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

发送短消息 加为好友
姓名: 谭俊峰
领域: 企业战略  企业文化 
地点: 北京 海淀
签名: 专注于组织学习
沙盘模拟、问题分析与解决,讲师
13601296979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514
  • 博客访问:1486874

专家文章

《课堂,就是试验场》——在“软实力工场”论坛上的发言 2013-03-15

标签: 管理   培训   思考  

Normal 0 7.8 磅 0 2 false false false EN-US ZH-CN X-NONE

大家好!

很高兴能够参加今天“软实力工场”的聚会,并有机会与各位分享培训感受、交流学习心得。

我本人是位高校教师,从事教学工作,同时参与了众多企业的管理咨询与培训,我非常热爱教学这份工作。刚才有位访谈的嘉宾介绍自己曾在航天工作,非常开心我也有同样的工作经历,大学毕业后我来到北京,在航天系统从事了三年飞航导弹惯导控制系统的研制,后被调到机关从事航天科研生产的协调与管理。199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我被调到国防科工委,成为国务院部委的公务员。1999年辞职下海创办公司,后又到学校读书,再后来就跟着导师做起了管理咨询,现在自己成为了一名老师。

如果从2003年我在人民大学培训学院工作算起,接触培训工作到今天整整十个年头,有很多体会,也有很多感悟,非常愿意跟大家交流。

今天论坛的主题是“软实力”,刚才听了前面嘉宾的访谈,我非常羡慕蒋齐仕老师,能得到这么多老客户、老学员的肯定,这是一名讲师最大的幸福!

今天我们来到这里,我很清楚,大家都在期待后面蒋老师的精彩解读。这里我仅用简短的时间谈谈个人对管理培训的一些体会,欢迎大家批评。

蒋老师给我出了道演讲题目:课堂,就是试验场

我想,这个题目点到了培训的核心:培训不是音乐会,而是健身房。缺少学员的参与,就没有真正的培训。从这个意义上看,目前很多的管理培训课程,学习活动从来没有发生过,或者更严谨一点讲,学习活动没有充分有效地在学员身上发生过,因为学员缺少参与,只是听,而缺少练。

究竟什么是学习?学习是个变化的过程,是为适应而改变的过程,学习就是要改变。不是讲师要改变,而是学员要改变。因此,我们常讲,培训课程要以学员为中心,以绩效为基础。如果课程只是听老师在讲,那么,你并没有做到以学员为中心。相反,满堂灌的培训方式对于讲师而言更容易,因为他控制着课程的整个内容与进度,但很可惜,这不是学习。

如何能做到让学习真的发生在课堂、发生在学员身上呢?

很简单,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参与挑战、做出反应、接受反馈,这是取得最佳学习效果的关键。

教学信息传播的有效性不是由信息本身的内容决定的,而是取决于信息的组织和设计形式。一次培训无论主题是什么,核心是让学员去参与并做出反应,而不是简单的讲授。人的一生,我们必须学会去做的很多事情,都不是通过语言掌握的,而是通过多次尝试和犯错慢慢地培养出做这种事的能力来。

由此可见,培训课堂仅讲是不够,要参与,要体验,要互动,要反思。中国的传统教育靠“悟”,“悟”是最不可靠的学习方式,悟性好者有收获,悟性差者没得到,更为要命的是每个人悟出的道理是不同的,这在行为层面仍会导致冲突与失效。

我常常讲一堂好的培训课程要有几个特征一是讲师少讲,二是学员互动,三是行动指南

课堂的确是个试验场,而非报告厅。讲师应从知识内容专家,向学习引导专家改变,甚至讲师可以不是某个知识方面的专家,他只需要是学习专家。什么是学习专家?就是讲师知道如何触发学员的学习活动,这是一种观念的巨大转变。

你可能是某个学科的学术专家,可能是教授、博导,但你并不会因此而成为“教学”的专家,你是个优秀的学者,但不一定是个合格的讲师。

我从不否认讲授式、报告式课程的价值,那种黑压压下面坐成百上千人的大型讲座有其自己的价值。但如果学员想为了改变而学习,这种方式并不可取。千万别认为自己理解了、学到了,回去再实践,回去,你根本难以实践。我们的培训课程要求学员体验在当下、实践在当下、承诺在当下。

