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

发送短消息 加为好友
姓名: 袁成达
领域: 企业战略  运营管理  企业文化  资本运作  商业模式 
地点: 北京 海淀
签名: 吃尽千辛万苦
走遍千山万水
说尽千言万语
想尽千方百计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646
  • 博客访问:1766799

专家文章

袁成达 探索新路:走中国特色生态城镇化之路 2013-07-24

标签:

 

 

文/袁成达

  近10年来,我国城镇化率每年约提高1.5个百分点,城镇人口以平均每年2000万的速度递增。按这样的速度发展,未来20年里,我国的城镇化率将提高到70%以上,城镇人口还会净增3亿人。中国人口以世界上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向城镇集中,这无疑意味着,在让数以十亿计的人口享受到现代城市文明成果的同时,也必然面临着世界上前所未有的生态难题。
目前,国内一些处于不健康或亚健康状态的城镇,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人口过于密集,交通拥堵严重,空气和水体遭到污染,噪音超标,设施基本功能缺失,资源消耗系数较大,可循环系数偏低,宜居水平较差。一些中小城市近年来发展很快,但同时空气质量等环境指标明显下滑,生态优势在下降。城镇的这种状况显然已不能适应科学发展的要求。
而生态城镇化既是城镇化发展进程的必由之路,也是探索破解城镇化盲目发展造成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社会和谐等难题的一个创新之路。因此,走中国特色的生态城镇化之路已刻不容缓。要解决目前城镇化建设的种种问题,就要走建设生态城镇之路,在以循环经济理论建设生态城镇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利用城镇自身优势,因势利导,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并要依法进行生态管理,保护城镇的生态环境,建设和谐的生态城镇。


