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

发送短消息 加为好友
姓名: 袁成达
领域: 企业战略  运营管理  企业文化  资本运作  商业模式 
地点: 北京 海淀
签名: 吃尽千辛万苦
走遍千山万水
说尽千言万语
想尽千方百计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646
  • 博客访问:1766805

专家文章

袁成达 探索实践:生态城镇化建设的实战方略(上) 2013-07-25

标签:

  探索实践:生态城镇化建设的实战方略(上)
——中国生态城镇化之路(九)
  文/袁成达
  
一、生态城镇规划、建设与管理
生态城镇规划、建设与管理,既是推进生态城镇化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实现生态城镇化的关键所在。城镇规划、建设与管理包含地理空间布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文化以及社会保障等多方面的丰富内涵,其目标是实现经济、社会、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相互协调与可持续发展。城镇规划是城镇建设和管理的依据,是对城镇建设与管理的总体部署。城镇建设是城镇化的基础,是对城镇规划的具体实施。城镇管理是保障,是城镇规划建设的推进器,是生态城镇化发展的关键。
(一)生态城镇规划的理念
生态城镇规划应立足于现实、着眼于未来,对生态城镇建设进行科学设计,对生态城镇化发展进行缜密谋划。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要求.生态城镇规划必须牢固树立以下理念。
1、生态文明的理念
城镇建设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受制于城镇的地理环境、人文素质、经济水平、城镇定位、发展目标等诸多因素,城镇规划必须符合城镇发展的个性要求,不能盲目超前、盲目模仿。
生态城镇规划必须以生态理念为主旨,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城镇化全过程。在维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推进生态城镇产业结构调整,突出产业结构中生态因素的比重,形成第一产业培育生态环境,第二产业促进生态建设,第三产业协调生态发展的新型产业结构。产业结构调整是具有前沿带动作用的先导因素,对生态城镇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生态功能合理分布,决定了生态城镇今后的发展方向。
2、个性化的理念
生态城镇规划的个性化应包含城镇景观个性、人文个性、产业个性和功能个性。城镇景观不能千篇一律,要张扬个性。传统文化要得到充分的尊重和保护,并成为丰富的旅游资源。城镇产业发展、功能要避免雷同。地处浙北地区两省三市交界之处,隶属于嘉兴桐乡市的乌镇,是江南著名的六大古镇之一。浙江乌镇用短短两年的时间,创造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结合的最佳极品,取得了一般景区5到10年的经营成绩,全面超过了周庄,成为江南六大古镇之首,被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阮仪三教授称为“中国古镇保护开发中的典范”。2009年,乌镇景区提前实现目标,并超额完成任务;共接待游客265万人次,总销售额3个亿。

  3、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将生态环境规划纳入城镇规划的范围,改被动的环境保护为主动的环境规划,从形成可持续的生态环境出发,确定生态空间的保护、控制、治理和开发范围,形成宜居宜业的绿色生态环境。云南腾冲县江东村银杏种植历史悠久,800多户人家已种植银杏树3万多株,“村在树中,林在村中”,营造了良好的人居环境,发挥了很高的保健作用,成为了居民友好交往的纽带。
4、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人是城市的主体,提升全体居民的居住环境质量是规划的首要目标。把充分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作为城镇规划、建设与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城镇规划要处处体现出对“人”的关爱,为人的生活、工作、生产提供良好的条件。
(二)生态城镇体系规划
生态城镇体系规划是生态城镇化发展的宏观规划,对生态城镇化发展具有重要指导作用。生态城镇体系规划应依据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制定,并按需要分为不同的层次。
城镇体系规划一般分为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省域(或自治区域)城镇体系规划、市域(包括直辖市、市和有中心城市依托的地区、自治州、盟域)城镇体系规划、县域(包括县、自治县、旗域)城镇体系规划四个基本层次。在此,以县域(包括县、自治县、旗域)城镇体系规划为主讲内容。
科学的城镇体系规划,必须坚持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坚持区域间协调发展、坚持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坚持国内与国际协调发展,通过合理的城镇体系安排,形成以大都市为主导,若干不同等级、不同功能城镇组成的联系密切、功能互补、结构紧凑的城镇密集区或者大都市区。
