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

发送短消息 加为好友
姓名: 谢松君
领域: 人力资源  企业战略 
地点: 广东 广州
签名: 宁静致远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270
  • 博客访问:609741

专家文章

无名解读刘一妙续上 2011-01-16

标签: 培训   经营   智慧   学习   老板  

为什么我们会走这条路,是我们触摸到、体验到了一件事情,整个中国和世界外在一个地球村。在千年的遇之变革中、在固定的时代,老板学一套固定的模式就可以,但在变化时代老板要学的不是固定的模式,老板要学会随机应变!你们的困惑就在于原来的思维体系没有打破而进入新的时代,所以茫茫就不知往哪走?     

 无名解读:

中国一些成功的企业家现在茫然不知所向,按马斯洛的需求层次来说,主要是他们的一些基本需求已经得到满足,有的人甚至也已经达到了缺失型的自我实现,他们需要上升到一种超越型的自我实现,这是人生的最高境界——超我实现,这是一种宗教情怀,这是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而绝不是肤浅的思想体系问题。

老板有三大死穴:

第一个:用封建思想活在民主时代;

第二个:用家园思想活在全球时代;

第三个:用农业思想活在市场时代。

 无名解读:

老板的死穴只有一个:有能力没智慧,有智慧什么问题都没有!

      只要你们公司体制,你们的机制没有改变,所学一切都是苍白。

 无名解读:

体制和机制都是外在的形式,这些可以完全去抄袭,老板真正的成长来自智慧的成长,智慧没成长,一切的形式都是枉然!

 你记着,改革永远改的就是给谁干,干完怎么分!人到一起,就是分钱分利,名利的问题。所以想到人在一起,首先要把名和利分好。什么叫胸怀?就是能拿出名利跟人分,就叫胸怀。

无名解读:

这有点像分赃的游戏,牛根生早就做到了,但蒙牛问题依然一大堆!管理一群穷光蛋,用这个方法绝对管用,但对于一些已经满足物质的人来讲,这种方法肯定就不管用了。

  必须要学会有本事,把那些跟你一心的人变成一伙的人。经营人的境界就是用一伙人去影响另一伙人,而不是你去影响一群人。这是无数人一生难以走出的误区。

无名解读:

这本身就是一个逻辑的错误,一伙人如果没有一个有绝对影响力的领导,这伙人不可能聚在一起;一个组织要成长、要持续,必须是一个领导影响自己人,再通过自己人间接影响外部人的结果。最终事实还是一个人影响一群人。当然这可以作为很多喜欢英雄主义的人摆脱单打独斗的瓶颈。

没有纲领,一切都没有核心,没有核心,都生长不出来。纲领者即我们成立公司为什么,为谁而请命,为谁而存在!当你明白这些,我们才能超越。没有明白,无法超越!

 无名解读:

企业的目的就是企业家的目的,当一个企业家清楚了自己的人生目的和意义,才有可能超越,就像佛陀会弃王位而出家,否则所谓的超越,那也只是青蛙在井底跳跃——瞎折腾!

上课是提升老板境界,而不是学老板怎么赚钱。

 无名解读:

老板成长的最安全、最快速途径是透过问题成长,企业的成长就好象健康的康复,健康无法直接获得(它是虽然在你身上),你唯有的途径是治疗疾病,当一个人的疾病治疗好了,他的健康也就出现了;老板和企业的成长也是一样,你必须通过解决自己的问题而成长,当一个企业遇到的问题解决了,老板和企业自然就有了智慧,有了智慧企业当然也就基业长青了。不可能有个什么灵丹妙药可以直接让一个人获得健康。

  你想想,我教你机制,但你个人心里没有变,你还没有发自内心想跟员工一起过好生活,什么也解决不了!只要你们解脱了,只要你们境界提高,什么都好办。

无名解读:

    这对于一些中低层的企业家还会有些帮助,如果你已经腰缠万贯,而你的员工还没吃饱、喝饱、穿暖,那是最适合不过的了,但对于一些已经走上轨道的企业,员工的福利已经很好的企业来讲这已经没有什么价值可言了,也没什么可以帮助的了。他们也开始需要心灵的成长与满足了。

