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

发送短消息 加为好友
姓名: 周承标
领域: 财税会计  企业文化 
地点: 安徽 淮北
签名: 企业内部,只有成本
13856198101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1651
  • 博客访问:4053920

专家文章

建塑中国式企业文化的反思 2008-10-07

标签:

建塑中国式企业文化的反思

二十一世纪,世界已经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爆炸时代,智慧集约型时代,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尼葛洛·庞帝的《数字化生存》传遍全球后,又被称为数字化时代。全球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人们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少,地球变的愈来愈小。然而,中国的经济还比较嬴弱,没有工业经济时代的体验,企业管理经验严重不足,管理人才极度匮乏。中国企业根本无条件、无资格跟世界跨国公司抗衡,如何面对残酷的现实,如何打造我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历史任务。 

大家普遍认为,做好了企业文化,那将是企业最大的竞争优势。什么样的企业文化又最具竞争力呢﹖我国企业又适宜做什么样的企业文化呢﹖这是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之所在。我们认为,只有充分挖掘和利用优秀的民族文化成果,贴近中国国情,把深厚的民族文化同中国企业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坚定不移做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才是中国企业的最佳抉择。

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的文明史,民族文化博大精深、丰厚华美,源远流长,其价值资源、道德资源、哲学资源都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是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民族都无法比拟的。如果我们能将优秀的民族文化,继承、发展,有机地吸纳和合理利用,做成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将是最大的优势,竞争起来将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然而,我们优秀的民族文化继承、发展,吸收、利用的程度如何,这些值得我们认真反思。

反思一:国外是如何吸收和利用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的
⑴日本企业管理对中国古典思想的吸收

有人这样描述过日本的经济,说是日本经济等于中国儒家思想,加上美国的科技,再加上日本式的管理。日本的管理思想主要体现在日本的企业文化方面,恰恰日本的企业文化的主要内容和思想精髓,却是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合理汲取。

日本企业界人士认为,日本现代企业管理与竞争是建立在《孙子兵法》、《三国演义》和《论语》的基础之上的。中国古典思想,重视人的因素,是“论述如何生存,如何增加智能”的学说,是“实学”,完全可以用来开发人的智力资源。

①日本企业管理对儒家思想的吸收。中国儒家思想对日本的影响最为深刻。早在公元八世纪,儒教就以行政手段得到日本政府推行,提倡孝道,国民诵读《孝经》。进入十六世纪,儒教被定为日本官方哲学,日本兴起了对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古典思想的全面研究。中世纪的日本在引入儒家思想和制度方面,几乎进入了狂热阶段。直至今日,儒家思想的痕迹,依然显著地存在于日本人身上。 

  二次大战以后,日本经济奇迹般崛起,令世人注目,于是出现了研究日本经济成功奥秘的热潮。美国人放下架子,“拜徒为师”,躬请日本企业家赴美“传经布道”,并极力探索日本人成功的秘密。经过一番探讨研究,美欧学者惊叹地发现,日本经济的奇迹来自于旺盛的企业活力;企业活力又源于成功的企业管理;而日本企业管理成功的奥秘则在于日本企业强大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既是一种文化现象,又是一种管理思想,日本企业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思想与日本传统文化和民族心理相结合形成的;因此,儒家思想是日本企业管理成功的动因。 

  日本企业从儒家思想中汲取了积极向上的正面价值因素,如中国儒家的讲求“和”的哲学观念,重视集体主义、重视人际关系等,但同时又克服了儒家思想中只强调人的社会性而忽视人的个人主体性的弊端,所以,日本企业对儒家思想的吸收,实质上是一种嫁接,即将儒家思想原体系打破,对构成要素进行分解,把正面价值的留下,负面价值的弃之,形成全新的排列组合,然后再将重新排列组合的儒家思想精华与西方强调人的个性与自主性的人文精神相结合。这种杂交式的结合,不仅保留了儒家思想的合理内核,而且更重要的是儒学可扎根于市场经济的土壤中,以发扬其超越性追求的优势。 

