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

发送短消息 加为好友
姓名: 叶峰
领域: 人力资源  企业战略  市场营销  仓储物流  品牌管理 
地点: 北京 海淀
签名: 叶峰—企业战略与品牌营销专家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393
  • 博客访问:1854987

专家文章

做大做强的生存道理 2009-08-05

标签: 管理  

企业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得做大做强。而企业做大做强的动机,首先来自于企业家的人性,也可以部分的理解为是企业家追求卓越的个人欲望。因为每个人都希望获得同行的尊重,希望在自己所从事的行业中能够名列前茅,被人敬仰。如果抛开人性化的理由,从超越国家的大宏观视野来研究企业做大做强的动机,最重要的动机有三:其一是逃避死亡威胁,其二是逃避社会责任,其三是追求规模效益。

 

人们常说大公司大到死不了,道理显而易见。中小企业死了就死了,通常不会有人呼吁国家救助,但是大公司不同,特别是雇员上万的“巨无霸”企业。一旦周转失灵,即使自己不求救,政府也会主动施以援手。因为政府关心就业问题,关心社会稳定。通用汽车就是最典型的案例,当然蒙牛也是。作为民族大企业,在遭遇重大挫折的时候,政府和国人怎么可能袖手旁观呢?这也应证了上面提到的观点:企业要想生存——就要做大做强。

大企业的“大”包含着一种社会责任,也就是企业与国家分担的责任。企业的一般社会责任,绝非企业家的逢场作秀和慈善捐赠,而是纳税和就业。虽然纳税和就业的社会责任不分企业大小,但由于大企业的员工人多势众,有群体效应,所以才产生了企业大到死不了的政府救助之责。

当然,大企业更有一种规模效应。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鲁格曼教授研究发现:企业的经济效益中有一个规模收益递增的趋势,所以企业追求规模扩张,特别是超越国界的规模扩张,激发了企业做大做强的经济动机。而规模效益产生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品牌共享、资源共享、谈判实力等等。克鲁格曼教授用规模收益递增的原理解读现代国际贸易的新趋势,提出了他的区位经济优势定理。传统国际贸易的理论基础是互通有无、优势互补,不同国家的要素禀赋差异决定了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但是,现代国际贸易增长的主流却不是互通有无,而是互通“有有”,先天的要素禀赋差异逐渐让位于后天的区位优势之别。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企业在追求做大做强的基础上提高了规模效益,改变了传统国际分工的区位优势。这种配置模式,让大企业有了更多的生存空间。

企业的规模越大越不透明,越大越容易潜伏过度风险。但是换一个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将会得到另外一个答复。那就是:优势高于劣势,收益高于风险。这是企业经营的大宏观政治经济学,也是全球化市场的内在机制之一。若把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与跨国企业的市值排列在同一张表上,15位之后就是国家与企业交替排名了,所以我们对跨国企业的市场力量绝不可小觑。

 企业要做大做强。“大”到可以免死,获得政府的优先救助权,“大”到可以免责,在税收和就业的社会责任面前与不同国家的政府机构讨价还价; “强”到能够与政府博弈,在全球化的产业链布局之中选择企业的区位优势, “强”到可控制内部价格,让企业的经营性利润和现金流实现在对企业有利的国家或地区。

将做大与做强这两个优势合二为一,就会提高企业的规模经济效益,强化企业规模效益递增的趋势,从而推动企业突破国界的规模扩张,同时扩大全球化的市场范围。

按这个思路:做大做强不仅仅是所有企业家的梦想,更是企业生存的必备法则。

 

推荐
叶峰—企业战略与品牌营销专家
类别:公司战略 |   浏览数(4439) |  评论(0) |  收藏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最多只能输入150个文字,目前已输入 0 个字。
表情 [更多]
匿名评论
登陆账号: 密码: 找回密码 注册
看不清楚,换一张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总裁网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