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

发送短消息 加为好友
姓名: 于斐
领域: 企业战略  市场营销  品牌管理 
地点: 江苏 无锡
签名: 专注于一样,才能做得不一样。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5603
  • 博客访问:15689440

专家文章

只有品牌营销才是葡萄酒市场竞争力的核心! 2012-03-28

标签:

  只有品牌营销才是葡萄酒市场竞争力的核心!

  蓝哥智洋国际行销顾问机构于斐

  营销,应该是当今过剩经济时代最具诱惑力的词语了。

  众多进口红酒企业浸润期间,但成功的凤毛麟角,大多数折戟沉沙。

  为什么,没有真正理解营销深层次本质个性特征折射出来的多元化需求所包含精神属性上的动态功能,他们总认为自己的产品在确保品质的前提下应该有市场。其实,对消费心理和需求文化认知上的幼稚和理解上的肤浅导致了在市场执行中处处被动挨打,教训何其惨痛。

  目前,在中国市场上,国内品牌的葡萄酒质量参差不齐,有很高知名度且算得上知名品牌的不多,也就那么几家,比如:张裕、长城、王朝等等。与此同时一个更重要的问题更为严重,那就是众多的国产葡萄酒品牌的缺乏核心竞争实力,国内品牌之间的竞争很多时候还是停留在价格竞争这个初期阶段上。从这个层面上讲,这个给国外,特别是国际知名葡萄酒品牌埋下良好的品牌导入机遇和空间。

  虽然,一些比较知名企业已经充分认识品牌的效应,也在进行品牌资源整合、充分挖掘品牌资源合力。比如:中粮集团整合三家“长城”葡萄酒生产企业,经过多年的市场竞争,长城葡萄酒成为了中国葡萄酒的著名品牌。中粮集团形成统一的“长城”标识,而且在媒体宣传上也呈现出传播识别的一体化态势,形成打造长城三足鼎立的品牌格局。这对于进一步治理市场跟随者不正当竞争的行为奠定稳健的基础。

  但是,目前更多的红酒企业在构建品牌上依然停留在一些基础层面上,只是在做表面文章,忽略品牌识别传播、诉求传递、理念传达等立体化全方位传播系统化、持续化构建,而大多往往是3分热度,缺乏品牌战略的持久性。

  相反,国外葡萄酒企业擅长的就是其对品牌构建的毅力和耐力,而这些正是中国葡萄酒企业需要清醒认识和学习的。为什么国外品牌,不管是包装、文化、理念的塑造似乎都是如此缜密、细致、品位。这就是他们对品牌的执着与追求完美理念的诠释。

  品牌是什么?有人说品牌是一种符号。其实,说穿了,品牌就是你选择的理由。你购买一个包,你为什么要选择LV、古奇?难道没没有比它们更好的吗?不是。因为它们是一个在圈子里大家都知道的品牌。我们都生活在圈子里,品牌首先要在圈子里被众人所熟知,否则,它太小众难以产生销量。其次,一个好的品牌,必须被更多圈子外的人所熟知。品牌,就是让你有了一个理由,一个可以炫耀的理由,一个可以选择的理由。

  卡斯特推出的产品为什么在短短几年时间有了比较大的成功?难道卡斯特推出的酒是最好的吗?我们自己都知道未必。就是因为它已经出现了品牌效应。现在,如果真让我们数数国外的品牌,我们的消费者能记住几个?现在的消费者去喝国外葡萄酒,非常茫然,因为不知道选择哪个,太多了,而且形象等都一样,难以辨别。

  在面对当前市场严重同质化的今天,产品是当“万金油”还是当“一招鲜”?

  就拿当今的红酒产品来说,放眼看去,几乎都在理直气壮的声称自己的产品种类多,背景好,个个都有神奇文化底蕴,结果在消费者心目中成为了"万金油",造成了严重的行业信任机。

  对此,怎么办?

  我们认为:要扭转当前市场现状,只有造就消费者信得过的品牌,才能成就红酒产品的好市场。也许当我问你是否记得中国第一位夺得奥运会金牌的运动员是谁,可能你会很快地说出许海峰这个名字。但第二位呢?你很肯定说不出来了。市场领先法则说明:“第一”要胜过“更好”。创造成一种新品类,在人们心目中先入为主,比起努力使人们相信你可以比产品首创者提供更好的产品要容易得多。

  按照一般的经验,最先进入人们脑海的品牌,平均而言,比第二的品牌市场占有率要多一倍。品牌定位就是要找出这种“第一”,创造品牌之间的差异。

  红酒产业发展到今天,“成份论”早已是昨日黄花,产品的品牌差异化卖点已经成为市场的利器。

  要成就企业品牌,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单纯的高喊比别人好是行不通的,重要的是喊出和别人不一样的口号,以差异化让消费者认可你的“与众不同”。

