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

发送短消息 加为好友
姓名: 彭小东
领域: 市场营销  运营管理  品牌管理  领导艺术 
地点: 四川 成都
签名: 中国广告传媒培训一人彭小东导师VIP专线:13076066155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4451
  • 博客访问:6277658

专家文章

为什么电视没人看,电台却新生 2019-10-08

标签: 电视   电台   广告  

 

近期我们走访了一些电视和电台,发现很多值得深思的现象,我们天天在讲,传统媒体不行了,纸媒要死亡,电视要死亡,电台业绩也在下滑,真实是这样的吗?全中国各位请记住真的是在中国,有多少家电视台电台你真知道吗?不管一线二线还是三四五六线城市电视台为什么有的很好,有的活得不好,总有些电视台电台的相关负责人给我讲;彭老师我们是在体制下,带着镣铐跳舞,请问全中国的广电系统不一样吗?别人是如何做到的,湖南卫视,江苏卫视,浙江卫视,东方卫视,北京卫视,为什么别人目前还活的非常不错,尤其是一些二三四线电视台的负责人总是抱怨,我们的体制我们的实力有限我们没钱,有钱要你干什么?在企业界有句话送给我们各位传统媒体的相关负责人;没有垮掉的行业,只有倒闭的企业,传统媒体也一样死的是人而不是媒体的介质!

在我们最近对一些二三四线电视台的走访中,发现我们很多广电人最关键的是打开思维要解放大脑,外行管内行,裙带关系!有些台甚至以烂为烂,破罐子破摔,有些个别广电人还坐井观天自认为自己很有很身份很有地位,我是体制内的人;我有关系我有资历我资格老放不下面子,什么是面子?面子是自己给的,面子自己挣回来,有业绩有利润才有面子!还是坐等客户,好不容易有客户上门了,还不愿理,上一个广告居然还有很多低级错误!还有所谓的盘根错节七大姑八大姨亲戚舅子老表的关系,相互推诿欺骗领导,领导坐在办公室指挥!纸上谈兵!

我很早多次就讲到传统媒体最绝不缺人才!广电系统目前最需要最彻底的是改革,改革是痛苦的!顶层设计一把手的智慧眼界心胸和格局以及胆量和勇气,组织架构,系统梳理,节目创新,薪酬体系,奖惩提成,激励机制,我一直在思考?事在人为,有些人给我讲,我们在体制内广告公司那一套在我们这边真不行,什么低价回扣返点折扣请客吃饭送礼客户面前装孙子有奶就是娘等等!为什么分众传媒上市公司一年可以做到150个亿左右?为什么目前我们的一些广告公司以及广告营销人才还活的非常不错。

我最近给江苏一家广告传媒公司做《打造中国实战狼性广告销冠特种兵》9天内训课程的培训,这家公司总计就20多个人,老板是85年后,公司员工主要是80和90后,学历不高,中专高中甚至初中还没毕业,90%来自农村小时候都很穷;主要经营高速和高铁广告,高速公路资源非常有限,主要做整合,高铁媒体资源是自己以前的老东家拿下,他做为业务第三部存在,据他们老板给我讲他们这家公司一年要做到1.2-1.5个亿。做的好的广告营销人员个人一年税后收入200多万人民币,可笑的是我们很多电视台电台传统媒体居然连工资都发不出,一些四五线城市电视台一年营业额才300-500万;就连一些基本的费用也不能报销;真的不可理解!他们做整合非常有经验,直白讲这些人只能算是一个销售连广告销售都不算。什么媒体策划广告传媒创意设计品牌传播营销战略等等他们有的压根就不知道或者一知半解,但他们很会做人做事,能放下脸面,勤奋,吃苦,不达目的决不罢休,不要脸,广告销售服务到令客户绝望!情商很高!但他们目前也意识到了自己的短板和瓶颈。

最关键的是具有广告营销人的狼性野性匪性,我目前正在辅导他们广告销售模式盈利模式的创新,广告销售实战技巧,广告销售系统化标准化和流程化;专一专业专注敬业事业职业!

我个人目前比较看好县市电视台,越偏僻越有收视率,尤其是一些县市电视台做足本地新闻,关注本地人本地事留意身边的人和事,因为这才是离他们最近和他们最关心以及最关注的;我们再看看现实是有报道显示,中国有4000家电视台,24000多个频道。一种观点认为,2021年将迎来电视台倒闭潮,而电视台的倒闭潮先从频道关停开始。

一、频道关停电视台消亡

早在2016年4月1日,拥有59年历史、香港第一家电视台“亚洲电视”(ATV)因不敌长期亏损,宣告正式停播;2017年1月1日,李嘉诚收购的华娱卫视关停。据悉,自TOM集团2003年9月15日完成收购华娱卫视后,由2004年开始全年入帐计算,主要由华娱卫视贡献的电视及娱乐事业,营运11年亏损逾六亿元。

在新媒体时代,电视媒体遭遇到巨大的冲击,这是不容置喙的事实。诸如“亚洲电视”、华娱卫视等电视平台的关停也一度引起了行业对于电视台消亡的讨论,但如果将频道关停与电视台“消亡论”划上等号,虽然有点过,但我们更应该看清现实!

