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

发送短消息 加为好友
姓名: 郑友林
领域: 企业战略  资本运作 
地点: 湖北 武汉
签名: ZYL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3982
  • 博客访问:11127837

专家文章

中国“主流经济学家”的悲哀 2007-12-12

标签:



2005年10月26日,香港科技大学丁学良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放了一炮:在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学家“最多不超过5个,国内有的著名经济学家连在国际上最好的50个经济系里当研究生的资格都不够。有的经济学家还没有对经济科学做什么样的贡献就想着获诺贝尔奖”。
紧接着《中国青年报》和搜狐网就14位“主流经济学家”进行了一个调查——“你相信哪位主流经济学家”,到2005年11月9日为止的结果是:居然有82.97% 的被调查者支持丁学良的说法。公众信任率超过10%的仅两人,郎咸平(31.59%),吴敬琏(19.95%),剩下的12人没有一人得到10%以上的认同率,获得认同率最低的居然只有0.27%。回答“谁都不相信”的人竟然也占到了12.26%的比例。(参见www.sohu.com中青报-搜狐联合调查:你相信哪位主流经济学家,下同。)
于是,人们得出一个印象:中国的经济学家们恐怕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受到诟病,“经济学家”的声誉一落千丈,还不如“股评家”,从几年前的股市大讨论到“郎顾之争”,再到“丁学良事件”,中国的“经济学家”们哑巴了,媒体发明了一个词“集体失语”。
在大家的质疑声中,“三老四少”都羞答答地躲藏起来了,没有一个人敢于出面反击“丁大炮”。这揭示出一个简单的事实:在最近27年的中国改革史上,一直在中国经济金融舞台上长袖善舞的经济学家,逐渐失去了社会公众的信任,而遭到无情的唾弃。

