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

发送短消息 加为好友
姓名: 陈启华
领域: 运营管理  企业文化  领导艺术  品质管理  商业模式 
地点: 广东 广州
签名: 有一种爱,叫成就他人的梦想。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1122
  • 博客访问:6772338

专家文章

杨澜:职业女性的慈善之路 2011-07-08

    身着套装、淡定微笑、出入名流社会的杨澜一直被认为是职业女性的典范,这也是她多年以来的一张“形象名片”,因为多年来面对镜头的缘故,杨澜也成了圈内的明星。

    与公益结下不解之缘

    一直被明星光环笼罩的杨澜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就是中华慈善总会慈善大使,事业有成的杨澜一直乐此不疲地出席各种公益活动,一时间成了公益事业的代言人。

    谈起杨澜接触公益事业应追溯到1997年,那是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希望工程”的工作人员请杨澜做一部片子的义务主持人,在美国留学期间杨澜就已经听说了国内的“希望工程”,那个大眼睛的小女孩给她留有深刻的印象,加上留学归国的杨澜很想重新融入社会,于是她同意与“希望工程”合作,主持一部“中华成语故事”系列片,虽然工作比较简单,但这次的合作让杨澜看到了做慈善事业的艰辛,从筹建资金、制作节目、发行到联系各种机构和人,大量的工作都由该项目的几个人去完成。不久以后,杨澜的《凭海临风》发行了,她毫不犹豫地将第一笔稿费30万元捐给了“希望工程”,从此杨澜与公益慈善结下了不解之缘。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希望工程”这个项目,杨澜跑到大别山等地去采访,做了一组介绍“希望工程”的电视专题片,并邀请联合国的有关官员来中国考察“希望工程”。这次行动让杨澜再一次体会到做一项慈善活动的艰难,工作人员不但要跑到偏远的山区或农村踩点找位置,还要与当地县政府、村委会等层层机构协商,最后慈善组织的生存还是一个要面对的难题。

    虽然杨澜最初的公益之行颇为艰难,但这反而让她更加关注中国的慈善公益事业。她开始从事各种公益活动,从最终帮助零星的贫困者,到成立“阳光文化基金会”将阳光媒体投资集团权益的51%无偿捐献给社会,慈善对于杨澜已经由“一时兴起的善心”变成了一种生活方式。作为公益人物,人们看重的是明星对慈善的号召力,但在讲述自己故事的时候,杨澜则更愿意从一个普通人的情感角度来理解慈善———“这是我自己一相情愿处理财产的方式”。

    担任申奥大使

    杨澜做过很多公益活动的形象大使,但唯有其中一项不得不说,那就是她曾两次作为申奥大使代表中国申请奥运会的主办权。

    1993年我国申请第二十七届奥运会的主办权时,杨澜只有25岁,虽然大学毕业仅3年,但她已经在央视《正大综艺》栏目担任了3年主持人。因为出色的英语能力,当北京开始筹备申奥时,她就被选中主持各种以申办奥运为主题的文艺晚会。1993年9月,杨澜随中国代表团来到摩纳哥———如果申办成功,将由她在蒙特卡洛主持盛大的庆典宴会。

    杨澜特别定制了两套礼服,但最终没能派上用场。事后,她总结了那次失败的原因:宣传片画面俗套,反复出现老人打太极和小孩捧鲜花的场面;各国世界级的体育明星纷纷出现在蒙特洛卡的公共场所,为自己国家申奥助威,中国随团的十几位世界冠军却在下榻的饭店里待命;当外国报纸批评北京为申办奥运搞了大量人海战术,却没有把更多精力放在具体的环境改善上时,国内却传来十万人登上长城的“壮举”。与其他代表团成员一起,杨澜带着失败的经验教训和沮丧心情回到自己的祖国。

    2001年,杨澜再一次被选为申奥大使。那一年,杨澜创办的阳光卫视起步刚一年,正处于阳业维艰的阶段,杨澜的女儿也刚刚出生,可是当接到北京奥组委请她参加申奥陈述的电话时,她一刻也没有犹豫就答应了,为此,杨澜还毅然给刚出生没多久的孩子断了奶,出发之前,她说:“我希望从莫斯科笑着回来。我刚生了一个小孩,到2008年,我要带着孩子去北京看奥运会,这将会是她童年最美好的回忆。”

