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

发送短消息 加为好友
姓名: 董华荣
领域: 生产管理  运营管理  企业文化  领导艺术  品质管理 
地点: 福建 厦门
签名: 快乐学习、快乐成长、不断提高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1026
  • 博客访问:1238580

专家文章

有效提问 引导选择 2020-06-14

标签: 提问技巧   提问   选择   决策  

        管理大师史蒂芬·柯维博士(Stephen Richards Covey)说:生活的10%是由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组成的,而另外的90%则由你对所发生的事情如何反应所决定。这意味着,当事情发生时,我们选择做出什么样的反应,往往比事情本身对我们的影响更大。

        根据梅若李·亚当斯在《改变提问 改变人生》的描述:当事情发生时,有些人经过周全思考后做出选择,我们将其称为学习者,他们聚焦于解决问题,且关注于共赢的关系。而有些人则是任由自发的无意识地反应,我们将其称为评判者,他们聚焦于责怪与批评,他们认为的关系为非赢即输。如下图:

 

        当事情发生时,学习者评判者的思考方式往往有比较大的区别:

        有些管理者,当下属没有按计划完成目标或任务时,他想到的可能是:

1、下属能力不足;

2、下属太笨,都已经教过他了,还不会做;

3、下属工作态度不认真;

4、下属跟我对着干;

5、这个下属不行……

这明显就是评判者的思考和处事方式,它可能会造成与下属的冲突或不信任的加剧,对任务的进展并没有太大的帮助。反之,遇到同样的事情,优秀的管理者往往如此操作:

1、是不是我选人的时候没有关注到工作能力与工作难度的匹配性?

2、是不是我教下属的方法有问题?

3、是不是我过程的督导做得不够?

4、我现在应该做什么才有助于任务的完成,以及对下属的提升?

5、从中我可以吸取什么经验教训?

这明显是学习者的思考和处理方式,它不仅对解决当前的问题有帮助,而且还能促进自己管理水平的提升,促进下属的成长,促进目标和任务的达成,从而形成共赢的局面。

        区分学习者评判者的目的不是为了给他人贴标签。因为在不同的时机,遇到不同的事情,每个人既当过学习者,也做过评判者。有可能你在工作中是个很好的学习者,但回到家后就变成了一个评判者。也可能你在家里是个很好的学习者,但回到工作中,面对自己的下属经常展现出评判者的状态。我们正确理解两者的区别,是为了让自己可以更多地扮演学习者的角色,同时,当自己陷入评判者时,能及时进行调整,最终以学习者的角色进行思考和处事。

        应用“ABCC”选择法,可以让我们及时发现自己的状态,一旦发现我们处于评判者的状态,就可以通过以下四步骤,调整自己的思考方式,从而让自己通过转换道进行学习者的状态:

A(Aware)——觉察。我现在是处于评判者的状态吗?

B(Breathe)——深呼吸。我是不是需要停下来,退后一步,更客观地看这件事?

C(Curiosity)——好奇。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实真相是什么?这是我想做的吗?这是我想要的感受吗?我更希望自己怎样做?这件事我还可以从什么角度来看?

C(Choose)——选择。我的选择是什么?

        通过提问,引导自己用学习者的思考方式处事,或是引导自己从评判者通过转换道走向学习者的思考方式,同时,可以避免自己陷入评判者的泥潭,从而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本文来自于阅读梅若李·亚当斯的《改变提问 改变人生》,并结合管理实践的研究。转载请注明作者:董华荣

推荐
快乐学习、快乐成长、不断提高
类别:领导技巧 |   浏览数(126) |  评论(0) |  收藏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最多只能输入150个文字,目前已输入 0 个字。
表情 [更多]
匿名评论
登陆账号: 密码: 找回密码 注册
看不清楚,换一张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总裁网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