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

发送短消息 加为好友
姓名: 陈宇明
领域: 市场营销  运营管理  企业文化  品牌管理  商业模式 
地点: 北京 朝阳
签名: 解密强势品牌塑造的基因,助力中小企业成就强势品牌,为企业构建可持续发展的营销生态系统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449
  • 博客访问:470004

专家文章

解读义乌----义乌经济光环下的反思 2011-05-16

标签: 管理能力   品牌广告   义乌   经济   反思  

解读义乌----义乌经济光环下的反思

     外界对于义乌的共识是:是中国甚至是世界的大型小商品城。义乌的轻工业发达,小商品种类繁多,为全球小商品业提供产品。而作为浙江经济模式的典型,义乌也具有此模式的一些共性,如民营经济活跃,商业氛围浓厚。听省人事厅的负责人员介绍,浙江经济不同于江苏经济:浙江重视发展民营经济,民众个体获得富裕机遇;而江苏侧重发展乡镇经济,因此虽然政府财政收入充裕,但相对来说,财富并没有像浙江那样普遍渗透到个体。

   作为一个从义乌走出来的北漂一族,我深深领略了义乌的社会氛围与企业运作的场景,同时藉此机会也对企业、城市甚至区域该如何良性发展进行了思索。

  (1)浪莎的痛处

    作为中国袜业的顶级企业之一,浪莎曾在上世纪90年代就率先通过播放以张柏芝代言的品牌广告“不只是吸引”,而使得浪莎成为袜子的代用语,同时赋予袜子超越功能性价值的情感因素。随后凭借出色的生产车间管理能力、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逐渐成为业界的佼佼者。

    但是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浪莎的危机也日渐显现,明显面临发展的“瓶颈”,若能有效提升其战略层面,也可把这看作“拐点”突变期。

外界的危机表现如下:

   ①  浪莎的竞争对手梦娜(同为义乌企业)原先致力于国外贸易,依靠OEM(为国外品牌贴牌)占据外贸优势;但由于国家对纺织品出口的补贴优惠取消,再加上原材料、劳动力等生产成本加大,梦娜开始进行战略转型,加大对国内市场的争夺,通过投入巨额资金赢得“2008年奥运会袜业赞助商”资格,其试图借奥运机遇打造国内外品牌形象的目的不言自明。相比之下,作为业内龙头的浪莎却因过于注重短期内“成本收益”比较,而主动放弃奥运契机,忽略了奥运的品牌泛化价值与长远激励。

   ② 袜业作为劳动密集型的行业,随着竞争态势的成熟,其利润逐渐摊薄。浪莎试图提升品牌定位,开发子品牌扩大品牌盈利空间。但我发现其内部品牌阵线的区分互补只停留在预设层面,在实际运作时,往往出现内部品牌互斥互损的奇怪现象。这可以说是企业内部管理问题的市场外化。

    内部的危机则明显带有民营企业发展的通病:

   ① 毫不否认企业创始人在企业发展肇始,通过其超前的市场先机意识,勤勉的奋斗精神,使得个别企业有如此出色的表现,发展到令社会广泛肯定的地步。但随着民营企业发展到一定层次,必须要注意两个隐患:一是长期“人治”导致企业内部制度缺失,依靠以前的由亲朋好友伦理圈所构建的“亲情稳定”局面就会出现失控现象,具体表现为内部人员人情利益复杂,企业创新激励机制弱,人才能力与岗位不对等一系列现象;二是单凭埋头做市场或者只关注生产已经无法应对市场竞争的层次与强度,种种矛盾纠缠凸现导致战略方向迷失,缺乏有效的经理阶层以团队协作的意识进行危机管理,最终导致战略层与执行层乃至基层三重脱节。