一、 生态城镇化的内涵、特性及意义
  (一)生态城镇化的内涵
  什么是生态城镇化?生态城镇化是指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统筹考虑城镇建设与人口、环境、资源、产业、文化、社会和谐等之间的关系,坚持从实际出发,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以城镇总体生态环境、产业结构、社区建设、消费方式的优化转型为出发点和归宿,以方便、和谐、宜居、低碳为目标,全面建设绿色环境、绿色经济、绿色社会、绿色人文、绿色消费的生态城镇,谋求新型城镇经济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道路。
生态城镇化的“生态”就是要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城镇化的全过程,由过去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规模的扩张,转变为以提升城镇的生态文明、公共服务等内涵为中心,真正使我们的城镇成为具有较高品质的宜居宜业之所。生态城镇的“城镇”已不是一般概念的城镇,而是与其所处的区域是一个有机的生态系统;是人、自然与社会、环境和谐共生、协调发展的生态型可持续发展城镇;是一个不断探索创新的生态化发展过程,同时也是人类自身发展的过程,它与传统的小城镇有本质的区别。生态城镇化目前真正代表了城镇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战略目标,是人们实现城镇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20世纪80年代,我国率先开展的江苏大丰县生态规划、安徽马鞍山市生态规划、四川乐山绿心环境生态城市结合新模式规划,90年代的浙江绍兴县夏履生态镇建设、青岛、上海、深圳、扬州等生态市建设规划,大大丰富了生态城镇规划的理论与实践。2002年7月国家环保局颁发《生态省、市、县建设指标(试行)》,同时颁发了《关于深入开展创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活动的通知》,国内各城市更掀起生态城镇规划和建设热潮。截止2005年9月,在海南、吉林、黑龙江、浙江、山东、江苏等6个省开展生态省建设的基础上,河北、陕西、四川、天津、广西5个省市也开展了相关工作,全国生态省、生态城镇建设呈现蓬勃发展的势头。
(二)生态城镇化的特性
  1、生态化是生态城镇化的基本特征
生态城镇化首先要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城镇化全过程,这是生态城镇化的基本特征。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度发展,支撑城镇化发展的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生态资源等都到了极限,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矛盾更加突出。因此,新型城镇化不能简单的重走圈地盖高楼、建广场、修马路的老路子,更要拒绝大拆村落,大建空置房的野蛮行径,以防进而扩大钢铁、水泥、塑料等行业的产能过剩,进一步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
去冬今春,雾锁京城,笼罩中原,北京成了雾都,中原成了雾原。这些污染祸起“萧墙”——房子建多了,刺激钢铁、水泥、塑料等行业加大生产,加上日益增多的汽车,各种污染源超标排放,生态环境已是不堪重负。
故而,新型城镇化更需要生态化的实施理念。走低碳城镇化之路,建设绿色宜居城镇。积极推进企业节能减排,走新型的生态工业化道路,建设低碳生态绿色的乡村城镇。在城镇生活上,调整能源结构,减少高排放高污染的能源使用,尽量用一些可再生清洁能源如太阳能、天然气、电能等;通过合理规划对污染源进行治理,改善城镇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积极实施生物农业、高效农业、立体农业、循环农业、观光农业,提升农业产业化科技含量,减少农药、化肥等对土地、水源、大气的污染;提高城镇居民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意识,改变农村居民原来的生活陋习,控制生活垃圾等带来的二次污染;大力宣传生态文明建设,绝对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绿色宜居新城镇。
生态城镇化的愿景规划应该是实现农业生产机械化、农业管理企业化、农业发展生态化、农村生活城市化、农村民主大众化、农村保障集体化;当你走近这些位于乡村的中小城镇,你会觉得不像是在乡村,倒像是身在美丽的城市,你会看到文明生产、体面生活的农民,发现他们工作有序,生活有度的思想境界,感受人与人平等、热情,人与社会、自然和谐的气氛,这应该就是百姓所盼望的新型城镇化。
2、人本化是生态城镇化的核心理念
在生态城镇化过程中,首先要把握住城镇化的核心——人本化,才能在城镇化过程中少走弯路,多见成效。
有统计数据显示,去年中国城镇化水平按照常住人口来计算,已经达到52.6%左右。“超过了50%,这就使得我国的城乡结构发生了一个历史性的变化,可以说大部分人已经在城市里生活。但是,如果把统计口径里面那些没有享受城市居民待遇的2.7亿农民工排除,中国真正的城镇化率目前不到38%。
毋庸置疑,当前城镇化正面临着扩张速度远高于质量、农民“被城镇化”、掠夺式开发、社会矛盾加剧、生态成本透支等种种挑战。从目前的情形来看,城镇化依然是以投资驱动和“房产化”为主,是一种功利性的城镇化,而不是我们所期待的人本化的城镇化。
城镇化实施的过程中要把握好的关键问题是以人为本,即人本化的城镇化。
首先要解决进城农民的安居乐业和后顾之忧的问题,即“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这些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要解决好这个关键问题,需要政府做好以下几点。
一是政府要出台一系列措施帮助农民转变为市民,建立健全城镇社会保障机制。政府投入专项资金用于失地农民就业援助、为失地农民购买医疗、养老保险。要让进城农民留得住,住得稳,生活得更好。
二是政府要加大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从城镇长远发展着眼,坚持统筹规划、科学布局,不断提高城镇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水平。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优化道路交通网络、公交体系、医疗服务设施空间布局和功能配置,加快提升城镇承载服务能力。
三是新型城镇化要突破盲目扩张的惯性,由过去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扩大、空间扩张,改变为以提升城市的文化、公共服务等内涵为中心,真正使城镇成为具有较高品质的适宜人居之所。