目前,城镇体系规划尚未突破行政区划的限制。行政区划有时对城镇化进程产生了一定的扭曲作用,不合理的行政区划及其演变而出的行政区经济成为阻碍我国城镇化的一大障碍。
今后还需在城镇体系规划中树立城市群的观念,这样有利于打破行政区划的思想束缚与限制,超越城镇体系所沟园于行政区这一狭隘的范围,将城市置于广域开放的区域空间系统中加以审视,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比如长三角、珠三角、长株潭城市群规划。
所谓城市群规划并非区内各单体城市规划的简单“汇总”,而是以城市群系统的区域层面为出发点,对城市群总体发展的战略性部署与调控。城市群规划以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为出发点,以协调城市空间发展为重点,以城市(镇)群体空间管治为主要调控手段,空间上强调局部与整体的协调,时序上则兼顾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处理好人口适度增长、社会经济发展、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实现资源的合理开发与配置,增强区域综合竞争力,探索城乡一体化发展道路,建设一个“自然一空间一人类”融合发展的城市(镇)群体系统。
(三)生态城镇个体规划
在生态城镇体系规划的指导下进行单个生态城镇的规划。单个生态城镇的规划与区域生态城镇规划有所差异,重点在于突出自身特色。“我有它无是特色,它有我优也是特色。”城镇无论大小都要根据自身所固有的地形、气候、人文、经济、社会发展特点进行战略规划、产业规划、建设规划,避免城镇特色模糊、发展模式雷同。无论大、中、小城市都应按照高标准来规划建设,把它的历史、地理、乡土特色充分表现出来。我国幅员辽阔,东西南北中,有山区、有平原、有高原,分布在各地的城镇应该是干姿百态的,而不是千城一面。如果按照工业化方式来“生产”出城镇,城镇布局大致相同,既无特色,亦无美学可言。国外一个小镇都有可能很出名,像瑞士的达沃斯因每年首脑开会而出名。我国海南博鳌现在就在学达沃斯。一个城镇要在全世界的城市群中凸显出来,就要有不可替代的特色。保持和挖掘达特色,是城镇发展的一个战略选择。
(四)生态城镇规划的内容
1、生态城镇建设的总体战略规划
城镇无论大小都要根据自身所固有的地形、气候、人文、经济、社会发展特点进行战略规划、产业规划、建设规划,避免城镇特色模糊、发展模式雷同。
通过对生态经济集约发展、社会和谐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保建设等方面的正确分析研判,对生态城镇建设进行总体规划定位,立足当地实情,根据以下的“综合型城镇、自然资源型城镇、旅游资源型城镇、乡村重要人文历史城镇”等四大类型,择优定位,规划布局。
2、生态城镇建设的产业发展规划
根据区域(镇域、县域及以上)内的实际情况,结合当前新型城镇化发展趋势,运用“区域生态经济综合体”理论模式作指导,对当地产业发展的战略定位、品牌塑造、产业调整、资本运作、团队建设、策划规划等方面做出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形成完整的生态产业体系。
3、生态城镇建设的城镇布局规划
因地制宜,针对不同类型的城镇建设需求,采用不同的思路与方法来进行生态城镇建设的功能布局规划。针对各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实情,结合当地的资源环境,从保护和增强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精心规划,合理布局,规划制定生态产业园区、生态居住区、生态商贸服务区、生态人文区等生态城镇的不同功能区域的实施方案。
4、生态城镇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规划
根据“可用生态产业化•主导产业生态化”的循环经济原则,提高县域经济的生态化水平,通过工程技术与产业模式的生态化升级改造,结合当地城镇化建设的招智引商与招商引资工作,全面打造生态城镇的绿色环境、绿色经济、绿色社区、绿色文化、绿色消费等。走可持续健康发展的生态城镇化之路。
5.、生态城镇化建设的公共服务项目的规划
生态城镇化离不开城镇社区公共事业的建设,公共事业关系广大群众的生活和社会和谐稳定。在这方面,过去的城镇化出现过诸如千镇一面的大广场、大马路、大椰树等既浪费资源又没有实用价值,更没有半点本地特色的形象工程、面子工程的问题。
立足区域实际,提炼本地人文精华,从调研分析到规划设计,用生态理念和人本思想,为生态城镇的主体公园设计、景观绿化布局、文化娱乐设施建设等公共服务的基础项目,提出一体化的规划设计方案。规划设计将再现城镇的鲜明个性,提升城镇的整体形象,完善城镇的公共服务,促进城镇的文化繁荣和社会和谐。
6、生态文化创意产业园规划
文化创意产业园是与人文历史相关联的、文化产业规模集聚的特定地理区域,是具有鲜明文化形象并对外界产生一定吸引力的集生产、交易、休闲、居住为一体的多功能园区。
通过对区域内人文历史、红色文化、民俗文化、乡村农耕文化等的有效聚集和规划设计,通过举办文化艺术节、文化旅游论坛等形式,优化提升文化艺术、创意设计、民歌故事、书法绘画、动漫影视等产业,逐步形成一条集生产——发行——消费产供销于一体的文化产业链。

(五)生态城镇化的建设:生态城镇规划是生态城镇化发展的纲领.生态城镇建设是对纲领的具体实施,生态城镇建设是建设生态城镇化道路的基础。
1、生态城镇的功能建设
