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

发送短消息 加为好友
姓名: 殷俊
领域: 人力资源  企业战略  领导艺术 
地点: 上海 徐汇
签名: 殷俊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1665
  • 博客访问:1681992

专家文章

如何建立企业危机管理与风险控制体系(一) 2007-11-04

标签:

    2006年6月,国资委出台了《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文件对中央企业开展全面风险管理工作的总体原则、基本流程、组织体系、风险评估、风险管理策略、风险管理解决方案、监督与改进、风险管理文化、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的技术含量高,具有指导性和前瞻性,已经涵盖了国际上9大专业机构(包括安永、德勤等“四大”会计事务所)共同起草的“企业风险管理指南”所包含的内容。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将面对各种各样的风险,如何辨识、评估、监测、控制风险,已成为企业共同关心的热点问题。在一些发达国家,风险管理起步较早。由国际组织及各国风险管理协会的大力推动风险管理标准的实施。1995年,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联合制订了世界上第一个风险管理标准(AS/NZS4360)。2003年英国制订了AIRMIC/ALARM/IRM标准。2004年美国COSO发布了COSO-ERM标准,充分吸收了前面所提及的各项标准的精华。但是该框架脉络欠清晰,在实施方法和技术手段不够丰富,企业在引进COSO-ERM框架时碰到了可操作性不强的问题。

    世界各国国家立法也推动了全面风险管理的开展。英国1998年制订了公司治理委员会综合准则,该准则被伦敦证券交易所认可,成为交易所上市规则的补充,要求所有英国上市公司强制性遵守。2002年7月,美国国会通过萨班斯法案(Sarbanes-Oxley法案),要求所有美国上市公司必须建立和完善内控体系。萨班斯法案被称为是美国自1934年以来最重要的公司法案,在其影响下,世界各国纷纷出台类似的方案,加强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规范,加大信息披露的要求,加强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世界上已有30几个国家和地区,包括所有发达国家和地区和一些发展中国家如马来西亚,都发表了对企业的监管条例和公司治理准则。在各国的法律框架下,企业有效的风险管理不再是企业的自发行为。 

    在一些发达国家,风险管理的理念、技术、方法和手段,已经应用于企业战略制定、投融资决策、财务报告管理、内部审计体系建设等,涵盖了从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安排,到各项业务运作流程和操作等各个层面,形成了系统化、制度化、规范化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而对于中国绝大部分企业来说,风险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一个相对薄弱环节。普遍存在风险控制和风险管理不力问题,相当一部分企业没有专门的人员或机构进行企业风险管理活动;一些企业根本就没有风险管理概念及意识;企业中风险管理活动普遍没有做到规范化和制度化。投资收购、内部审计、衍生品交易等都是目前容易发生问题的重点环节。虽然一些企业已经开始引入了国际通行的内控体系和风险管理框架,但是由于这些体系和框架缺乏符合中国国情的实施方法和手段,因此并没有完全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比如SOX法案在中国就遭遇了“水土不服”,许多公司为依据该法案建立内部控制不得不花巨资,同时由于国内外企业的差异,而且依此建立的内部控制体系的作用有限。

     近闻有“民营企业代言人”之称的全国工商联针对目前民营企业尤其是一些大型民营企业危机频发的现象,发布了《关于指导民营企业加强危机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并于近日陆续到达各省、市、区工商联手中,同时传达给千万民营企业。在相关通知中,全国工商联要求各级工商联组织“采取传达文件、召开座谈会、培训班等多种形式”进行贯彻,指导和帮助民企提高危机防范与危机化解能力和水平。作为一名在市场前沿从事多年“危机管理与风险控制”的培训师来说,听到这样的消息后感到非常的振奋,因为在我国,目前民营企业发生危机事件的现象屡见不鲜,其实危机公关早就被许多企业所重视,但系统的危机管理在许多企业才刚刚起步,还谈不上建立一个预防危机的管理体系。全国工商联这样的《意见》可谓是一场及时雨,将会对我国民营企业建立一个长远的风险防范和危机处理机制产生深远的影响。作为一名培训师,愿和各民营企业见证这样的体制的建立,愿为各民营企业建立一个预防危机的管理体系尽最大努力。 

  改革开放已进行了二十多年,回顾历史,许多一度屹立在改革潮头的企业家和他们麾下的企业,曾经风光无限。但也有许多的企业家和他们麾下的企业,却在种种的危机和风险面前倒下了,用媒体的话来说他们象流星一样,与光辉的成就匆匆而过!让我们先来简单地回顾一下历史,看看有哪些典型的企业在危机中倒闭或衰落,有哪些典型的企业家在危机中倒下。也就是谁曾经上演“败走麦城”? 

  90年代中期,豪情万丈的史玉柱和他的巨人集团; 
  要和麦当劳一比高低的乔赢和他的红高粱集团; 
  连续两年获得中央电视台广告标王的胡志标和他的爱多集团; 
  借助马家军的名声迅速成名的中华鳖精; 
  唱着“当太阳升起的时候我们天长地久”的太阳神集团; 
  90年代中期创造保健品销售神话的吴炳新和他的三株集团; 
  …… 
  这些典型的企业家和他们麾下的的企业在种种的危机和风险面前倒下了,但今天,这样的倒下还在继续! 

  三九,民族中药的骄傲,民族中药的品牌。但又有谁知道,就是这样的民族品牌,从2001年开始,竟然占用上市公司资金达到25亿元,银行负债高达180亿元,并涉嫌转移、侵吞国有资产。2005年12月,已经退休在家一年多的三九集团原董事长、总裁、党委书记赵新先于深圳被捕。许多媒体纷纷报道:三九陷入危机,路在何方? 

  原伊利集团董事长郑俊怀2004年遭遇了一系列危机:罢免独立董事、挪用公款购买国债、挪用公款给自然人股东购买伊利股份以及证监会立案调查。在这一系列危机面前,郑俊怀没有能够挺得过去,他被捕入狱,最终被判了刑。2006年5月19日,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做出终审判决,郑俊怀被判有期徒刑6年。这几年,伊利集团在潘刚的率领下正逐步走出危机,步入了健康的发展轨道,伊利是如何走出危机的?有哪些方面值得我们去关注和学习,我将在接下来的如何建立企业预防危机管理体系当中和大家详细交流。(未完待续)

类别:危机管理 |   浏览数(7552) |  评论(0) |  收藏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最多只能输入150个文字,目前已输入 0 个字。
表情 [更多]
匿名评论
登陆账号: 密码: 找回密码 注册
看不清楚,换一张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总裁网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