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

发送短消息 加为好友
姓名: 何东征
领域: 人力资源  生产管理  领导艺术 
地点: 浙江 金华
签名: 东风浩荡舒襟怀,
征途险阻誓功成。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2555
  • 博客访问:15137813

专家文章

时光掠过的乡情 2015-05-08

标签: 思维模式  

          春节刚刚过完,我们就积极地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去了。虽不是说心力交瘁,心里却也有点儿难以安宁。有时候,还会有失眠的症状,梦里依稀回到故乡,想念那山、那水、那些人……

    一个人在外漂的久了,难免就会想念故土,特别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怀旧就成了一种情绪,追忆过往,思念旧友。长期如此,便证明你已经走向衰老了。
    我们常说,好汉不提当年勇。其实,那只是告诉我们,过去不等于现在,现在不等于未来。每一个人都是要总结过去,立足当前,走走向未来。
    用积极的思维来看待事物,用阳光的心态看待自己,绝不可以躺在过去的思维模式里,沾沾自喜,夜郎自大,摆老资格。无限美好的世界,时空变化,日新月异,充满着生机。对任何人来说,都是前途无可限量。
    一个人的青春,不是以年龄来论的,而是由其心态决定的。曹操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更有无数英雄好汉,大器晚成,只是近黄昏,夕阳无限好。人生的历程,都是要经历比较漫长的耕耘期,才会有丰硕的收获。要不然,古人怎么会说“少年得志大不幸”呢?!从这个意义上说,只管耕耘,莫问收获。就是一种境界了,安守本分,功到自然成。
    清明节的到来,给了我一个返回故乡的机会。从义乌起飞到西安,空中的飞行需要大约2个多小时的时间。利用这个过程,我美美地做了周公梦,不知白昼,还是黑夜。等我醒来的时候,飞机已经降落在西安-咸阳机场了。
一个人的旅途,不需要带太多的东西,还是我多年的习惯,出门三件宝,手机、相机和电脑。那是我多年工作的习惯,随时随地都可以记录生活,传递信息,沟通世界。双脚踏上那黄色土地,呼吸那带着泥土味的空气,我感觉到格外的舒服,有一种幸福的感觉。
    我是农民的儿子,我热爱黄土地,祖辈们土里刨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用他们的勤劳养育了我们,给予了他们力所能及的一切。万分的感慨,万分的感念他们的恩德,我的故乡,我的爹娘,我的已经遥远了的村庄。
父母先后去世了,他们生活了一辈子的村庄,就成了遥远的记忆,常常只是在梦里想起。那些年艰难生活的点点滴滴,父母亲的音容笑貌,儿时的伙伴……每年的春节,即使分外的想念家乡,却也只能客居南国,错把他乡当故乡。尽管这里有我的家,现代文明的城市里,有我的事业,有我的朋友和我亲爱的家人,却还是怀想母亲的热炕头,父亲那似乎不老的秦腔,那永远也喝不厌的小米粥……一个人,不论你是何等地位,拥有怎样的财富,爹娘在家就在,温暖就在,幸福就在,这是我们一生中最值得我们珍惜的福分,是我们永远都不可能割舍的亲情。
    每次回到故乡,总是匆匆忙忙,似乎永远都是一个过客,特别在父母亲去世以后。这次清明节回故乡,由于飞机航班的原因,我给自己留了足够的时间,可以去看看,可以去走走,可以细细地体味,慢慢地感知,好好地触摸,那已经久远的故乡。从小县城到市区,从市区到大散关,这些耳熟能详的名胜古迹,我都没有好好地去看一看,实在是一件遗憾的事情。
    家乡的小县城,位于黄土高原上的关中西部。这里有一条河,是渭河的重要支流,河岸有一所县城的最高学府,是我高中时的母校,也是我曾经工作过的地方。这里有孔子七十二弟子之一燕伋望鲁台,号称天下尊师第一台。
    相传燕伋当年跟随孔子周游列国,不幸母亲去世,不得不回家守孝,却是极其思念老师。他就在当地的最高处筑台,每日登高望远,眺望鲁国,后人便将此台称之为“望鲁台”。
    小的时候,我就听说过这个故事,却从来没有去那里,体验一下古人的那份情怀。这次返回故乡,我特意去了那里,登上高高的台阶,站在“望鲁台”,周围的一切尽收眼底,远的河流、山川、平原、村庄…..给人一种意气风发,气壮山河的感觉,并没有当年燕先生的那种思念之情。真可谓时代不同,人心各异。他的故事却是世代流传,尊师重教,成为我们故乡重要的淳朴民风,也是我们故乡文化的重要内容,是我们故乡人文精神的体现,其影响的深远也可见一斑。