   ② 对于企业文化的营造积淀不足。由于缺乏员工培训以及完善的福利措施,导致企业人才流动较大,对于企业文化的积淀不足。甚至员工之间形成彼此掣肘、互相猜疑恶性竞争的内耗现象。这对于企业是内部机能层面的损伤,而且由于企业所有者较难从理性和感性上将“自己所创的家族企业”改造成“交付经理层打理改由自己控股的现代企业”。员工甚至管理层缺乏应有的责任意识,“办公室政治”气氛浓厚,一方面是吸纳优秀人才的能力弱导致人才匮乏,企业创新不足;一方面是庸才横行和权力集中,缺乏内部委托-代理机制。。

  (2)城市的狂喜与冷静

    在城市层面,义乌貌似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深圳,一片欣欣向荣,到处商机无限。这种现象既有可喜的一面,同时也隐含着“发展危机”。

   可喜之处在于,义乌是典型的中国城市发展缩影,其发展的激情与经济活跃度值得赞赏,义乌房价已普遍至每平米8000元到12000元,其商业开发速度也让人惊讶。但城市发展的常见问题也集中体现出来:

   ① 过度关注硬件设施,对软实力的打造不足。

    这点不只是义乌发展的问题,在2005年的一期《社会学家茶座》有调查结论指出:中国600多座城市陷入迷失。经济发展固然重要,但只关注经济数字,而忽略人文软环境的构造,必将陷入发展的迷茫与停滞,甚至导致社会整体福利的下滑(如市民缺乏安全感、精神需求匮乏、生活满意度下降等)。义乌一直注意对交通设施的投入,并努力构建良好的商业购物环境,但你可以明显感受到以“新”为特点,以“商”为核心的城市发展措施导致义乌在提供文化娱乐环境质量以及提升市民整体素质方面明显落后于经济发展。由浙江人才科学院编著的《浙江人才发展报告》表明,义乌在引进高素质人才、锻造城市品牌文化等方面远远与它的经济水平不相匹配。我所接触到的当地许多年轻人很少接受到高等教育,而是选择去家族企业经商。有社会学家曾追问中国人“你们有钱了以后,准备干什么?”,我想这个问题尤其适用于义乌人自我反思。经商与求知,二者之间不存在绝对高下之分,但至少在物质与精神之间必须要有所平衡。否则富裕的义乌也只是“暴发”的中国城市典型,根本无法找到自身的灵魂而是面目模糊。

    ② 城市的品牌陷阱与产业转移的未来危机。

    义乌被称为“世界的小商品城”,如此的品牌称号当然值得各界肯定。但从产业经济学与发展经济学的视角来看,劳动密集型的产业普遍存在区域转移现象,因为其成本主要由原材料和劳动力构成,单个区域无法保持长久的成本优势,自二战以后,劳动密集型产业从日本到“亚洲四小龙”,再到如今的中国。随着产业成本的增大,我们无法保证义乌的既有优势不被其他地区替代。所以若义乌满足于目前其在“小商品产业”的规模优势,就很可能陷入“品牌陷阱”,缺乏锻造自身品牌,增加品牌附加值方面的竞争压力与动力意识。最终导致城市陷入长远发展迷失的困境。

    义乌所代表的民营企业共同的特征是:重市场、重生产,但缺乏品牌构建战略意识,而且受政治利益干扰较大,具体表现在义乌企业盛行政府公关传播。

    此外在构建和谐社会方面,经济利益与政治利益话语合谋交换,代表社会权力的中介性力量(如维权组织、社会协会等)微弱。企业工人尤其是外来务工人员的利益与福利无法落实保障,造成阶层分化过大,社会矛盾凸现。当然这不是义乌单个的现象,不过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必须注重解决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的配合问题。

 

推荐
解密强势品牌塑造的基因,助力中小企业成就强势品牌,为企业构建可持续发展的营销生态系统
类别:总裁智慧 |   浏览数(3401) |  评论(0) |  收藏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最多只能输入150个文字,目前已输入 0 个字。
表情 [更多]
匿名评论
登陆账号: 密码: 找回密码 注册
看不清楚,换一张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总裁网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