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

发送短消息 加为好友
姓名: 罗明
领域: 运营管理  领导艺术 
地点: 陕西 西安
签名: 罗明,人际关系与沟通专家,执行力专家。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853
  • 博客访问:3282360

专家文章

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感恩教育  罗明励志教育 2012-05-21

标签: 感恩教育   罗明   励志  

  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感恩教育

  摘要:感恩教育很有必要,语文教学中的感恩教育实施需要借助于各学科对学生全方面的渗透,作为具有丰富人文内涵的语文学科更容易与感恩励志教育水乳交融,语文教学应当担任起感恩励志教育的职责。

  关键词:语文教学感恩教育

  感恩教育现在各类学校搞的如火如荼,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和实施感恩教育呢?在日常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把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如学会尊重、学会感恩、学会关心、学会合作、学会生存等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因此,语文教学担任着感恩励志教育的职责。

  一、从语文课本中挖掘感恩素材

  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作家饱含着情感写成的,里面潜藏着丰富的感恩素材。古人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诗经·大雅》的“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孟子·梁惠王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陈寿《三国志·吴志·骆统传》的“感恩戴义,怀欲报之心”等指的就是感恩意识,感恩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据历史记载,汉初韩信功成名就后费尽千辛万苦,寻到对自己有一瓢食之恩的漂母,优厚赡养以报其恩;诸葛亮感刘备三顾茅庐知遇之恩,尽管后主“乐不思蜀”,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等都是鲜活的感恩事例。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只有及时地捕捉、挖掘、拓展这些素材,通过具体的课文,在充分利用文本对学生进行语言知识与能力培养的同时,适时、适度、得体地渗透感恩教育,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感染、感化,从而明白做人的道理。

  李密的《陈情表》真切地道出了孙儿对祖母的一片孝心,“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愿乞终养,辞不赴命”,这在利欲熏心、尔虞我诈的封建统治阶级中,是难能可贵的,因此有古人云,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朱自清先生在《背影》中四次向我们展示了父亲的背影,让我们感受到了他对父亲深深的爱和愧疚之情;《藤野先生》中表现了鲁迅先生对毫无民族偏见、热心、陈恳地帮助我的藤野先生真诚的感激和深沉的怀念;读了史铁生的《我的地坛》后,我们能感受到史铁生对生命的叩问,对母爱的感恩之情,读后让人感到有一种压抑不住的伤感袅袅升起,弥漫成盈目的莹莹泪光;《济南的冬天》中老舍先生用“温情”两个字表现出他对济南的赞美之情;《最后的常春藤叶》让我们看到了普通人之间的真爱。我们要感激患难相扶的朋友,感谢无私关怀、帮助他人的所有人。这一篇篇的文章中,每一个人物,每一个景物,每一个事物,都向学生们展现了一个真、善、美的世界,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文本素材,使学生得到心灵上的震撼。

  二、充分多种手段和方法培养感恩意识

  1.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在朗读中识恩、知恩,用声音把作品中的形象再造出来,让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如朱自清先生的美文《春》,在教学中,让学生在朗读中抓住春的特点,让学生体会大自然给予我们的美的享受,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恩情;让学生畅所欲言,敞开心扉,彼此交流、沟通,让学生在课堂上互相交流身边发生的事情,或者自己所知的有关感恩的小故事,让学生加强对感恩的认识;也可以让学生在创设的情境或课文所给予的情境中扮演角色,让学生身临其境,使学生体验感恩之情。学生在扮演角色过程中由扮演角色到进入角色,达到忘我的境地。学生通过角色换位,体会角色的内心世界,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2.多媒体资源的运用,可以让学生对感恩有更深刻的认识。在学生朗读时,可以采用配乐朗读的形式,选择与文章主题相应的背景音乐,让学生在悦耳动听的音乐构成的情景中有感情地朗读,从而增强学生对感恩的感性认识,使学生产生心灵上的共鸣,如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首诗亲切而自然地歌颂了普通而伟大的人性美——母爱,所以在朗诵的时候可以配乐朗诵,更能够突出诗人所要表达的伟大母爱;可以选取一些震撼人心的图片,杨绛的《老王》中的主人公虽然生活在“文革”前后,但是新时代的老王却很多,而且就生活在我们周围,可以播放一些感人的图片,让学生在感官上得到震撼;同时,也可以播放一些感恩主题的影片,可以是纪录片,也可以是故事片,让感恩得到升华,让感恩潜移默化地走进学生的心里。

  3.行之有效的作文教学。作文教学要和阅读教学密切配合,教师除了在阅读教学中帮助学生领悟作者的作文思路与表达特点外,还可以充分利用课文的示范作用,换个角度,选取某些材料,进行写作训练。有些课文,常常给读者发人深省、耐人寻味的艺术空白:深蕴内涵的议论,简洁朴素的叙述,概括粗略的描写,欲说又止的省略……这些,都为我们提供了想象的空间。根据作者的作文思路展开联想,补写这些艺术的空白很有意义,学习了《故乡》后,在故乡经济凋敝、民不聊生的悲惨氛围的感染下,我要求学生回去观察自己的家乡,对比课文中的故乡写出自己的感受。现在,被各种关爱包围着的独生子女,由于良好的环境和丰裕的物质条件,往往使他们忽视了这份可贵的真情。现在我们呼唤真情,提倡报恩,不仅仅是作文的需要,更是学生做人的道德需要。这对构建和谐家庭,特别是促进他们美好品格的形成,都有着巨大促进作用。

  三、开展各种课外活动培养感恩意识

  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老师应该根据学生的性格特征、兴趣爱好、思想发展帮助学生开展一系列的课外实践活动,让感恩教育走出课堂。

  1.培养课外阅读的习惯。向学生推荐有关感恩读物,列出书目,引导学生去读,要加强阅读指导,尤其是对感恩思想表现得比较含蓄的范文,还可以出一些思考题让他们思考,甚至组织讨论,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进行引导,使他们有一个感性和理性的认识,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教给他们读书方法,特别是评价与欣赏的方法,使学生从阅读中有所收获,于潜移默化之中受到感恩教育,进一步懂得那种质朴的报恩心理和高尚思想品德。

  2.适时地开展演讲、辩论等比赛。课堂上进行的感恩渗透教育,说到底,也只是理念的培养与灌输,而感恩素质的提高,真正需要走出课堂。让学生举办一些以感恩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辩论赛等,让学生在材料的收集、语言的锤炼、思想的提升上都受到感恩教育的影响,让感恩在实践中得到升华。

  我们要充分利用语文文本、教学方法及课外活动等有效因素,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让感恩教育与语文教学相得益彰,更好地培养出品质高尚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参考文献:

  [1]感恩教育读本,四川大学出版社;第1版(2011年8月25日)

  [2]张桂权.感恩意识与感恩教育[J].当代教育论坛,2006年第1期.

推荐
罗明,人际关系与沟通专家,执行力专家。
类别:其它 |   浏览数(3677) |  评论(0) |  收藏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最多只能输入150个文字,目前已输入 0 个字。
表情 [更多]
匿名评论
登陆账号: 密码: 找回密码 注册
看不清楚,换一张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总裁网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