻碍农村人口城镇化进程的关键是户籍制度。但实际上,户籍本身只是一种身份标志,传统体制下户籍制度之所以成为限制劳动力在城乡之间流动的一道不可逾越的屏障,是因为它与消费品分配和社会保障密不可分。由于这些与户籍身份紧密相连的就业、居住、教育等方面的制度安排正在逐渐发生变化,其所导致的对农村人口城镇化的阻碍作用也正在减弱并逐渐消除。例如许多城镇已经允许农村人口迁入,户籍管理推行一元化制度,农业和非农业户口统称”居民户口”等。然而社会保障制度依然维持了城乡居民之间的差别,保持了城乡分割的格局。即便是那些已经在事实上实现了非农化的人口,也依然被排斥于城镇的社会保障体系之外。因此,真正阻碍农村人口城镇化进程的最大障碍并不是户籍制度,而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正是由于我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二元性,在城镇化进程中缺乏化解市场风险的社会保障制度安排,使处于非农化过程中的农民被置于“城市农民工”这样的“边缘人”地位,其结果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非农化与农村人口的城镇化呈现为两个分裂的过程。这一背景意味着农村人口在城镇化过程中的预期成本大大增加,从而降低了农民的非农化动机,延缓了我国农村人口城镇化进程。
社会保障制度是为居民提供最低层次的需求(生理需求、安全需求),但是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恰恰没有覆盖到占总人口数60%的农民。当农民缺乏基本社会保障时,让其放弃农村土地这个基本的保障、去城镇寻找更好的生存环境是不现实的,他们宁愿选择农村较低水平但是有基本保证的生活方式。选择社会保障制度创新作为弥补城镇化制度缺失的突破口,正是农民的生理、安全需求心理,决定他们的选择行为。
众所周知,公平和效率是市场经济的两大基本原则,而现代企业和社会保障制度是维护这两大原则的核心.也是市场经济体制的两大核心制度。无论是在城镇还是在农村,体现效率的基本经营制度和体现公平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任何经济体制平稳有效运行缺一不可的两大支柱。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的社会保障主要服务于非农业人口,且保障比较全面,广大乡村人口享受的保障范围则极其狭小。改革开放后,我国陆续以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形式,颁发了各种基本的社会保障制度。应该说,中国城镇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已经基本建立。但是,从新型城镇化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看,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尚存在许多问题:一方面是我国城镇社会保障制度的框架虽然基本建立,却不具备开放性,对进城镇工作的农民是封闭的。其原因是农村人口作为城镇企业的临时工或合同工不属于政府明确规定的保险对象,雇主通常不愿意为其投保,而进城就业的农民工一方面由于缺乏政策、社会引导,另一方面由于缺乏风险意识、缺乏支付能力(因为各种保险费用均需由其自己全额承担),也很少有人去为今后可能遇到的风险而投保”。所以,实际上农民工被排斥在城镇社会保险与救助范围之外。
另一方面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平台是一个低水平的制度平台。目前,我国农村形成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由农村家庭承包制与土地保障这种低水平的、不能完全适应新型城镇化和现代化要求的核心制度支撑的,是一个低水平的制度平台。
(二)新型社会保障制度构建
1、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立城乡医疗保障全覆盖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农村居民基本医疗保障的主要形式之一,曾经为农民的健康作出了一定贡献。但随着城镇化的迅速推进,农村居民医疗卫生需求日益增长,传统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遇到重大挑战,亟需建立与新型城镇化道路相适应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为此,我国积极探索建设符合我国国情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基本原则,着力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机制、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
自2009年8月,我国启动了新一轮医疗体制改革以来。医疗体制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各项改革事业取得积极进展,2009年以来,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人数不断扩大。2011年,城镇职工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加人数达到47292万人,比2008年增加49%;新农合参保率从2008年的91.5%提高到2011年的97.5%;2011年,医疗保险覆盖人口超过13亿人。