李克强总理强调,推进城镇化,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关键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目的是造福百姓。在未来五到十年间,中国的城镇化将更注重其以人为本的民生属性。
3、个性化是生态城镇化的重要特征
新型城镇化不仅仅是“圈地盖楼”,也不仅仅是表面的“光面堂皇”,更不能一建了之、让农民一进了之,而是每个城镇都应有自己独特的个性。
新型城镇化要突破“千镇一面”,坚持和发展自己的个性。近些年在以往所谓的城镇化的“旧城改造”、“危旧房改造”中,由于深受强势的城市文化以及外来文化的影响,一些古香古色的传统文化小镇,遭到大拆大建的毁灭性开发,致使一片片积淀丰富人文信息的历史街区被夷为平地,一座座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传统民居被无情摧毁。取而代之的则是“南方北方一个样,大城小城一个样,城里城外一个样”的千城一面的乱象。
城镇化带来的不是福,而是传统文化记忆的消失。一个没有自己独特个性的城镇,就像失去魂魄的一堆钢筋水泥丛林,对其今后的产业发展布局,尤其是对其乡村农耕文化旅游的发展,绝对是致命的缺憾。
因此,个性化是生态城镇化的重要特征。新型城镇化不但在风格上要有魅力,在产业发展上也要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因地制宜发展个性化的特色产业,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游则游,努力保持和发挥好自身个性化特色,并使之转化为促进城镇化发展的动力。
4、绿色消费、循环利用是生态城镇化的主要特征
绿色消费、循环利用是依据建设生态社会、循环经济理念、清洁生产的要求而形成的生态型生产消费模式。通过建设生态产业园区,用物流或物质传递等方式把不同工厂或企业连接起来,形成共享资源和副产品的合理利用的产业共同生存,遵循资源一产品一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模式,实现低投入、低排放、高产出的“两低一高”的经济运行效果,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城镇的有效途径。
同时,积极倡导和强化社区居民绿色消费意识,通过大力宣传和一些强有力措施引导居民有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绿色消费意识,带动居民对煤、电、油、气、粮等能源与资源节约,大力推广太阳能、节能灯和节能产品,减少能源消耗,积极创建资源节约型社会。
由于在消费过程中缺乏合理引导,导致人们自我形成了很多不良的消费习惯,比如“面子消费”、“过度消费”、“炫耀性消费”、“一次性消费”和“便捷消费”在城镇居民中广泛存在。不少人甚至认为节约消费就是抠门、没面子,其实这些消费行为和习惯带来的是严重的污染和浪费。构建绿色消费模式,当前的重点是践行“低碳消费”,对城镇居民而言,有三个生态消费的建议:一是减少日常“便利消费”,尤其要减少对“一次性”用品的消费,如一次性塑料袋、一次性口杯;二是淡化“面子消费”,中国人比较讲面子,这几乎是人们的共识,必须淡化面子意识;三是戒除“奢侈消费”嗜好,大房子、豪华车这些东西和生活质量高低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我国内地最典型的生态循环利用的是广西贵港国家生态工业(制糖)示范园区,促进传统经济向生态型、资源型、循环型和现代生态农业转变。是我国比较系统的将清洁生产、循环经济作为城镇(城市)建设与实施的经典案例。该园区有六个系统,各系统内分别有产品产出,各系统之间使园区内资源得到最佳配置,废弃物得到有效利用,环境污染减少到最低程度。其中,甘蔗一制糖一蔗渣造纸及制糖一糖蜜制酒精一酒精废液制复合肥生态链为两条主线的工业生态链,相互间通过中间产品和废弃物的相互交换、互相衔接,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比较闭合的生态工业网状结构。物流中没有废物概念,只有资源概念,各环节实现了充分的资源共享,变污染负效益为资源正效益。
(三)生态城镇化的现实意义
  党的十八大提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我国的城镇化发展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好时机。目前城镇化体系现状是大城市中心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农村城镇数量不足质量较差,城镇密度过分稀疏。由于受金融风暴的影响,许多企业面临倒闭,大量打工的农民无奈之下只有下岗回乡。在这种情形下,生态城镇化不仅对推进城镇化发展具有长远战略意义,在当前形势下对稳定现有城镇化成果,拉动内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务之急是加速中西部地区的城镇化进程,而生态城镇化建设是其加速器。
近年来,我国的城镇化建设突飞猛进。但在城镇化过程中,人们在注重其经济效益时,往往忽视了社会和环境效益,致使城镇化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如资源浪费问题、城镇环境污染问题等等,影响了城镇健康发展。当前保护城镇的生态环境,实现生态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时代的紧迫要求和人们的强烈愿望。
我国广大农村的中小城镇是“城之尾,乡之首”,是城乡之间的纽带和桥梁,是城乡结合的社会综合体。中小城镇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龙头,是中国经济中最有活力的组成部分之一,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载体。生态城镇化建设对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生态城镇化的发展思路
  走生态城镇化发展道路,要科学地选择发展思路,切合实际地确定发展模式。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有自身发展的条件和规律。因此.生态城镇化的模式应依据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制定.其发展思路应根据具体条件及自身规律进行选择。
不断强化生态城镇化建设的生态效益和生态化水平。改变生产环节模式和消费环节模式。逐步将以往的传统粗放式“单向型”、“经济型”城镇发展模式转变为可持续的“闭环型”、“效益型”发展模式;引导绿色食品的消费观念,培育环境友好的商品与服务业体系;改善生态环境,为城镇居民提供生态服务的功能进一步改进;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促使对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功能进一步强化;加大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的建设,确保生态城镇化建设健康可持续发展。


