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

发送短消息 加为好友
姓名: 海惕
领域: 人力资源  市场营销  企业文化 
地点: 广东 深圳
签名: 与人为善,教人向善,教人向上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6370
  • 博客访问:2143311

专家文章

领略安徽的酒文化 2007-11-29

标签:

    应邀到安徽作海李联盟全国百代计划第二站专题讲座,从下机那一刻就开始领教了这块源自长江流域的地区,人们工作和生活节奏与南方的不同。

    无论与出租车司机交流还是目睹街上慢忧忧的行人,以及宾馆里从上到下服务人员都还有遗留着“皇帝女儿不愁嫁”的经营作派和服务态度,会让人产生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

    讲座的规模和参加者并没有让我们感到有多少惊奇,反而有点点失望。

    想不明白偌大一个专门策划培训机构,能争取到我们海李联盟如此优惠的合作条件,准备时限花了整整整一个月时间,却离我们想象的那种场面还有点距离。尽管负责项目的是我的朋友和学生,对我们的为人和课程品质也非常了解,可是当老友陈述了没达到预期效果的理由时,我们始终还是觉得合作者在操作的思路有点放不开。

    机会常垂青有准备的人。没有用对方法,没找对人,没做对事,结果是可想而知而知的。我们要承担过分相信他们能力的责任,如果能及时与他们沟通和及时必要的点拨,也许要好些的。

    这一站,力刚上午讲《大客户营销战略》,我下午讲《有效沟通技能技巧和执行力提升》,听众是比较满意的。

    结束时,应邀来听课安徽省某协会领导、办公室主任和安徽某报社社长、总编和副社长、副总编陪我们吃饭。

    可惜力刚老师由于周四、周五在深圳有课,上午讲完就飞深圳了,留下我和助理阿明独自享受安徽酒文化的冲击和熏陶。

    看起来文质彬彬、温文尔雅的几位主人,一上酒桌就完全变了样,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到安徽人独具特点的劝酒风格,什么“屁股一抬,喝干重来”、“碰了杯就先得喝干”、“不能一对多的敬酒”、“找个好理由劝酒”、“宁伤身体,不伤感情”等等规矩楞是搞得我和助理防不胜防,只好老老实实地一杯又一杯地喝,撑到你的胃像要爆炸般。

    说真的,广东人请客不劝酒的宽松习惯在这里毫无用处,安徽朋友说和广东人喝酒太和风细雨了,没气氛。安徽人要的就是一次爽个够。乖乖,我们是恭敬不如从命了,结束时我留意了一下,整个喝了26支啤酒,6个人每人平均是4支啊!尽管不是白酒,但对于我们实在来说,实在有点招架不住。

    热情是无可置疑的,主人们对我们的认可和友情也是不言而誉的。

    唯一想不明白的是,这样劝酒直到把客人劝醉或者连主人也一起被喝醉后,会否误事呢?突然想到目前社会上社交应酬比较流行的一段描述喝酒人变幻的顺口淄,有人总结为“喝酒五步曲”,成流程了的。

第一步:亲言细语(刚见面时、彼此不熟悉,都是显得彬彬有礼地正二八经地交流)
第二步:甜言密语(稍微熟悉后,几杯酒下肚开始相互认同,就是互相拍马屁了。委婉一点的暗拍,插柳不让春知道;直接一点的明拍,把对方吹得汗毛都竖起来)  
第三步:豪言状语(喝到一定的量,酒劲也慢慢上来了,十个男人九个男人都免不了要吹吹自己的丰功伟绩。以为那才叫男人。此时的男人是什么都敢吹,就是像候宝林相声中所说的那样,将电筒光打开,酒醉的人也敢顺着光爬上去)
第四步:胡言乱语(过量或醉了的人都会如此,哭和笑失控、情绪失控、语言失控的不计其数)
第五步:不言不语(彻底被酒醉,呼呼大睡)。

    好彩,昨晚我们还只是到了豪言壮语阶段就打住了,不然就出尽洋相了。

    以后去安徽得忧着点,真的。

类别:营销案例 |   浏览数(5770) |  评论(0) |  收藏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最多只能输入150个文字,目前已输入 0 个字。
表情 [更多]
匿名评论
登陆账号: 密码: 找回密码 注册
看不清楚,换一张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总裁网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