2、加快社会保障机制建立。一是扩大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范围,加强社会保障金的收缴。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必须覆盖到城乡各类职工,使全体劳动者都能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必须尽快、尽早地把占我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之中。农村社会保险工作的顺利推进,农村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是关系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全局的大事,是关系我国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的大事。为此,我们应在加快城镇化步伐的同时,在富裕的农村地区推广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根据各地区的特点建立相应的社会保障制度。
二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进一步完善社会福利制度。根据现阶段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重点,财政应增加对社会保障的投入,增加对社会保险的补助支出,这既可增加对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基金的投人,落实破产关闭企业职工分流安置,保证养老金的按时足额发放,又可化解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转轨时期的隐性债务;增加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社会优抚的投入,这一部分是我国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社会保障系统的补充;三是政府应制定财政等各种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各界参与社会福利、救济和优抚事业。
三是根据进城农民工的不同情况将其纳入有差别的社会养老保险拥有比较稳定职业且已在城镇就业时间较长的农民工,实际上已经成为“城镇人口”,应该将他们纳入城镇社会养老保险体系,其养老保险费的缴纳办法可以视同于城镇职工;同时规定凡雇佣农民工的企业必须根据农民工所选择的缴费率而缴纳相应档次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对于进入城市从事经营性的自雇性农民,则可以参照城镇个体工商户的保障制度安排。同时,为所有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进城农民建立个人帐户。
四是为进入城镇落户的“失地”农民提供最低生活保障。在社会保障的制度安排上应该鼓励进入城镇落户的农民放弃土地承包权,此举有助于化解农民进入城市面临的风险,也有助于减少农民的数量,实现农业的规模经营,加快城镇化进程。

(三)建设服务型政府
随着城镇化的步伐加快,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特别是生产关系不断自我发展和完善,必然会对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提出新的任务和要求。一方面,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与创新,要求政治、文化体制与之相适应;另一方面,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需要政治、文化体制的改革来巩固。这就迫切要求通过深化政治、文化体制改革,形成符合生态城镇化、和谐社会发展要求的政治、文化体制,以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全面协调发展。
2008年党中央提出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强民主政治和政治文明建设成为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政治文明的内涵非常丰富,民主政治则是其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完善的民主政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既是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又能为城镇化提供动力和保障。
1、生态城镇化与民主政治建设
经济现代化对民主政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生态城镇化是同经济的市场化、现代化相联系的,城镇化既是社会经济现代化的一个表征,又是社会经济现代化的主要组成部分。经济与政治之间的因果链条的紧密关系已被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所验证。在实现经济现代化的同时,必将引起政治结构的相应转变。如何在城镇化进程中实现政治现代化,已成为引起各方关注的重大问题。因此,党的十八大报告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确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要引导公众对政治参与意识的增强,公众对政治参与能力的提高,公众对政治参与机会的增加。