  品牌定位的核心是在确定目标市场后,通过对目标市场的细分找到产品差异化的定位点,并且对产品重新定位,锁定目标人群,在目标人群的消费理性尚未形成,虚荣心较强,品牌忠诚度低的特性,结合行业特点,将产品定位在“XX红酒的第一品牌”,并在以后的公众亮象中,始终如一的贯彻“打造XX红酒第一品牌”的品牌形象,根据传播学先入为主“谁喊得最早,谁就是第一”的原理,以行业先驱的品牌导向带动市场,实现企业品牌的塑造,最终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

  众所周知,中国的红酒产业是最缺乏秩序感的市场。

  中国是有品牌,但还没有像可口可乐、耐克、西门子、微软这样的“强劲品牌”。确实,中国过去有很多曾经一度很知名的品牌慢慢地消失了,这是为什么?

  失败企业通常的回答是市场太激烈,竞争对手太强大,商家及消费者太不忠诚。市场意味着竞争,对手不是慈善家,商家、消费者都是绝对机会主义,谁给他们更多利益和价值,他们就跟谁跑。这些都无法改变,可以改变的是红酒企业自身的行为。

  纵观红酒市场,国内红酒品牌运营商大都还以传统渠道为主。模式环节多、单一、缺乏创新、信息不畅、受制于经销商。葡萄酒企业要重获新生,就必须适应当前的市场环境,勇于创新,敢于开拓,用先进的营销理念、科学的营销手法、全面的营销升级来创造辉煌。这一点主要针对新品上市或新进入市场而言。

  红酒在经营分销渠道时,应选择有价值的分销商,除了用高额的渠道利润引诱分销商之外,还应当适度给予推广层面的支持,培养最终消费者的忠诚度,从而真正实现分销商的忠诚。

  著名品牌营销专家于斐先生认为,零售终端当中最重要的是红酒屋、西餐厅、高档超市和大型红酒零售网站,代理商可根据自身产品定位进行终端的布局。有实力的企业可以几类终端同步运作,但需要避免线上线下的价格冲突。有心人会发现,一些品牌已经同时出现在各大红酒网店、连锁酒屋和大型超市,实现了核心终端的广泛布局。对于团购直销,一般认为这是个不可复制的资源。但实际上,对红酒而言,如果充分发挥出娱乐式营销、俱乐部营销和会员制营销的潜力,完全可以衍生出更多的会员。像富*酒窖、酒*佳等,就是将自建终端和会员制营销相融合的典型案例。

  对于红酒而言,其市场推广的营销本质则是坚持其原产地红酒文化的价值核心。

  蓝哥智洋国际行销顾问机构看到了法国人通过销售浪漫文化而把他们的葡萄酒带到了世界各地,但是,不是所有的葡萄酒产地都是可以销售法国式的浪漫文化的,如以保守而又传统著称的英国和德国及其的葡萄酒,可以说每一个葡萄酒原产地的文化都是充满特色的,因而,最能吸引中国消费者的莫过于是其原产地的差异化文化特性。

  因此,在这个方向的前提指导下,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渠道模式。渠道的模式有很多种,但是能够适应某类进口红酒市场运营商的资源和产品文化个性的却不多。传统的商超只是进口红酒的一种生存模式,在企业的现有资源能够达到而又低成本的渠道终端也是必然选择的,但是,那些终端多数是以销售产品而非品牌的,因而,能够展示产品原产地的文化风情的渠道终端才是最具吸引力的。所以,(创造)与原产地的异域风情相关联的终端才是首选。

  二、体验营销。文化是要有传播过程才能影响更多的人。如定期的以品鉴会形式的原产地文化交流是锁定忠诚消费群体引导其对葡萄酒文化认识并接受的重要过程,其实销售进口红酒如同国产酒一样都是销售文化的过程。而这也是目前成功率很高的推广模式。

  三、故事营销。故事有文化故事与产地故事二种方式,其目的不仅仅是为了体验异域风情,而是要解开更多的国内消费者对于葡萄酒的未解与好奇,因为,红酒的文化本质不仅在于其是一种酒,而更是文化的延伸。比如在我们的生活中从未见过的如此多稀其古怪的葡萄的品种才是解开国人对于那么多看不懂的红酒的名字的最好理解。此外,到原产地实地考察的文化之旅不仅能够满足国人出国旅游的愿望,更是对目标群体的洗脑过程,对于经销商同样有效。