、生态城镇化的发展模式
  (一)生态工业模式:工业向园区集聚,集中建立清洁产业园
  此类城镇经济条件比较好,工业企业较多,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由于有比较优越的地理位置,对其建立绿色工业园创造了条件。
在工业兴市进程中,坚持产业聚集,企业向各类开发区集中,实行投资强度控制,集约利用土地。为了吸引高科技和维系产业链的企业投资,积极为投资商创造有利条件。首先不断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其次健全服务支撑体系,营造服务环境优势;建立生态产业链,营造产业聚集优势。
产业集聚是产业发展演化过程中的一种地缘现象,是指由多数企业共同组成的产业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集中,以实现集聚效益的一种现象。形成“集聚一再集聚”的良性循环发展。产业集聚模式的集聚效应不仅仅用经济因素来衡量,也要考虑社会、文化和制度方面。在区位优势和主导产业的共同条件下,随着企业的逐渐加入,建立闭环链,形成生态产业集聚。一方面集聚模式可以给企业增加利益、节约成本等。另一方面,还可通过吸引更多企业的加入,改善循环链弹性结构,提高生态产业园的稳定性。此外,集聚模式引起各企业之间竞争力增强,使园区整体的竞争能力得到提升。集聚模式是一种重要的生态产业园区发展模式,对区域经济发展都有巨大的影响,对区域经济的辐射有带动作用。
生态工业园区是依据循环经济理念、清洁生产要求而设计建立的一种新型工业组织形态。它通过物流或物质传递等方式把不同工厂或企业连接起来,形成共享资源和副产品的合理利用的产业共同生存,建立“生产者一消费者一分解者”的物质循环路线,使一个企业的废物或副产品成为另一个企业的原材料或能源,形成企业之间的共生网络。寻求物质闭环循环、能量多级利用和废物产生最小化。生态工业园区是我国现代工业园区改造的目标,主要是使各环节在环境和经济上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以工业化为龙头,以生态城镇工业园为主要载体,积极构建生态产业链,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形成以外向型为主导的生态工业园,同时适当调整产业结构,继续发挥其在县域工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使之成为县域工业生态产业链中的一部分。
生态工业园是提高资源的利用水平、减少污染浪费的有效途径。生态工业园遵循生态工业原理,使得物质与能量的利用效率得到相当大的提高。生态工业园遵循的是资源一产品一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模式,实现的是低投入、低排放、高产出的“两低一高”的经济运行效果。建设生态城镇,就要根据其资源及经济发展的条件,积极发展城镇生态工业园,充分发挥生态工业园的优势.使城镇在工业化、城镇化的过程中,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充分利用资源。
鉴于工业园的发展空间,结合现有的产业结构和基础设施状况,以物质集成、能量集成、信息集成为手段,把物质生产链和信息生态链相结合,促进园内资源高效循环和充分利用,实现废弃物零排放。完善工业固体废物的回收、循环利用。
陕西临潼新丰工业园区位于陕西临潼市,是陕西省和西安市确定的重点企业小区,整个园区以铁路编组站为依托,以108国道为轴心向两翼发展优惠的政策、优越的环境、科学的管理、开拓的思路给这个园区增添了迅速崛起加快发展的良好机遇。
1996年新丰街道办事处被国家发改委确定为全国改革试点城镇,同时又是省、市重点企业小区,2003年又被临潼区确定为“临潼区新丰工业园区”,属于新丰城镇建设总体规划中的四大功能分区之一。规划面积3000亩,现已建成1470亩。截止2007年底,入区企业数量已达40余家,工业总产值达22亿元,工业增加值达到4.5亿元,上缴税金5000万元。在入区企业中,投资亿元以上企业4家,过千万以上企业11家,过百万以上企业21家投资总额超过10亿元以上产品涉及到油脂、化工、纺织、造纸、建材、乳业、饮品、玻璃器皿、机械制造加工、包装容器、电力设备、石油设备等10多个种类,其中主要企业有:世界500强的荷兰壳牌(西安)沥青产品有限公司、澳商独资的西安柏瑞尔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中泰合资的西安伊力泰普克饮品有限公司、陕西银河电力杆塔有限责任公司、石羊集团西安邦淇科技制油有限公司、陕西禾丰饲料有限公司、陕西延中石油有限公司、新疆昌隆包装容器有限公司、西安新环境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西安丰源缝制有限公司、西安透平低速风机有限公司等一批中外驰名的大中型工业企业。同时,优惠的招商政策,良好的投资环境是新丰工业园区不断发展的重要保障。建园之初,他们制定了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从土地出让、政策规定范围等最大限度的为入区企业考虑,并做好周围环境的治理,为入园企业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使他们安心生产,入区放心。到目前为止,入区的企业对新丰镇的污染基本没有,反而促进了新丰的快速发展。