转变政府职能,建立服务型政府。一方面,分清政府与市场的界限,确定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新型关系。在此基础上,导入激励、监督机制和全新的服务理念、服务行为、服务管理的新系统。另一方面,政府应从以管为本定向以人为本,强调尊重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完善以居民委员会为核心的自治机制。首先应明确社区居委会具有社区主体的法人地位,明确其社区自治的权利,在一定范围内拥有内部事务的决定权,即对让区内部事务由让区成员自己决定。社区成员代表大会、居委会和议事委员会,就是社区成员实施社区自治的组织形式。其次是经费筹集与社区财务管理制度的创新。社区财力主要来源于政府财政拨款、街道办事处配套资金、社区服务性收入、社区居民的捐赠和社会资助,同时必须明确社区居民委员会的财务自管权。最后是理顺街道办事处与社区居委会的关系,使工作关系从“领导与被领导”转向“指导与被指导”。
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必须明确村委会与村民的关系是一种产生与被产生、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要正确处理好村委会与村党支部的关系,明确村支部和村委会的职责权限。要正确处理好村委会与乡镇政府的关系。村委会与乡镇政府的关系实质上是村民自治与政府行政管理的关系。行政管理不等于强迫命令,村民自治不等于不要行政管理。积极培育成熟的、理性化的农村民主政治主体。农民作为自治主体,其参与民主政治的行为远未达到城镇居民的程度。提高农民的政治参与素质,使其逐渐成为成熟的、理性化的农村民主政治主体。
2、生态城镇化进程中的法制建设
生态城镇化需要民主政治建设.同样也需要法制建设,法制现代化是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可靠保障。
规划与布局、发展与保护需要法律加以规范。规划是城镇化的“龙头“。当前我国城镇化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区域规划尚未正式开展,城市发展缺乏宏观指导。主要表现在:城市之间职能分工不明确,产业结构趋同,缺乏“个性”特色,往往不顾条件,相互攀比,重复建设,浪费严重。所以,对区域规划应当立法,要严格执行《城市规划法》,并强化法律的约束力。要通过区域规划相城镇规划,合理引导城镇布局,使城镇化有序发展;及早并依法开展区域规划,加强城镇间、地区间、城乡间的合理布局,合理安排城乡建设与区域性基础设施建设,使区域内城镇、资源、环境在空司上协调,努力减少重复建设。
进一步完善村民自治法规,促进农村民主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贯彻落实《村委会组织法》和地方颁布的相关法规,同时根据实践发展的需要,认真总结这几年各地创造的成功经验,对村民自治的法规进行修改完善。认真总结全国依法治村的好典型,大力宣传,以点带面,逐步推广。加强研究有利于调动村干部积极性,鼓励他们搞好工作的制度、办法,并逐步以法规、规章的形式确定下来,从而促进村干部努力做好工作,争优创先。
创新社会管理体制。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条件下社会经济成份、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多样化趋势,深入研究社会管理规律,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调、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机制。整合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资源,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联系群众、团结群众、凝聚人心的作用,发挥基层自治组织协调利益、化解矛盾、排忧解难的作用,发挥社团、行业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
(四)建设精神文明社区
在城镇化进程中,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方式、社会结构、文化与价值观念等由农村文明向城市文明升级转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同步建设是新型城镇化、和谐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缺乏现代精神文明的“空壳城镇”,适应不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满足不了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达不仅因为精神文明本身就是现代城镇的重要功能,更重要的是精神文明建设能为城镇化提供方向保证和动力支持。首先,从目标指向来看,城镇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就是要提高居民素质、居民生活质量和社会文明程度。