综合起来看,媒体对经济学家最不满的地方在于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中国经济学家用在严肃研究工作方面的时间太少,而花了太多的时间为自己捞钱。只顾自己发财,而把严肃的研究抛在一边,在外面演讲时,还要以权威自居,信口雌黄,胡说八道。这样的“主流经济学家”,公众就特别反感。
第二,做表面文章的多,做扎实的理论研究的人少。沉不住气,也耐不住寂寞。过去二十多年,中国的经济学家们纠缠于就事论事的政策辩论,而缺乏严肃的学术研究。许多人没有什么过硬的研究成果,东一点,西一点,搞出几本教科书或专著来,就自然而然地“成名成家”了,于是,挂着一大堆学术头衔、行政虚职和顾问独董的名号,以为自己什么都懂,象江湖术士号称自己的理论“包医百病”,使经济学日益庸俗化。现今所谓“主流经济学家”,基本可以分成两类:一类人投靠利益集团,甘做利益集团的“学术情人”(网络批判用语),为他们充当说客。另一类则服侍于政府官员的身边,或解释政策,或接课题,或以博导教授研究员乃至“学术权威”之名通吃各个盈利性咨询研讨俱乐部沙龙讲座。
第三,为了区区小利而沦为利益集团的学术奴才。据圈内人士透露,北京的一些所谓一流经济学家的年收入在百万元至数百万元,二流的经济学家年收入也在60万元左右,这些收入来自于讲课费、咨询费、项目费、稿费、给利益集团服务等许多方面。在目前比较“走红”的经济学家和金融研究准官员中,白拿纳税人钱,还居然出任十多家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其独立董事报酬从5万元到15万元不等。媒体指出,一些经济学家嘴皮一动,就拿十万八万,还有几人能凭着良知说话?一直占据社会经济大舞台的有些所谓的大牌经济学家,却念错了经、傍错了人。谁给银子,就为谁鼓吹,俨然一副“形象大使”的样子,其实剥光衣服只不过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掮客”。因此,一些号称“学者”、“名流”的经济学家,一旦傍上了大款,成为了富豪包养的“学术情人”之后,公共道德和社会良知就丧失殆尽。
那么,公众心目中的经济学家应该是什么形象呢?57.59%的受访者认为,学者应当站在学术立场上发表言论,38.32%的人认为学者应当站在公众立场上。然而,现实的情形却让70.07%的公众觉得经济学家是站在利益集团立场说话的。此外,受访者还认为,真正的经济学家应专心治学,而不是为了发财、出名、当官(占29.82%)。也就是说,绝大多数公众殷切期待经济学家们出于学术良知而发表见解,可是,公众却感觉到掌握着话语权的经济学家纷纷跑去为利益集团代言了,经济学家如此势利,哪有可能赢得公众的信任?
虽然媒体的一些指责有一些过头,与客观事实有一些出入,而且,我在这里引用这些评论并不意味着我同意他们的看法。但是,我认为,有一点是肯定的:在中国,改革开放在“摸着石头过河”的进程中摸索了二十多年,从来就没有受到过一个系统的经济学流派的指导。不知什么时候钻出来一个“主流经济学”,而且这个被怀疑是自封的“主流经济学”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学术界的“假冒伪劣”与假烟假酒一样,都属于被打击的对象。因此,当某些自诩为“主流经济学家”的“主流捞派”如同“落水狗”一般遭到媒体和社会公众痛击的时候,我们应该意识到,人们已经觉察到这些冒牌货的极大危害。
在网上用中文检索“主流经济学”,出现的内容大多是:
“主流经济学家”本是生意人
“主流经济学家”为何成了贬义词?
“主流经济学家”已成被告
“主流经济学家”的尴尬处境
主流经济学家:傲慢的“效率主义”者……
在“主流经济学家”这个名词受到诟病的时刻,就连一直自诩为“主流经济学家”的人,也不愿意使用“主流”这个词来自称。而他们学术上的对手却大大方方地自称为“非主流经济学家”,表示要与这一类人保持距离划清界限。
最近,有一位特别直率的经济学家邹恒甫教授说出了一句大实话:我和林毅夫是三五流,张维迎是九流,大多数人都不入流。(www.chinavalue.net)他的这一讲话比丁学良教授的发言更击中假冒伪劣“主流经济学家”的痛处和痒处,过去闹哄哄“主流经济学家”居然没有一个出来向他挑战的。
我的理解,主流经济学家除了需要有过硬的学术功底之外,还必须首先是大众经济学家,即站在大众的立场上讲话,为大众利益仗义执言,这是对“主流经济学家”最基本的人格要求。不具备这一基本素质的经济工作者,最好是不要把自己放在“主流经济学家”这个货架上,免得让人看到了觉得你是冒牌货。因为,在人们的潜意识里,总是把经济学家当成“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人。传统知识分子是一种超越于一切利益立场的、自我定位于追求普遍真理的知识分子,这是公众对“真正的主流经济学家”的期待。但在实际生活中,号称是“主流经济学家”的那些人并没有想象中的崇高和公正。曾经风光一时,在中国经济金融舞台“掌握话语霸权”(网民语)的“主流经济学家”,到今天居然沦落到被大众和媒体痛打怒斥的“落水狗”的地步,根本原因在于他们利令智昏为虎作伥,助长了那些损害公众利益的少数人的气焰。

目前,中国的经济改革处在关键时刻,需要经济学家们出谋划策,包括那些一度误入歧途的“主流经济学家”,应该认真反思,重新回到为中国最大多数人民谋福利的主流意识上来,不要被一点点私利遮住了的双眼,而陷入利益集团设置的陷阱。

原文出自郑友林著作《身边的经济学》(2006)

类别:其它类别 |   浏览数(3382) |  评论(0) |  收藏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最多只能输入150个文字,目前已输入 0 个字。
表情 [更多]
匿名评论
登陆账号: 密码: 找回密码 注册
看不清楚,换一张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总裁网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