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

发送短消息 加为好友
姓名: 郑友林
领域: 企业战略  资本运作 
地点: 湖北 武汉
签名: ZYL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3982
  • 博客访问:11130939

专家文章

金牌分析师谢国忠为何挨骂 2007-12-12

标签:

金牌分析师谢国忠为何挨骂

谢国忠何许人也?谢国忠乃金牌分析师,大名鼎鼎的摩根士丹利亚太区经济学家。他是上海人,1983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路桥系,1987年获麻省理工学院土木工程学硕士,1990年获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博士。同年加入世界银行,担任经济分析员。在世行的五年时间,谢国忠所参与的项目涉及拉美、南亚及东亚地区。谢曾经负责处理该银行于印尼的工商业发展项目,以及其他亚太地区国家的电讯及电力发展项目。1995年,加入新加坡的Macquarie Bank,担任企业财务部的联席董事。1997年加入摩根士丹利,任亚太区经济学家。2000年以来,谢作为摩根士丹利(亚洲)公司亚太区经济学家,被基金经理客户评选为亚洲排名第一的分析师,所以,在业内,他是名副其实的“金牌分析师”。 
谢国忠之所以得到客户的广泛认可,主要还是源自他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之前就预见到了陷阱。他清楚地看到“亚洲经济有巨大的结构性问题”,这使他在亚洲金融危机到来之前就作出了比较准确的判断。1997年初,当印尼的贸易顺差仍然很高,出口增加20%多,财政也平衡的时候,谢国忠就发表报告说印尼的经济会崩溃。当时很多人不相信。
他告诉人们说:“我懂得印尼经济里最大的问题是腐败。”印尼的财富是虚的,里面其实都被掏空了。等到外国人不愿意把钱放进去的时候,空架子就会倒下。 

他对形势和趋势的判断在多数情况下都比较准确,这得益于他独特的思维方式,他看问题多从国情出发,并充分考虑历史、文化及传统因素在影响经济结果时所发挥的作用。据说谢国忠喜欢想大问题。他在投行经济分析师中被列入“大师”一级,是因为其知识和见解的广度与深度被认为在众人之上。谢国忠说他对历史情有独钟,他曾经认真研读过《大英帝国》和《罗马帝国的兴衰史》。
谢国忠的文章经常中国大陆媒体跟踪报道的重点。最近几年,谢国忠关于外资对人民币汇率升值的预期和中国房地产行业泡沫的文章却引起了广泛的争议。有的专家认为谢国忠有时说话容易过激,即追求所谓“语不惊人誓不休”的效果。  
在2005年初,谢国忠自己透露,在分析中国的房地产走势时,却不灵验,并且还因此挨了骂。2004年,谢国忠提出全球房地产存在泡沫,有崩盘危险,并预言中国房地产的崩盘会从上海开始,时间也许在半年之内。

一石激起千层浪!谢国忠关于上海房地产崩盘的预言遭到前所未有的反击。
首先,谢国忠的预言遭到潘石屹先生的反驳:去年对房地产的评价,谢国忠的言论是最激烈的。他认为全世界的房地产都存在泡沫,几个月就要崩盘。崩盘先从中国开始,中国先从上海开始,上海先从复地集团开始。我想起了圣经上有句话说,上帝说有光,便有了光。谢国忠的这种话太自以为是了,他以为他是上帝?谢国忠满腹经纶,但对广大中国人民对房子的渴望和梦想,对中国的市场了解不够,而且对市场缺乏了敬畏之心。我不同意他的观点,也不喜欢他像上帝一样的表达方式。的确,在潘石屹先生反驳谢国忠时,也就是在他预言的半年之内,上海的房地产并没有崩盘,所以,面对潘石屹先生的反驳,他无话可说。
不仅如此,谢国忠的预言也遭到他的亲朋好友的质疑甚至臭骂。挨骂的原因也很简单,就是因为他的名声太大,过去的预测太准,而他的一些亲朋好友又迷信他的分析,听信了他的预测,没有去炒房。结果,上海的房价不仅没有跌,反而节节上升。他们因为太迷信谢国忠的分析,没有赚到本该赚到的钱——白花花的银子溜走了!所以,这些人就骂谢国忠,说他是在胡说八道,不了解中国的国情。
金牌分析师谢国忠为什么会犯这么严重的错误呢?一句话,在于他还不太了解中国的国情。
中国的国情是什么?那是MBA课程不会教的内容,老外更是不明就里,所以,拿30个MBA或者20个洋博士学位也不一定搞得懂这个国情。中国各地方在“经营城市”的幌子的掩盖之下,搞了许多名目的“开发区”,并且以发展“支柱产业的”名义,圈地卖地,在这个过程中,各地把银行资金牢牢地套住。地方政府、部门利益、商业银行和房地产大亨的力量捆绑在一起,他们掌握了大量的社会资源,于是,也有了与宏观调控部门搞“政策博弈”的“筹码”!这几股力量联合起来,对房价进行人为操作,在投机资金的哄抬下,节节上升。所以,我们说,房地产市场的问题,在于它已经形成了气候,一旦形成气候,就由不得人了。中央银行本来在2003年就警告过要警惕房地产泡沫,可是,各个相关部门没有人听得进出,建设部和发展研究中心的某些专家还到处演讲,告诉人们,没事,这房价就应该涨,现在涨的还不够!至少还要涨20年。相对于谢国忠的预言,这种话够气魄,迎合了某些特殊利益集团的口味,也多少对市场形成了一些误导。
按照泡沫原理,所有的泡沫注定是要破裂的。事实正在证明,谢国忠的分析方法并没有大错,错就错在他不了解中国社会经济的结构,不了解各个利益集团已经具备了与政府相关部门进行博弈的现实。从2005年8月以来的房地产市场行情来看,这个泡沫已经开始爆破,在时间上,只比“金牌分析师”谢国忠的预言晚了那么几个月而已。
谢国忠的这个经历告诉人们,再有名的经济学家也不可能准确预测市场即将发生的变化,他可以预测一个基本的趋势,但是,无法准确告诉大家究竟何时发生。

原文出自郑友林著作《身边的经济学》(2006)


类别:其它类别 |   浏览数(2496) |  评论(0) |  收藏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最多只能输入150个文字,目前已输入 0 个字。
表情 [更多]
匿名评论
登陆账号: 密码: 找回密码 注册
看不清楚,换一张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总裁网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