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

发送短消息 加为好友
姓名: 史宪文
领域: 企业战略 
地点: 辽宁 大连
签名: 《商品三国》图书将于6月份发行;由史宪文教授主讲的WBSA十大创新方法教学片《智取三国》将于7月份在各个机场播放。 思索引擎平台 http://ok.cn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1213
  • 博客访问:634064

专家文章

高考报志愿 2008-01-25

标签:

孩子中学毕业,为的是进入好大学。上大学是否理想,既取决于孩子的学习成绩,又取决于填报志愿的决策水平。所以,每年高考前后,填报志愿成了一项全国性的运动。现在外国大学也可以来国内招生,填报志愿的决策就更加复杂了。

如何填报志愿呢?如何把孩子的终身大事定到点子上呢?

我们首先应学习一下孔子的生涯规划思想,因为填报高考志愿就意味着开始为孩子决策生涯前途。

2500年前,伟大的思想家孔子就给出了生涯规划的基本模型,尽管他老人家没有集中地阐述生涯规划决策模型,但我们收集整理他的思想,不难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思维体系。当然,由于是收集整理,所以,我们只能算做是以小人之心度圣人之意。我所刻画的“史版”孔子生涯规划脑图如下:



孔圣人不能复活,若不能求到圣人亲传,其博大精深的思想今人无从探至其底。盲目猜测他老人家的本意,实属不敬。以“古为今用”做挡箭牌,试图借助圣人的余威,充实我辈生涯勇气,或许能得到圣人的谅解。

孔子生涯规划总体描述(猜测稿):

人生,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乐在其中者才能消灭“刻苦”。

人生需要三纲对象定位,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夫夫妻妻。

封建社会,就是以分封形式建成的一种表面和谐的社会。

人,只有登高才能望远,登泰山而小鲁。只要本着“仁、义、理、智、信”的行为准则行事,以“克己复礼”的原则约束自己,采取《易经》辨证思维方法(八八六十四卦)创新,则可按如下步骤度过人生:十五治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八十而圣,如此进步,则有望实现“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目标。

孩子报考大学,填写志愿,这是父母对孩子的生涯作出的第一个重大决策。所以,不能局限在报志愿而谈孩子的去向,而是要立足生涯规划来谈孩子的生涯前途。

虽然孔子的某些思想已经过时,但他的某些观点仍然值得认真对待,更重要的,通过WBSA现代策划理论再造他的思维方式,对于父母如何对待孩子报考学校与专业,如何思考孩子上学与毕业以后的职业生涯规划更具有实际意义。

首先,“乐之”最重要,孔子的观点今天仍然有效。即使毕业于名牌大学的热门专业,孩子不喜欢这个专业,则名牌、热门等等优势统统作废。随着高中毕业,多数孩子的“刻苦”精神将自动消失。人生不能老在“刻苦”中度过,没有乐趣的人生,外表看来无论多么成功,都不是真正的成功,都不能带给孩子真正的幸福。所以,孩子不喜欢的专业,不要强迫孩子学,更不能把家长的兴趣强加给孩子。限于阅历,孩子尚不知道乐趣在什么职业上,简单的做法是,家长和孩子上网,搜索一下劳动部发布的职业门类,给孩子介绍,让他找感觉。实在找不到感觉,就选择一个学习难度不大、专业性不强的专业,孩子在大学期间学习的压力不大,逐步确定兴趣所在,选择到感兴趣的专业,自学之。不要过于迷信大学专业对孩子前途的作用力,多数人是跨专业成功的,这是千百次被证明了的。许多没有名牌大学学历优势的孩子,在自学了商务策划师课程后,成为企业的业务骨干。凡是大学尚未开设,但社会需求迫切的专业,只能靠自学获得先发优势。从理论上说,大学的专业设置永远是滞后的,因为没有实践需要就没有招生计划,而一旦有了招生计划,等孩子四年大学毕业之后,市场可能已经饱和了。企业总不会等大学生毕业时再招聘吧?所以,企业只能在现有的非专业人员中选择干部。我们不难发现,许多新行当的专业干部往往是非专业的,他们领导着后来从大学毕业的“迟到”者。

 其次,总的来说,能力胜过学历,学历胜过专业,专业胜过学校牌子。孩子的天性是第一位的,不能以压抑孩子天性为代价来选择学校与专业。毕业分配的好坏是一时的问题,有没有人生前途才是一生的问题。只要孩子有能力,他就会继续学习,直到掌握一门好专业,须知,未来的好专业有很多尚未登上大学课堂,只要注意让孩子在大学继续探索属于自己的专业,就可以了。未来性专业往往在校外的各种培训班中,注意选择认证班,获得理想的职业认证即可实现专业转换。甚至在网上兼职工作、实习,都是积累新专业背景的好机会。当然,这需要给孩子配备电脑,或者给孩子利用校园网络上网的费用。不过,上网也可能导致个别孩子成为网迷,万事有一利就会有一弊。总之,这里所说的“学历”不仅仅指学位,业余参加职业认证学习、企业义务兼职工作等都是学历的组成部分。毕业于什么学校是最后考虑的,因为,通过网上兼职工作,一旦用人单位领导看中了孩子的能力,就没有人关注孩子毕业于什么院校了。参加工作后,在工作岗位上,人们之间很少谈论各自毕业的学校,个人价值主要在于其业绩高低。WBSA调查中发现,人们视为命根子的证书,实际上不能成为获得就业机会的最主要手段,最重要的是在亮出证书前即可获得用人单位的认可。所以,WBSA策划课的第一关就是先行认可技术演练。你需要先使那些用人单位看到你不同寻常的技能,然后再亮出证书,说明你的技能来源——凭技能表现出可用性,凭证书表现出可信性。

