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

发送短消息 加为好友
姓名: 编辑中心
领域: 其它类别 
地点: 广东 深圳
签名: 总裁网专家博客——传播智慧 传递价值!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8958
  • 博客访问:1860042

专家文章

“渔夫式管理”创导者吴群学做客《名师专访》 2009-10-27

标签:

主持人与老师合影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这里是中国总裁培训网名师专访节目,我是主持人伍庆。中层管理呢在企业当中是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都说它是连接高层管理和基层员工的桥梁,那么今天我们是邀请到“渔夫式管理”创导者吴群学老师来跟我们共同讨论这个话题,吴老师您好!
   
    吴群学:你好!各位网友好!
   
    主持人:很多人对中层管理,有这么一个定位,就说他们是“夹心层”或者是“三明治”,在您心目当中,中层管理它应该是什么样的一个角色呢?
   
    吴群学:其实刚才讲的这个夹心层和三明治,其实我有个概念,基本上跟这个类似。我有一种说明,就是中层就是讲,麦当劳大家都去过,我们讲叫“汉堡式”,中层管理就是麦当劳汉堡中间的这一层,就是有虾米的这一层,它是处于高层和基层之间的,用另外一个概念可以讲,这个中层就像葫芦糖一样,糖与糖之间要有一个串起来,串起来中间要有一个杆子,那么中层就相当于这个杆子。它是串起来,连接起来的。
   
    主持人:所以它在上面给的任务之下,然后和下面之间形成了一个桥梁的作用。
   
    吴群学:对对对!它这个高层我们讲它是负责战略的,而基层是负责执行,那么中层它是负责管理,它是上传下达,然后连成一个桥梁,上层是天,基层是地,然后中层是人,只有中层这个管理做好,它才能够构成天时地利人和这样一个概念。
   
    主持人:那么一个好的中层管理者,和一个人们认为是不太好的,那您觉得它一个最重要的标准是什么?有没有这个定义?
   
    吴群学:中层管理者我们真正讲标准,我们把它叫做中层职业化。中层应该具备的职业化,包括三个方面的标准和内容。第一个叫做职业化的工作形象,这个也就是说,这个中层管理干部,带这个团队过程中,要像一个管理的样子,这个形象是内在形象和外在形象的结合,那么第二个要素就是,我们讲的就是工作化的这种职业技能。你带团队,你肯定要对你这个部门、岗位技能要了解。我们讲这个能力有两种,一个叫岗位技能,一个叫管理技能。我们讲什么叫生产主管?生产是负责技术,主管是负责管理,所以这个技能它有岗位技术和管理技能相结合的,这个叫做职业化的工作技能。那么第三个要素就是职业化的工作心态,他有形象,他有能力,他愿不愿意做呢?那么这个就是要他具备这种积极的良好的,这一种正面的心态。这个三者,我认为是一个中层管理干部的三个支点。
   
    主持人:刚才老师也是讲解说了一下中层管理职业方面的一些基本要求,那么老师在课程当中,也是会加入一些现在制造业的发展趋势,您之所以加入这样的内容,是不是现在的发展趋势,对中层管理者,有一个新的要求呢?
   