从统筹城乡发展、保护耕地和自然生态环境及人文历史、文化遗址的角度出发,按照因地制宜,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旅则旅的发展模式,合理布局城市空间结构,形成以城镇人口聚居区为结点,以生态林草绿地廊道系统缓解老城区的部分功能,外围区县按各自生态条件、产业特色分担县(市)城区部分城市功能,与中心城区构成生态、产业密不可分的网络系统。以县(市)城区为核心,整合资源优势,与中心城区形成一体化城镇发展格局,实现产业互补、环境共生和协调发展。进一步从县域经济发展带的高度审视城镇的发展方向,要突出特色,确立以交通运输业、物流业和商贸业为主,发展特色加工制造业、旅游观光度假产业。
2、生态城镇的生态产业建设
坚持资源“减量、再生、循环”的原则,加快发展循环经济,重点发展水和空气污染防治、废弃物处理。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积极推进生态城镇循环经济的发展。循环经济在操作中具有层次性、累积性、多样性和综合性的特点。目前,城镇循环经济的具体操作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着手:一是把单一的种植和养殖业不断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提升,既调整了农业结构,又实现了农产品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生产力的需要。二是清洁工业园区式,对水、电、汽、等公共设施进行集中管理,合理配置资源,降低成本,提高利用效率。三是用市场化方式完善环保基础设施,像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厂等环保项目建设。积极倡导生态工业园区,实施“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创优企业,逐步走上清洁生产、绿色消费之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观光农业,走基地化、园区化、统一化的一条龙服务途径,加强河流、水域、道路、农田林网等农业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提倡施用有机肥、农家肥,积极推广生物,防治农作物病虫害技术。大力发展金融、商贸、旅游、教育、房地产等低消耗、无污染、人性化、知识化的都市农业产业、文化旅游产业和现代服务业。
3、生态城镇居民生活空间的生态化建设
由于地处广大乡村的城镇居民大多是农业人口,缺乏环保意识,文化素质又相对较低,有些方面仍然保留农村生活风俗和习惯,禽畜不圈养,粪堆、柴堆、垃圾大街小巷公共场随处可见,垃圾不能及时处理,造成脏、乱、差的恶劣环境,空气质量也随之降低。这些不良现象,污染了生态城镇的环境,所以只有提高城镇居民素质,养成讲究卫生、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才能从根本上建立和完善城镇生态环境保护系统,才能真正提高城镇的生态环境质量。同时以大量栽植适宜本地自然气候条件的树种为主,多植树、兼种草,大幅度增加城镇林草绿化覆盖面积,扩大公共绿地空间,积极推进社区园林化建设和生态化居民休闲文化广场建设,尽可能减少水泥硬化地面,创造舒适的生态化人居环境。完善城镇带状林草地的绿地系统,城镇中心绿地与城郊绿地生态系统相联接,科学规划与布局城镇建筑、园林和林草绿地,倡导生态建筑和绿色建筑。
4、创建低碳消费型社会
对水资源系统实行统一管理,对用水实行总量控制,提高中水使用率,形成政府调控、市场调节、法规制约、公众参与的用水、节水运行机制。工业用水要限制和淘汰高耗能耗水项目,推广使用先进的节水工艺和设备,提高重复利用率;一些工业用水通过净化处理可以用来回收使用,比如街道的绿化用水就可以从中使用。生活用水要依靠调整水价,积极引导和强化市民的节水、节电意识。通过一些强有力措施使居民节约用水,带动居民对煤、电、油、气、粮等能源与资源节约,大力推广太阳能、节能灯和节能产品,减少能源消耗,积极创建资源节约型社会。
(六)生态城镇建设的个性特色
1、生态城镇建筑的特色
城镇特色首先体现在城镇建筑上,包括建筑自身的特色和建筑布局的特色。巴黎的凯旋门、上海的东方明珠等标志性建筑直接地展现出城镇的特色,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每个区域的城镇由于其所处的区域差异都遗留了许多建筑特色,各式各样的民居充分体现了城镇建筑的特色。例如江南水乡就以江湖交错、水网纵横、小桥流水、古镇小城、田园村舍成为”小桥流水人家”建设格局的典型;山西平遥、云南丽江、安徽西递、西藏江孜、江西景德镇都以其独特的建筑神韵而与众不同。建筑是凝固的音乐,不仅要看到音乐的某个瞬间、某个时点,还要能看到从历史到未来的大的跨越式音符。继承和发展这些既有的特色又能区别于其他城镇,展现出新的风貌。
但是,城镇规划并没有对具体的建筑作出规定,在建设过程中,每座建筑建成什么样、发挥什么作用都因人而异。现实中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城镇的服务和辐射功能,往往忽略了城镇的建筑特色。国内外许多大城市都存在“钢筋水泥森林”,高楼大厦层出不穷的现象。
由于在城镇总体规划中,研究的是城镇空间布局结构、城镇特色分区、城镇标志地段的布局等,对某一地段的城镇环境的整体设计,当建筑项目不是很具体时,则是一种控制,制定设计导则。对于开始实施的建筑项目,建设设计的深度则应做到可实施,从对空间环境的序列、意境的创造,一直到小品设计、细部材料、尺寸,通过不断累积,形成城镇的建筑特色。
2、生态城镇的景观特色