    从小小的县城到市区,现在乘坐公共汽车的大概只需要三十多分钟的路程,高速公路穿山而过。过去,这一架山岭却拉大了两者之间的距离,使之成为了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要想富,先修路。感叹国家的发展速度,时代的进步,世界是平的,城乡差距在缩小,人类文明在快速传播。
    市区里有炎帝陵,有张三丰的修道处,都是我去过不止一次的地方。深厚的历史文化,极大地影响了我们这一方水土的人们,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们。
    夜晚的渭河桥上,灯火通明。独自漫步,听哗啦啦的流水,看远处美丽的城市夜景,仿佛置身于大都市。天下着雨,天气有些凉,来往的人并不多,我在这桥上来回走了两遍,与护桥的保安交谈,还用手机拍了小视频,发在我的微信圈里。为故乡的变化而鼓舞,为眼前的美好而赞叹,为我是这里的儿女而自豪。行进中的中国,就像一辆快速运行的列车,带动着我们走向未来,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祖国会更好,故乡会更好,我们会更好,中国梦,我的梦,一定将美梦成真。这个夜晚,躺在宾馆的床上,伴着窗外的雨滴,我睡得格外的香甜。
    市区也是一个山城,却也具有极其重要的交通地位。大散关据此不远,租了一辆的士,在清晨的风里,冒着清凉的雨,直奔大散关。我想去那里看看,感受一下地理要道的风貌。
    大散关亦称散关,在市区境内。为周朝散国之关隘,故名散关。这里山势险峻,层峦叠嶂。
    因其扼南北交通咽喉,自古为“川陕咽喉”、兵家必争之地。据史料记载,大散关曾发生战役70余次。
    楚汉相争时韩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就从这里经过;三国时曹操西征张鲁亦经由此地;据陈寿《三国志》记载:“(建兴六年)春,亮复出散关,围陈仓,曹真拒之。”
    公元1131年5月,南宋建炎四年、金天会八年(1130年),宋于富平之战失败后,宋将吴玠即收拾残兵,屯据和尚原,刚立好栅寨,金兵已至原下。
    陆放翁为记此战,特作诗曰:早岁哪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的哥是一位非常热心的年轻人,一路不断地给我介绍大散关的古往今来,还停下车来让我拍摄沿途的美丽风景。一路不寂寞,一路收获也多,不到八点我就到了那里。
    大概,我是那天第一个购票进入景区的人了。一进门,就有一位年轻的道士主动和我打招呼,还给我介绍说,这 里就是老子完成《道德经》后,出关西去的地方。不知这是否是真实的,我回来后查了相关资料,也没有搞明白,只说这只是一个传说而已。
    细雨零星地飘着,远山还有薄雾,头顶上路过的小鸟,发出清脆的叫声。偶尔,还会听到乌鸦大声的鸣叫,在空旷的山谷里,寂静得可以听见自己的心跳,乌鸦的叫声,不免让人毛骨悚然。山路两边偶尔还会看见盛开的桃花,白居易的诗歌“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是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便也有一种欢悦,脚步似乎更快了一些。
    一个人在这秦岭山脉中行走,便可以什么不用细想,在这一个所在,融入大自然中,自然地气息,自然地享受。我花了将近4个小时的时间到达山顶,站在陆游塑像的旁边,似乎自己也高大了起来,山高人为峰。
    走下山的时候,我遇见了三三两两的上山人,问我到顶还有多远。下山来,我在公路边拦了一辆过路的长途公交车,将我带回了市区。我就像一只饿狼一样,在一家小吃店,把每样小吃都尝了个遍。夜幕降临的时候,昏睡中飞机将我又带回到了江南这座商业发达的小城市,算是结束了我这次散漫的故乡之行。
    第二天,我就开始了依旧的忙碌,东来西往,做着自己喜欢,抑或痛恨的不大情愿而又不得不做的事情,生活就像罗盘一样规律地旋转着,我的心却依然在我遥远的黄土高原,浓浓的乡情融入在我的血脉里。(何东征)
 
 
----2015-04-08肯思特咨询研究室
 

   

 

推荐
东风浩荡舒襟怀, 征途险阻誓功成。
类别:其它 |   浏览数(8087) |  评论(0) |  收藏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最多只能输入150个文字,目前已输入 0 个字。
表情 [更多]
匿名评论
登陆账号: 密码: 找回密码 注册
看不清楚,换一张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总裁网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