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

发送短消息 加为好友
姓名: 李晨东
领域: 人力资源  市场营销  其它类别 
地点: 天津 河西
签名: 宁静致远,厚积薄发!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453
  • 博客访问:935717

专家文章

聚会悟出的四条人生道理 2008-02-28

标签:

这半年来总有机会参加不同类型的同学聚会,每次聚会都带给我些冲击。当静下来梳理一些往事,隐约地感知一些人生的道理。

其一,健康是财富,而金钱、荣誉却未必

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在少年的时候,总是有许多梦想,期望能有更广阔的天空供自己翱翔,但当回过头来看自己的人生之路时,却发现许多时候,我们总是被金钱、荣誉、地位等外在的东西诱惑着向前走的。为了获取这些东西,我们很多时候牺牲了自己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甚至进而导致正常生活的扭曲。

一个儿时的同学在父辈并不高的基础上,完成了人生的升华。在我们许多同学还在工作几年之后是否读研,或者为读研之后职业规划困惑时,他早已经完成了原始积累,身价过千万。我们都以为他很幸福,因为找不到他不幸福的理由。聚会时见面时,却发现是另一个情况。在原配夫人执意要出国留学,并从此远走高飞之后,他对异性的态度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前一个极端是,他固执的认为爱情是唯一的,供着并等着自己的女友读研,供着她回国学习,却没有等着她归来。后一个极端是,从此对异性的态度变化后,固执单身,而且在夜总会之类的地方尽情挥洒自己的青春。心理上的失衡,使我们无法相信,他会再过上正常的普通生活。

同学们相见时,常常叮嘱着要注意身体。令人感到在情理之中却在意料之外的是,相互之间谈话的却不由扯到“脂肪干”“血糖”之类,这在十多年前根本想不到的聚会的话题。

其二,走自己的路最关键,最怕的是心有旁婺

大学同宿舍有一位同学,从高中起就想搞原子弹,那是据说他在某个时刻读了爱因斯坦传记之后的想法。在我们那个以传统工科为主的系里,这个想法让大多数人感到异想天开,不可思议,也感到可爱。当然,他不理会这些,继续做着自己的梦,换专业考研,读博,后来真从事了他期望从事的工作。然而,一些当年也曾经有自己想法的人,却因为一个外企的好工作,或者一个别的什么机会放弃了自己的想法。同样感到有趣的时,那些当年放弃了自己的想法的人,在之后的某一年的某一天,突然又重拾书本开始自己考研或考博,一晃就几年或近十年。

如果心中的理念不坚强,受外界因素影响太多,忽东忽西,人生的路走起来就累些。有些人非常聪明,也很用功,但是却常常改变了方向。今天想从政,想从政就认真从政,熟悉其间的规则及潜规则。可以过了两年,又觉得没意义,转到了企业里。到企业里,又不愿吃苦,想坐机关。这样改来改去,前期在父母的能量之内还可办到,后期就难了。一晃十多年了,发现自己还在原地踏步。

心有旁婺的表现还不仅仅在于方向上,还在于同一方向上的心不在焉。与我一样,我们大多数同学是没有太多选择机会的。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阶段,从大学毕业分配到一家大型国企,随后面临着国企脱困的艰难日子,之后改革改制,常常面临单位效益不好又人事动荡。我是早早逃离了,而还有同学坚持着。在坚持的同学中,有一个朱姓朋友。在1998年我去看他的时候,他们单位效益是最差的,他却告诉我:“我一进单位大门,就会处于高度兴奋状态”。在别的大学生学会着打麻将、侃、人事斗争的时候,他却自己兴奋地在修着设备,拆卸着竞争对手的产品,在玩着自己快乐。到了现在,他已经成为了汽车行业里某一领域非常了不起的技术专家,猎头死死盯着他,许以高薪。(不过这类人往往很有意思,不为高薪所动),而其他同时进厂的大学生也只能领着行业牛市带来的薪水增长。实质上,只是增加了工龄而已,技术水平并不见得同比增长。

其三,人生的障碍主要还在在于自己

现在的社会给予有才能的人机会非常之多,但是机会却是为有心的人准备的。在二十年前的中学时代,我们讨论人生成功的信条时,讨论的焦点是外因是关键还是内因是关键。虽然马哲教的明白,我们那时还是有人强调“有个好父亲就有了一切!”。到了二十年后,也常常讨论这个话题,焦点依旧,不过变了内容,成了“有资本就有了一切”。

有许多事情,人们总是用自己所经历的有限事物,进行不完全归纳,得出其不可为的理由。可是,当有一天自已亲自或看到别人将这不可为的事情做了,才发现事情如此之简单。

人生其实就是在不断的自我突破中前进的,由许许多多个第一次组成的,每个第一次都需要自我超越。每次需对超越,我们都会找到让自已畏缩的理由,这些理由总是看似非常充分的,但常常忽视了畏缩的最大理由却可能是我们内心的障碍。

遗憾的是,许多人好多年无法突破自己。有些人想做某件事的想法,竟然在脑海中转了十多年,一直没有行动。有些将生活不顺利的原因归结为地方二次分配不公平,竟然会用四五年是时间去上访引纠正这种不公。

当我们固执地将一切原因归结于外在时,可能恰恰真正的原因来源于是我们自身,尤其是我们内心的障碍。

其四,命运有时是不可抵抗的,顺其自然最为关键

人不总是能把握自己的命运,有时只能顺其自然。如果一味地要违背命运安排,非但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反而会适当其反。

有一个同学自身资质非常好,人也很勤奋,思维也很开阔,但是运气似乎总差那么一点点。他考研备考的节骨眼上,家里爷爷病重。农村孩子,就他一个人在“外面”赚钱。如果他不管,那么一切将会非常糟糕。于是,考研停下来,抢救,住院,在家休养,一晃一年过去了,他个人成了负资产。又过了两年,他看准了一个投资机会,就在筹资开办的节骨眼上,父亲又病重了,他只得暂停与别人的合作。这一折腾,又是一两年。在农村,改革的成本非常直接落在了那些走出农村的人身上,如父母医疗、养老甚至弟妹的教育。没有人能够经得起这样的折腾,那次投资机会直接让他的那些差点成为合作伙伴的朋友成为了富翁,再后来那些富翁借助房地产的热潮又猛赚了一笔。

许多事情并不是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顺其自然便是上策。我们需要把握的是我们能够把握的因素,保持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心无旁鹜地坚定地走自已的路,排除心中的障碍,不断突破自己。这样也就足够了。

不由得想起了作家史铁生的《命若琴弦》,他说“命就象琴弦一样,崩紧了才能弹好,弹好了也就行了。”能否崩紧是自己的事,好与不好是别人的评价。

类别:其它类别 |   浏览数(4795) |  评论(0) |  收藏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最多只能输入150个文字,目前已输入 0 个字。
表情 [更多]
匿名评论
登陆账号: 密码: 找回密码 注册
看不清楚,换一张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总裁网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