儒家思想的基本内容包括三个部分:即“仁、义、礼”三学。仁学,讲求尊人,敬人、爱人和安人之道。义学讲求经权变通之道。礼学是规矩之学,讲求行为规范之道。 

其一、日本企业管理对儒家“仁”学的吸收

仁学是儒学的核心思想,注重“人”与“人际关系”,抬高人的地位,强调人的作用,从一定意义上讲,仁学就是人学,是一种关于人与人相互关系的学说,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学说。 

  日本企业的人本主义管理思想与儒家的人本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儒家仁学的核心是“修已”与“安人”,即安人必先修已;诚以待人;和以待人;关心、爱护、尊敬人;以德服人等。日本企业的人本主义管理思想以人的管理为中心,强调员工的教育培训,如松下幸之助有句名言:“经营就是教育”就是这一思想的写照;强调企业内部良好的人际关系,如日立的“和”,松下的“和亲”,丰田的“温情友爱”等管理思想;强调集体主义观念,培养员工“以厂为家”的团体精神等。日本企业文化的精粹——“大和精神”,主要是儒家人本文化影响的产物。即把儒家人本思想的重视思想统治,讲求伦理道德与日本民族精神结合为一体,形成这一日本企业文化之魂。日本企业在对员工的教育培训中,也是以中国儒家人本思想中的“和”、“爱”、“诚”、“信”、“忠”为行为标准来提高员工素质的具体体现。 

  其二、日本企业管理对儒家“义”学思想的汲取 

  儒家义学,讲求权宜之变。《易经》上有句话是“穷则变,变则通”即为此理。日本企业管理,讲求施义,要求企业每个成员重大义和变通,不断因时因事因地求变,而且能够在变中创新。中国儒家义学、至精至微,日本企业管理者不断从中汲取营养。日本大丸公司在创立以来的280多年中,一直奉行“先义后利”的经营宗旨。“先义后利”思想出自中国古代思想家荀子所著的《荣辱篇》。荀子曰:“荣辱之大分,安危利害之常体。先义后利者荣,先利后义者辱;荣者常通,辱者常穷;通者常制人,穷者常制于人,是荣辱之大分也”。该公司始终重视对职工进行先义后利的思想教育,教育职工要顺应时代潮流,创新服务方式,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大丸公司认为,优质的服务是利益的源泉。搞企业不能先考虑利益,而要先考虑怎样才能给顾客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如若全体员工都能晓此大义,自然就会给公司赢得信誉,从而产生不为盈利却又自然盈利的结果,这就是所谓的先义后利。 

  其三、日本企业管理对儒家“礼”学思想的汲取 

  儒家礼学思想,主张在等级秩序之下协调人们的行为。日本企业要求每个成员都应依照自己所处地位,去扮演合适的角色,表现合理的行为,使每个成员工作行为合理化,生活行为秩序化。日本一些企业家很善于迎合日本人尊孔心理,运用孔子思想,直接劝导职工。如“住友”总理事小仓正恒在当年对新进“住友”的职工讲道,“要在‘住友’建立事业,头一件事就是要做一个尽本分的人,即孔子说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所谓尽本分,就是要职工安于本职工作,遵守企业规章制度。

②日本企业管理对孙子兵法的具体应用 

日本企业家积极将《孙子兵法》应用于企业管理,获得了巨大成功。不少企业将《孙子兵法》规定为管理人员必修课,组织管理人员轮训学习。前日本麦肯锡公司董事长大前研一认为:“没有哪本书能像《孙子兵法》一样为我们提供如此丰富的管理思想”。日本前东洋精密工业公司董事长,经营评论家大桥武夫在企业濒临倒闭之际,惊喜地发现应用《孙子兵法》有助于经营,便将其应用于实践中,很快使企业起死回生。他写了一本专著,名为《用兵法指导经营》一书,引起经营界的巨大反响,成为日本畅销书。他说:“这种经营方式比美国企业经营更合理、更有效”。 

  日本企业家非常推崇孙子“上下同欲者胜”的思想,将其与儒家思想结合,创立了温情主义的合作型管理模式。 

  孙子曰:“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取胜者,谓之神”。市场是瞬息万变的,经营者应依据市场变化灵活采取对策。索尼公司应用这一思想取得了成功。50多年来,索尼“以正合,以奇胜”,不断根据市场需求,推出新产品,占领市场,支撑企业发展。 