经营企业就是经营印象。顾客买东西就是凭印象。在商场上你给别人印象代表你的全部。公第一产品就是老板本人。你能把自己卖给多少人,你就能变成多大的团队。老板本身有什么样的文化,老板就会有多强大,成为什么样的人。具体说你信念多坚定,你老板多坚定,你老板的梦想有多大,人生会拉到多高。你的志向有多高,你会有多大智慧。所有一个老板的文化就决定老板是什么。所以有什么文化,企业就会变成什么样。它本身就是企业存在。企业文化是学不来的。必须是老板以及领导层体验到的,或者全体员工体验到的。

 无名解读:

印象可以是虚假的,文化是真实的,老板文化其实最核心的就是老板的性格,可以说是老板的性格文化决定了一个企业的文化,但性格由于受思想、经验和潜意识影响。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是中国人对性格的一个普遍了解,在这种把性格看成本性(遗传性、基因性)及宿命论的消极观念下,很多人对性格的认知出现了错误,也就丧失了对性格进行了解和成长主动性;这一点甚至到了心理学也可以讲还不成熟,当然更加无法说是科学了。  

 性格是人们的一些比较固定的行为、习惯的简称,因其受潜意识的影响,一般人无法觉察和控制,所以就会有“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的说法,甚至连心理学都说人格(性格)的稳定是一个人是否健康和正常的判断标准,说它是正常的,当然没错,的确绝大部分人的性格一辈子都很少改变,说它是健康的那简直是胡说,只要做一个简单的反省,绝大部分有自知力的人都会明白往往正是自己的性格带来了自己的烦恼,我们因为有性格而变得不由自主,我们因为有性格而无法自由,我们因为有性格而变得机械化、动物性。
    无论你怎么去理解或接受性格的形成原因,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除了先天性的非条件反射外(比如吃酸的会自动流口水),人类绝大部分的行为是一个后天的学习而成 ——条件反射,也就是说绝大部分的行为的背后是有一个认知存在的,只不过这种认知通过长时间的训练后而变得无意识化,最终演变成一种几乎自动化的反应,甚至人们完全忘记自己为什么会这么做。
    当很多人开始在怨恨自己的性格给自己带来烦恼的同时,往往会去羡慕别人的性格,这是十分好笑的一件事,因为事实大家都在这么想,也就是说根本就没有一个让自己和别人同时都喜欢的性格,就算会喜欢某些性格也是因为为了自己能够迎合别人,或者是为了别人能够顺从自己。
    性格的弊端不仅仅在于它夺去了人们的自主、独立和自由,更重要的是性格背后的那些根深蒂固的认知给人们带来的困扰,这些认知基本上都是一些片面而绝对的认知,这些认知在给人们带来有一些利益的同时也一定会给人们带来损失,这有点像“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性格并无好坏,并且最好是不要有性格,或者说最好的性格是不要性格的性格;当然这不是一个普通人随随便便就可以做到的,因为性格的成长是一个意识和潜意识的成长,这是需要花一个长期而艰苦的训练过程,我们不但需要通过训练提升自己意识能力——一种随机应变的能力,同时也需要通过领悟去化解意识到的矛盾,达到一种绝对的了解又非自动化的反应;否则随便摆脱性格的限制,将会陷入一个混乱的状态中。

为什么咱们长不大,因为咱们就是想脱离贫困!所以当脱离了,劲就没了。所以企业就没后劲了。使咱们事业发展的那个力量是有限的,它会满足,它会枯竭。当那个力量枯竭了,咱们就变成这样。回头看全世界,伟大的企业有没有一个是因为追求利润最大化而成为伟大?所有世界大企业能成一流企业,刚开始从创业,没有一个是考虑想赚钱,结果他们反而成为大业!