通过人的综合素质的提高、良好的社会风尚和道德规范的形成、城市文明形象的塑造,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改善城镇发展的社会环境,并为城镇发展提供强大的内聚力和推动力,有利于促进城镇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推进城镇化的历史进程。其次,从实践功能来看,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塑造人、培育人、凝聚人、鼓舞人的社会功能.促使农民向市民转变.促进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为推进城镇化提供坚实的社会基础。因此,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具有其独特的作用、价值和魅力”。
1、促进城镇化与城镇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加强城镇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城镇化水平与质量,需要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党政主要领导要从政治的高度,从顺利推进城镇化进程、实现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城镇化与城镇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极端重要性,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
2、大力推进城镇文化建设
城镇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受到政府重视。建设文明城镇、绿色城镇、智慧城镇已经成为许多城镇的领导者和广大市民的共同追求,城镇文化建设必将在全国兴起。文化是城镇形象的灵魂,是城镇发展的动力,同时,城镇文化也是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推进城市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必须强化特色,塑造城镇品牌,搞好城镇规划,设计城镇的整体形象。
以人为本,既满足群众物质文化要求,又引导社会文明。文化是人创造的,又反过来对人施以重要的影响。文化的本质,就在于不断提高人的文明化和现代化的程度。在城市文化建设中充分考虑广大市民的需求。一是考虑市民的审美愿望和心理需要;二是考虑市民参与的群体性和多样性;三是考虑市民接受文化时对实用性与理想性价值的选择;四是考虑市民对传统文化、地方文化的认同以及对自身文化身份的定位;五是考虑市民对城市整体文化基调和氛国的理解和感受。这样,城市文化就会造就出城市人的新的价值体系和人文精神、新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观念,就会激发起市民对祖国和家乡的热爱、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对生命和心灵的感悟,从而释放出生命的能量,焕发出创造的激情,投身到新的生活中去,创造出更加辉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
强化特色,塑造城镇发展品牌。城镇品脾是城市特色与形象的凝聚点,是城镇最大的无形资产,是最具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要素之一。当前许多地区的城镇缺乏特色和个性,没能形成自己的城市品脾。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关键要研究和发掘深层次的城市文化底蕴。一个地方的文化是一个地方的根。城镇建设离开了地方特色文化的滋养,就必然缺乏内在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因此,在城镇化进程中,必须要根据本地的历史特点和地区优势,给城镇以合适的功能和形象定位,突出城镇地方文化特色,并将这种特色作为城镇建设的个性,特地方特色融入城镇空间环境的设计之中,在城镇建设中既体现时代的特征又注重与传统的联系,从而建造具有地域性、民族性和时代性的城镇空间,使每一座城镇都能保持历史文化的连续性,富有特色,富有品位。这样,城镇就会内有凝聚力,外有吸引力,既能给市民以强烈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宿感,又能充分展示城镇个性特征及其形象,提高城镇的知名度和美营度,从而产生良好的城镇品牌效应,促进城镇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3、深化教育内容.大力提高人的素质
人的素质是当前制约地区精神文明建设乃至城镇化发展水平的关键因素,如果不花大力气提高人的素质,精神文明建设就难以有更大的发展。提高人的素质的途径主要是教育。但教育不应停留在一般的思想道德和文化知识教育的层面上,而应在内容上进一步深化。针对一些地方迷信盛行、人情冷漠以及一些人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现实情况,除了继续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外,当前特别要开展以下两个方面的教育。一是关于科学精神的教育。科学是反对封建迷信的最有力武器,有了这样的科学精神,就可以充分认识和揭露批判封建迷信的荒谬性,接受科学思想,提高科学意识,抛弃陈规陋习,接受文明的生活方式。二是关于人文精神的教育。这类教育主要是强化人生价值、人生意义、人文关怀等内容,以培养居民的爱心、公德心、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学会既善待自己也善待他人。
