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

发送短消息 加为好友
姓名: 王延文
领域: 人力资源  客户服务  企业文化 
地点: 湖南 衡阳
签名: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929
  • 博客访问:451367

专家文章

“亲有过,谏使更”与“兼听则明” 2007-12-08

标签: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这话的意思是父母有过错,要及时地规劝他们改正。规劝时要和颜悦色,说话声音要温柔。如果你的劝说父母听不进去,那就等他们高兴再说;哪怕是最后要哭叫着予以规劝,甚至于挨打,也不能有怨言。
这要分三个层面:一、我们要及时去纠正企业的错误和我们纠错时的态度;二、在上级领导不听规劝的时候要坚持到底;三、企业要建立纳谏的机制,也就是时下的合理化建议这些,做到兼听则明,偏听则信。从时下流行的话语中,则是进行可行性分析和不可行性分析报告。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是第一层面。如果说企业有什么错误的决策,作为员工必须有主人翁的精神,劝说上级领导能够及时收回错误的成命。当然,我们在规劝的时候要注意我们的态度,我们的面容、我们的声音是要和颜悦色而不显得粗声粗气。
唐初著名的政治家魏征,在太宗时期为谏议大夫,他敢于直言不讳地向太宗提意见,先后陈谏200余事,多被采纳,后官至侍中,封郑国公。他被太宗视为“诤臣”、“人镜”。有一次太宗在丹霞殿设宴招待长孙无忌、魏征等几位亲近大臣,席上太宗谈起他和魏征在处理国家大事上的意见不同,于是问魏征这是什么原因?魏征答道:“臣心知其非而口应陛下,乃面从也。”谏议大夫魏征死后,有一次太宗临朝,感慨地说:“用铜作镜子,可以帮助我整理衣冠;用历史这面镜子,可以帮助我吸取前人的经验教训;用魏征作为我一面镜子,可以帮助我看清事情的是非得失。我常用此三面镜子,以防我的过失。今魏征已死,这面镜子也没有了。”
企业领导要有这样的胆识:在讨论事情的时候要听得进员工的建议,允许在会上有不同意见的声音,开诚布公,各抒已见。
战国时期,魏武侯在一次谋划事情时,群臣没有一个超过他的,没有一个有更高的见解,退朝以后表露出得意的神色。这种情形被当时的将军吴起看在眼里,等大臣们全部退朝之后,吴起劝说武侯:“过去楚庄王在和大臣们议论国家大事时,大臣们如果都没有他的意见好,他退朝后就会面露忧色。申公问他:‘君王为何面带忧愁?’楚庄王哀叹地说:‘哎!我听说过,世界上不会没有特别贤达的人,国家也不会缺乏德才兼备的人才,能够得到特别贤达的人做老师,就可以成王业;能够和德才兼备的人做朋友,就可以使国家兴旺发达了。我本来没有什么大的能耐,而大臣们还不如我,楚国的前途很危险啊!’同样一件事,楚庄王感到忧虑,而君王您却感到高兴,我真感到担忧。”经吴起这么一说,武侯露出了惭愧的表情。
一个企业,不能一言堂,不能一刀切。企业领导不能听不进员工的建议,员工的建议也许比我们的决定可能更好。一旦有员工提出不同的看法,这是好事,这说明企业内有了人才,有了愿意为企业出谋划策的人才,有了主人翁精神的人才。我们要充分鼓励员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要不断地鼓励员工有当家作主的精神,不断地让他们提出自己的建议,充分地挖掘潜力,提高员工的积极性。
“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我们和颜悦色的劝谏,劝谏领导让他及时能更改,或者能停止。万一他们不能接受,“谏不入”,不入就是不能接受。“悦复谏”,可以委婉的再劝谏。古人告诉我们,如果劝谏三次之后,可能会觉得很难过,很伤心。说不定第四次劝谏的时候,就会“号泣随”,就会觉得很伤心、很难过,为什么他们不能接受我们这样的建议?我们难免会伤心、会落泪,“号泣随”,眼泪鼻涕,讲到伤心之处,难免不会掉下来。
如果领导还不能接纳,“挞无怨”,可能会让领导恼羞成怒,或者他不愿意听到这样劝他,即使被训斥了,也不应该有所怨恨。