城镇景观特色定位是城镇建设中一项十分必要和重要的工作。从历史、当代和未来的关系出发,寻求城镇景观特色的合理定位,这不仅能有的放矢地保护景观特色和创造景观特色,而且有利于形成或完善城镇景观特色结构,形成特色城镇的外部景观。
城镇景观特色是一定时空领域内某城镇景观(城镇地段景观)作为人们的审美对象相对于其他城镇所体现出的不同审美特征。它是一个富有时空对比效应、群体效应、优化效应、敏感效应的概念。
所谓城镇景观特色结构,是指某城镇内的重要地段或敏感地段不同类型的景观特色之构成方式。【例如】:北京景观特色结构,主要是由紫禁城古都景观特色、天安门广场纪念性景观特色、亚运村体育景观特色、王府井商业景观特色、传统四合院住宅景观特色所构成。武汉市景观特色结构,主要是由滨江租界建筑景观特色、龟山与蛇山自然与历史文化建筑景观特色、东湖风景区自然景观特色、磨山楚文化建筑景观特色、江汉路商业景观特色所构成。重庆的城市景观特色以滨江山城景观为特色,错落有致。其目的和意义在于,在城镇范国内,尤其是要在城镇重要地段或敏感地段寻求和创建该地段的景观特色,建构城镇良好的景观特色结构,以指导景观特色的保护和再创造。更重要的是,要在建构景观特色结构过程中,着重研究如何保护和再创那些能代表本城镇景观特色的地段性景观特色。
3、生态城镇的文化特色
城镇文化特色包括人的天赋、知识和智慧,城镇的历史与文化等。它不是城镇效益增长的附属要素,而是核心要素,是生产力发展和创造城镇财富的关键性因素。只有城镇文化等无形资本才能盘活城镇的有形资本。城镇文化特色有一个形成、积累、塑造、创新的过程,城镇规划建设可以从阶段到整体策划、塑造城市文化特色,从而集聚、强化、巩固城镇文化特色。
城镇是立体的图画,流动的风景线。欧洲人把他们的古城、古建筑都视为珍宝,文艺复兴时期那些大师的作品,也多体现在一座座建筑的设计、墙雕和绘画上。建筑物既是物质产品,也是文化产品,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载体和结晶。建设城镇需要艺术眼光和文化品味,体现市民的素质和理想追求的品格。大多数国际性城市、大城市和旅游城市既是建筑的精品,同时又是民族的、地区的文化集结点,传统的和现代的、东方和西方文明的汇合处。
在资本中,有形资本是基础资本,无形资本届于高级资本。城镇中的建筑、景观等有形资本是工具,城镇文化、精神等无形资本则是城镇运行的动力。城镇有形资本和无形资本有机地结合才能形成城镇资本活力。因此,在形成城镇建筑特色、景观特色的同时,也需要加强城镇文化特色的建设。
城镇是人类文明的创造地,因而在城镇中文化经济的前景非常广阔。城镇文化资源的开发有城镇历史、城镇名人、城镇特色等广阔空间,蕴藏着无限的资源,城镇规划建设可以有效地开发达些城镇精神资源。上海外滩所形成的建筑特色和文化历史特色使城镇有形资本与无形资本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了新的资本活力。今日的外滩与从前的外滩相比,其城市资本价值已大大增值。
城镇文化特色建设的最终体现是完善的城镇形象。城镇形象指城镇的内在实力和外显活力与未来发展积累的公众感知和综合评价。良好的城镇形象,从经济价值上看,是一个城镇的”无形资产”,是最好的招商广告;从政治价值上看,是一种巨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使市民产生自豪感和归宿感,境外人士产生安全感和友好感;从文化价值上看,是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心态文化的集中体现,是铭刻在千百万人心目中美的个性和魅力所在。城镇形象设计和建设与城市经济文化的发展存在着本质的同一性,同时又有独立性。城镇形象一旦形成和确立,就转化为一种力量,即推动力、吸引力、感召力、凝聚力等。通过自觉的、富有创造性的城镇形象设计与建设,可以激励市民的社会潜能,形成新的意识和追求,融合出新的社会能量。比如:香港用”飞龙在天”代表自己的城市形象,龙形图案在跑马场、飞机场等公众场所无所不在。与本质性特征相统一的、良好的城镇形象,必然产生巨大的综合效益。城镇形象的塑造过程是城镇文化特色的积累过程,是城镇政府、规划师以及全体市民对有形资产的科学组织过程。
(七)生态城镇化的管理
城镇管理的重要性不仅基于管理自身的巨大作用.而且必须认识到城镇管理是社会经济管理的一个特殊领域。由于现代城镇的聚集功能和规模功能不断增强,其结果是各种生产要素高度聚集。城镇越发达,规模越大,其管理的重要性愈发重要。
城镇是介于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之间的中间环节,是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结合部。城镇管理既是落实国家宏观管理的重要原则,也是保证企业微观管理合理实施和充分有效的重要环节。
1、生态城镇管理的内容及主体
城镇管理是一个综合概念,是指以城镇基础设施为重点内容,以发挥城镇综合效益为目的的综合管理。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现代化的城镇体系是一个由经济系统、社会系统、环境系统组成的复合系统,它同时进行着经济再生产、人口再生产和生态再生产,对城镇内部而言则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因此,城镇管理内容包含了经济管理、社会管理、环境管理三个最主要的方面。
2、城镇管理主体的多元化
在以传统计划经济为主的城镇管理模式中,政府通常被认为是城镇管理的唯一主体。由于政府在城镇管理中孤军作战,结果出现管不好、管不了的情况。现代化的城镇管理从社会系统工程的角度出发,要求城镇中包括政府机构在内的各类组织和社会成员都发挥管理主体的作用。因此,应建立起以政府为主导,有盈利性组织、非盈利组织或非政府组织、社会公众等多元主体参加的城镇管理主体模式。