 无名解读:

按照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层次1)生理上的需要。(2)安全上的需要。(3)感情上的需要。(4)尊重的需要。(5)缺失型自我实现的需要。(6)超越型自我实现的需要。

    一些做得成功和能够持续的企业绝大部分是从自我实现的需求出发的,但中国的企业家很多是缺失型自我实现及之前的一些需求驱使做起来的,但那些需求要不很难满足(那些都是心理问题,无法通过外在满足,详见《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给人类的误导》:http://blog.sina.com.cn/s/blog_0e54f5730100oo28.html),这些企业家自然也就无法和别人分享成功;要不有些企业家在这些需求得到满足后,但又没有找到超越型自我实现的方向,自然也就失去了前进的动力。

你们不管是谁,你们的学问永远超不过你们的志向。你没有增加志向想增加学问,怎么可能呢?你的志向是想帮四千人,帮五千人过好生活,你就会心中做梦都会梦出来经营五千人的智慧。如果你心中就是想装三十人,三百人,教你也学不会驾驭五千人的智慧,这是没有办法学的。为什么一个人创业他不断长大能拉动数人,同时遇到各种困难他停不下来,因为他是发自内心去解决这些问题。用我们的产品让人生活得更幸福,用我们的产品让顾客生活得更美好,就是企业的魂。

无名解读:

     这是说给那些还没做起来的企业家听的话,对于已经做起来的企业,你们的问题会更严重,另外一个企业家如果从一开始就认为是在帮助别人,就好象梁武帝问达摩建那么多寺庙和供养那么多僧人有没功德一样,只会得来的结果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一个企业家必须认识到做企业是自己的需要,是自己的欲望还没满足,是自己还没有足够的智慧解脱,认识到了这一点,一个企业家的爱才会真的出现,一个企业健康的魂才会出现,否则企业家和员工之间的矛盾将无法化解。当一个企业家承认自己是个普通人人的那一刻开始,你就是员工崇拜的神了,但一个企业家以为自己是神的时候,你在员工中的印象就是畜生和傻瓜了。

这个心一旦定死,你怎么都不会消失,最多是这三年少赚点钱,但第四年很快就突然开启,还会裂变!中国民营企业想获得长足发展,必须解决的就是商业文化氛围,换句话说社会各阶层比较欣赏,比较认可咱们那天,咱们的企业在社会上才能变大。

 无名解读:

     这是中国企业家的确需要成长的地方,最大的无私其实是最大的自私,你的无私成长了,你的企业也就成长了,你的自私成长了,你的企业就完蛋了!还是牛根生那句话:财散人聚,财聚人散!

为什么很多企业长不大,就像种树一样,无数老板都一心往上长,从来不往下长,结果上面不断长,下面没有扎根,如水中浮萍。而今天教你们不断扎根,只要根深蒂固,上面不用规划,它也会不断地再生长。

无名解读:

中国企业家学了一大堆术、技巧、理论、方法等等,但却很少有企业家去修炼自己的心灵与智慧,所以造成了当今中国企业的无道德、无责任、无良知、唯利是图、甚至违法犯罪的混乱无序,连一些知名企业也低级到流氓级别。中国企业家如果还不补上这一课,最终都将葬送企业、葬送民族经济!

所有人进步慢,在于向外求。进步快的人就是向内求。当你向内求的时候,你会开始发现一个世界,在那个世界里面,你会无限延伸,无限去进步。思八达 刘一秒

 无名解读:

老子说:胜人者有力,胜己者强。真正的强者、智者是战胜自己的人,但战胜自己又是何等之难!秒哥会说,你会做吗?你做到了吗?如果真的做到了,你还用冒着那么大的风险那么大声在叫喊?

所有人类大师他有一个途径成为大师,然后呢,后人就学大师。因此,就出现老师和大师的差别。老师就是把学员带进老师的世界让学员迷糊。那什么叫大师呢?大师是带着他的学问,进入学员的世界,看学员缺点什么,他给讲点什么。老师是让你明白,大师是让你醒来。老师是在你心里不断地装什么,大师是让你心里不断地生长出什么。思八达 刘一秒

无名解读:

老师是带着知识和经验去教导别人,智者是带着无为和空去给到别人需要的东西,孔子说因材施教,佛陀说看根器说话,老子说圣人行不言指教。别人在当下那一刻到底需要什么,一个智者是不知道的,真正的智者都是以问答的形式在传达智慧,所以几乎所有的经典都是问答式的,包括所有佛经、《柏拉图》、《论语》、《黄帝内经》、《庄子》、《圣经》,我不知道秒哥你是一个老师还是一个大师,我只看到你在滔滔不绝的主动讲很多东西。

