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

发送短消息 加为好友
姓名: 李海波
领域: 人力资源  企业战略  领导艺术 
地点: 江苏 无锡
签名: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2330
  • 博客访问:1901636

专家文章

大师去矣  仙朋来 2013-07-01

标签: 道商   道德经   老子   李海波   蒋信平   青城山  

 

 

 

 

 

 

 

 

 

 

 

20136月的青城后山,一反往昔的静寂,从五湖四海赶赴而来的高朋络绎不绝。他们的出现,只是为了送别一位隐居修行于此的青城山全真龙门派泰斗级人物——蒋信平大师。

 

蒋信平大师,号青松红梅道人,中国当代道教宿老,四川道教历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高道之一,全真龙门派丹台碧洞宗一代宗师,原成都市道教协会会长、成都市政协委员、四川省道教协会咨议委员会副主任。以其传奇的经历,绝妙的功夫,高尚的道行,百岁的神采,被誉为青城山活的“镇山之宝”。海内外友人造访青城山,以拜见蒋信平大师为平生一大幸事。

 

2013624日零时,一代大师蒋信平悠然驾鹤,羽化登真,享年111岁。628日,由青城山道教协会负责组织的“蒋信平大师追悼送别会”在太清宫举行。四川省宗教事务局杨伯明副局长、成都市宗教事务局王宗明副局长,都江堰市市委常委、统-战部长林锐,都江堰市副市长屈军,都江堰青城山管理局局长马远见,以及来自全国各省市道教协会、名山宫观的高道大德,弟子门人,十方善信等出席了追悼会。

 

追悼会由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四川省道教协会会长唐诚青主持,国际道商文化研究院院长,知名道学学者李海波受张明心会长委托,代表青城山道教协会及蒋信平大师门人弟子进行致辞。

 

   年龄:他也属于00后

 

出生于1902年的蒋信平,他也可以算做标准的00后,只不过,他属于世纪长河的跨越者。

 

蒋信平大师原籍在四川乐至县牌楼乡蒋家祠堂。对于网上流传的25岁出家修道的说法,青城山道教协会张明心会长认为与实际情况不符。张会长说:“蒋师父很小就出家了。”19岁那年,正式出家的蒋信平拜周诚璧道长为师,是为全真龙门派第25代玄裔,修道于人迹罕至的青城后山太清宫。

 

初建于唐代太清宫位于青城山前后山之间,面对彭祖峰和金鞭岩,后倚棋盘石和神仙洞,左有青龙岗,右有白马岗,庙前溪水潺潺,古树成阴,花香四季,环境十分幽静。1940年国民政府主席林森游历到此,曾亲笔题书匾额“太清”。 

 

道教经典认为:“抟气致柔,能婴儿乎?”要养生长寿,就要拥有和保持婴儿般的生命活力与纯净无邪的心境。据蒋大师徒孙高希介绍说,“师爷的性格有时候就像一个老小孩,他修道并不是枯燥无味的,也有自己的喜乐。喜欢跟小一辈的聊天,甚至还会好奇我们用的手机,他自己也想尝试。”

 

在蒋大师仙逝前的一个礼拜,他看见自己的徒子徒孙在一起合影的照片,还问他们“这照片上为什么没有我?”为了这句话,徒弟们当即和他一起合影并冲洗出来给他看,他这才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没想到,这一张蒋信平大师主动提出的合影照,竟成人天殊途的永别。

 

   爱国:道能治国护天下

 

蒋信平大师的一生经历了满清灭亡、辛亥革命、军阀混战、十年内战、八年抗战、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爱国爱教”,成为他一生坚持不懈的信念,也是蒋大师经常教育弟子的名词。

 

作为都江堰二王庙、青城山上清宫等道观的参与恢复者,蒋信平大师爱国爱教,道行高超,正直无私,任劳任怨,为道教事业的弘扬与发展苦心励志,孜孜不倦,并一生践行“守柔不争”的智慧。他积极响应落实宗教政策,主持和协助傅圆天大师恢复了多处宫观,以智慧保护了在“文革”中险遭破坏的建筑,并历任上清宫、二王庙当家

 

19791213日,在张大千先生影响下,青城山道教协会成立,蒋信平大师先后担任常务理事、办公室主任、天师洞当家之职,为重兴青城山道教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他与张大千先生的一段“拂尘”感情,更成为青城山道教史上的一段佳话。

 

据蒋信平大师武学嫡传弟子潘崇福讲,“师父经常对我们讲的一句话,就是‘道能治国护天下,德厚根深誉全球。’”这句话被潘崇福时刻铭记在心,写成对联悬挂于自己在都江堰的武馆内,他觉得这就是师父留给他的最大精神遗产。

 

而蒋大师的道学真传弟子李海波回忆说:“师父知道我研究黄老道学,他在2012年的生日那天,一再叮嘱要我去悟八个字。这八个字到底是哪八个,师父没明说,他只是告诉我,天字开头,国字刹脚。”纸上得来终觉浅,他怕弟子们得到容易,失去也容易,可谓用心良苦。

 

道教圣典《道德经》曾明确提出:“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在蒋信平大师仙逝前的半个月,他嘴里重复出现频率最高的两个字就是——“天下”。

 

   功夫:要务实不要务虚

 

