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

发送短消息 加为好友
姓名: 胡八一
领域: 人力资源  运营管理 
地点: 广东 广州
签名: 柏明顿胡八一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2338
  • 博客访问:5346790

专家文章

胡八一:人才评价是由企业做出的 2013-02-16

标签: 胡八一   人才   管理  

  人才总是处于某个特定的领域,在这个领域内,被公认为是人才,而脱离了这个环境,就不一定是人才了。

  评价人才,标准只有一个,就是看是否对提高企业的生产力产生了影响、产生了多少影响。因此,人才,可以是科学家,也可以是“村秀才”;可以是市长,也可以是市民;可以是一般人才、中级人才、高级人才,也可以是特殊人才乃至超级人才。

  从广义来说,杰克·韦尔奇和比尔·盖茨毫无疑问是人才,然而,脱离某个特定的领域,他们有可能并不算人才。例如,让杰克·韦尔奇和比尔·盖茨去炒盘菜上来,他不一定炒得好。

  人才总是处于某个特定的领域,在这个领域内,被公认为是人才,而脱离了这个环境,就不一定是人才了。

  有一次我带我的小孩去电影院看电影,电影名字是《长江七号》。里面有一幕镜头让我印象很深刻。在一个小学课堂上,老师问学生,长大后想做什么样的人。一个小女孩回答说要做大明星,一个小男孩回答说要做大企业家,而最后一个同学说,要做穷人。他的回答引来同学们的一阵嘲笑声,他不以为然,接着解释说:“只要不做坏事、不说谎话,即使是一个穷人,也可以是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虽然人才有着宽泛的外延,但对企业来说,做出人才评价的,总是企业。剧中孩子的话显露童真,也透视出哲理。一个大明星是人才,是相对于他(她)所在的经纪公司;一个企业家是人才,是相对于他的企业。脱离了这个环境或领域,他们只能称为有才,而不是人才,而即使是一个穷人,在一定的环境或领域内,也可以是人才。例如,毕加索在世的时候作品不受认可,穷困潦倒,然而死后,他的才华为世人所瞩目,毫无疑问是艺术界的奇才、奇葩。

  我在多次的演讲论坛中都会讲这样一个故事:

  相传,鲁国人擅织作,经济较为繁荣。当时在其境内有许多小作坊,雇佣工匠,生产鞋子和帽子。由于许多小作坊都做同类业务,存在竞争,其中一家小作坊决定拓宽销路,把生产的产品卖到别国去。

  有了这个决定,小作坊立即在内部展开竞赛评比,挑选合适的人选前往越国。经过几轮的测试,最后评定了2人。他们是所有工匠中制造技术最好的,不仅懂得织葛,也懂织绢,葛是造鞋用的,绢是做帽子用的,他们做的鞋子和帽子做工细致、经久耐用,而且穿起来美观大方,方圆百里都找不到更好的工匠了。

  到达越国后,让他们大吃一惊的是,越国与蛮夷之地无异,那里的人赤脚走路,根本不穿鞋子,更不戴帽子。其中一人大叹一声,说道:“真衰啊!跋山涉水来到这里,却不曾料到这里根本没有市场,他们甚至不知道鞋子为何物!”说完便飞鸽传信,将看到的情况报告给了自己的领导。

  而另一个人大喜,说道:“太好了,这里没有一个卖鞋的作坊,他们的居民也不穿鞋,我们的产品可以在这里大力推广、普及了!”说完,他也将自己了解到的情况报告给了自己的领导。

  双方共同的领导在接到两封信后随即做出决定,让建议在越国推广、普及鞋帽计划的那个工匠做了分公司总经理,负责运营。他采取一系列措施,作坊在越国红红火火地开起来,日进斗金。他不仅改变了越国人不穿鞋的文化传统,而且使方圆数百里的居民都成为了他的顾客,几乎所有的越国人都穿上了他生产的鞋子。而另一个人则回到鲁国,继续做造鞋帽的工匠。

  从以上故事可以看出,在人们惯常的概念里,两个工匠都有高人一等的技能,是人才。然而现实意义上,只有企业评定的人才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才。企业管理中,员工的聪明才智只是评估的因素之一,往往工作中的一件小事或者一个细节,可以看出一个人的素质,这些看似平常、很不起眼的小事,才是决定他是否是企业所需要的人才的因素。

推荐
柏明顿胡八一
类别:管理创新 |   浏览数(6132) |  评论(0) |  收藏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最多只能输入150个文字,目前已输入 0 个字。
表情 [更多]
匿名评论
登陆账号: 密码: 找回密码 注册
看不清楚,换一张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总裁网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