    我说道德经的精髓只有一个,就是学会老子怎么写出道德经,能听懂吗?一转身用老子写出道德经的思想,一转身,写出经营企业的经。思八达 刘一秒

无名解读:

这是完全不懂道德经才会这么说,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一个成功企业家要能写出一部经营企业的经,然后可以给别人拿去用,你觉得这可能吗?智慧绝对不可能通过文字、语言和思想来展现。否则这个世界就是那些大企业家他们家族的天下了。

    任何历史典故,任何典籍,都是总结了那个时代的情况。我们要用他总结的思维来沉淀当下的智慧。伟大的文化,它就把当下的人让你活的时候变最辉煌。这样的结果,无数人都想当下变得辉煌,当下变到最高境界。在这种情况下,就会产生当下的拉力。过去的师再好,我们是尊崇他,我们是敬仰他,都是我们要超过他。真正的师道,真正的爱师是超越老师。所以当下英雄为无下英雄。要像对待孔子,老子一样对待李嘉诚,马云,姚明,章子怡,公司第一名。任何领域超越你的人皆为师。当把这个作为师的理解和师道的时候,你就会一日千里,无限超越。思八达 刘一秒

无名解读:

这是秒哥变相成功学的最佳表达,也是秒哥对智慧不了解的自我展现!李嘉诚,马云,姚明,章子怡这些人只不过是一点名利的成功而已,他们有何智慧可言?智慧、真理与道与天地同在,不生不灭,不增不减;又怎么可能会过时?你又怎么可能超越老子?

     什么叫意志力,就是自我引导的精神力量。一个会自我引导的人就是已经成熟,就代表自我可以造血。一个能自我引导的人,可以随时随地,一日千里,波澜壮阔。所以谁为师,最伟大的师,永远是你自己。不管什么样的经典,也没有每天在生活中上演的故事,其中的智慧和玄机多。历朝历代的经典,只是总结了当时的红尘。所以任何典籍和大师,他们都是参照。核心点要向谁学习——红尘!思八达 刘一秒

 无名解读:

意志力是一种对欲望的执着与追求,一个活在意志力的人是痛苦的,因为他活在紧张和欲望中,佛教的最高境界是无欲,道家的最高境界是无为,这都是意志力最后消失的结果。如果一个在物质上已经得到满足的人继续被欲望引导往前走,那是错误的,那个方向就错了,你会输得一败涂地!红尘是我们学习的道场,但红尘没东西可学,因为活在红尘中的人都是愚昧和痛苦的,我们真正学习是去掉我们的所知障,活在追求智慧、真理和道的路上!否则,你哪都去不了——唯有在痛苦中打转!

     为什么你们愿意看书,愿意上课,因为看书上课比较简单,直接听别人的总结。直接消化红尘太浩瀚,太渺茫,太难了!所以你们不愿意自我沉淀,直接去吸收别人沉淀完的东西,那就叫知识;自己从红尘中对接到的,就叫智慧。 

无名解读:

什么是智慧?这是一个无法回答的问题,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佛陀说万法皆空,苏格拉底说他什么都不知道,耶稣则保持沉默。事实肯定有一个最终、唯一的智慧(真理、道),只可惜如果要用文字或语言来表达它就显得很苍白无力了,所以佛家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瞎子摸象只能得来片面的认知,大象本来的面貌肯定是一个绝对的唯一,对于智慧来讲知识和文化都只是瞎子摸象。

佛陀说众生皆佛,没有人皆有如来智慧,但我们要如何才能找到自己的智慧呢?智慧的成长不同于知识、技术或能力可以通过学习、记忆或训练而得到,智慧需要通过领悟而成长,如何通过领悟而得到智慧,一些智者提供了一些成功的经验:苏格拉底以其反思而闻名于世;曾子一日三省吾身自称;从佛陀拈花一笑到禅宗六祖慧能主张“定慧齐修”,禅宗更是把领悟推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推荐
宁静致远
类别:其它行业 |   浏览数(5349) |  评论(0) |  收藏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最多只能输入150个文字,目前已输入 0 个字。
表情 [更多]
匿名评论
登陆账号: 密码: 找回密码 注册
看不清楚,换一张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总裁网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