(二)生态农业模式: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建立生态城郊观光型和林粮牧业型生态农业
  此类城镇位于城市远郊区,主要分布在农业生态功能区内,是城乡居民菜、瓜果、禽、肉的主要生产基地。围绕发展空间领域,进一步提升农业科技水平,推进生态农业发展,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逐步调整农村村庄、集镇用地,引导其向集约化方向发展。一方面,通过迁村并点,使农村住宅逐步向中心村和小城镇集中。如在规划区内建造多层农民公寓,建立新型农民社区,同时改善农民居住环境,既节约土地,又减少基础设施的投入,实现农民住宅用地集约化。另一方面,通过迁村并点和搬迁改造,使人口向集中居住区聚集,乡镇企业逐步向工业园区集中,实现农村非农建设用地的集约利用。
目前农村乡镇企业用地比较分散,存在大量“宽打宽用”现象。因此,农村非农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还大有潜力可挖。十七届二中全会通过的《决议》明确规定: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这就意味着农民可以放弃土地使用权,将土地使用权以某种形式租让出去获取土地收益,将土地的生存保障转化为现金保障。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而推动城镇化的进程。探寻合理的农村土地流转模式,为小城镇发展和农村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同时推行优势产业向最适宜区域集中,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群和产业带,从而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鼓励农民以参股、股份转让、租赁等方式,有偿有限期地将承包地转向专业生产户、农场、园区、龙头企业,土地发展规模经营。
此种模式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对农业结构进行调整,制定出区域内养殖和果菜的农业生产格局。即一部分发展已具有一定优势和规模的养鱼和奶牛;另一部分部发展蔬菜大棚,发展花卉。采用土地入股、带地进场等形式,利用“公司+基地+农户”方式组建规模化现代农庄(场),实现种植一养殖一加工一贸易一体化服务。引导培育一批农业优势产业和农产品基地,着力提高农业优势产业竞争力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搞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加大农业优势产业布局调整。
1、生态化城郊观光农业模式
依托城郊的风貌以及周围区域的旅游环境,充分发挥优越的地理位置及资源优势,围绕林果业、花卉、苗圃等产业,大力开发休闲观光生态农业,实现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业的叠加融合与双赢。同时,积极推广农作物留茬免耕技术,加大推广节能(秸秆还田)、清洁能源(沼气)的实施工作,大力发展低环境影响的绿色食品、饲料业、有机肥料的生产加工,确保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质量安全。立足镇域内的农业生产特色,建立和巩固与各生态功能区资源环境相适应的生态农业模式,实施科技兴农,积极推广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大棚菜和苗圃基地的建设。大力发展观光生态农业,充分体现农业生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结合。
坚持农业抓品牌,增加收入,“兴牧、扩菜、优果、增林、扶特”五业并举,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绿色植被恢复、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将打造优势品牌作为实现农业大发展的重要举措。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快农产品品牌和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做好无公害产品认证和名优农产品商标注册工作。积极引导和扶持奶畜、蔬菜、杂果三大特色产业的发展,优化布局,发展农村特色经济,精心策划,实施名优特产品的深加工,精包装项目,加快实施品牌战略,推出更多的名优产品,不断提升企业的市场信誊和竞争力。
例如吉林省公主岭市打造玉米文化名片,公主岭市依托本地农业特色,将弘扬玉米文化作为重要的城市品牌,2012年,公主岭市举办了玉米美食文化节,极具视觉观赏性的展示作品,不仅在传统与时尚的结合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同时把营养、美味、健康的理念融入其中;作品构思奇巧、设计新颖,极具时尚气息和市场推广价值,也充分展示了公主岭市乡村生态旅游的特色和优势。
2、林粮牧业型生态农业模式
有些城镇所处区域生态脆弱,植被覆盖低,水土流失严重,低洼地多洪涝灾害。为了改善脆弱的生态环境,必须实行荒坡地植树造林,沟渠排水,把荒山变成绿地。促进农业发展。经济林、果树等都有很好的经济效益。退耕还林的部分地方,可适当种植草业,种草比种树见效快,而且草的适应性强,可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保持水土,为畜牧业提供原料,经济效益见效快。
根据镇域内农业产业分布特点,可以将其分为蔬菜、花卉种植区,粮食种植区和养殖业基地。在山地丘陵农业区发展“林果一花卉一畜牧”生态模式,在低洼农业区发展“种植一家禽养殖”生态模式。这样农林牧皆有可为,提高了农业产出的多样性,增加了农民收入。
我国的生态农业实质是一种综合生态因素和社会因素而形成的生态经济农业,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结合建立起来的具有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权衡发展的新模式。中国目前生态农业建设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积极推广农作物留茬免耕技术,有效遏制了秸秆焚烧大力推广玉米秸秆还田技术,提高生物能的利用率和废物的循环转化。利用野生绿肥、河流沉积物等,增加有机肥投入。第二,充分利用太阳能,努力实现农业生产的物质转化,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同时,使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对其进行多层次、综合、循环利用,实现无污染的清洁生产,以不断提高农业生产力;第三,保护、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要保护森林,防治水土流失,保护土壤,保护各种生态系统综合发展。第四,防治土壤污染,使蔬菜、瓜果等农业生产拥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生物能的利用率和废物循环转化率是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节。形成现代生态农业循环模式,要达到这个目标,就要注意从整体上合理布局生态农业的结构和功能,优化、协调整个生态系统。最终获得农业生产的生态经济最高效益。
地处浙江西部天目山区的安吉曾是浙江20个贫困县之一。上世纪九十年代,造纸、化工、建材、印染等企业的崛起,使贫困县帽子很快摘掉。然而,问题也很快出现:青山被毁,污水横流,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的破坏。特别是严重的水污染危及下游的太湖。1998年,被国务院发出黄牌警告。县领导痛定思痛,确定生态立县,以“绿色产业”一青二白(毛竹和白茶)塑造美丽乡村,实现富民强县,经济社会效益全面发展。全县15个乡镇中有12个被评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居全国首位。