  孙子在《虚实篇》中说:“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这种思想已成为日本企业的重要战略思想。许多日本企业避开市场竞争主战场,独辟蹊径,开辟无人涉足的细分市场,一举获得成功,达到了扬长避短,避实击虚的效果。如任天堂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它原是一家生产扑克牌的小公司,1980年独辟蹊径开发出普及型家庭游戏机,打开日本市场,1986年推出适合美国家庭的游戏机,又开辟了美国市场,后来席卷欧洲市场。 

  ③日本企业管理对《三国》谋略的应用 

早在公元1689年,《三国演义》就传入日本,被译为日文,称为《三国志》。在日本,读《三国》,用计谋、改善经营管理,调动员工积极性之风盛起,使《三国演义》焕发了勃勃生机。松下幸之助非常推崇古典名著《三国演义》,把忠诚、合作、报恩、报国作为企业精神,把任人唯贤作为选拔人才的唯一标准。日本企业界认为,松下幸之助善于运用诸葛亮谋略,因而建立了一个“松下王国”。诸葛亮的用人之道有一条是“破格录用”。70年代,日本企业遭受石油危机冲击,面临经营困境,松下幸之助毅然破格提拔在26个董事中名列第25位普通董事山下俊彦为社长。山下俊彦不负“知遇之恩”锐意进取,使松下集团继续在世界电子行业处于领先地位。 

  许多日本企业管理者认为,日本的每个公司各领一支人马,各产一种或几种拳头产品,逐鹿市场,谋取利润,这与群雄割据的三国何其相似,学习《三国》谋略,非常有助于在市场争夺战中获胜。 

  “桃园精神”是刘氏王朝生存的基础,不少日本企业亦基于这种认识,大力提倡公司上下左右,效仿刘、关、张,建立兄弟般的友谊关系,精诚团结,共同对外,以求生存发展。

⑵彼得·圣吉把“无为而治”做成企业文化   

当代著名的管理大师彼得·圣吉,其著作就直接引用了老子关于“无为而治”的论述,把《老子》的“无为而治”做成企业文化。老子的“无为而治”是站在治理国家的角度而言的,其意为,(治理国家应)以德感化人,不施行刑治。老子曰:“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彼得·圣吉把老子的哲学思想与企业经营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把管理者的管理水平与被管理者(部下)的反应这样表述:部下对“最差”领导的反应,老子称之为“侮之”,即员工对他的管理极为不满,都在抱怨和漫骂他;部下对“较差”领导的反应,老子称之为“畏之”,即员工对于领导心存畏惧,虽然不敢当面表现不满,但却在私下偷偷地用各种形式表示自己的不满;部下对“较好”领导的反应,老子称之为“誉之”,即对在员工中有很高的信誉,很好的声誉的领导,老子认为是较好的,但不是最好的,人们赞誉他;部下对“最好”领导的反应,老子称之为“知之”。所谓“知之”,就是“功成、事遂,百姓皆曰:我自然。” 这种管理达到管理的最高境界,结果人人都满意、事事都满意、时时都满意。

尽管彼得·圣吉对其思想理解有些偏颇,但他把老子的“无为而治”的思想应用于企业管理,并形成了企业文化,在1997年联合国世界管理大会上,被管理专家赞誉为管理的最高境界。还被专家预测为未来管理的十大趋势之一即“没有管理的管理——“无为而治”的管理”。 