2、城镇的社区管理
从城镇管理主体的变化中我们不难发现,管理重心的下移,形成了以社区管理为核心、市民协同参与的管理机制。社区的定位就是沟通政府和社会的桥梁、中介,因此它既不完全政府化也不是完全的民间组织,这一点与国外自治型社区有着本质的区分。
城镇社区的主要功能有政治功能、教育功能、服务功能、参与功能等。要充分发挥社区组织的功能,就必须建立健全社区各项管理制度。一是社区管理协调制度。协调是社区管理的关键环节。条与块之间是否能协调一致,是社区管理提高效率和效能的基础。定期召开协调会议,并明确街道办事处的综合协调权,从而保证社区管理协调顺利逆行。二是社区管理决策制度。决策是让区管理的主要行为。在社区管理中,不是要不要决策,而是如何决策的问题。对决策的程序、评估、咨询等应该形成严格的制度。而且,社区管理决策的输入因素不仅来自于上级领导的政策文件,也来自于从社区管理委员会和社区事务咨询协商委员会等组织表达出的让区居民的需要.社区自身建设与发展成为越来越重要的政策输入因素。要防止管理权限过于集中,也要防止权限过于分散。集中和分散的程度应当制度化、规范化。三是社区管理岗位责任制度。让区管理需要分工与协作,每个社区工作者都有相对明确的岗位职责分工,这是管理协调的重要保证。四是社区管理咨询与协商制度。让区管理作为基层性的社会管理活动,不仅应强调理性管理相依法管理,还应强调管理社会化和参与的扩大。因而应定期召开社区事务咨询与协商会议,使社区内单位与居民对社区管理提出咨询、建议和进行监督。另一方面,社区管理体系也应该建立通报制度,条和块的机构都应定期向社区内各单位与居民通报自己的工作情况.努力争取社区各方面力量的全面支持。
二、生态城镇化的园区产业发展模式
生态城镇化的园区发展坚持走“五化”模式:即产品高端化、产业集约化、管理工业化、实施生态化、创意人文化模式。
(一)产品高端化模式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产品高端化的优势越来越明显,相对于低端产品的质量差及中端产品的竞争激烈,高端产品还是一片蓝海。根据消费者对健康的追求,借助前沿的信息、先进的生产技术、产品的多元性、现代化的管理方式,通过对产品特性的研究与开发,将项目区产品成功地提升到“高品质、高价格、高档次、高品位”的品牌层面,走产品高端化的战略。了解高端产品价值营销的核心,通过各种营销策略来满足顾客价值,实现顾客和企业的双赢。最终达到产出---加工---销售的高端化产业链。
(二)产业集群化模式
党的十八大提出“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构想,突破“三农”问题的发展瓶颈。为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实施产业集群化,是推进生态城镇化的主要动力,是农村城镇化的加速器。产业集群化与农村生态城镇化互动发展,提升了区域整体竞争力。农业产业集群化要围绕“特色”、“优势”、“潜力”展开,重点发展区域特色强、竞争优势大、科技含量高、成长空间大、带动作用强的农业产业集群。
(三)管理工业化模式
确定生态农业为主导产业,实施区域布局,实现农产品品牌国际化。依靠龙头企业的带动,发展农产品规模经营,实行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动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组织经济形式。引入现代工业理念,包括工业经济的资源配置、市场营销、管理服务等观念与方式,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经营,用工业生产经营方式组织农业生产,以工业加工制造技术拉长农业产业链,借工业营销手段开拓农产品市场,使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商品农业、市场农业,融入现代工业化体系,成为高效率的新产业。此外按照工业经济以销定产、以销促产的普遍法制依据市场需求组织农业生产,纳入企业模式运营农业,使农业走向工业化组织经营轨道,使农民分享加工与销售环节的利润,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弱质性”弊病,提高农业增收能力。
(四)实施生态化模式
倡导“和谐社会”的理念,尊重历史文脉与地域文化,复兴被冷落或被遗忘的历史场所,找回失落的空间,重新唤起对当地历史的记忆。建立大地园林化、城乡一体化,城乡互动、互惠共存的协调关系,实现城乡生态化。建立人与自然互惠共存的协调关系。对当地山脉、水系、水源、湿地必须谨慎地加以保护。发展生态产业,推广生态建筑、生态出行与交通、生态用材,提倡生态化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利用天然能源和可再生资源,降低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建立城镇发展与自然演进平衡的监督与管理机制来促进生态化的实施。
(五)创意人文化模式
创意来源于社会又指导着社会发展,广义的创意是指起源于人类的创造力、技能和才华;狭义的创意是指产品、营销、管理、体制、机制等方面的一种创新和突破。因此,发展离不开创意。