(三)生态服务业模式:生态旅游与生态物流模式
  “生态服务业”指的是第三产业的生态化,就是将生态的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贯穿到第三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来。生态服务业包括生态旅游、生态物流商贸、科技服务业等。我国从2008年6月1号起,超市不再向消费者提供塑料袋,建议大家使用环保袋,由此可见,已经充分意识到“白色污染”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严重污染。还有很多旅游胜地都设立了“文明旅游”的提示牌,建议旅游者注重对环境的保护,提倡生态旅游。
1、生态旅游模式:生态旅游业与维护生态环境相结合
此类型城镇主要分布在自然生态功能区内,具有较好的生态条件,自然风貌保持良好,还有文物古迹等旅游资源,这类城镇在产业发展战略上主要依赖其旅游优势资源,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同时带动住宿、餐饮等项目,增加多方位需求。生态旅游可以认为是建立在可持续基础上的自然旅游。由于它注重高科技投入和以保护生态平衡为前提,所以给游客提供了良好的生态观光休闲环境。
生态旅游模式对于生态城镇发展来说既是一个高效益的产业,也是一条改善生态环境的途径。改善生态环境要以植被恢复和林木保护为主,在树种的选择上以本土植物、经济林为主,在植物配置上以自然休闲为主,不但可以维持城镇的生态环境,又能改善其旅游环境。在生态建设方面应以本区域自然景观轴线为主,保证其在大自然原生态的怀抱中。实现以绿兴镇,以游促镇的良性循环。
例如,胶东半岛的“海草房”旅游开发项目。地处胶东半岛的山东荣成市东楮岛村有一种被称为“海草房”的传统民居,极具沿海地域特色。全村现有海草房650间,其中最古老的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虽然古村落作为一种传统文化载体走向整体衰败,但山东省工艺美术学院制定“废弃村落”保护计划,引入旅游文化企业,将古村落中的不可再生资源与当地旅游、演艺等产业相结合,以“活态”保护的方式激活文化遗产,使其获得新生。
2、生态物流模式:生态物流业与现代农业相结合
此类城镇地处铁路、公路的交通枢纽地带,承载一定范围内的物流中转功能。该类城镇在产业发展上有便捷的交通条件和仓储物流业较为发达。因此主要以物流业为主导的生态服务业,促进当地经济的飞速发展,而优越的生态环境是物流业的前提保证。
在城镇区域内建立无公害、绿色食品及有机农产品基地,加大农产品数量和质量水平,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重点建立无公害蔬菜、果品、水产品生产基地、无公害畜禽产品生产基地;采取政府推动、市场运作相结合的方式,推广绿色食品生产,满足更高需求,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采取市场运作方式,面对市场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和生态农业,积极拓展农产品深加工业。最终形成依靠生态物流业的发展,引领带动绿色农产品及农产品深加工业。
例如,四川彭州市濛阳镇,地处成(都)德(阳)快速路北端,东界广汉,西邻九尺镇和新都区清流镇,北靠三界镇,南与新都区新民镇、军屯镇、马家镇隔河相望。濛阳镇具有舒适的气候、优越的生态环境,悠久的历史文脉,主要产业为物流业和现代农业。彭州的产业规划以濛阳和九尺为重点,建立大型综合市场,构建农副产品物流中心,发展现代物流商贸业。同时,在濛阳建立农业科技产业园,作为引进农业深加工型、农业生物工程、工厂化种植、绿色食品生产企业的平台,打造具有特色的农业产业链。


(四)生态居住模式:人口集中居住,集中建设生态居住区
  我国农村的经济发展特征决定了农村人口分散居住的模式,院落式居住形式和分散的道路决定了农村人均住宅用地大大高于城镇,随着农村人口的大量增加,住宅用地也在迅速增长,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率很低。另外人口在空间上的分散扩大了生态破坏的面积并加重了对生态的压力,造成了“户户点火、村村冒烟、处处污水”的现象。集中居住的投资不但比分散居住少,而且易于管理。主要是对生态环境造成很少的负面影响,这样就有利于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由此可见,集中居住是其最佳选择模式。在建筑方面充分利用其自然资源,在城镇建设中发展各种节能、无污染、环保等生态建筑材料,建设与自然充分和谐、资源消耗低、废弃物循环利用的生态住宅和生态社区,设计具有大自然氛围的生态公共空间和景观倡导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活俭朴、行为自觉和系统和谐的文明向上的现代新型生活方式。
首先,统一规划建设村庄布局,改变传统的一家一户各自分散建设,或者有的可以迁村并点,有些村庄人口分布比较稀疏,可以考虑集中建设,相互靠拢。开发统一的社区型建设方式,并改造原有居民单院独户的住宅为多层住宅,提高土地利用率,使用环保建筑材料。一部分退宅还耕的土地可用于扩大农业生产规模,另一部分还可用于开发服务产业,带动生态城镇经济的发展。
其次,城镇社区还可以通过建造沼气池,将农作物秸秆、人畜粪便集中处理,一方面解决居住小区的清洁能源供应,一方面为农作物提供天然肥料。促进小区和农业的生态化建设。
最后,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城镇人居环境。城镇建设中,政府要从解决农民群众急需解决的问题入手,坚持将村镇道路建设、供排水工程、改善村民居住和卫生条件、改变村容村貌等结合起来,水、电、路、通讯畅通。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农民群众进入城镇的整体生活质量,使全镇人居环境面貌有巨大改变。推进与工业发展相适应的生态服务业建设,建设生态中心镇,构建合理的中心镇体系,完善中心镇综合服务功能,建设生态居住社区,完善各类公共设施配套,塑造便捷、舒适、具有地方特色的人居环境。
例如,地处云南昆明市五华区的桃园社区是近郊的半山区农村社区,五华区通过城镇化试点建设,将该片区打造成以自然山水、民族风情旅游、研发创意、无污染新型产业为主体功能的桃园旅游生态新城。居民集中居住区项目是桃园旅游生态新城的核心、先导项目。将把桃园社区居委会所辖9个小组1722户、4835人全部迁村并点集中到小区居住。小区交通便捷,绿化率达42.32%。总居住户数4356户,可居住13940人。整个集中居住区按城市小区标准规划建设,有学校、幼儿园、卫生站、社区管理用房、生鲜超市、便利店等完善的综合服务设施,建成后将成为配套完善、环境优美、生态宜居、高品质的居民集中居住区。