通过日本企业管理对中国古典思想的吸收和彼得·圣吉用老子的“无为而治”做成企业文化并在全世界传播,作为中华儿女应该有所感受,不得不进行认真反思。

反思二:企业文化到底是什么,如何利用我们的民族文化

企业文化是什么的问题,是前几年的话题,如果旧话重提,企业文化说到底是一个哲学问题,也可以说是一种境界。企业文化的精神层包括:企业哲学、企业伦理、企业道德、企业精神、企业理念、企业宗旨、企业价值观等。全世界所有成功的企业和企业家,都有他们自己独特的经营思想和经营理念,在一个高尚的或高深的哲学理念的统御下,创造了赫赫业绩而誉满全球。当我们翻开企业的发展史(甚至人类的发展史),可以清晰地看出,市场的竞争如此激烈,一个企业凭什么与人竞争。我们按照渐进式推理,企业竞争凭权力、凭资金、凭借资源等,人们已经不太认可;企业竞争凭市场、凭产品、凭(核心)技术、凭品牌等,这些也受到人们的质疑;企业竞争凭人才、凭学习力、凭企业核心竞争力等,这是目前人们推论的结果;当我们重新站在哲学的高度看问题,会清晰地发现,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一种哲学理念加智慧的竞争,是一种境界加智慧地竞争。我国的民族文化,到目前为止,有最高深的智慧,有最高的哲学理念,有人类最高的思想境界,有最好的修炼方法,有最高尚的行为准则等等,这些已经渐渐被全世界所认可。比如,“天人合一”哲学的理念,《孙子兵法》的战略战术,《论语》的做人准则和诚信理念,《老子》的五大智慧,《鬼谷子》的哲理思想,《三国演义》的谋略等都能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现列举《鬼谷子》的“天下之目”,“天下之耳”,“天下之心”加以论述。鬼谷子的这种境界和这种理念非常精妙,非常高超,一般难以理解、难以诠释,必须借助外力才能予以打通。下面简单谈谈“天下之目”。

庐山是我国一座非常具有灵气的一座名山,当人们游庐山仙人洞前面的“观妙台”时,会看到此处风光无限,会体味到此处无限风光。凡智者在此都有体会,当年蒋介石游到此处时,心情非常舒畅,连叫三声妙、妙、妙,于是建亭名曰“观妙台”。站在观妙台上观察,隐约可以看到两座寺庙:一座是山下的“北林寺”,一座是古人在台旁石刻上所书的“竹林寺”。“北林寺”本来目不可及,竹林寺也是一座虚幻的寺庙、想象中的寺庙。当智者站在如此美景前,内心必有一个预期,即在目光可及的范围内,山下已经有一个“北林寺”,山上竹林间也必须有或者必然应有一个“竹林寺”与他遥相呼应,这样才能称得上和谐与完美;看“竹林寺”,如仅用两只肉眼是看不见的,她必须用人们所谓的“第三只眼”才能看得见,它在哪里,它在你的心中;“天下之目”指的就是“第三只眼”,甚至境界更高。

用“天下之目”看“物”,深看,可以看见海底的一根绣花针;细看,可以看见森林中的一片绿叶;远看,可以看见遥远星际中的点点繁星。用天下之目看“事”,可以看见它的症结、实质、必然,发展及结果。用天下之目看“人”,可以看见一个人的喜与厌、爱与憎、雅与俗、伟大与平庸,可以看见一个人的所思、所想,可以看见一个人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可以看见一个人的“威”、“志”、“风”、“气”、“才”。 

比如当年吴王夫差灭掉越国并把越王勾践虏为奴隶时,伍子胥极力主张杀掉他,因为他发现越王勾践有“王者之气”和“王者之风”。当有一次,吴王夫差放越王勾践回越国祭祀时,越国出现一片无声的雷动,百姓的复国情绪高涨,越王勾践的出现就是无言地召唤,此时伍元发现越国百姓非常爱戴和拥护越王勾践,这时伍子胥又进一步发现越王勾践有“王者之威”和“王者之志”,伍子胥认为,现在如不及时铲除,将来必成后患。结果,不几年的时间,事实就得到验证。