我国城镇化发展与社会责任、文化保护、生态环保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为协调解决发展中的矛盾,必须转变发展方式。生态城镇化用创意人文化模式开辟城镇发展的新途径。注重传统与现代的结合;艺术与创意的植入;工农业与创意相融合;强化文化保护与社会经济相融合;注重科技与创意相融合;利用当地的地域历史文化、农耕文化、民俗风情、自然风光等资源,开拓乡村旅游、生态农业观光与体验的生态人文旅游项目,通过实现资源有效配置,以促进城镇产业经济发展繁荣。同时,通过生态旅游项目寓教于乐,使人们逐渐形成新的生态伦理观、生态道德,养成尊重自然、爱护自然、崇尚自然的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为维护可持续的城镇生态系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土地集约开发利用
土地是最基本的生产要素,是城镇化的重要依托,土地利用的集约化水平,直接关系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关系到生态城镇化发展的绩效。
生态城镇化本身就应该包含着土地集约利用这一重要问题。简单地说,土地集约利用就是在一定的土地面积上增加投入,以获得土地的更高报酬。城镇本身应该说就是集约化的空间组织形式,是政治、经济、文化、人口高度密集的中心,作为其载体的城镇土地也必然是高度集中,密集地使用。
纵观人类的经济发展历史,在农业经济社会,就存在土地集约利用问题,进入工业经济社会后,随着城镇数量和规模的同时发展,土地集约利用问题开始在城镇发展中显现。所以说,城镇土地集约利用问题源于农业土地集约利用问题。
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和快速城镇化进程中人地矛盾的加剧,使城镇土地集约利用问题成为许多学者和社会公众关注的热点。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有四点涵义:一是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前提是城市土地的合理利用,即布局合理,结构优化;二是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途径是通过增加存量地投入,改善经营管理,以提高土地使用效率;三是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目标是使城市土地利用达到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应;四是从时序特征上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是一个动态过程。
(一)我国城镇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1、城镇土地市场配置机制不健全,用地秩序混乱。
虽然推行国有土地的有偿有限期和允许依法流转的市场配置制度,使国有土地的商品属性得到释放,但传统的土地管理体制还在发挥作用。一些企事业单位缺乏节约土地的意识与动力,加之政府管理调控不力,造成部分城镇土地资源长期呆滞。再者,城镇规划范围内夹杂着大量的农民集体土地,国有与集体土地犬牙交错,市场主体复杂,违法用地和非法转让、出租土地等现象大量存在,用地秩序混乱,严重影响了城镇土地集约利用。
2、城镇扩展占用耕地现象严重,耕地锐减。
土地非农化是城镇化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城镇化水平的提高肯定会造成耕地面积的减少。但长期以来,我国的城镇化基本上走的是外延发展道路。占用土地过多,造成耕地面积大量减少。据有关统计资料表明,1978—1994年16年,我国城镇化水平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城镇建成区面积扩大1056平方公里,耕地减少41万平方公里。小城镇发展在土地利用上存在增长速度快、用途变更多、地权交叉、主体多元的特征。这对于土地的合理利用是极为有害的。1993年国务院批复北京1991至2010年城市总体规划后仅过去两年,北京市中心区就提前15年达到城市用地规模(288.07平方公里)。另外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全国开发区占地总面积为360007平方公里,其中闲置的土地面积约占开发区总面积的43%。可见,城镇用地规模过度膨胀,不仅造成了城镇土地利用集约度极度低下,而且侵占了大量的耕地,更为严重的是城镇扩展占用的周边土地常常是质量最为优良的耕地。
3、城镇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绿地面积少,城镇生态环境差
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城镇用地结构中,工业用地占到30%左右,超过美国(7.3%)和香港特区(6%),也超过许多发展中国家。《1994年城市建设统计年报》显示,著名的旅游城市桂林、苏州、杭州的工业用地分别占用地总量的27.9%、25.8%和22.2%,相反,道路广场用地却分别只有3%、7%和7.2%;由于城镇绿地具有明显的生态效应和景观效应,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发展城镇绿化,以促进城镇与自然融合。联合国环境组织要求,城镇绿地面积达到人均60平方米为最佳居住环境。目前世界上绿化较好的城市:华沙人均绿地面积90平方米、维也纳70平方米、斯德哥尔摩68.3平方米、华盛顿45.7平方米、莫斯科44平方米、伦敦22.8平方米,堪称花园城市的堪培拉公共绿地占总用地量的38%。城市公共绿地面积,人均一般要10—15平方米,我国现在很多大城市,远远低于这个水平。上海为1.65平方米、杭州为5.78平方米,低于国家要求人均绿地面积8平方米的指标,与世界水平差距更远。
4、城镇人均用地水平偏高