(五)生态消费模式:践行“低碳消费”方式
  人与自然关系的对立,究其原因,既有生产方面的原因,也有消费方面的原因。作为人类可持续发展行动纲领的联合国《21世纪议程》早在1992年就指出,全球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主要原因是传统的工业文明非持续的消费与生产模式,并且呼吁要更加重视消费问题,呼吁各国执行新的政策以鼓励向生态消费模式转变。
生态型消费模式,就是指以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为前提,在满足人的基本生存和发展需要基础上的一种可持续的消费模式。它的显著特点是在我们的日常消费过程中,要考虑生态资源的环境承载力,不会给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传统的工业文明消费模式在给人们带来物质享受快感的同时,也使得人类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大大增加,形成了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因此,要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对这种传统的消费模式进行变革,构建一种新的符合生态文明发展要求的社会消费模式,其最终的目标是,既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多元化的消费需求,包括生态消费需求,同时,又能实现生态环境以及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当前的重点就是要努力践行“低碳消费”。因为“低碳消费”是生态型消费的一个重要内容,它主要是针对当前能源消耗大、碳排放日益增多而提倡的一种生态消费方式。
要构建生态型消费模式,关键是要形成政府、居民、企业三方面联动机制。首先,对于居民而言,要在意识领域树立生态消费观。让生态消费观念在人们心目中牢固地树立起来,能自觉地选择生态化消费方式,绝对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因为人的思想观念一旦形成,往往很难改变,将在长时间内支配和影响着人的行为。其次,政府要加大宣传教育,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政府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优势,加大生态消费教育宣传力度,鼓励更多的社会民间组织举办各种类型的生态文明教育活动。同时,针对生态城镇消费的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生态消费政策,如酒店一次性用品的管理制度,汽车消费的尾气排放检查,等等。最后,企业要提供更多的生态环保型产品与服务。企业既是全社会推行生态型消费方式的瓶颈,也是桥梁。只有企业提供了更多节能环保的消费品,使公众在超市或其他商场购买产品时根据自己的生态需求有所选择,才能有更广泛、深入地推行全民生态型消费方式的物质基础。
由于在消费过程中缺乏合理引导,导致人们自我形成了很多不良的消费习惯,比如“面子消费”、“过度消费”、“炫耀性消费”、“一次性消费”和“便捷消费”在城镇居民中广泛存在。不少人甚至认为节约消费就是抠门、没面子,其实这些消费行为和习惯带来的是严重的污染和浪费。构建生态型消费模式,当前的重点是践行“低碳消费”,对城镇居民而言,有三个生态消费的建议:一是减少日常“便利消费”,尤其要减少对“一次性”用品的消费,如一次性塑料袋、一次性口杯;二是淡化“面子消费”,中国人比较讲面子,这几乎是人们的共识,必须淡化面子意识;三是戒除“奢侈消费”嗜好,大房子、豪华车这些东西和生活质量高低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四、生态城镇化的推进方式与策略
在确立了生态城镇化理念、发展思路及发展模式之后,下一步就是探索如何推进生态城镇化的方式与策略。中国幅员辽阔、城镇众多,各个城镇的区际差异大,为落实生态城镇化的发展思路,针对不同地区的县城及县域内的中小城镇,必须有步骤、有重点地选择具体推进方式与策略。
(一)依托县城建设小城市
我国的县城在县域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作用十分重要,吸纳农民最直接、成本低。因此要依托县城发展小城市。小城市要以提高城市价值为目标,从单纯以经济功能建设为中心向特色主导功能、互补合作功能和以科技为动力提升型功能转化,是小城市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
特色功能主导型。县域小城市要集中精力于特色功能的建设,形成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根据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基础设施、文化培育和制度建设等方面的特点,决定城市功能的重点和方向,构筑城市在一定区域及城市体系中的特殊地位,比如“生态城市”、“交通城市”、“旅游城市”等可作为县域小城市功能建设的目标。同时,可以通过参与国际国内分工来实现功能转型,逐步形成城市的个性。
功能互补分工型。小城市处在城市等级结构的关键环节,可以借助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以及高度发达的信息网络,实现不同功能、类型的小城市与处在同一城市群和城市带的大中城市之间的双向交流,互通有无,实现深层次功能互补与分工。城市之间形成关系密切的功能集合体,各城市功能建设方向与目标的选择与区域整体发展方向一致,主导产业的选择和城市之间的协作机制充分体现区域一体化的特征。
综合功能提升型。利用全球化带来的知识与信息的交流,促使中小城市功能模式再造,成为新型的、以知识和技术功能建设为支撑的科技城、文化城。功能提升的做法有两种:超前型,即在一部分县域小城市中建设高科技生态园区,发展一批高新生态产业,充分利用科技园区的放大、增强效应,迅速改变城市的功能建设模式;改造型,即以高新技术为手段,以生态建设为理念,改造陈旧的工业企业和城市基础设施,以新的主导功能彻底取代固有的、陈旧的主导功能,使整个县域小城市的功能结构发生质的飞跃。
县域小城市功能转型的路径。选择向特色功能转型的城市,自身应具有明显的资源优势或者具有良好历史底蕴,或者地理位置十分特殊,这种优势一般是其他城市难以复制和模仿的。特色功能主导型从专业化方向出发,符合全球化带来的要素集聚趋势,通过集中资源于自身具有比较优势的功能建设,提高资源利用的效率,提高城市的核心竞争能力,同时也摆脱了全球化带来的同质化影响。
选择向功能互补与分工模式转型的小城市的最主要特征体现在地理位置上。这样的城市一般处在城市连绵带上,周边有多个小城市或者核心大城市,城市之司的交通便捷、资源具有互补性和相互协作的历史。建设方式主要选择形成城市群或者都市连绵区.在发挥首位城市优势的同时,追求协同效应。
采取向综合功能提升式转型的小城市,一般为资源型城市,城市的主导产业是基于自然资源的开采和加工,对城市的整体经济运行影响大。但资源日益枯竭,城市发展需要新增长点。还有一类是在产业调整背景下难以承接传统产业转移的城市,这些城市缺乏区位优势,城市工业化不能依靠外部产业输入,只有通过生态城镇化带来的信息和产业技术引进高科技的生态产业,或者通过建设和发展高新技术园区来提高城市产业的科技含量,为发展成为生态型城市奠定基础。
(二)依托区域集镇发展乡村重点城镇
我国的小集镇星罗棋布,广泛分布于广袤的乡村,无法获得产业发展所需的人口聚集效益和规模效益,聚集不起市场和服务功能。因此,小集镇建设必须向中心镇集中。根据区位条件、要素禀赋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以中心镇建设为基础,积极推进小城镇的合理布局和建设,经由农业产业化的推进、农村非农产业和乡镇企业的发展,形成多业型的产业结构、中间形态的产业技术结构、混合型的人口结构、城乡交融型的社会文化、紧凑型的空间布局和粗具规模的基础设施,带动农村中小城镇的繁荣与进步。
重点中心镇的选择,必须有科学的标准。一是人口基数标准,包括户籍人口、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二是区域均衡标准,要把中心镇作为地区经济增长极来选建和培育,促进地区布局合理、平衡。三是经济实力标准,要科学确定中心镇生产总值、非农产业比重、财政规模等指标的最低标准。四是生活状况标准,居民的人均收入、人均居住面积、人均建设面积、人均道路面积、人均绿化面积、人均自来水供应量、人均供电量等都应有指标要求,对科研力量、教学条件、文化设施等也应有具体的量化标准。五是发展潜力标准,如自然资源、腹地面积、区位优势、人文优势、交通运输条件等。
(三)依托生态产业发展建设生态城镇
我国正进入城镇化的加速发展阶段,许多城镇正承受着由过去粗放型发展带来的高污染、高能耗的生态破坏之痛,必须要面对现实,毫不动摇地进行经济转型、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生态化,无疑会促进城镇的健康发展。良好的生态环境,必定会对工业企业共生产生正面效应,用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的理念来规划、设计和建设生态小城镇,有效地解决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生态的破坏、资源浪费的问题,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实现产业生态化的健康永续利用。
五、新“四化”协调推进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13亿人的现代化和近10亿人的城镇化,在人类历史上是没有的,中国这条路走好了,不仅造福中国人民,对世界也是贡献。”李克强同志对新型城镇化在中国未来发展战略地位的经典阐述,揭示了新型城镇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划时代意义。
同时,李克强在国家粮食局考察调研时强调,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新四化”建设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新四化”,更具时代感地勾画了建设中国现代化的具体之路。
“四化”这个概念,虽然说法语境不同,内涵也不同,但我们还是从中看到中国现代化建设经历的过去和阶段性特征。
今天提出的“新四化”是指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
2011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达5432美元,总量排名世界第二,远远超过了33年前设定的“四化”目标。未来要实现更大的“中国梦”,需要更高水平的“四化”,这些都可以通过“新四化”这一抓手来实现。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出现了“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以往的城镇化,就存在“重物不重人”的遗憾。尽管2011年中国的城镇化率达到51.27%,城市建筑规模越来越大,但是城镇户籍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却只有约35%。