4、加大投入,为城镇精神文明建设提供物质基础
目前,完全依靠财政投入来推进城镇精神文明建设尚不现实。但现实要求我们必须采取可行措施,切实增加对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投入。一方面,各级政府要保证财政对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投入随着经济的发展而相应增长;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文化经济政策,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加速培值文化产业,建立健全多元化的没融资机制,不断拓宽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筹资渠道,保证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具有稳定可靠的物质基础。

(五)推进新型城镇化的社会和谐稳定
当前,在城镇化进程中由各种不稳定的因素所产生的经济利益矛盾、干群矛盾和观念冲突等都属于人民内部矛盾。对这些矛盾的解决,应以引导、疏导、化解的办法为主。


1、维护群众基本利益
坚持群众利益至上的工作原则。城镇化过程是对城乡空间结构和利益关系进行的根本性调整,调整过程中应当优先考虑社会稳定和政治稳定。城镇化进程中的任何一项改革措施的出台都必须坚持解决群众实际问题与照顾国家整体利益相结合、群众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相结合、群众既得利益与将来利益相结合的原则,把维护好群众利益放在首位,真正让广大农民群众成为城市化的受益者、拥护者、建设者。
构建科学合理的利益补偿机制,消除影响稳定的经济根源。建立合理的补偿机制,应改变目前比较单一的以价值补偿为主的方法,从三个方面进行综合补偿:价值补偿、职业补偿、社会保障补偿。
2、及时化解矛盾
对于出台一些可能引起社会震动的改革措施,一定要有保障和缓冲机制,避免因决策不周引发矛盾冲突,做到改革要快,步子要稳。构建理性化的社会沟通系统建设。一要继续完善信访制度和人民调解制度等有中国特色的消除冲突的制度化手段。其中应特别重视发挥各级政府信访部门的信息沟通作用,要克分发挥市长热线电话沟通作用,及时了解和掌握城市边缘区开发建设中存在的热点、难点和苗头件问题,以便及早研究和制定对策。二要充分利用人大、政协代表听取并反映人民群众意见的制度,改进政府的工作。
提高基层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一要防止少数干部滥用职权,以权谋私。要采取教育、纪律、法治的手段对不法行为综合治理,严肃处理,纯洁基层干部队伍,消除群众怨气,取得公众的信赖,从而有效地防范公众产生“政治不服从”的意识和行为。二要增强政策观念。要善于用政策推动工作,使城镇化的各项工作真正符合政策要求,使偏离和违背政策的做法及时得到纠正。三要增强法制观念。应提倡和运用法律手段调解纠纷,化解社会矛盾,消除不安定因素。
提升新市民的整体素质,加快角色转换。只有以健全的、理性的现代社会文化新秩序来改造人们的生活方式,调适人们的社会行为,濡化人们的人格心理,促使人们实现心理和人格上向现代市民的角色转变。一方面需要引导村民更新观念,培育现代理念;另一方面,加强普法教育.增强法制观念,使群众了解任何违法行为都是法律所不允许的.做到人人知法和守法。
切实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各级党委、政府,各部门各单位都要充分重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重要性,牢固树立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重于泰山的思想观念,并落实在机制上、措施上、行动上。为此,一是要建立完善各级综治组织机构,落实责任制;二是要加大对政法、公安工作的投入,确保政法、公安系统正常的办公经费;三是要提高政法、公安机关执法人员素质.不断增强执法人员主动服务经济建设和依法管理社会的思想意识观念,提高依法办事、公正执法的能力,为经济建设和城市化进程保驾护航。
3、政府要量力而行,依法稳步推进生态城镇化
城镇化的目的是让广大农民过上城里人的生活,让百姓过上幸福的日子。因此,在推进生态城镇化过程中,政府不能过分强调速度,而应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关键是注重质量;必须依法稳步推进,依法制订和实施规划,依法解决征地拆迁补偿等等。必须在保障社会和谐稳定的前提下,推进新型城镇化。

七、生态城镇建设的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城镇生态系统是整个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生态协调的新型城镇是对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新要求。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镇数量猛增、城市规模扩大、人口增加、生态环境压力加大。如何建设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城镇生态系统,实现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生态城镇化建设解决了这个重大问题。