关于蒋信平大师的功夫,见识过的人都直夸“凶得很”。据说,蒋大师是当代青城山龙跷飞腾轻功的正宗传人,翻山越岭,如履平地,即是在100岁之前,他拄的一根铁拐都重达二三十斤,一般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和他在一起走,根本赶不赢。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时任都江堰市青城山安全检查小组负责人的黄其高,曾陪同蒋信平大师遍巡青城山,深有体会。

 

太清宫附近的当地村民也证实,他们以前早上起来得早,曾无意中窥见信平大师习练轻功绝技,一弹一跳,身轻如飞燕,灵动如猿猴。对于这些神功奇迹,蒋信平大师不以为然,也不肯轻易显于人前。只不过,有一次在太清宫内,当火盆里点燃的纸钱乘借风势,转眼间飘扬到屋顶,眼看就要点燃屋顶上的茅草引发一场火灾时,只见信平大师双足在通红的火盆上一点,借力腾空,伸手之际,便将飘上屋顶的火纸抓回,在一片惊诧声中,悄然而去。

 

对于轻功和他认识的轻功高手,信平大师从不愿意谈及。在他眼里,“那些轻功也不算啥子功夫”。他也担心自己的弟子找人比武打伤别人,他对潘崇福说,“我们把自己的功夫练好,不要去和人争。”而蒋大师无意中说出的“轻功的基础是重功”,或许另有深意,告诫警示弟子一定要务实不要务虚。

 

在蒋信平大师近90年的修道生涯中,他喜素食,重修炼,精通道教全真龙门派武术及内丹功,同时深得玄门内功、睡功要,尤其擅长全真龙门派龙门太极拳、龙门八卦掌,亦博及中国中医学、中草药学,均得大成,其养生之道令人折服

 

每天以固定姿势入睡修炼时间在14个小时左右,每次能吃30多个汤圆。

 

他爱喝茶,茶必须是青城山产的野山茶,曾经教当地山民如何采茶、制茶。

 

他爱吃山珍野菌,饮水必饮青城后山太清宫旁边的山泉水,即是到了青羊宫,他也带着自己山里的水去喝。

 

他曾经在青城后山有闭关修炼的山洞,每年都要闭关一次,当地山民曾有好几次无意撞见他从山洞中走出来。但是时过境迁,他的闭关山洞究竟在何处,已经知之者稀了。

 

   弟子:要团结才能发扬

 

作为享誉海内外道教界、武林界的一代宗师,蒋信平大师一生广授门徒,大振玄风,海内外弟子达两千余人,其中不乏诸山高道大德,名观当家住持,武馆院校馆长,学者作家、商界翘楚,而居士信徒更是数以万计。他曾以百余岁高龄两度参加中国(成都)道教文化节,参加香港九龙湾展贸中心举办的“尊敬长者千寿宴”,展示道教玄门太极养生功,载誉而归。作为青城山对外交流的第一文化名片,蒋信平大师为弘扬中华博大精深的道教文化、武术文化、国学文化,作出了极大贡献。

 

当他知道自己即将离去时,他把弟子们叫过来,吩咐他们“把锄头、棺材准备好”,并一再叮嘱自己的弟子要团结,要形成凝聚力。

 

从北京赶赴过来的同和时代旅游规划设计院副院长李镇宁,是蒋信平大师在羽化前收的最后一个弟子。这个沉默少言、文质彬彬的年轻人,跟蒋大师结缘已久,早有仰慕投师之心,却一直迟迟未得答复。这一次,大概是感到归期将近,特意安排好拜师时间,在病床前完成了师徒之礼,并口传丹道要诀。

 

7岁开始就在青城山“耍”的潘崇福,尽得蒋信平大师武学真传。作为青城武馆的创始人兼首任馆长,潘崇福自幼习武,名震武林,曾为四川省培养出数位散打冠军。他念念不忘的是师父亲自示范,悉心教授自己龙门太极拳、游身八卦掌、太乙乾坤圈、烟霞拂尘、天师降魔钺等龙门派武学。今年六十七岁的潘崇福,在传播龙门太极拳养生之余,也开始着手整理龙门武学拳谱,以报答师恩。

 

国际道商文化研究院院长李海波,也是蒋信平大师最器重的弟子之一。他曾经在国内外率先提出了“道商”的理念,并创建了如何“以道经商”的知识体系,出版有多部著作。蒋信平大师为其取名崇春,寄予厚望,赞其为“文状元”。并且提醒说,“你要把我说的这些话写进你的书里。”这次祭悼蒋信平大师的《祭文》,洋洋洒洒,情真意切,就是出自李海波的手笔。

 

青城后山的太清宫,是蒋信平大师出家修道的地方,也是他毕生相守,不离不弃的地方。大师已去,留给弟子的不仅仅是缅怀和哀思,更重要的是责任和坚守。蒋信平大师的弟子们商议,准备在太清宫附近为师父修建“蒋信平纪念馆”,每年的624日,将以养生交流、道学讲座、武术展示等多种形式,共聚一堂,不忘师恩。

 

对于身后的这些事,蒋信平大师只留下了一句话:“祖师爷自有安排!”

 

一代宗师蒋信平,就这样掐着自己的手诀,安详地离我们而去了。一如孩子般的熟睡。

推荐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类别:其它类别 |   浏览数(2025) |  评论(0) |  收藏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最多只能输入150个文字,目前已输入 0 个字。
表情 [更多]
匿名评论
登陆账号: 密码: 找回密码 注册
看不清楚,换一张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总裁网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