建国50多年来,我国城镇土地利用基本上沿着粗放型模式发展,土地产出率较低,老工业区用地产出率更低。城镇用地增长速度高于城市人口的发展速度,城市人均用地呈增长趋势。1986—1996年,全国非农业人口增长60%,城镇用地却增长了107%。据统计分析,目前我国城镇建设用地人均133平方米,而我国城镇规划部门推荐的城市建设用地指标为100平方米/人,大部分地区城市人均占地量远远超出了这一标准。
5、土地利用效率低,浪费严重
城镇土地利用效率水平可以分为两个层次,即反映城镇土地整体配置水平的“结构效率“和体现城镇土地个体使用水平的“边际效率”。土地的结构效率与城镇土地的功能布局、各类用地的比例关系以及城镇土地的环境容量水平有关;土地的边际效率主要取决于土地的使用方式,即土地的使用功能与开发强度。我国城镇土地配置不够合理、土地利用效率不高在以上两个层次上均有体现。
旧城区大片的平房长期得不到改造,土地浪费非常严重。如在经济发达省份浙江省,在建设用地供应紧张的同时,土地资源低效利用及圈而不用的现象仍然不同程度存在。各类开发区表现得更为突出,项目用地基本上为单层厂房,投资强度一般每亩只有几十万元,有些甚至低于西部省份的水平“。
6、土地征用后农民补偿不到位,造成群体事件
城镇化的过程也是部分农民失去土地的过程,在某种意义上也就是土地由资源向资产和资本转换的过程。实际上,农民最终是以提供资本的方式参与了城镇化进程。失地农民为城镇化贡献了资本,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在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变换为城镇发展的重要资源后,对农民未能合理补偿,这不仅严重损害了农民利益,还因为剥夺农民最基本的生产、生活条件而引发了严重的社会问题。近几年,在全国各地方出现的上访事件中,有1/3左右都与失地农民的补偿问题相关。贵州省巧家县出现的事件就是典型一例。2012年5月10日,云南省巧家县白鹤滩镇花桥社区便民服务大厅发生一起爆炸案,造成4人死亡16人受伤。这是一起由城镇化引起的典型群体事件。原因是当地政府在城镇化中,低价强征农民良田,强拆农民房屋,遭到村民极力抵制和不满,在此之前,该县因强拆已经发生过几次小规模官民冲突,当地政府并未引起足够重视,任由事情恶化,最终酿成悲剧。
在过去的城镇化过程中,我国强拆事件屡禁不止。
(二)新型城镇化土地集约利用的现状和意义
1、新型城镇化土地集约利用的现状
我国土地资源、耕地资源的人均拥有量很低。我国人均耕地仅1.4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有三分之一的省、市人均耕地不足1亩,有666个县低于联合国制定的0.8亩的警戒线,更有463个县低于人均0.5亩的危险线。大体上说,南方和东部沿海地带多数县的人均耕地面积都在0.5亩的危险线上下。
我国人均耕地面积还将呈减少趋势。虽然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已使我国现在的人口生育率降到国际平均水平,但由于人口基数过大,这几年年均净增人口仍在1300万左右,未来十几年每年新增人口仍然在1000万左右。同时,为适应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和维护生态环境需要,退耕还林、建设生态屏障还将继续推行。因此,人均耕地面积还将呈减少趋势。
我国的粮食供应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耕地的减少,同时种植粮食作物收入不高,使我国的粮食产量逐年下降,造成粮食供给偏紧的局面,从我国小城镇建设用地的实际情况来看,还存在小城镇
建设由于缺乏乡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或者总体规划不完善,操作性差,土地集约化利用不能切实实现等问题。例如,居住用地比重过大,公共设施和绿化用地比重偏少;城镇布局分散,道路建设不规范,建筑布局零乱等。
以上情况充分说明,我国应定新型城镇化土地集约利用的道路,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尽最大努力切实保护耕地,贯彻落实我国土地利用的基本国策。
2、新型城镇化土地集约利用的战略意义
土地集约化利用是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城镇建设发展需要占用土地。土地资源稀缺,集约化利用才是出路。我们的发展观是科学的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可持续发展要求我们珍惜资源,保护资源,合理开发资源。土地资源是最重要、最基本的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繁衍、安居乐业之根本。土地资源管理工作只有通过贯彻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才能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土地集约化利用是城镇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城镇产业发展需要利用土地,但土地使用规模过大,不但会增加单位土地的产业产出成本,而且大量占用农业用地。
西部国土资源丰富,但土地的质量从总体上看比较低。戈壁、沙漠、山地比例较大。从战略上看。集约化利用土地对西部城镇建设也是至关重要的。节约土地还可减少社会矛盾,因为西部农民对土地的依赖程度比东部高,少占用土地,就可减少失地农民,进而缓解农民失地引发的社会问题。
(三)生态城镇化土地集约利用的措施