曾几何时,广电人是社会的骄子,是邻里眼中的人上人,是无数怀有梦想的优秀青年男女择业的首选,但就在眼下,却被历史车轮无情碾压在地。前些年个别人的离开广电,快速沦为了现如今批量地逃离广电,从中央到地方,从管理者到领军者、执行者、操作者,“逃离者”比比皆是,层出不穷。在时间标尺里,无论多风光无限的企业行业,都会萧条消亡,曾被光环加持的广播电视行业也难逃宿命。

二、坐地收钱自废武功

作为媒介新贵,电视在眼球和耳朵上同时满足着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受到追捧。频道=金钱。一时间,各地电视台都在力争多开办频道,电视频道成为稀缺资源,改革开放后短短数年便开创了频道为王的时代。

一来众多广告客户蜂拥而至、送钱上门,二来广告部的人大都来自市里省里甚至更高部门领导们的亲属,半路出家,没几个科班出身,广告、市场营销等学历背景更属凤毛麟角。但是钱太好赚了,这一来二去,再有能力的人也难免沦为提笼遛鸟的晚清“八旗子弟”,马背功夫尽废。几乎没有人变着法地想如何提升广告客户的满意度,如何升级广告产品和服务。都盘算着自己的小日子,官僚现象比比皆是!

三、行业壁垒隔绝创新

曾经的墙里的人过着平静而悠闲的日子,墙外的世界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年弹指一挥间。传统行业与新兴行业贪婪地分食着改革开放的红利,迎来了各自的大发展。但是,电视台缺出手太慢,市场红利渐行渐远。

四、电视已成为鸡肋

消失的电台,总会换一种方式回到我们身边。电台的黄金时代结束了,但是伟大的梦想不会灭亡。我们生活的世界,更新迭代的速度越来越惊人。守着电脑等 loading 的昨天仿佛还未走远,智能手机就已经一统江山,5G 春风都吹满地了;在电脑之前,曾经令男女老少纷纷魂牵梦萦的电视机,也早已成了新房装修的鸡肋。特别是90后00后。

从 " 纸媒已死 " 到 " 电视已死 ",这一类惊悚标题隔三差五就来提醒你,昨日逝矣,今天的新事物已经不屑于讨好咱们这帮老同志了。世界变化太快,没有谁能永远在潮头上跳舞。有意思的是,电视都快没人看了,可比电视更古早的电台,竟然还活着,而且似乎活得不错。

五、惊叹生命力

前两年,娱乐圈一对夫妻闹离婚,不想却让一档东北的电台节目火出圈外。吃瓜群众初时诧异:" 这都什么年代了?这个男明星为什么要打电话去电台倾诉?" 听完录音却纷纷路转粉:" 这都是什么宝藏节目?现在的电台都这么野了吗?"

在很多人对广播电台的印象已经固化为 " 司机专属,苟延残喘 " 之时,电台其实仍以各种姿态存在于江湖,低调又踏实地走它自己的花路。根据国家电视总局的数据,2018 年,全国电视节目产出时长同比下降 2.04%,而广播节目却同比增长 1.64%。有人肯做,一定是因为有人要听,这是市场最直接的反应。诞生于 1906 年圣诞前夜的广播,走过了漫长的 113 年仍未消亡且有增长——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里,这样的生命力无疑是令人惊叹的。

不管你听还是不听,电台就在那里,不增不减。风雨无阻!

六、岁月的记忆

岁月里的电台童话,办公室的你和我还是小的时候,有一台可以当收音机使的硬核手机。漫漫夏夜,对月难眠,你常常等查寝老师一走,就鼓捣手机找电台。

信号不好,但充分的知识储备让你学会了利用耳机当天线,缠在铁床柱上,电波里流转的声音宛如天籁。硬核手机插上了耳机仍然可以外放,于是乎,宿舍几个大小伙子围机夜话,往往不知东方之既白。

在各种老中医广告、情感咨询大师的背景音乐里,滋滋作响的除了时断时续的广播声,还有我们那逝去的青春。程郎的《全球华语音乐排行榜》,则是文艺青年阿朱少时的白月光,没有被这个电台播过的歌,通通不值一听。身在南国,粤语播音的《一些事,一些情》,就是当年阿朱心中的《故事会》与《知音》。

不过,稚嫩的阿朱一直没搞明白,那个时不时插播进来的 " 电白陈医生 " 到底是何方神圣?后来的很多年里,看到各种妇科医院男科医院广告,阿朱都仍然会想起那位啥都能治的、扫地僧般神秘的陈医生。

七、背后真实的人

你永远不知道,藏在电台背后的,是一个怎样的人。直到现在,曾在电台一战成名的《夜幕下的哈尔滨》,仍然经常出现在人们音频下载榜单上。电台里的声音这么带劲,还要什么颜值?换到如今,即便是当年最红的电台主播,恐怕也没几个能挺过出镜形象要求这一关。