    吴群学:对!那么谈到这一点,就是从我们讲,特别是经济,2008到2009,随着美国的次贷危机发生以来,中国的企业它是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这样一个过程,那么要经历这样一个过程,就很多企业就面临着精细化管理和粗放式管理的博弈。那么原来我们国内的很多企业,特别是中小型的企业,它主要的管理还是一种粗放式的管理,一种经验式管理。基本上就是靠师傅带徒弟这种摸索过来的,那么现在的趋势,它不一样了。它要求我们在管理过程中,面对我们讲的3Q,就是品质、成本、交期,这三个点进行一个快速地切换。那么这一个过程,现在构成是从原来的技术到中间的品牌到中间延伸的就是管理,这个管理讲究的就是叫精细化管理。日本、美国把它们叫做精益生产,我们大陆把它叫做零库存,叫做精时生产,而这个叫做粗放式到精细化的管理。这种精细化的管理它强调的重点是叫生产过程的改善。欧美的一些企业,它有这样一个比例,它把2/3的经费用在技术研发上,把1/3的经费用在技术改造上。但是日本企业它刚好相反,它把2/3的经费用在生产过程的改善,而把1/3的经费用在技术的投入上。那么这就是我们讲,纵观世界的企业来讲,为什么日本的企业,它做得那么好,在世界经济来讲占第二,和这个国家推行精细化的理念有关系。所以我们中国的企业,从精细化管理向这个去迈进。那么有了这种前景,就需要我们的管理者,最重要的首先是思维,思维的改变。一个管理者最怕的是这种观念改变不过来,这是很可怕的事情。我经常跟企业老总在讲,一个企业的不要看厂房有多大,不要看你的设备有多先进,也不要说你内部装修有多豪华,而最重要的要看你内部管理团队当中,中层管理干部,他们的中层职业化,然后这种管理的素养和管理的风格如何,这就要提出新的思维。我们讲思维决定行为,所以我在课程里面也讲过,叫做从管理到领导,新思维、新视觉的转变讲了这么五句话,大家可以在课程里面,认真去体会去了解。
   
    主持人:现在有很多就是说提高中层管理职业素质这么一个课程,老师也是接触了很多中层管理者,您觉得现在的中层管理者,最需要什么样的培训呢?
   
    吴群学:现在的管理者我认为需要的培训不是技术,当然技术重不重要?非常重要。但是我认为现在的管理者,在企业的中层,最需要的培训是管理技能的培训,非常地欠缺。当我到企业去了解,这个欠缺的不是一个点,而是而是一个面。我们讲如果从几何的角度来讲,这个员工他是一个点,那么这个基层的班干部,比如说班组长,他是几个点连接起来的一个线,从点到线。那么中层管理者他就不是一条线那么简单,他是一个面。假如说四条线组合起来形成一个面,那么中层管理就需要这个面。他的面不够,没有这种整体的思维和角度,所以我们讲经理人修炼里面讲到有一个修炼,叫做系统思维,它缺少一个系统的思维。那么高层就是一个几何体了,所以从点到线到面到体,它是一个从基层到高层的这样走过来的一个模式。面的管理技能,侧重点。
   
    主持人:老师讲得也非常精彩。那么我们在网上看到学员的流言,说老师的讲课风格和我们的余世维大师也是非常接近了。您是有意地去学习他还是?
   
    吴群学:这个我开始还不知道,后来自己说了。大概有一些业界的朋友也跟我说了,是不是余世维带出来的。实际上从我本人来讲,在培训行业这么多年,对余世维这个博士也是很崇拜的。我主要崇拜他是什么呢?并不是说他讲课如何如何,我崇拜他的是,我觉得在国内这么多讲师来讲,余世维最让我崇拜和震惊的地方是什么?他对中国的培训业的推动,我可以讲他的贡献是大家认可的,有目共睹的。就中国的培训推动了发展,有他的功劳。那么他的讲课,有一个风格叫做余式风格,这个余式风格,他有一个图片,你可以发现余世维不是来讲课,他没有在下面走动,他就站在那个位子,一直站在那里讲,手里拿着个笔,然后穿个背带裤,在那里讲。他的那个图片就是一张图片,有时候可以讲一个小时。我觉得他这一个过程,第二个他讲课的过程,他的风格很系统,他很有论点和论据,他讲得比较高端。所以在余世维博士课程中,我学习了他的这个风格,所以你看我今天这个课程里面,有一章我全部是用图片的,这个图片能够带来视觉的冲击力。这一点我觉得不错。那么余世维在讲课的方面,60%的课我都现场去听过,包括他讲的团队、教导、执行力,他的光盘我全部都花钱去买了。我觉得别人的优点我们就要学习,别人的弱点呢那我们就不要去说了。要用放大镜去放大他的优点,尽管有很多人说余世维不怎么样,我不认为。余世维始终是我心目中的一个好老师,也是我的恩师。我还是一样重复那以前的话,我对他非常地尊敬,我觉得他是我生命中的恩师。
   
    主持人:刚才我在介绍老师的时候,老师是渔夫式管理的创导者,在节目的最后,就跟我们详细地介绍一下这个渔夫式管理吧?
   