生态城镇化土地集约利用要求城镇发展应当坚持严格控制增量用地,充分发挥存量土地利用潜力,合理安排经济建设和城市发展所必需的建设用地,实现城镇土地的最佳配置。
1、严格执行土地管理法律法规
加大土地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执法力度。新《土地管理法》在城镇土地利用的实践中的法规指导性、约束力正不断增强。另一方面,城镇建设的土地利用要完全步入法制化轨道。还需要作长期持久的、认真细致的工作。法律制度的效率取决于执法和全体公民的法制意识和法律水平。坚持认真学习、大力宣传新《土地管理法》对我国城镇建设的法制环境建设是十分重要的,是城镇建设的有序发展的必备条件。
严格耕地占补平衡。《土地管理法》在确立占补平衡制度时,对补充耕地的质量要求做出了明确规定:占补平衡必须由占用耕地的单位负责开垦与所占用耕地的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但是,不少地区为了使建设项目占用耕地能够得到及时的补充,以满足建设项目占用耕地审批的需要,对补充耕地的质量保证往往只停留在几个简单的数字要求上,对土壤的鉴定、质量验收、开发后的利用管理等方面缺乏有效的监督保证措施。因而开发出的耕地质量较差,很难形成一定的生产能力,甚至造成丢荒。这不仅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耕地占补平衡“,而且造成了资源的破坏和开发资金的浪费。运用价格机制调控用地,土地价格要反映土地价值,制定基准地价和协议出让土地最低价标准。严禁压低地价招商。
严格土地审批。在土地使用审批上,要防止人情审批,审批程序要合法,审批内容要真实。
2、严格按规划使用土地
第一,严格控制建设用地增量。要真正使城镇建设所对应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共同成为城镇建设用地的约束,按照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对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并施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
第二,节约用地。着力盘活土地存量,推动土地的市场化配置,制定和实施新的土地实施标准,严禁闲置土地。首先,要提高城镇土地使用税征收标准和扩大各级土地征收额的差距,并缩小免缴土地使用税的土地范围。其次,加大土地整理力度和旧镇区改造的力度,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土地整理是切实保护耕地的重要措施。旧镇区改造是节约耕地的必要手段。我国分批实施重点建设的小城镇数量巨大,加大土地整理和旧镇区改造的力度。从而保护、节约耕地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最后,加大现在小城镇的整合。由于小城镇的规模经济和聚集效益不如大中城市,发展第三产业的条件不如大中城市,小城镇必须主要依托第二产业寻求生存和发展,而第二产业的占地明显比第三产业多。而且,小城镇土地的利用效率也较大中城市低。小城镇的过度分散发展,势必要消耗大量的土地资源,势必从总体上降低城镇化过程中的土地利用效率。因此,从节约土地资源计,也有必要淘汰一部分效率较低、规模过小、产业基础较差的小城镇。
切实保护耕地特别是保护基本农田。全国现有基本农田总量不能减少,用途不能改变,质量不能下降。基本农田要落实到地块和农户,严禁擅自改变和占用。
3、严禁政府和企业土地寻租
城镇政府要自觉地走出土地寻租的误区租行为。这也是确保土地使用的公平、公正。
4、完善征地补偿和安置制度
健全征地补偿和安置制度。综合运用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实行标本兼治,有效解决征地补偿和安置中存在的问题。首先,应健全征地程序,同时对征地程序做好相应的监督工作。其次,要合理确定征地补偿和安置标准,确保被征地农民的生活水平不因征地而下降,这个标准应随着经济汁会发展水平的提高进行适当提高。
5、引入市场机制,摸清家底,盘活资产
构建城乡一体的土地制度,让城乡金融、土地等要素流转起来,形成城乡一体化的生产经营体系,开展土地流转的探索:对县域内现有农村闲置的宅基地、乡镇企业用地、公共设施用地等集体建设用地进行全面的清理,进行公平、公开、公正的流转或交易,变死资产为活资产。首先把这些资产作为生态城镇建设的资本市场化营运机制的资本,然后,建立政府性投融资平台(以下简称“平台公司”)。政府性投融资平台是在十八大提出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的背景下出现的,有两个涵义:一是投入模式为“赤字财政+地方国债+政策性贷款+企业债券”,这是典型的撬动模式。二是投资方向重在基础与民生,重点锁定在关注民生、“三农”与生态城镇建设,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做好节能减排工作。不搞重化工工业,不搞重复建设。

推荐
吃尽千辛万苦 走遍千山万水 说尽千言万语 想尽千方百计
类别:总裁解读 |   浏览数(1674) |  评论(0) |  收藏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最多只能输入150个文字,目前已输入 0 个字。
表情 [更多]
匿名评论
登陆账号: 密码: 找回密码 注册
看不清楚,换一张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总裁网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