(一)城镇化发展的迫切需要
从过去的情况看,在城镇化过程中严重存在忽视生态环境的维护,恣意破坏早已脆弱不堪的生存环境,不少地方仍然只注重城市建筑。有人戏言:某些地方的城镇化不过是地面的水泥化!虽然所指的不仅是生态问题,但生态环境确实是生态城镇的重要方面。一些地方政府急功近利,以“经营城市”甚至“土地整治”为口号,通过变更规划,将林草地资源变为城镇建筑区,从而破坏了城镇绿地的自然生态,城镇居民实际享有的绿化环境正在逐渐萎缩。
因此,必须加强宣传、普及生态意识,倡导生态价值观,使公众特别是领导决策层的观念转变过来,树立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价值观。只有改变原有的价值观,人们的态度和行为才会改变,自觉的生态意识是实现生态城镇化发展的关键。
(二)生态城镇化的呼唤
城镇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唤起了人们的生态意识,人们开始审视自己的行为,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探寻人与环境、城镇与生态之间的和谐发展。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类从一系列的教训中认识到,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与自然界一起创造既符合人类主观意志,又不违背自然规律的理想环境。城镇发展的价值观发生了重大变化,评价城镇的标准由“技术、工业和现代建筑”演变为“文化、绿野和传统建筑”,在城镇规划、建设中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城镇生态思想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潮流。
在城镇化建设中重视生态环境协调,有利于改善城镇人居环境,有利于提高城镇经济效益,有利于增强城镇综合实力。对于一个城镇来说,当它的人居环境和经济水平得到了提高,那么对于任何个体来说,它都充满巨大的吸引力。一个良好的城镇环境不仅可以吸引大量的外部投资,而且可以吸引人才,从而自然就会具有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条件,城镇的综合实力将日益增强。
(三)生态城镇化的环境保护措施
1、加强污水的处理,防止水污染事件出现
“水是生命之源”。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水。在城镇用水中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城市用水的紧缺。根据统计全国600多个城市有一半以上缺水;二是城镇污水污染问题解决得不到位。因此如何节约用水,如何对城镇污水进行处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成为建设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生态保护的重要方面。以下重点谈谈对城镇污水的处理问题。
处理污水需要有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厂是现代化城镇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然而,在我国,由于历史的原因,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建设严重滞后。美国平均每1万人就有一座污水处理厂,欧洲许多国家平均每5干—8干人就拥有一座污水处理厂,而在我国的城镇人口中,平均每150万人才拥有一座污水处理厂。大量的生活污水得不到处理,必然对江问湖海造成严重污染。
近些年来,环境保护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被提上了各级政府的议事日程,然而,这方面的进展仍然十分缓慢。我们要吸取国外处理污水的经验。在国外许多国家,实行的是“谁污染,谁付费”,在自来水费用中抽取一部分作为污水处理费。例如,在美国.自来水费中有55%是污水处理的费用;在丹麦,污水处理费为自来水费的1.6倍。这样使得污水处理产业有利可图,污水处理率也比较高。因此,在我国,为了减轻政府的财政压力、提高我国的污水处理率、增强市民的节水意识,对污水处理进行收费是可行的。各级政府应该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采取市场化经营方式进行污水处理。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按照经济规律发展环保事业,走市场化和产业化的路子,用新的思路去探索环保产业建设和运营的各种有效形式。将污水处理逐渐实行企业化运行机制。
1999年,国家计委、建设部、国家环保总局发布了《关于加大污水处理费的征收力度,建立城市污水排放和集中处理良性运行机制的通知》,通知指出:“污水处理费是水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用户用水数量,各城市要在供水价格上加收污水处理费,以补偿城市排污和污水处理成本,建立污水集中处理良性运行机制。污水处理企业(单位)要实行企业化管理,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照章纳税。”