    为这次申奥,杨澜做了充分的准备,特别是自己的陈述词,为了这4分钟的演讲,杨澜翻阅大量国外知名人士的演讲稿,并和一个澳大利亚专家一起研究了语言上的问题。对当天的穿着,杨澜也费了一番心思,“我们有个设计师为代表团设计了一套服装,我也出了点主意,我希望是西式外套,里边是一件改良的短款旗袍。不过颜色和款式都是设计师定的。一头短发很清爽,很端庄。”

    从那一刻起,透过杨澜,我们就不得不坚信北京申奥成功的必然。

    来自丈夫的感动

    杨澜的婚姻一直是大众关注的焦点,在杨澜眼中,丈夫吴征是一个很有同情心的人,有时丈夫的所作所为会让她很感动,有一年中秋节,杨澜和丈夫一起散步,北京的秋天天气已经很凉了,而路边的一个老太太还在守着报摊,吴征走过去,买下了所有的报纸,并说:“老人家回去好好过节吧。”

    杨澜夫妇只要在报纸上看到别人遇到难处后就会伸出援助之手。他们曾看到这样一则报道:上海有一家人,丈夫去世后妻子又下岗了,孩子因此交不起学费。吴征随后打电话给报社记者要地址,又到这家人家里给了一些钱。过了一段时间,吴征建议杨澜陪他一起去看望他帮助的那对母子,女主人非常感激他们,她给杨澜的孩子织了一件毛衣和一件毛裤,杨澜让两个孩子都穿过这身衣裳,觉得心里很温暖。

    类似的事情还有几次,江苏的一个女孩患重病生命垂危,付不起几万元的医药费,夫妻二人得知此事后帮那个女孩付了医药费。后来朱军邀请杨澜去做《艺术人生》,节目中他们请来了杨澜帮助过的这个女孩子,她已经完全站起来了,杨澜当时感动不已,同时得到了一种鼓舞,自己稍微出点力就能够给别人那么大的帮助,这个善良的女人对此感到很欣慰。

    开始参加公益活动后,越来越多的慈善组织找到杨澜夫妇,他们对慈善活动的邀请基本上都接受了,在杨澜看来这是一种让人愉快的事情,特别是丈夫的善良更是鼓舞了杨澜投身慈善的信心。现在杨澜担任着中华慈善总会慈善大使、全国义务献血形象大使及宋庆龄基金会、中国环境文化理事会等多家公益机构的理事,可谓“身兼数职”,和各类慈善组织接触多了之后,杨澜自然开始思考目前慈善事业的状况了。

    慈善需要完善的机制

    从最初感动了就捐钱,到辞去阳光媒体投资集团董事会主席等职务,转而设立“阳光文化基金会”,杨澜已经用一种理性的方式将慈善变为长期的、可持续的自觉行为。对于中国的慈善现状杨澜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在她看来,中国的慈善事业需要的是一套科学的管理机制和运行模式。

    2003年杨澜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她开始对慈善事业提出大量制度层面上的建议,她交出的第一个提案是《完善中国民间非营利性机构的生长环境》。杨澜曾多次在两会上提交“慈善立法”和“慈善日建立”的提案,后来组建的“阳光文化基金会”的目的也是要把爱心和感情冲动变成一种更加理性的选择。

    “在美国,一个人如果开始参加公益事业,她会不断地接到各个公益机构的邀请,参加公益活动越来越深入。但是对于中国目前的慈善机构来说,要钱好像总是一件艰难的事情,与国外同类型的机构相差太远了。中国的慈善事业也缺乏品牌,只有几个少数项目知名度大。”

    杨澜虽然洞察了中国慈善事业的种种漏洞,但她依然愿意用慈善的方式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能及时得到帮助。她在政协提案中建议政府应该鼓励民间非营利性机构的成立,在法律程度上给予便利,这是财富重新分配,建立和谐社会的方式。同时杨澜认为慈善机构不是一个政府衙门,应该懂得商业运行的基本规则。在杨澜的计划中,不但要将慈善持之以恒,还要针对中国目前慈善事业的现状,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那些不科学的动作方式和模式。

 

推荐
有一种爱,叫成就他人的梦想。
类别:总裁故事 |   浏览数(2554) |  评论(0) |  收藏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最多只能输入150个文字,目前已输入 0 个字。
表情 [更多]
匿名评论
登陆账号: 密码: 找回密码 注册
看不清楚,换一张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总裁网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