赵雷在歌中唱道:" 收音机靠坐在床头,贪玩的少年抱着漫画书不放手。"黄浦江边听着《动感 101》洗漱的早晨,伴着《千山万水只为你》前行的深夜,想起来都还算鲜活,却的确已是褪色的往事了。在文艺作品中,广播电台有时附于情怀,成为坏学生唱歌表白的手段、失意青年逃避现实的蜗牛壳或是解救陌生人的远方天使;

有时又扎根于山野,成为村村通大喇叭,负责通知开会时间、领取福利、天干物燥注意防火,或是路边的蘑菇你不要采。编剧写来写去,镜头转来转去,始终在讲过去的故事,就是不肯拍一拍电台如今的模样。

老家的那台收音机,早已束之高阁。

八、永远有人在路上

旧事物要么湮灭于洪流,要么就必须历劫换骨。对电台来说,幸运的是,由于驾驶空间不能被视频等媒体形式干扰,电台广播仍然是司机们获取信息、打发无聊的最好途径。

不幸的是——电台无可取代的地方,好像也就剩车厢这一方天地了。

在各种媒体形式来势汹汹的情况下,各地的交通广播稳坐高台,似乎完全不担心没有听众。打听路况的、了解天气的,白日里想听笑话的、半夜时想听故事的,司机千千万,永远有人在路上。

九、本身的魅力

只要司机还在,电台就不会死。除了交通广播,其他电台的日子却举步维艰,甚至命悬一线。不过,艰难的时光并不长,曾几乎击垮电台的网络,也点燃了电台涅槃的那把火——移动音频出现了。

打开音乐播放软件,电台以 UGC 的形式圈出一片地来,直播、录播各自开花,内容上比从前的电台更自由、更个人化。DJ 露脸的机会比从前多了,但大部分时候,他们还保持着前辈的传统,与视频直播间的网红主播比起来,他们的内容产出也许更纯粹一些。

不过,音乐平台的电台内容,多数仅限于音乐,电台 APP 更像是新型电台的热土。喜马拉雅 FM、荔枝、蜻蜓 FM 等应用如雨后春笋,给古老的电台注入全新生机。根据艾媒网发布的《2019 中国在线音频市场研究报告》,在线音频用户规模增速远高于移动视频和阅读,2018 年,中国在线音频用户规模已经超过 4 亿人。比群体规模更充满希望的是,4 亿用户中,占比最大的人群,是 24 岁及以下的年轻人——这或许可以证明,抛开所谓情怀的滤镜,电台本身仍然有着长久的魅力。

十、声音的艺术

旧时的收音机,也曾藏有某人的爱情。他们在听什么?相声、读书、故事、音乐 …… 移动网络上的电台时间并不固定,用户可以随时选择在什么时间听、听什么样的内容。

也有人认为,这样的电台根本就不能叫做电台——这只不过不是从前的电台而已,归根到底,这仍然是电台,仍然是声音内容的艺术。今天,大数据让一切更加精准、迅速,你的任何动作、喜好都有可能被记录、被分析,最后,一个完整的人,被拆分为数据库中的一堆标签。

面对浩如烟海的播放列表,选择太多的我们,反而不再懂得如何选择。

幸好电台还在。电波的那一端,为你选择听什么书、听什么音乐的,不是过分公正的数据,而是活生生的人。猜测下一首是什么歌、下一个故事讲给谁,这样的小乐趣,也是复杂的随机匹配和数据推荐所不能创造的。

人类的悲欢与渴望,数据库未必能体会。尽管后来出现了电视、随身听、电脑、手机 …… 电台的人味儿,至今仍然无可替代。

十一、电台的温情

无论形式怎么改变,电台的温情永不变。另一方面,我们的耳朵不像眼睛,只能看着一个方向,耳朵要广博得多。开车、走路、做家务、睡前,听觉从不要求我们全神贯注,陪伴是声音的天性。只要我们的生活还需要背景音,以声音为本的电台,就不会真正消亡。

"You had your time, you had the power.

You've yet to have your finest hour.

Radio.

All we hear is Radio ga ga……"

多年以前,皇后乐队写了一首名为《Radio Gaga》的歌。多年以后,电台的光辉岁月早已远去,一个姑娘仍然因为这首歌,而给自己取了个名字—— "Lady Gaga"。Talking Heads 在歌里把脑袋比作不停接收信号的收音机,后来,一个英国乐队以此命名,叫做 "Radio Head"。

这些关于 "Radio" 的小故事,或许可以作为电台从盛到衰再到复苏的小小注脚:曾经,"Radio", 是个连摇滚乐手都觉得很酷的词,电台是这个世界信息的主角,从竞选总统到听歌跳舞,人们从电波里听见整个世界;后来,电台随着滔滔浪潮渐趋无声,但最终又换了一种方式、一种身份回到我们身边。

观众在等待新的电台,电台也在等待新的观众。

十三、电台比电视成本少

哦,还忘了,电台成本必电视小太多了,人数也少很多!

推荐
中国广告传媒培训一人彭小东导师VIP专线:13076066155
类别:盈利模式 |   浏览数(195) |  评论(0) |  收藏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最多只能输入150个文字,目前已输入 0 个字。
表情 [更多]
匿名评论
登陆账号: 密码: 找回密码 注册
看不清楚,换一张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总裁网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