再如《三国演义》中,曹操煮酒论英雄,曹操对刘备说,天下英雄惟独我与你,袁绍、刘表、刘璋、张鲁是庸才之辈。虽然当时的刘备一无权势、二无兵马、三无地盘,但是,曹操此时发现刘备有“王者之气”、“王者之风”、“王者之才”,曹操未必发现了刘备有“王者之志”。这些都是曹操用“天下之目”来观察的结果。再如《三国演义》中,有一次匈奴王子来访,曹操因相貌丑陋怕影响国体,故由仪表堂堂的侍卫假扮,自己持戟而立。事后,有人问匈奴王子,我们丞相形象如何?答曰:庸才。我看不如身旁持戟之人,有王者之风,王者之气。中国优秀而古老的民族文化,蕴含着最高深的智慧和理念,特别可以提升自己境界。当人们具备高境界,大境界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经营自己的企业,将始终处于高端,一切将在你的脚下,达到高屋建瓴,“一览众山小”的效果。

再比如,《老子》的“不争而善胜”,“无为而无不为”;《孙子兵法》的“伐谋为上”,“不战而屈人之兵”;庄子的“以天合天”中的忘利、忘名、忘我,这些都是最高深的智慧、理念和境界。

博大精深、丰厚华美的中华民族文化,理解了吗?继承了吗?发展了吗?这也是值得我们深思的地方。

反思三:企业文化发展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

近几年来,我国不同的企业文化建设类型,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在某些领域还有重大突破性进展,但也要看到,在改革与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矛盾,亟待解决的问题有四个方面:

——企业文化公共服务(培训)和企业培训需求增长同经费投入不足的矛盾有所加剧。从国际上看,所有跨国公司都有首席企业文化官,都有自己的企业文化,他们为了打造独特的企业文化,在资金上投入是巨大的;从国内先进企业情况看,比如海尔、联想、蒙牛、华为、宝钢、苏宁等,也有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他们对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及紧迫性已经理解得很深,在资金上的投入相对来说也是可观的,一般情况,企业员工每年人均培训费用11000元,培训时间不低于十五天,其中企业文化培训时间不低于七天,相当于人均5000多元的支出;从我国其他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情况看(少数大型国有企业也存在),他们对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及紧迫性已经察觉,并引起重视,正在摸索中低速前进,但在资金的投入上是微不足道的。企业的企业文化培训需求非常旺盛,呈现出一种强烈地冲动。现在企业自身培训当然没有政府的资金投入,但是从引领和指导企业发展的各级政府部门情况看,资金投入还很少;社会宣传力度还不够大,据统计,在安徽境内由政府有关部门举办的企业文化培训班很少,淮北市财政局在2006年从事十二个班4000多人的企业文化培训,可以说是财政系统的首例,在人力、财力方面做了较大地投入;企业文化方面的社会服务机构还太少,就半政府性质的“企业文化研究协会”而言,全国也只有四十几家,“淮北市企业文化研究与推广协会”开了安徽省的先河。至于企业文化传播与咨询类公司更是少之又少。

——企业改革中还存在一些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一些地方对转变旧观念、接受新理念、推介新文化的思想准备、舆论准备、政策准备,工作准备实质上还不充分,积极性、自觉性,主动性不够强。当然,也有做得很好的地方,比如淮北市领导提出“文化强市”的口号,计划作为今后的发展战略,推进地方经济发展,就与党中央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始终保持一致。

——在新的形势下如何领导、管理企业文化工作,是事关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社会发展方向的大问题。因为企业文化是关乎全体员工乃至全社会的价值观、价值取向、行为准则、意识形态方面的内容。我们应该按照党中央的总体战略部署,以科学发展观指导企业文化建设,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和实质,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推进企业改革,迎难而上,努力解决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改革和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创新不够,仍需借鉴古今中外的先进文化,特别是利用、吸收、继承,发展中国优秀的民族文化。



如果我们能够把深厚的世界民族文化领悟至深,发挥我国的文化优势,从实际出发,做出贴近中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再加上努力培养出一大批高端管理人才,建立起自己的企业家队伍,不管我国的企业基础有多么的薄弱,与世界跨国公司的距离有多么的遥远,我们也有决心有信心让民族企业插上腾飞的翅膀,走在世界的前列。

类别:企业文化 |   浏览数(12079) |  评论(0) |  收藏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最多只能输入150个文字,目前已输入 0 个字。
表情 [更多]
匿名评论
登陆账号: 密码: 找回密码 注册
看不清楚,换一张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总裁网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