    吴群学:这个也是我每次到企业发了简历,各位学员就会打电话过来问的,说吴老师什么是渔夫式管理?所以我也借着今天中国总裁培训网这样一个平台,通过这样一个电波的方式向各位网友做一个简单的一个简报。那么什么是渔夫式管理呢?最先的这种创意,来源于我小时候,因为我是农村长大的。来源于我的父亲他在耕田的时候,大家知道我们讲牛,牛在后面要拖着一个犁,要耕田。那么牛在耕田的过程中,他不停地吃草。这个时候就想一个办法,怎么让牛在工作的时候专一不去吃草,那么这个时候就给它的嘴巴,套一个竹子做的,把它嘴巴捂住。那后来我们发现,给它套住它还是可以搞掉。那么用怎样的方法,让这个能力在耕田的过程中,不用这个套子,它会一直很用力很用心去工作,那么这个就是在管理当中,把它引申过来,就是者如何在使用管理领导团队的过程中,如何去让员工,按照我们管理的这个目标去迈进。那么后来我就在总结报告,以前在企业这么多年过来的时候,我在带领团队然后做管理做领导的过程中,我就不断地总结不断地思考。后来我发现这个里面,跟农夫有很大的关系。那么团队这个团队的领导者也有很大的关系。后来我就把这个引申到管理,我们就总结了一个叫渔夫,渔夫是什么?渔夫就是打鱼的。那么这个渔夫是管理者,那么渔夫要打鱼,他要工具。他要网,要把这个网撒在哪个区域,你要看区域。在撒网的过程中,你什么时间撒下去,你什么时候来收。这个是时机的问题。就像管理者手中的授权一样,你什么时候放,什么时候收。这个是有技巧的。那么还有一个就是最重要的方法,那么渔夫的目标是要捕鱼,用什么方法去捕,要不要用鱼饵。那么一个是时机,一个是区域,一个是方法,还有一个就是捕鱼的工具。我们把这个引申到,渔夫就是管理者,区域就是管理的部门,方式叫管理的手段,那么工具就叫管理者的设备。那么还有一个就是说,我们讲的叫做鱼饵,这个鱼饵叫做激励,激励有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我把这个总结了一套,也有后来浓缩了一个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具备的叫做八大核心管理技能。这个管理技能我在课程设计当中,我就是根据岗位技能和管理机能相结合来设计的课程体系。所以你会发现我这个课程里面,既要有管理技能的,但是又要有生产技术的。有生产技术的,但是离不开管理技能的,我把这两者紧密地结合,用这种比例的手法,从课程体系的框架模式建立,所以我把这个叫做STP。S是自我修养,T是团队,P是我们讲的控制管理,我们建立的这样一个模型出来,我们把这个模型用一个概念来讲,叫做渔夫式管理。我有这种课程,所以我这种课程的体系,就是针对性,然后系统性,然后全员性。你会发现我的课程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系统。从一个管理者具备的心态,具备的岗位技能和管理技能,这三个进行结合的一个课程、一个体系。然后用我的这种互动式的教学方法,加上我的风格,那所以这也是目前在市场上,受到欢迎的,这样也是一个要素。
   
    主持人:和老师短短的交流不足以表达出老师的这门课程涵盖的内容和一些我们要注意的东西,如果大家还有什么疑问,也可以登陆中国总裁培训网老师的博客和老师进行交流,谢谢老师!
   
    吴群学:谢谢!
   
    主持人:也谢谢各位网友,咱们下期再见!
    
   

推荐
总裁网专家博客——传播智慧 传递价值!
类别:其它类别 |   浏览数(2464) |  评论(0) |  收藏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最多只能输入150个文字,目前已输入 0 个字。
表情 [更多]
匿名评论
登陆账号: 密码: 找回密码 注册
看不清楚,换一张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总裁网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