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

发送短消息 加为好友
姓名: 何新云
领域: 人力资源  企业战略 
地点: 广东 深圳
签名: “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384
  • 博客访问:704502

专家文章

何新云:熟悉并热爱自己的事业――从《谁说大象不能跳舞》浅谈个人核心竞争力 2013-03-07

最近读完了IBM公司前任CEO郭士纳所著的描写IBM的书《谁说大象不能跳舞》,心中很有些感触,特别是书中的一个章节“熟悉并热爱自己的事业”,让我联想颇多。

企业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是它致胜的关键。但是也有很多的企业在自己熟悉的领域内做到一定的程度后,放弃或者逐渐淡化了自己的核心领域而转向了其它原本并不熟悉的领域。成功的例子当然有,如芬兰的诺基亚公司,过去是一家做木材生意的企业,转入做手机业务后,成为这一领域的佼佼者。美国通用电器公司,在其天才经营者杰克韦尔奇的统领下成为多种经营的成功典范。但是我们看到更多的是失败的案例。正如书中所提到的,IBM在它20世纪80年代动荡时期,它的关注点就从它一向擅长的业务领域建造大规模的功率强大的计算机转移开了,并且还购买了一家电话转换器公司;20世纪80年代,当信用卡和旅游业务走向低谷的时候,美国运通公司的董事长就试图进入有线电视、娱乐以及图书出版领域;纳贝斯克这家名列全球最大的食品公司之一的公司,也于1985年购并了一家烟草公司;全球最大的照相与胶卷业公司伊斯特曼.柯达公司,在它繁荣了几十年后忽视其核心事业而转向制药业和健康产业。同样,在中国也不乏这样的企业:中国第一品牌红塔集团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一直经营烟草行业,90年代中期开始,红塔集团走向多元化,其投资的行业已涉及公路、医药、旅游、化工、汽车、水电等六大行业共74个企业,其中有很多的行业并不是自己擅长的。我目前正在咨询的这家集团公司,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从主营的变压器业务拓展到微波炉和生物保健领域,而这两个领域并不是他们所熟悉的。结果很相似:这些企业大都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当企业丢掉了自己核心竞争力的时候,它的竞争对手却会为此感到欣喜并从此兴旺起来。IBM在它转向自己的非核心领域的时候年年出现亏损,从盈利60亿美元变成亏损50亿美元,仅仅两年时间,在郭士纳接手的1993年,其亏损已高达160亿美元,正面临着被拆分的危险。而中国的曾经第一品牌红塔集团,也在去年被虎视眈眈的海尔集团超越,成为中国的第二品牌;其利润也连续三年下滑,到去年其利润从曾经的200亿元人民币下降到140亿元人民币。

像通用那样成功的例子,避开其例的罕见性不说,通用下属的企业其实都是在独自的领域独立经营,并且都已经在各自行业专注多年而成为佼佼者。通用多样性经营的成就其实正基于其各子公司的专业性。

企业尚且如此,我们个人何尝不是这样。这个问题很值得思考:企业有其核心竞争力,我们个人是否也应该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呢?我想这个答案是肯定的。核心竞争力是一个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之道,同样,也是一个人的事业成功之道。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这个世界里,信息化越来越充分,需要掌握的知识越来越多,专业分工也越来越细,但个人的经历却相对变得越来越有限,想要什么方面的知识都掌握已经变得越来越不可能。像达芬奇那样的既是杰出的艺术家又是著名的自然科学家的,在现代社会已经是凤毛麟角,可以说几乎找不到。更多的人更愿意在某一个领域内成为专家,不在横向上铺开,而在纵向上不断深入。特别是在大企业里,企业老总也是更多的鼓励员工脚踏实地,在本领域内成为专家。尤其在这个年代,和达芬奇那个年代相比,对专业的要求不仅在深度上而且在广度上都要高出很多。

几天前一个朋友来电话,抱怨自己的薪水偏低。我记得几个月前他还对自己的薪资问题比较满意,怎么现在会有这样的抱怨?一问才知道,他又跳槽了。跳槽没有什么,问题是他又换了职业,从过去的导游职业转向现在的手机销售领域。我这位朋友说起来已经换过不只五个职业了,产品销售、财务、房地产代理、旅游导游、行政管理等,每换一次职业他都需要在新的领域从头开始做起,经验和技能都处于吸收状态,又怎能获得高薪?

在我自己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五年时间里,也曾经有过不少来自其它领域的吸引,诸如市场、销售、教育等等,但是当我意识到自己更有优势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时候,我便一如既往的在这个领域里扎根下来了。先是学习一些基本的操作方法,继而开始掌握技术,最后开始学习设计,每一个阶段都需要用时间和精力才能达到掌握的程度,尽管如此,我仍发现,自己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还只是窥豹一斑,还有很多的人力资源管理知识和方法需要去掌握去了解。我想,就是穷其一生,也不一定能够学个通透彻底。又怎么可能有精力转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正如郭士纳所说的那样,真正伟大的成功的公司,不会贸然随大潮进入一个自己不知深浅的全新行业,而是都能坚持自己的基本业务并在某些时候对自己的基本业务进行艰难的自我更新。同样,个人也如此。纵观社会上那些成功人士,无不是在某一个领域内浸润很深,并成为有深厚职业积累的专业人士。

当然在我们还没有确立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的年龄,比如在三十岁之前,根据兴趣和爱好,尝试着在不同几个领域内熟悉和了解工作,直到确定下自己最有发展潜力的职业,并努力不断的深入,从而最终将其作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另外,在专注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的同时,涉猎一些和本领域有密切关系的知识和技能,这对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是有帮助的。对于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者来说,掌握心理学、行为学、组织理论等方面的知识、掌握本公司所经营的产品方面的知识以及有一定的业务管理的基础,这些无疑会对自己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以及在做公司内部管理方面带来很大的帮助。打个形象的比喻,你所从事的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职业是一颗大树的树干,而与之相关的知识技能则好比树枝和树叶。只要树干不倒,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而在树干不倒的前提下,倘若树枝、树叶都能蓬勃生长,那么整棵大树也就蓊蓊郁郁,生机无限。

要熟悉某一项工作并做到游刃有余,是需要理论和实践积淀的,甚至需要一些和本领域有相关联的知识和技能,因而在成长的阶段就开始有意识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这对后期的工作将会带来极大的作用。一个从事技术开发工作的技术专家,很有可能在小时候学习理工科的知识时就开始进行大量的实验工作;一个人力资源管理专家,很有可能在学生时代就比较注意研究人的各种心里活动并尝试着和各种不同的人打交道。

热爱自己的工作似乎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因为这更多的是与自己的兴趣相关的。但要做到持久的热爱并熟悉自己的工作,那决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正如美国剧作家彼得.凯恩的小说《全力以赴的人》的主人公比尔.派克那样,要成为一个全力以赴的人。

推荐
“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
类别:职业规划 |   浏览数(3057) |  评论(0) |  收藏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最多只能输入150个文字,目前已输入 0 个字。
表情 [更多]
匿名评论
登陆账号: 密码: 找回密码 注册
看不清楚,换一张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总裁网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