所谓讲师少讲,就是你不要满堂灌。留下时间来做什么?当然是你讲师的责任,你要从课程设计上花大心思去思考如何把时间交给学员,为此你要设计课堂的讨论内容、讨论形式、讨论方法、点评框架,等等。因此,我从形式上总结一句:讲师少讲。

学员互动,大家很容易理解,就是让学员参与其中。但这里面也有个形式与假设,形式是看你的学员是否分组,为什么要学员分组?是为了实现团队学习。记住,我们的学员都是管理者、都是工作者,都有自己对工作的体会与理解。学员之间的相互学习往往比讲师的指导更加有效,因为他们有共同的经历与语言。试想,家长辅导孩子的作业,通常费时费力,还不一定让孩子理解与满意,到学校与同学一交流,一道数学题迎刃而解,孩子们有相似的思维角度与方法。

让学员充分的交流互动,是学习活动的重要一环。简单讲,就是“发动群众斗群众”、“发动学员学学员”。

最后讲讲行动指南,它的核心是要当堂做出学习后的承诺。例如你是一公司的总经理,今天你学了堂财务管理,那么你是否有收获呢?是否打算把所学收获应用到工作中呢?何时应用?怎么应用?拿出什么行为或结果才能说明你应用到所学的知识了,将知识变为工作的能力了,并为产生工作绩效成果而努力了。很简单,在课堂上就写下来,做出承诺,回头将给秘书,秘书就是你学习成果转化的监督员。

当然,仅从管理培训的内容而言。明茨伯格说管理的核心是实践,它是知识、艺术、手艺的结合体,因而我们在课程设计上也要考虑它的侧重,不同的课程当然在设计上、在互动选择上、在分组演练上、在行动承诺上有许多差异。知识对应理论,核心是要正确,它是用脑去思考;艺术对应感受,核心是体验,它是心去感悟;手艺对应技能,核心是操作,它是用手去行动。

蒋老师曾提出过一个培训的理念,即培训是“脑、手、心的结合”,这与上面的知识、技能、艺术的划分完全一致,差异仅在用不同的语言。因而,记得当我初认识蒋老师,第一次见面交流时,我们彼此都非常兴奋。用蒋老师的话来讲,有一见如故的感受。理念是相通的,无论你用什么语言。

前天晚上我与《创业家》杂志社牛文文社长交流他们的黑马训练营的项目设计,提出了另一个词,叫做“翻译家”。什么意思呢?就是指培训师应该是个“翻译家”,翻译什么呢?翻译其他成功创业人士的经验,并将这种经验转化为可以学习的过程。因为《创业家》杂志社的黑马训练营培训项目有一个重要的立基,就是让老创业家带新创业家。大家不要以为让成功的创业家直接面对面的与新创业者交流,就会完成学习,其实那并不是学习。当面交流的价值是有的,但很有限,更不可靠,培训师就是要将这种成功的能力翻译出来,并转化出去,因而,我称之为“翻译家”。

无论是翻译家还是学习专家,总之培训师的重要价值不在于你自己掌握多少课程主题内容的知识,而在于你要做到让学习活动真正在课堂上发生,让学员的学习过程在自身上真正发生,你是一名学习的促进者,而不是学术专家。也只有注重交流,注重体验,充分的交互,学习活动才真正可能发生,培训才可能更加有效。

从这个意义上看,蒋老师所出的题目:“培训,就是试验场”,非常深刻、非常到位。

最后,谢谢蒋齐仕老师、谢谢软实力工场,对我的盛情邀请,让我有机会与大家交流心得,分享感悟。更要感谢在座各位的耐心倾听,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谢谢各位!

 

谭俊峰

201336日,软实力工场论坛,唐拉雅秀酒店

推荐
专注于组织学习 沙盘模拟、问题分析与解决,讲师 13601296979
类别:文化传媒 |   浏览数(3501) |  评论(0) |  收藏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最多只能输入150个文字,目前已输入 0 个字。
表情 [更多]
匿名评论
登陆账号: 密码: 找回密码 注册
看不清楚,换一张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总裁网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