改革环保投融资体制。为了尽快扭转我国目前面临的水污染严重和水资源短缺的局面,在未来10年内,我国将要大规模地建设城镇污水处理厂,以使我国的城镇污水处理率得到大幅度提高。鉴于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建设任务极其繁重,光靠政府一家来投资根本不行,必须改革现行的环保投、融资体制,吸引多方投资尤其是国内外民间资本建设污水处理厂,形成多元化的投资机制,才能加快我国水污染治理的进程。由于国外污水处理厂的建立时间比我国早,经验比较多,技术也比我们先进,在引进外资的同时,要特别注意引进先进管理经验和技术,这样加自促进我国污水处理业的真正快速发展,使我国的城镇化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2、加大空气污染治理
随着我国工业化速度的加快、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上升,我国城市的大气污染越来越严重,而且新的污染源不断涌现。按发生类型主要可分为:固定污染源,包括炼油厂、化工厂、电力厂、冶炼厂、工业焚烧炉及医院等;移动污染源是指汽车、飞机、火车及轮船等交通工具;局部污染源是指干洗店、脱油厂、加油站、油漆场、大饭店、大排挡等;自然污染源是指尘土、森林大火、火山喷发等自然灾害污染源。
我国大气污染属煤烟型颗粒污染,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是形成以城市为中心的大气污染严重的重要原因。汽车也是城市空气有害污染物的重要来源。
治理空气污染,政府要加强立法,用法律手段控制污染源的发生。包括:控制烟煤型污染,限制对空气污染大的介业的生产行为,甚至将其关闭;限制汽车的层气排放量;对空气未达标企业或地区进行严厉的惩罚。其次,加强环境科学研究和监测,随时对大气的质量进行跟踪,用科学方法对大气质星进行分析和研究,及时做出应变措施。第三是大力发展无污染能源。为了彻底根除污染,必须将污染源切断,减少目前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的能源的应用,大力发展无污染或少污染的绿色生态能源。只有这样才能将大气污染这个“城市病”彻底治好。
3、加大污染企业的治理防控和关停并转力度
针对我国流域污染的严峻情况,建立河网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综合示范区,加快区域污染源头控制、河网截污、河口与湖湾净化和湖泊生态修复的“防、控、治一体化”的工程,同时加大对污染企业的治理防控和监管,杜绝污染源不达标排放的违法行为。在生产生活中,也应该加强水源污染的防控。如在水源地上游改化肥农业为有机农业,取缔围网养殖,减少农业水源污染。对流域上游工厂关停并转,严格达标排放,加大污染企业处罚力度,限期关闭没有治理或治理仍不达标的污染企业,控制工业污染。在上游小城镇和小城市建设污水处理厂,就地处理控制污染源;在上游农村开展沼气能源建设,使人畜粪便不至流入水体。恢复天然湿地和湿地生态系统,在重要流域退田还湿,恢复天然湿地植被,拒绝应用外来入侵物种。尤其在防治水体蓝藻污染时,要避免二次污染或生物入侵。
(四)加快生态产业经济的发展
走新型城镇化道路需要一种新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与之相适应。这种增长方式就是生态循环经济,现在我国把循环经济纳入科学发展现的体系之中,表明了我国实行发展模式转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发展生态循环经济是实现我国城镇化可持续发展中的一项紧迫任务,是生态城镇化发展的实现途径。在实践中要按照循环经济原理来布置新产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调整淘汰老产业,逐步减少人类的“生态足迹”。例如各地在开发兴建工业园区、开发区或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时,不能再走老路,而要按照产业生态园区、工业生态园区的建设思路和模式来规划和实施。地方新上项目,从设计的一开始就要按循环经济模式建设。如山东鲁北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三大传统化工产品磷胺、硫酸、水泥,其独特的石膏制酸联产水泥工艺技术居世界首创,被确认为我国独有的零排放技术、可持续发展技术,具有革命性意义。
显然,传统线性经济的发展方式无助于实现中国未来统筹发展的战略目标,只有发展循环经济才能使中国走出一条经济、社会、环境三赢或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和谐的新型现代化的发展道路。
加强立法,保证循环经济的发展。长期来看,循环经济是一种利国利民的经济形式。但在短期内,采取循环经济形式进行生产,可能会令企业失去经济效益。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政府应在推动循环经济发展方面成为责任主体。可以通过制定、颁布一系列法律和法规,对循环经济加以规范,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同时,可使用经济激励和刺激手段,如价格、税收和财政政策。近年来,国家对有色金属再生资源工业制定了一系列优惠和倾斜政策,如“产业发展政策”“财税优惠政策”。运用激励政策体系和加大对相关项目的支持力度,使得我国有色金属再生资源工业发展迅猛,对国民经济产值的贡献率也逐年攀升。
