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

发送短消息 加为好友
姓名: 易中天
领域: 企业战略 
地点: 浙江 杭州
签名: 人格独立 奴能成器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115
  • 博客访问:225015

专家文章

隆中对策《易中天品三国》之六 2012-07-20

标签:

  *在乱世的汉末,除了诸葛亮的“隆中对”之外,还有一个鲁肃版的“隆中对”,历史上的鲁肃并不像《三国演义》中所描述的那样忠厚和迂腐,其实他也是一个能够审时度势和深谋远虑的政治家。鲁肃对当时时势的设想和诸葛亮的“隆中对”可以说具有异曲同工之妙,他们都把曹操看作是头号敌人,而且都认为曹操一时半会儿消灭不了,另外他们都主张“先三分,后一统”,那么,这两个版本的“隆中对”有什么不同之处吗?

  鲁肃这个的“隆中对”和诸葛亮的“隆中对”有所不同,虽然他们都主张先三分后一统,但是鲁肃的三分和诸葛亮的三分是不一样的,鲁肃的“三分”是孙权、刘表、曹操;诸葛亮的“三分”是刘备、孙权、曹操。都有孙权和曹操,另一方一个是刘表,一个是刘备。这个不奇怪,因为鲁肃的“隆中对”是在建安五年提出来的,那个时候刘备还没搞清楚干什么呢,在哪儿呢。建安五年我们知道是官渡之战的那个年代,鲁肃怎么会想到把刘备算一份的;而诸葛亮是替刘备谋划,他怎么会把刘表算一份呢。而等到赤壁之战以后,甚至在赤壁之战之前,刘表去世以后,鲁肃就迅速调整了政策,就马上把三分天下的那一“分”从刘表换成了刘备。

  第二个不同,就是诸葛亮提出来的口号,或者说他最终极目标是霸业可成、汉室可兴,汉室可以复兴;而鲁肃是明明白白的说汉室不可复兴,这是他们的不同,这是立场的不同。因为诸葛亮要辅佐刘备成就大业,他必须打出复兴汉室的这个旗号,而且我也可以现在提前跟大家说,就是这个口号后来成为诸葛亮身上沉重的政治包袱,这是第二点不同。

  第三点不同,就是鲁肃的战略规划是把三分天下看做前提,就是现在已经三分了,孙权、刘表、曹操。统一的步骤是什么呢?先消灭刘表,再西进拿下益州,和曹操划江而治,也就是要“三国”变成“南北朝”。而诸葛亮的做法是什么样呢?先拿下荆州,再拿下益州,把西边这块地方占住,等孙权和曹操两个打起来,等他们两个打得差不多了以后,我们北上、东进统一中国,是把“三国”变成“东西汉”,这是两个版本“隆中对”的第三点不同。

  那么我们就要问一个问题,鲁肃的这个方案孙权采纳了吗?没有。为什么呢?因为鲁肃说这个话的时候是建安五年,这个时候孙权才十八岁,刚刚接过哥哥孙策的班,屁股还没有做稳,内部闹个没完,他哪有这份心思一统天下,他也没这个能耐啊。所以孙权就打了一句官腔,哎呀,孙某尽力一方,那是为了辅佐汉王朝,你说的那些事情那是不能考虑的。所以你别看他小小年纪,十八岁,还是未成年人,按照古人的规矩,古人二十岁行冠礼才**,孙权还是个未成年人,政治上已经非常老道了。但是到了建安十二年的时候,情况就不一样了,这个时候的孙权不但有了这个贼心,也有了这个贼胆,还有了这个贼力,所以到这个时候又有一个人旧话重提,说我们打黄祖吧,这个人是谁呢?甘宁。甘宁原来是刘表和黄祖的部下,但是刘表和黄祖都不重用他,所以他就投奔孙权,谁介绍的呢?周瑜和吕蒙。介绍到孙权以后,孙权对他非常好,同于旧臣,就把他当做老部下来看待。于是甘宁就提出来了,说什么呢?说:

  “汉祚日微,曹操弥骄,终为篡盗。”

  曹操肯定要篡夺我们大汉王朝,而荆州是一个战略要地,荆州的主人刘表虑既不远,说刘表这个人是没有什么深谋远虑的,看问题鼠目寸光,儿子又劣,他两个儿子又很差,这个地方他是肯定守不住的。所以请将军及早下手,他说了四个字,“不可后操”,就是我们要抢先拿下荆州,不可以落在曹操的后面。那么甘宁提出这个话以后当时旁边有一个人在场,就是张昭,张昭说什么?哎,不能这样,我们这个东吴我们江东集团现在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必须小心谨慎,怎么能够随随便便出去乱打呢?张昭为什么要反对,孙权他又是如何决定和表态的呢?请看下集——江东基业

推荐
人格独立 奴能成器
类别:总裁智慧 |   浏览数(951) |  评论(0) |  收藏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最多只能输入150个文字,目前已输入 0 个字。
表情 [更多]
匿名评论
登陆账号: 密码: 找回密码 注册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总裁网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