唐太宗在他年轻的时候,随父亲李渊征战南北。当时,父亲决定连夜拔营要攻打另外一个地方。那时他还不是皇帝,就跟父亲说:这样做的话,我们可能没法成功,后面可能有埋伏,前面也不一定能够取得胜利,这样腹背受敌,不利我军。当时唐高祖(也就是他的父亲)就是听不见他的意见。一连三次,他的父亲仍然不采纳他的建议。
眼看明天就要攻营了,李世民就在帐篷外面嚎啕大哭,哭得非常伤心。为什么很伤心?他知道父亲的举动是错误的,从整个局势来看,李世民已经看出他的危险。他的父亲李渊在帐篷里,听到外面有很大的哭声,还非常的伤心,就走出来。看到是他的儿子在哭泣,就问他是什么原因。李世民就说出他为什么哭泣的原因。他希望能阻止父亲的军事行动,但是父亲不能采纳,他非常的伤心,非常的难过,就在那里唉声叹气。他的父亲看到儿子这么伤心,所分析的道理又很中肯,还是停止了这次军事行动。后来唐高祖跟唐太宗,终于平定了各地的混乱,奠定了唐朝的基业。
由此可知,当我们对上级领导有所劝解的时候,应该要注意我们的态度,不能用义正辞严,很凝重的脸色,或者好象是很有正义,然后那种脸色好象是以大来说服小,这样是完全起不到你劝说的效果,还会造成相反的效果。所以下级如何用和颜悦色的声音,还有委婉的神情来告诉上级,来为他们建议、分析,这是我们在与上级交流之前应该想好的事情,必须慎之又慎。千万不可以用领导的口吻,用训勉的口气来对待上级,上级肯定不能接受。
人与人之间的交谈,或者朋友的规过,每一个人都希望对方能尊重我们。首先一定是看到你的脸色,如果你的脸色很难看,表情非常的严肃,而且是一派指责的言语,肯定没有办法让对方接受。更何况所讲的是我们的上司有过失的时候。如果碰到这种事情,我们作为员工的应该要三思,而且也要掌握时机。时机的掌握也是非常的重要,因为时机不对,我们所说的话不但别人不能接受,上级更不能接受我们的建议。反而会对你产生反感,会让领导认为你太骄狂,认为你目中无人。即使你的建议非常正确,他们也不会听你的。这样会造成两败俱伤,得不偿失。
作为领导,更应该时时警诫自己,经常要反省自己有无过失。在决策时,更不应该凭一时的冲动。要做到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做到可行性分析和不可行性分析报告同时进行。当然,经常听取员工的意见则更是很有必要。有不良的习惯,也应该及时把它改正;不能一时戒掉,也应该慢慢的来戒除,这样才能做好榜样让员工效法。有一次,太宗问魏征:“人君怎样做才能明智?怎样做就会昏暗?”魏征答道:“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并列举了历史上由于帝王认真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战胜危难,使国家繁荣昌盛;由于偏听偏信而导致亡国的例子。太宗听了很是赞同。
作为领导,一旦有员工提出建议,我们也不要固执己见,听听员工的声音,把员工的建议作为参考也未尝不可。如果不能采纳这个建议,应该要摆出不采纳的理由,让员工们心服口服,也不要打击员工的积极性。即便这次的建议没被采纳,下次他还会继续提出自己的意见。如果出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的情况,我们的领导就要好好的深思一番了。我们是不是决策有错?我们是不是刚愎自用?我们是不是胸怀宽大?如果员工要坚持下去,就说明他的建议不会有错,他一定是经过深思熟虑以后才会这样。所以我们要好好考虑一下,应该采纳就必须采纳,没有什么可以犹豫的。这既是对员工的肯定,也是为企业的发展着想。

类别:其它类别 |   浏览数(4712) |  评论(0) |  收藏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最多只能输入150个文字,目前已输入 0 个字。
表情 [更多]
匿名评论
登陆账号: 密码: 找回密码 注册
看不清楚,换一张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总裁网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