开发新技术,使之成为循环经济的支撑。循环经济的技术思路,是通过对经济系统进行物流和能流分析,运用生命周期理论进行评估,旨在大幅度降低生产和消费过程的资源、能源消耗及污染物产生和排放。在这一意义下,“绿色技术”体系既包括用于消除污染物的环境工程技术,包括用以进行废弃物再利用的资源化技术,更包括生产过程无废少废、生产绿色产品的清洁生产技术。建立绿色技术体系的关键是积极采用清洁生产技术,采用无害或低害新工艺、新技术,大力降低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实现少投入、高产出、低污染,尽可能把对环境污染物的排放消除在生产过程之中。推行清洁生产技术要密切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通过清洁生产实现“增产减污“。同时,要把清洁生产的着眼点从目前的单个介业延伸到工业园区,建立一批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提倡循环经济产品的消费。需求带动供给,对循环经济产品的消费将是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动力。倡导循环经济产品的消费,政府要发挥其作用,引导公众积极参与绿色消费运动,使循环经济的观念深入人心。在消费引导方面,各级政府要起保护环境的表率作用,通过政府的绿色采购、消费行为影响事业单位、介业和公众。例如在政府采购中,优先采购经过生态设计或通过环境标志认证的产品,优先采购经过清洁生产审计的企业的产品;在使用中,注意节约及多次重复使用,在办公用品等废弃后主动回收等。
让垃圾变成为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循环经济的一个重要指导意义是将垃圾“变废为宝”。这一点对于我国的意义非常巨大。在我国,一方面垃圾污染越来越严重,据统计资料显示,近十几年来,我国城镇生活垃圾以年均约7%的速度增长,到2000年,全国668个城市生活垃圾年清运量达1.5亿吨;垃圾的总积存量已达60亿吨,占地约5万平方公里;由于乱堆乱放及垃圾得不到及时处理而造成的“垃圾围城”现象,有愈来愈严重的趋势。而另一方面是垃圾中蕴涵着大量的资源未得到有效的利用。在我国城市垃圾中,废纸的含量约占3%—12%。纸张主要是由木材而来,因而废纸的回收利用对森林的保护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每回收1吨废纸,就可以重新造纸800千克,节约木材4立方米(相当于10棵大树),节约用电400度,节约煤炭400千克,节水30吨。废塑料制品约占城镇生活垃圾的5%—14%,回收1吨聚氯乙烯可以节约增塑剂20千克.节电5000度,节煤2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废塑料的回收利斤已经取得较大的进展。除了传统的物理再生利用以外,化学方法造沼也取得了成功。玻璃类垃圾占我国城镇垃圾总星的1.87%。利用1吨碎玻璃回炉可以节煤1吨,节电400度,还能减少空气污染。所以说“垃圾是放错了的资源”,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将其回收利用,努力创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生态循环经济。
(五)发挥生态修复功能,注重生态保护与开发
生态城镇化的发展,其集束式项目中就包括生态修复工程项目。如人工湿地系统建设项目,应用生态系统中物种共生、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结构与功能协调原则,使废水中的污染物质在人工湿地系统中得以净化,实现良性循环,防止环境的再污染,获得污水处理与资源化的最佳效益。如矿区生态修复工程项目,针对目标矿区存在的固体废弃物、矿井水未资源化利用,大气、噪声污染状况严重,矿区塌陷地影响煤矿生产等生态问题,通过建立生态工业企业、应用高科技规划循环经济系统,对固体废弃物、废水、废气、噪声等进行综合整治,达到污染物的最小排放;实现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大气综合防治、洁净煤技术应用、水资源综合利用、噪声防治、生态景观建设、废弃地生态复垦,建成生态矿区。
人类对大自然的掠夺性开发,使生物群落尤其是动物的捿栖地越来越少。这是人类亏欠大自然的一笔庞大的债务。人类即便是为了自身的生存和追求的永续发展,也应当尽快偿还。只要有条件,就在人类聚居的城镇群之旁,并存一片生产者、分解者和动物消费者聚居的区域,任由大自然按自己的方式恢复为原生自然状态。既偿还了一点债务,又给后代子孙留下了一片原生态景观,何乐而不为!
在生态城镇化建设中,要根据各生态区域的不同的自然资源禀赋,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尤其是发展各种生态农特产业,鼓励生产生态绿色产品和。在生态城镇建设中以强化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提升城镇化的生态保护和开发水平。

推荐
吃尽千辛万苦 走遍千山万水 说尽千言万语 想尽千方百计
类别:总裁解读 |   浏览数(1507) |  评论(0) |  收藏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最多只能输入150个文字,目前已输入 0 个字。
表情 [更多]
匿名评论
登陆账号: 密码: 找回密码 注册
看不清楚,换一张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总裁网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