第三,要立足于知识经济、信息社会来认识未来环境。任何环境中都是两极出人才。未来社会两种人最有成功机会,一种是善于驾御知识经济与信息技术的创造型人才,他们的特点是通过网络环境能与无限的商机和资源建立联系;另一种是善于落实创意的操作型人才,习惯上被称为灰领,也被称为技师。两极人才都需要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创造性。如果你的孩子天生缺乏创意能力,则要培养其具有良好的执行能力,善于落实的人不用愁其生活。若创意能力与执行能力都缺乏,就要考虑培养其掌握特殊专业的技术能力,例如调琴,甚至能打一套十分规范的太极拳都比大学毕业证管用。为了使孩子打开眼界,早些“三十而立”,尽管平时控制孩子上网,现在高考结束了,应当抢先教会孩子利用网络收集材料、远程沟通。告诉孩子,上学的第一天就尝试着网上找工作,不在乎是否能找到,而是在乎找的感觉,生涯的亮点是“找”中碰撞出来的。WBSA把许多企业家经典思维脑图汇成数据库,大学生可以利用电脑,借助企业家的思维与企业家远程交流。
 第四,天生我才必有用,这话千真万确。不要因为考上理想大学而喜出望外,也不要因为自己的孩子考试无能而气得死去活来。孔子的登高望远主张很管用。要给孩子勇气,告诉他:“没有考上好大学,无所谓,只要端正上大学的态度,名牌就在你心中”。从前有两位报考清华的学生,一位如愿上榜,一位名落孙山,前者的志向是献身贫困地区,后者的志向是将来到清华做教授。我认为,两个人的志向都不错。考不上名牌不要紧,将来自己能成为名牌才是要紧的。也许袁隆平在名牌大学实验室里根本就搞不出什么名堂。

第五,要给孩子的大学生活定几条行为原则。“不要把大学看成学校,要把大学看成冲向社会的战壕”,这个原则必须交给孩子遵守。许多大学生在大学里不敢锻炼,不敢上台表演,怕的是出丑丢面子。他们浪费了宝贵的“战斗”准备时机。要让孩子知道,参加社会工作就没有不断出丑的机会了,只有在学校的“战壕”里,才能肆无忌惮地锻炼。告诉孩子:“本着‘不缺德、不违法、不花多少钱的事就肆无忌惮地、挖空心思地参与进去,锻炼自我’的原则行事”。

第六,要使孩子的大学生活充满创新的体验。一个最重要的创新方向需要让孩子知道,那就是“模仿社会角色远程沟通”。忘记自己是一个学生,在网上,要象成人那样与远程的企业和成功人士进行沟通。高效成长的捷径莫过于扮演自己的未来。南京交通大学的大三学生孟曼莉,利用WBSA商务策划理论模型,通过网上为盈之宝公司做创意,获得了公司的高度认同,在应聘市场部岗位时,许多名校的应届本科毕业生都没有竞争过这位尚未毕业的专科生。我们把通过思想沟通解决就业问题定义为“智慧就业”。目前,我编写的《现代商务策划管理教程》已被列为高校新设的策划专业联编教材,该教材中专门设置了“智慧就业”课程,这说明,在校生的远程脑图嫁接实践得到了高校的普遍重视。

第七,孩子的大学阶段正是孔子所安排的“十五治学”与“三十而立”的过渡时期,所以,要使孩子以“治学”为起点,以“致用”为过渡,以“而立”为终点,安排大学成长的步骤。“学”有三:学书、学人、学事;“用”有三:用书、用人、用事(利用事务锻炼自己);“立”也有三:立书(创见理论观点)、立人(树立威信)、立事(有所小成就)。让孩子掌握这个节奏,就可以最大限度地享用大学时光。对于孩子不感兴趣的课程,告诉孩子,在不影响正常毕业的前提下,不要注重考试分数,而要重视知识中的思维方法,即使书本知识本身没有用,但那里渗透的思维方法是可以移植的。WBSA正在整理名校学生的学习方法,并将之移植用在商业领域,许多名人,他们的工作方法来源于大学的学习方法。

第八,孔子的人生目标主张今天看来也不过时。对于孩子的大学时代来说,人生的阶段性目标应当是“带着优势进社会”。

把上述思维要素,用脑图展示如下


类别:其它类别 |   浏览数(2360) |  评论(0) |  收藏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最多只能输入150个文字,目前已输入 0 个字。
表情 [更多]
匿名评论
登陆账号: 密码: 找回密码 注册
看不清楚,换一张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总裁网的观点或立场。