  四、数据库营销。蓝哥智洋国际行销顾问机构通过自身丰富的实战经验总结出,中国的红酒市场及消费文化依然是个处于起步阶段的培育过程,由于干红葡萄酒的口感与中国人传统的偏甜口感上的差异,使得难以形成忠诚循环消费。市场是由无数个消费者有消费行为组成的,所以,首先要那些对于干红产品和产地文化认同的消费者及潜在群体,要找到他们并影响他们,形成基础的市场资源,使他们成为消费者和传播者才是根本,因此,对于在目前阶段颇具个性化消费的进口红酒来说,做好数据库是有必要的。而这项工作也是目前国内诸多进口红酒推广机构的重点工作。

  红酒业一直在变化,正如红酒业的发展逐渐分出新世界、旧世界一样。旧世界强调的天然、手工、木桶酿造储存、苛刻的品质条件,最终被新世界的工业化、不锈钢塔发酵、酿造方法所改良,这多多少少说明红酒业也在应对市场变化。新世界的酿造者正在通过试验调整葡萄酒来适应消费者的口味,他们开始根据消费者的需求酿造葡萄酒,而不是像旧世界那样,保守而矜持,自以为是地决定生产什么样的葡萄酒,并且冠以文化之名,从骨子里透露出一股傲慢。

  红酒的文化牌不能丢,但是不能所有的红酒品牌都打文化牌。

  目前,国内红酒市场上不同层级的品牌没有分隔开来,都在打文化牌,讲究产地,讲究酒庄文化的背书。事实上,真正需要打文化牌的是那些高端红酒品牌,比如顶级红酒拉菲、拉图,它们的消费对象是对价格不太敏感、掌握了红酒的品鉴方法、有着特别偏好的红酒爱好者。而更多的红酒品牌应该跳出传统红酒文化的窠臼,回归其快速消费品的本质。

  如果红酒回归快速消费品的产品定位,不谈文化,只谈使用价值,谈红酒特有的减肥、美容保健功效,又将如何呢?

  国内的红酒企业为什么在做市场培育和消费者教育的时候,不从更能引起消费者关注的健康、养生、美容等角度入手,而非要从繁琐到让人厌烦的红酒文化入手呢?1991年,美国一家电台重点介绍了红酒的神奇功效,红酒含有抗氧化剂,可以抑制细胞衰老、改善人的心脑血管状态、预防癌症,红酒立刻成为“健康食品”,在美国市场的销量上升了44%。

  如果国内的红酒运营商们找对了路子,出现爆发式增长也并非什么难事。

----------------------------------------------------------------------------------------------------
于斐先生,著名品牌营销专家,美国《福布斯》重点推荐的营销实战专家,蓝哥智洋国际行销顾问机构CEO,中国十大杰出营销人,人民日报社市场报等8家权威媒体和机构认定的“中国品牌建设突出贡献奖”获得者,团中央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创业导师,“中小板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系统设计”项目召集人,《中国证券报》特约品牌顾问,中国《品牌》杂志首席专家,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EMBA高级总裁班特聘讲师,中国品牌营销定制式实战培训第一人,中国最具影响力营销策划100人,中国保健行业十大杰出经理人,中国首家省级品牌学会重庆市品牌学会专家委员。

二十年的营销生涯,成功服务过几十个著名品牌,其领衔蓝哥智洋国际行销顾问机构是“中国管理咨询行业最具影响力十大品牌”,现专业致力于品牌策划、实战培训、公关传播、新闻营销、招商代理、市场推广等营销服务,出色的企划力、整合力、执行力在海内外享有盛誉,是国家商务部向海内外唯一推荐的知名实战型行销顾问机构。
于斐先生根据自身在外企、国企、民企丰富的工作经验和资深阅历,长期致力于把低成本实战营销理论上升到实践和方法的高度,在行业中率先倡导了几十个在全国深具影响的营销策略和商业模式,创造了可观丰厚的物质和社会效益。受到了《欧洲时报》、《亚洲新闻人物》周刊、新加坡《联合早报》、日本《东方时报》、欧盟-中国经济合作组织(CEEC)、《环球时报》、《香港商报》、《人民日报》海外版、澳门莲花卫视等海内外媒体的重点报道,其营销案例多次入选美国《福布斯》和美国科特勒营销集团《中国营销创新文库》。
于斐新浪认证微博:http://weibo.com/lgzhiyang
联系电话:013906186252,网址:http://www.lgzhiyang.com/ http://www.shijiguanai.com/
 
 

推荐
专注于一样,才能做得不一样。
类别:战略管理 |   浏览数(6808) |  评论(0) |  收藏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最多只能输入150个文字,目前已输入 0 个字。
表情 [更多]
匿名评论
登陆账号: 密码: 找回密码 注册
看不清楚,换一张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总裁网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