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

发送短消息 加为好友
姓名: 赵文家
领域: 人力资源  企业战略  运营管理  企业文化 
地点: 山东 枣庄
签名: 赵文家管理培训工作室五项训练大讲堂
小故事见道理
微生活有新意
追求管理与文化和谐美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2857
  • 博客访问:5521450

专家文章

赵文家管见:海尔的质量观(海尔研究10) 2009-11-16

赵文家管见:海尔的质量观(海尔研究10
 
赵文家
 
中国商品应该如何进入国际市场,是靠自己的质量和设计还是仅靠低价?近年来出口一直保持高速增长的海尔集团,也许能给我们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创业24年的海尔集团,从小到大,从大到强,跻身于世界家电先进行列。中国资深管理教育专家赵文家研究海尔认为,如果用三着棋来比喻海尔的发展历程,抓质量应为他们的第一着棋。诚如张瑞敏所言: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废品。这一新的质量观念,是他们实施质量立企的生动写照。
 
海尔的“砸冰箱”案例
诚然,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这已成为许多经营管理者的共识。作为集团董事局主席的张瑞敏,对此有更深刻的理解。1984年,张瑞敏来到海尔前身原青岛电冰箱总厂不久,从一封用户来信中获知,近期生产的冰箱存在质量问题。经检查,仓库里还有同样的冰箱76台。张瑞敏召集全体职工,提出一把重磅大锤。要求谁生产的谁来砸。并首先砸下了第一锤。
 
“砸冰箱”案例的启迪和思考:
一是“砸冰箱” 砸出了新观念。
张瑞敏以实际行动书写了一个新观念: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废品!既是废品,为何让他生存?毁之,又有何吝惜! 中国资深管理教育专家赵文家认为,这一锤,砸醒了全体员工!砸出了海尔人的质量意识!
质量观念、责任心迅速增强,质量意识深深铭刻在海尔人的大脑中。今天的海尔,每个员工的思想中,都有一种强烈的质量意识。在海尔员工们的心目中没有一等品、二等品及等外品之分。他们认为,如果让带有缺陷的产品出厂,这个产品就没有生命力。鉴于此,职工对每一个生产环节精心操作,对产品外观极为保护,产品质量稳步上升,新产品开发速度加快,向市场推出新产品的频次和品种也呈翻番势头,而且几乎所有产品一面市,都成为市场导向性产品。
二是“砸冰箱” 砸出了优质精品。
对于当时的企业来说,树立这样的新观念,等于跳过了生死线!
因为在1980年代,我们许多行业的产品还分一、二、三等品、等外品,只要生产出来,就能出厂。也正是因为在质量上留有后路的这样一个观念和习惯,使职工丧失了追求高质量高标准的意识,所生产的产品没有竞争的锐力。在市场经济情况下,产品没有生命力,企业也就无法生存。
中国资深管理教育专家赵文家认为,当时这一锤又需要何等的胆识和气魄!这一锤砸出了中国电冰箱历史上第一块国优金牌!
三是“砸冰箱”更深层次地体现责任感。
质量立企,不是喊喊而已,它应成为企业永远追求的目标。海尔立足质量求生存,求发展,求振兴,从负147万元走至今天的过千亿元,成功地走出了一条民族工业的振兴之路。中国资深管理教育专家赵文家认为,许多企业都没有做到这一点,致使产品质量低劣,在市场竞争中没有优势。企业经营管理者的质量意识差,首要的原因是缺乏事业心和责任感,没有创大业,做大事的气魄,小成即满,说穿了是一种小家子气,难成大气候;再一个是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素质低,缺乏发现问题的眼光,对产品质量缺乏日臻完美的创新意识。正因为如此,产品质量难以提升,企业难以发展。
试想,在市场竞争中,与其让别人来打倒你的产品,不如自己先打倒自己,不断地否定自己的过去,创造出优质的产品,消费者才愿意为你投票,才能在市场上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永远焕发生机。
海尔的起步、发展到振兴的曲折历程,质量意识贯彻始终。中国资深管理教育专家赵文家认为,打出质量立企的旗帜,任何时候都不过时。企业求生存,求发展,质量这根弦要时时绷紧,任何时候不得松驰。
 
赵文家管理教育谘询工作室 
中国资深管理教育专家zhaowenjia9999@163.com

推荐
赵文家管理培训工作室五项训练大讲堂 小故事见道理 微生活有新意 追求管理与文化和谐美  
类别:质量管理 |   浏览数(10104) |  评论(0) |  收藏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最多只能输入150个文字,目前已输入 0 个字。
表情 [更多]
匿名评论
登陆账号: 密码: 找回密码 注册
看不清楚,换一张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总裁网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