2亿多生活在城镇里的农民工实现了地域转移和职业转换,但还没有实现身份和地位的转变,尚不能享受到同等的公共服务,这既造成不公平,也埋下了社会不和谐的隐患。
李克强提出“新四化”时特别强调“人”的因素,直指了问题关键。未来中国城镇化的核心将是“人”的城镇化,以提高“人”的生活质量造福百姓、富裕农民。
同样,其他“三化”中,工业化突出节能环保,信息化突出智慧城市,农业现代化追求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确保粮食、蔬菜等食品更安全,“人”也都是它们的最终服务方向。未来“新四化”必然会更加凸显“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
新“四化”融合集成、相辅相成、协调推进。中国有大量剩余的农业人口,需要靠工业化来进一步消化;中国的传统工业要依靠信息化来提高效率;城镇要合理容纳参与工业化的大量农村人口,让农民工变成市民;农业产出必须从“强调数量、解决温饱”转向“强调质量、满足品位”。这些因素,决定了“新四化”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新型关系:新型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是扩大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的生产能力关键所在;而新型城镇化又需要产业来支撑,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反过来又是推进城镇化所必须依赖的产业所在。
同理,信息化与工业化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孪生子”,其深度融合是产业升级的方向与动力;农业现代化又是信息化和工业化可以大发展的基础所在。“新四化”的这种关系,可以提高效率,保证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六、“美丽中国”是生态城镇化追求的最高目标
党的十八大报告的新名词“美丽中国”是这样提出的:“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从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党的十六大相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生态文明等新的发展理念和战略举措;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新要求,将2020年成为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到党的十八大郑重地首次把“美丽中国”写入报告,列为总揽国内外大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目标,充分体现了我们党的执政理念一次次在实践中升华、达到同自然规律、经济规律、社会发展规律的高度一致性。
习总书记在海南考察时提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习总书记的这番话为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认识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提出了新课题、新要求。
(一)生态城镇化是实施生态修复工程的创新模式
与建设美丽中国相联系,十八大报告提出“生态产品”这一崭新的概念:“要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快水利建设,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同国际社会一道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生态修复工程,是指通过模拟自然生态的整体、协同、循环、自生原理,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去分析、设计、规划和调控,使受污染损害的生态系统恢复其合理的内部结构、高效的系统功能和协调的内在关系,呈现受污染损害前的自然状态。生态修复工程是保护自然、保护生态系统的最重要最直接的方式。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已经成为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战略支撑。
生态城镇化的发展,其集束式项目中就包括生态修复工程项目。如人工湿地系统建设项目,应用生态系统中物种共生、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结构与功能协调原则,使废水中的污染物质在人工湿地系统中得以净化,实现良性循
环,防止环境的再污染,获得污水处理与资源化的最佳效益。如矿区生态修复工程项目,针对目标矿区存在的固体废弃物、矿井水未资源化利用,大气、噪声污染状况严重,矿区塌陷地影响煤矿生产等生态问题,通过建立生态工业企业、应用高科技规划循环经济系统,对固体废弃物、废水、废气、噪声等进行综合整治,达到污染物的最小排放;实现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大气综合防治、洁净煤技术应用、水资源综合利用、噪声防治、生态景观建设、废弃地生态复垦,建成生态矿区。
对农村空心化区域提供解决的方案,实际上就是生态修复工程。其中,对不宜种养为主的农村空心化区域,提出规划为自然保护区,留給生产者、分解者和动物消费者。这是生态城镇化发展模式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产生的创举。
人类对大自然的掠夺性开发,使生物群落尤其是动物的捿栖地越来越少。这是人类亏欠大自然的一笔庞大的债务。人类即便是为了自身的生存和追求的永续发展,也应当尽快偿还。只要有条件,就在人类聚居的城镇群之旁,并存一片生产者、分解者和动物消费者聚居的区域,任由大自然按自己的方式恢复为原生自然状态。既偿还了一点债务,又给后代子孙留下了一片原生态景观,何乐而不为!
(二)生态城镇化是发展生态产品的创新模式
《全国生态功能区划》划分生态功能区提供生态产品的主体功能主要体现在:吸收二氧化碳、制造氧气、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水质、防风固沙、调节气候、清洁空气、减少噪音、吸附粉尘、保护生物多样性、减轻自然灾害等。生态城镇化的生态功能区建设项目提供生态产品的主体功能,是其中的某几项。
生态产品分为自然生态产品和人工生态产品。自然生态产品指清新的空气、清洁的水源和宜人的气候等自然生态系统生产的产品,是维系生态安全、保障生态调节功能、提供良好人居环境的自然要素。自然生态产品具有明显的公用性,不具有排他性,消费者不需要通过市场交换就可以实现消费;具有复合整体性,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产出氧气产品,又可形成景观供人欣赏;具有可再生性,消费只要不超过其承载的极限,产品就能源源不断地向人们提供服务,并供后代人享用。人工生态产品又称为绿色产品,主要有生态农产品、生态工业品等。其特点在于节约能源、无公害、可再生。有的生态农产品称为绿色食品。
(四)建设“美丽中国”就是实现首个“中国梦”
进入21世纪,中共中央提出了伟大中国“三部曲”:第一部曲,用20年时间,到我们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八大又围绕这一核心目标系统地设计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目标体系,首次郑重地把“美丽中国”写入报告。第二部曲,再花30年时间,到新中国成立100周年,全面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三部曲,在整个21世纪一步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最终变为现实。
从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党的十六大相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生态文明等新的发展理念和战略举措;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新要求,将2020年成为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到党的十八大将“美丽中国”写入报告,列为总揽国内外大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建国方略,充分体现了我们党的执政理念一次次在实践中升华,达到同自然规律、经济规律、社会发展规律的高度一致性。
直观地看,美丽中国就是由美丽的自然环境和美丽的社会人文环境构成的中国环境。然而,这个环境里包含着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部创造成果和“人与自然和谐”与“人际和谐”两重指向,蕴涵着中华民族勇气、智慧、文明的结晶,是中国人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生产实践活动和生活实践活动中实现人自身全面发展历程的形象记录。
生态城镇化正是针对当前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提出来的一种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模式。由区域的产业生态系统、社会人文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相互交织和耦合的框架结构,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模式,这是生态城镇化建设构成发展模式的基本点。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是其基本理念;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自然是其追求的最高目标。

 

探索新路:走中国特色生态城镇化之路

——中国生态城镇化之路(八)

推荐
吃尽千辛万苦 走遍千山万水 说尽千言万语 想尽千方百计
类别:总裁解读 |   浏览数(1411) |  评论(0) |  收藏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最多只能输入150个文字,目前已输入 0 个字。
表情 [更多]
匿名评论
登陆账号: 密码: 找回密码 注册
看不清楚,换一张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总裁网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